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

合集下载

文化地理ppt课件

文化地理ppt课件
正式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但其中许多 主题在19世纪就引起了德国地理学家的关注。 如: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等。
13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 西方文化地理学形成的标志——1925年美 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景观的形态》一书 的发表。
14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
文化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已占有相当地位, 研究有下面几个特点: 1、研究区域的拓展:乡村转向城市; 2、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 系; 3、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 探讨领域。
2、主要以翻译和接受西方思想为主
20
3、研究的三个原则:
(1)把晚清地理学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紧 密结合起来;
(2)把握晚清西方文化传播、民族危机 与地理学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
(3)不仅注意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 影响,也注意中国传统地理学所具有的 特色,没有丢掉民族特点。
21
(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
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真正产生, 其倡议者是杰克森等,他们认为文化地理 学不能只关注“文化本身”,还要关注政 治事件产生的直接的前因后果。他们为的 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很少被地理学家们注意 到的社会生活领域。
17
(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
1、强调“文化政治” 2、景观分析的新视角 (1)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2)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学意义; (3)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 (4)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注重象征性景观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共同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 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归纳法) (2)实证主义方法:假设条件验证命题。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文化现象的分布和空间组合: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分
布情况,以及它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组合特征。

这包括不同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2.文化景观:研究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和文化意义。

文化景观是
地表文化现象的集合,反映了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文化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文化的起源和传播过程,以及不同地区
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这包括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以及对文化传播媒介的分析。

4.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以及人类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并与之互动。

这包括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利用和改造的研究,以及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的研究。

5.环境的文化评价:研究环境问题中的文化因素,以及环境对人类
文化和地方发展的影响。

这包括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政策和规划的文化因素的评估。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1.水稻种植与水资源: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之一、中国广袤的江河湖泊以及丰富的降水资源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条件。

而水稻种植也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稻田的灌溉系统和湿地的保护。

2.秦岭与华山:秦岭是中国的分水岭,北面是黄河流域,南面是长江流域。

秦岭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关中和陕西地区的发源地,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而华山则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是陕西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3.长江与文化: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陆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比如三峡、古代城市和文化名人故居等。

4.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聚居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古代中国伟大的文化与文明,比如良渚文化、夏商周文化等。

5.雅鲁藏布江与西藏文化: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西藏地区的母亲河。

西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雅鲁藏布江的壮丽景观和丰富的水资源为西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6.长城与边塞文化:长城是中国古代的边防工程,也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长城沿线有许多与边塞文化相关的景观和遗迹,比如敖包、塔、关城等。

这些景观和遗迹见证了中国的边防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的特点。

7.苏州园林与水城文化: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园艺文化的瑰宝。

苏州的独特水城文化和富饶的水资源为苏州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8.汴京与国际贸易:汴京是中国古代的首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汴京位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这里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商业资源,加上北方的交通优势,使得汴京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

10.大运河与南北文化交融: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连接了南方的江河湖泊和北方的黄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贸易和人员流动,推动了南北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文化形成、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如何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以及人类文化如何反过来影响地理环境。

文化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地理学家们开始探索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及其分布规律、文化特征在地理空间中的变化等。

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地理学主要运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和文化特征。

文化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面貌和空间结构。

它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所产生的结果,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未经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地貌、地表和生态系统,而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包括城市、乡村、农田、工业区等。

文化区域是指在地理空间中以文化特点为主要标志进行划分的区域。

文化区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经济活动等。

文化区域的划分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文化特征是指一个地区或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特点。

文化特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形式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文化特征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文化地理,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时,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文化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帮助读者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国地理中国位于东亚,东邻韩国和日本,南临东海和南海,西接中亚和西南亚的山脉,北界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

最显著的是中国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这些山脉和河流的存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理风貌,也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语言、食物、艺术、哲学、宗教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

1. 语言和文字汉字是中国语言的独特之处。

汉字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进行交流和记录的主要工具。

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字的书写形式美观优雅,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艺术的重视。

2. 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食材而闻名。

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等)以及其他地方特色菜系(如新疆菜、云南菜等)展示了中国各个地区的独特风味。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世界闻名的,茶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

3. 艺术和文学中国艺术和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京剧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被誉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古代中国绘画和雕塑也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描绘方式和审美观。

4. 哲学和宗教中国哲学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5. 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往往与家庭团聚、盛宴、烟花和庆祝活动相伴而来。

此外,中国的传统习俗如拜年、红包、舞龙舞狮也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元素。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因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赞赏。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历史和文化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现象的地理分布和扩散。

本章节将介绍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1. 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要素在历史时期变迁规律的学科。

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如气候、水文、地貌、生物等)在历史时期的演变。

例如,古气候变化对生物物种的分布、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以及海平面的升降等,都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2 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农业文明的兴起、城市的扩张、交通网络的发展等,都会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人类活动又不断改变地理环境。

这种相互作用在历史时期表现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改造和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2. 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研究文化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文化地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如何形成、传播、变化和地域差异。

2.1 文化的地理分布文化的地理分布是指文化现象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规律。

文化现象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科技等。

文化的地理分布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2 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扩散是指文化现象从源地传播到其他地区的过程。

文化扩散的途径包括贸易、战争、移民、教育等。

文化扩散表现为文化元素(如语言、宗教、技术等)的传播和文化复合体的形成。

2.3 文化的地域差异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文化现象的差异性和特色。

文化地域差异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研究方法历史和文化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 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文化和环境系统的不同认识,可以将文化生态 系统分为①直链型、②网链型、③社会型、④和谐 型(即:不同的人地关系论)。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系统的作用看成一种 线性因果关系,把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 看成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主要 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观点:J.W.贝里所称的“强”式文化生态 关系说
②网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主要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既重视自然对人的 影响,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互为 影响。
茶叶和饮茶的习惯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不同的 路线传至国外。
⑤制陶技术的扩散
从唐代中晚期瓷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分别从 西北陆道和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港扬州、明州 (宁波)和广州运往西亚和波斯湾、亚丁湾、红 海各地。
⑥汉语的扩散
越南语、日本语和朝鲜语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 它们在历史上,甚至直至今天都不同程度的采用 了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语言学上把这三种语言受 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成分称作汉语的“城外方言”。
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代表观点: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
③社会型文化生态系统
即特别注重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 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与环境有关的 人类行为动机。

人文地理与文化地理

人文地理与文化地理

人文地理与文化地理人文地理与文化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领域,它们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尽管两者在概念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目标都是探索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塑造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人文地理和文化地理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1. 人文地理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人文地理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它关注人类的居住、经济、交通、城市与乡村、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地理特征和变化。

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与城市化等问题,分析人口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区位和城市发展规律,探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分析交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分析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活动的地域差异与空间组织,探讨社会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文化地理的概念与研究内容文化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塑造作用,以及人类社会和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它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影响。

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景观和文化区域:研究地理环境中人类社会和文化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特征,分析文化景观和文化区域的形成与演变。

(2)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研究乡村和城市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差异,探讨地理环境对乡村和城市社会文化的影响。

(3)宗教、语言和民族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宗教、语言和民族分布与传播的影响,分析宗教、语言和民族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塑造作用。

(4)文化遗产与旅游地理学:研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利用,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印地语-柬埔寨•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C、孟加拉语-孟加拉•D、比哈尔语-印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雅利安人仍然存在的分支不包括()。

•A、日耳曼人•B、斯拉夫人•C、吐火罗人•D、拉丁人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从族源的角度讲有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一对一,族源是肯定的•B、一对多,一个族源形成多样民族•C、多对一,族源是多样的•D、多对多,族源和民族都是多样的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赫哲族•B、基诺族•C、高山族•D、独龙族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民族学界认为,古代巴人到达川东一带,最后留居在湖南地区,形成了()。

•A、羌族•B、彝族•C、土家族•D、苗族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流行文化是()衍生的文化。

•A、文化传承•B、文化交流•C、大众传播•D、传统文化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文化地理学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性文化和()。

•A、心态文化•B、心理文化•C、心性文化•D、心学文化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8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A、回族•B、满族•C、蒙古族•D、藏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9马帮是()的地域文化人群。

•A、四川•B、甘肃•C、河北•D、云南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楼兰遗址发现的遗骨复原之后是()。

•A、乌拉尔人种•B、欧罗巴人种•C、尼格罗人种•D、蒙古利亚人种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1埃及以()为主。

•A、尼格罗人种•B、欧罗巴人种•C、蒙古利亚人种•D、乌拉尔人种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2比利时南部所持的语言是()。

•A、英语•B、德语•C、荷兰语•D、法语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3下列属于单一语言的国家是()。

•A、中国•B、朝鲜•C、英国•D、印度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4关于印度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教教义的核心是因果报应及轮回思想•B、印度教是世界宗教•C、印度教是多神教•D、吴哥窟是印度教寺庙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5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

•A、植物•B、几何图案•C、山河•D、动物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6下列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国家是()。

•A、芬兰•B、冰岛•C、挪威•D、瑞典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7哼哈二将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下列不属于这一整合过程的选项是()。

•A、法意太子•B、密迹金刚•C、陈奇与郑伦•D、伽罗释者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化的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B、《白蛇传》•C、《牛郎织女》•D、《史记》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9中国文化地域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差异•B、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C、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0哭墙是早期神庙的遗址,与哪个宗教有关?()•A、伊斯兰教•B、加尔文教•C、基督教•D、犹太教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1()指的是特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经过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的过程。

•A、文化积累•B、文化融合•C、文化形成•D、文化突变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2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蒙古利亚人种的特点不包括()。

•A、肤黄•B、眼狭细•C、鼻梁低•D、发金黄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3东正教实行三级教阶制,最高教阶是()。

•A、教皇•B、神父•C、主教•D、牧首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4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A、语言和文字•B、形象和声音•C、历史和发展•D、艺术和科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5关于尼格罗人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黑棕色•B、鼻低且宽•C、嘴唇薄•D、毛发细短卷曲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6关于小乘教和大乘教的区别,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小乘教是一神教,大乘教是多神教•B、经过修行小乘教最高能修到罗汉果,大乘教能修到佛果•C、小乘教强调修炼自我,大乘教追求普度众生•D、南传佛教是大乘教,信奉人数最多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7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A、万灵节•B、复活节•C、逾越节•D、五旬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8犹太教的重要节日不包括()。

•A、复活节•B、逾越节•C、五旬节•D、住棚节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9关于五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岳最初是一种政治性的地标界限•B、五岳以泰山为尊•C、五岳的概念出现在汉朝•D、五岳的概念被后来的五镇取代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0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佛教根本教义的是()。

•A、四圣谛•B、八正道•C、十二因缘•D、天人合一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1下列不属于语言树的构成要素的选项是()。

•A、语系•B、语族•C、语种•D、语类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2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对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A、区域地理的描述•B、人地关系的解析•C、板块学说•D、黑洞假说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3文化代表的含义不包括()。

•A、素养•B、气质•C、气候•D、基础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4关于游牧民族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逐水草而居,奔放、豪迈•B、流动权比土地占有权更为重要•C、文化传承以口头形式流传•D、形成了本民族史官文化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A、英语•B、德语•C、日语•D、荷兰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6汉语的北方方言区不包括()。

•A、北方官话•B、西南官话•C、下江官话•D、上江官话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7十五到十六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以()为核心。

•A、丝绸之路•B、海洋航行•C、宇宙探索•D、物种发现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8肚皮舞可以视为()的代表。

•A、古罗马文化•B、古希腊文化•C、阿拉伯文化•D、俄罗斯文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9麦客指的是特别人收割麦子的人,麦客是()的地域文化人群。

•A、浙江•B、云南•C、陕西•D、湖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0()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它有一个文化核心区,但边缘界限并不清晰。

•A、文化景观区•B、形式文化区•C、机能文化区•D、文化核心区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盂兰盆经》•B、《般若经》•C、《古兰经》•D、《阿含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2关于民间文化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自发性•B、传承性•C、政治性•D、俗化和程式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3中国古人的排序方式不包括()。

•A、三才•B、四德•C、五行•D、六道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是()。

•A、教皇•B、主教•C、神父•D、教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地的是()。

•A、浙江•B、江苏•C、安徽•D、河北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6浙江的地理特征是()。

•A、多江少山•B、多江多平原•C、多山少平原•D、多江多山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47下列不属于徽州的地域文化景观的是()。

•A、贞孝牌坊•B、徽州古道•C、西递宏村•D、亭台楼阁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8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的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东正教•D、天主教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9留居在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分布在()。

•A、黑龙江•B、新疆•C、内蒙古•D、吉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0犹太民族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印第安语•C、希伯来语•D、拉丁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宗教信仰是影响英国北爱尔兰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中国是世界上民族种类最多的国家。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中原汉人男性往南迁徙,改变了中国南方的遗传基因,造就了今天的汉族。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泛埃及论认为埃及是世界文化的唯一源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粤方言区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祠堂是同姓家族祭祖的地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台湾岛的高山族属于南岛语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分布的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宗教圣地是一种理想性的文化空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日本基本上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以大和民族为核心。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伊斯兰教是多神教,真主安拉是最重要的一个神。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汉传佛教是大乘教。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哈尔滨的圣索非亚教堂是天主教的教堂。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文化现象的形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犹太教的节日与地中海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伊斯兰教墓葬的特点是节葬。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民间文化是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人所遵循的文化。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9日本人对待自古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主张以新的文化形式进行改造,进而取而代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0文化冲突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1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2宗教是一种迷信,两者之间是等同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3佛教世界没有统一的宗教领袖。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4李特尔是美国的地理学家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5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6一些悖论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对原有旧文化的批判。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7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开始逐渐淡化,乃至于消失。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8《地方志》上对徽州的记载是“地瘠薄,不给于耕”。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9kowtow是英语中保留的法语词汇。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0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在营建的过程中,圣龛的位置必须正对克尔白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