《中国法学》格式要求
中国法学期刊统一文稿规范

中国法学期刊统一文稿规范(建议稿)张书友【全文】【本规范已被《研究生法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报)采用】一首页1.【首页构成】文稿首页应包含中英文标题,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及发表情况。
论文应附中英文摘要及目次(含一、二级标题)。
译文应附原文、原作者介绍及授权证明。
书评应附所评论书籍之版权页复印(或扫描)件。
首页不计入正文页码。
2.【标题】文稿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
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不用或少用修饰语,尽量少用外文缩写或外文代号。
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副标题与正题视其逻辑关系以冒号或破折号间隔。
释例: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通过法律推理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又一条思路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应包含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单位全称、学术经历、所获最后学位、职称以及联系方法。
释例:吴晓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100088)。
柯岚,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7),西北政法学院讲师(710063)。
多位作者署名的应注明各作者之间的责任关系,诸作者应按贡献的大小顺序排列。
只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提供帮助的人员不宜以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标题注中以致谢的方式做出说明。
释例:译文是“当代西方法哲学”课程中集体合作的成果,译者依照翻译内容的次序分别为强世功、郭永茂、蔡巧萍、李娟、赵建丽、江照信和俞嘉颖,部分内容经过课堂上的讨论和相互校对。
最后由强世功统一校订。
写作本文的主要灵感和思想源泉除了文中引证的书籍和文章之外,还有三个“学术共同体”:其一是由李猛主持的读书讨论小组,其二是与邓正来、强世功和赵晓力组成的读书小组,其三是梁治平主持的“法律文化中心”讨论会。
当然,与本文有关的全部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4.【摘要】摘要应以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中国法学的论文格式

中国法学的论文格式【篇一:《中国法学》的格式】《中国法学》的格式(来源培培同学和金池同学提供在群里的资料)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
(副标题:暂不知道,求解)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去掉姓名二字、作者简介在文章后面英语部分写上)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里面具体内容:仿宋,五号,不加粗(整体左右各缩进两个字符)——用上下双横杠(格式边框与底纹里面)(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正文:宋体,小四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 小四(摘要加粗、关键词不翻译)【注释体例】(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七)具体注释体例:1、著作类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0页。
2、论文类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3、文集类4、译作类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55页。
5、报纸类①刘均庸:《论反腐倡廉的二元机制》,载《法制日报》2004年1月3日。
6、古籍类7、辞书类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4页。
中国法学作者脚注

中国法学作者脚注
中国法学作者在著作中常常会用到脚注。
脚注是对文中某些特定词语或内容作出注解,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在编写脚注时,一定要注意遵守学术规范和版权法律,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或者引用未经授权的资料。
脚注的格式要求如下:
1. 顺序编号,数字用正文连续编号,编号应用上标,即文字后加“^1”。
2. 内容为注释,注释内容应紧接在编号后,说明文献或者事实依据。
3. 注释格式一般为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著作年代、作者、书名、出版社、版次、页码等基本要素进行标注。
示例如下:(1)陈平等,《公司章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2)魏源,《海国图志》卷一,《四库全书》初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76年。
总之,脚注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认真对待。
中国法学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法学参考文献格式中国法学参考文献格式可以分为三种:图书书目、网络文献、期刊文献。
下面分别介绍其格式。
一、图书书目1.单著的书目格式:①普通著作(含翻译、修订等):[编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始页码.例如:[1] 许廷栋.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8.②编者或译者编写的作品:[编号] 编者或译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例如:[2] 黄玲,杨项根.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2.多著者的书目格式:①两位作者:[编号] 周保民,梅平.合同法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②三位及以上作者:[编号] 王一民等.中国合同法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二、网络文献1.网络文献格式:①专著:[编号] 作者.题目:[出版年][类型标识].出版单位|出版地.[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如:[3] 张桂伟. 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保护[M][J].重庆法学,2007(10):16.②论文集:[编号] 作者. 论题//编者. 论文集.出版单位:出版年:起始-终止页[Y].获取和访问路径.例如:[4] 王明珠.受益信托财产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研究//亚洲法学研究中心.私募股权投资与信托资产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74-192.三、期刊文献1.期刊文献:[编号] 作者.文献题目//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终止页码.例如:[5] 陈硕.合同中的不当得利救济[M].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刊,2007,6(2):66-69.以上就是中国法学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列表划分和格式要求。
论文注释格式

《中国法学》注释格式一、总则(一)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独著类书籍无需在作者名称后加“著”字;非独著类书籍,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应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转引”。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1.书籍类,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论文类,前引②,王泽鉴文。
(五)引文涉及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注释页码部分可标注为:第×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二、分则(一)著作类1.注释信息编排方式为:作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年版,第×页或第×-×页。
2.著作若有副标题,以破折号与标题隔开。
3.著作的版次紧随著作名称,以“(第×版)”、“(修订版)”或“(增订)”的方式表示。
4.合著应标明全部作者姓名。
三人以上合著的,第一次出现时,应写明全部作者姓名;第二次出现时,可以在第一作者之后加“等”字省去其他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隔开。
5.多卷本著作应在著作名称后,以“(第×卷)”、“(第×册)”或“(第×辑)”注明卷、册或辑数。
示例:①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二)论文类1.注释信息编排方式为:作者姓名或名称:《文章名称》,载《期刊名称》××××年第×期。
2.以“××××年第×期”标注期刊杂志的出版时间,不使用“第×卷第×期”的标注方式。
示例: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中国法学格式

中国法学格式
1.标题页
2.摘要
摘要应该简洁地、准确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体现文章的主要贡献。
一般要求在500字以内,要写明关键词,不要出现
自然段落。
3.目录
4.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应分章节明确,逻辑清晰,论述严密、准确。
正文一般分为导言、研究内容、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结论等部分。
文章
中要避免使用口语化、粗俗的语言,尽可能使用正式、规范的词汇。
6.符号术语
在中国法学中,要求使用准确、规范、统一的术语和符号。
一般规定
不用非国家标准术语,如有特殊情况可使用解释注释。
文章中的符号、单位、标点符号也要使用规范的格式。
总之,中国法学格式是一种规范化的写作格式,能够使文章更为简洁、准确、传达信息清晰。
了解和掌握中国法学的格式要求,对于研究、写作
法律文献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国法学》排版格式

《中国法学》是中国法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其排版格式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文章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排版要求:
1. 字体和字号:
- 标题使用小三号加粗字体。
- 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或仿宋等常见中文字体。
2. 段落设置:
- 段间距通常为固定值,例如18磅或20磅。
- 右边距留白约3-4厘米,以便于印刷时装订。
3. 注释和参考文献:
- 注释是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在正文中需要加注之处右上角用数码标出,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
- 注释使用脚注形式。
- 参考文献要按照国际标准文献引用格式进行排列,如APA、MLA或中国的GB/T 7714-2015格式。
4. 其他细节:
- 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并居中放置。
- 表格可以适当调整大小,但必须清晰易读。
- 公式应独立成行并居中斜体排版。
中国法学 杂志 格式要求

中国法学杂志格式要求
《中国法学》杂志的格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文格式: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
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
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2.注释体例:
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以上格式要求仅供参考,《中国法学》杂志的最终格式要求建议查询杂志官网或咨询杂志社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学》的格式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
(副标题:暂不知道,求解)
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去掉姓名二字、作者简介在文章后面英语部分写上)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里面具体内容:仿宋,五号,不加粗(整体左右各缩进两个字符)——用上下双横杠(格式\边框与底纹里面)(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 小四(摘要加粗、关键词不翻译)
【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焦宝乾
(七)*
(八)
(七)具体注释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