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标准2019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标准2019

(四)GB150、JB4732、 (JB/T4735.1) 的关系
1. 适用范围
GB150
压力(MPa) 0.1≤P≤35
温度(℃) -253至700
介质 不限
JB4732
NB/T47003.1 (JB/T4735.1)
0.1≤P<100 P<0.1
约<475 低于材料的蠕变温度
>-20至350
不限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
内容简介
一、压力容器标准体系及状况 二、GB150-2019 总 论 三、材 料 四、GB150-2019 设计计算 五、制造、检验与验收 六、GB151-2019 管壳式换热器
一、压力容器标准体系及状况
(一)标准体系
1. 标准层次 (1)国家标准(GB) (2)行业标准(JB、HG 、SH等) (3)企业标准(QB)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2019年版)
(14)JB/T4736-2019 补强圈
(15)JB/T4740-2019 空冷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16) JB4744-2000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17)JB/T4746-2019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18)JB/T4747-2019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
4. 厚度 (1)厚度附加量
厚度附加量C=C1+C2 设计容器受压元件时所必须考虑的附加厚度,包括钢板 (或钢管)厚度附加量的厚度。 a. 材料厚度负偏差 c1
钢板
GB/T709-201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13-2019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3531-2019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第八章 容器制造
一、总

根据GB/T19000—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原则、方法,结 合压力容器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一个文件化的质量 体系并有效实施。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G B/T 1 9 0 0 — I S O 9000 质 量 管 理 和 质量保证 安全法规 标 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记录报告
堆焊
δ s2
b.下列不等板厚对接无须削薄及对口错边量规定
当δs2≤10mm且δs1-δs2>3mm及δs2>10mm且δs1-δs2≤0.3δs2或≤5mm时 无须削薄,对口错边量b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两板厚度的 差值不计入对口错边量。
对口处钢材厚度δ ≤ 12 12<δ 20<δ 40<δ
s≤ s≤ s≤ s(
A
S≥ 100
Δ L
焊缝 A 向 180
o
焊缝
L
当 L 较 长 时 ,应 修 整 由 于 钢 丝 自 重 产 生 的 挠度而造成直线度测量的误差 S— 测 量 位 置 离 A 类 接 头 焊 缝 中 心 线 的 距 离
S≥ 100
(5)筒节最小长度和组装要求
相邻圆筒A类接头焊缝边缘的距离以及封头
A类接头焊缝的端点与相邻圆筒A类接头焊缝边缘
的距离按下图规定
A 类接头焊缝 封头 圆筒 筒 节 最 小 长 度 ≥ 300
S>3δ
s
且 ≥ 100
S>3δ
s
且 ≥ 100
A 类接头焊缝 焊缝端点
(6)法兰、接管的装配要求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
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其偏差要

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标准:钢制压力容器设计标准是对容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受力、耐压性能等进行要求和规范的文件。

设计标准一般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其中最具指导意义的是国家标准,如国标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

设计标准要求容器的结构、尺寸、材料等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容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2. 制造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标准是对容器的生产工艺、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

制造标准一般包括工艺标准、检验标准等,其中最具指导意义的是国家标准,如国标GB151《钢制压力容器制造规范》等。

制造标准要求容器的制造过程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容器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检验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的检验标准是对容器的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和特殊检验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

检验标准一般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如国标GB/T297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等。

检验标准要求对容器的材料、焊接接头、密封性能等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

4. 使用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的使用标准是对容器在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

使用标准一般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如国标GB5023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使用标准要求对容器的安装、运行、维护等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是保证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要求,才能确保钢制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钢制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制药、食品等各个行业领域,承担着重要的贮存和输送压力介质的作用。

而对于这样重要的设备,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这就要求执行严格的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以协助监督、检验、评定和注册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使用和其他相关活动,以确保压力容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安全的运行状态。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国标委工交函[2004]2号关于批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函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你标委会以锅容标委〔2003〕秘字28号文和锅容标委〔2003〕秘字35号文报批的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通知单,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4年4月1日起实施,并在《中国标准化》杂志2004年第3期上公布。

修改单见附件。

附件: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二○○四年一月十六日附件: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月16日批准,自2004年4月1日起实施。

2 引用标准a)删除标准JB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和运输b)增加以下4个标准:JB/T 4736-2002 补强圈JB/T 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 4747-2002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JB/T 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10 制造、检验与验收a)10.1.2 条中增加新条文:10.1.2.1 压力容器用封头的制造、检验和验收还应符合JB/T 4746-2002。

10.1.2.2 在JB/T 4736-2002标准范围内的补强圈还应符合JB/T 4736-2002。

10.1.2.3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应符合JB/T4747-2002。

b)10.10.3条修订为:容器的涂敷与运输包装应符合JB/T 4711-2003。

主题词:国家标准修改单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4年2月6日印发录入:芦菁校对:肖寒— 2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应用,使标准不断完善,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合理采用了美国ASME Ⅷ-1卷、日本JISB8370~8285标准的最新成果,修订了原标准的不合理的或与其它标准法规不相吻合的部分内容,制订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

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

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
(3)正常运行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 容器(包括在进料或者出料过程中需
整理课件
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容
器);
(4)旋转或者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中自成整
体或者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
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
(5)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半焊
式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冷却

整理课件
▪ 新版GB150 2011-11-21发布,2012-03-01实 施。 《压力容器》配套标准主要标准有: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 准》、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JB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和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形成了从设计 计算到焊接、检验和验收的完整体系。
整理课件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 (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2)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MPa·L ;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 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
整理课件
说明: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温家 宝总理签署第5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即《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已经2009 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整理课件
另外还有2001年4月21日颁发的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 任追究的规定》也是国务院令。与 《条例》同级。

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四、欧洲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2.这一体系的特点,是以保证承压设备使用者和公 众安全为核心,以消除或降低压力危险为出发点, 把法规与技术标准彻底分开。

欧盟指令是政府法规,欧盟指令颁发后,成员国必须在一 定时间内把指令中的内容转化为本国的法律、法规,强制 执行。指令只规定基本要求(如产品安全、工业安全、人 体健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具有相对稳定性。已颁发 6部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欧盟指令:

指令与标准的关系 指令只规定安全基本要求,不以标准为基础,具有强制性 及相对稳定性; 标准是具体的技术规定,具有选择性并及时修订; 二者的结合点是指令中的安全基本要求,即选用的标准必 须符合相应指令中的安全基本要求。
四、欧洲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3.欧洲标准体系提出“压力危险”这一概念,并以 此确定欧盟指令的监管范围及容器分类,远比我 国科学、完善。
二、我国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3.我国目前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构架

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构架,由基础、相关、附属、产 品等四大类标准构成,见图1。
基 础 标 准 GB150 JB4732
相 关 标 准 材 料 标 准 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安全附件标准
附 属 标 准 通 用 标 准 零部件标准 检验方法标准 图1


体系的设计不够科学、严谨,有随意性,由多个独立标准 组成,零乱,内容交叉重复(如法兰),给国际认可造成 难度。标准相互引用给使用造成困难,如冷弯。 体系中尚存不少空白,有待完善,如有色金属及合金、非 金属、Cr-Mo钢、高合金钢、超高压以及热处理等制造工 艺。
二、我国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4.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构架的主要不足


二、我国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标准目录模板(369个)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标准目录模板(369个)
GB19521.14-2004
危险货物中小型压力容器检验安全规范
35
GB/T13304.1-2008
钢分类第1部分:按化学成分分类
36
GB/T13304.2-2008
钢分类第2部分: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或使用特性的分类
37
GB/T3375-94
焊接术语
38
GB/T9019-2015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
6
GB50028-202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7
GB/T13550-2015
5A分子筛及其测定方法
8
GB50183-2015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9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GB50264-201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11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83
GB/T702-2017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84
GB/T3280-2015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85
GB/T8162-2018
结构用无缝钢管
86
GB/T539-2008
耐油石棉橡胶板
87
GB/T905-94
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88
GB/T708-2019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2
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13
GB/T1.1-202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14
GB/T25198-2010

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了相应的要求
2
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体 系
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国外的压力容器标准 体系主要由美国机械 工程师协会(ASME)、 欧洲标准(EN)等组成
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ASME标准体系
ASME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缩 写,其制定的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被广泛采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ASME Code,该规范包括了压力 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 的要求。此外,ASME还制定了针 对不同材料、不同类型、不同使 用场合的压力容器的标准,如 ASME B16.1、ASME B31.3等
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EN标准体系
欧洲标准(EN)是由欧 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 的,其压力容器标准 体系包括EN 13445、 EN 12977等。这些标 准对压力容器的设计 、制造、检验等方面 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其他标准体系
除了ASME和EN之外, 还有日本工业标准 (JIS)、俄罗斯标准 (GOST)等其他国家的 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这些标准体系都根据 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 和需求,对压力容器 的要求做出了相应的 规定
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3
压力容器标准的比较与 选用
压力容器标准的比较与选用
压力容器标准的比较与选用
检验要求:不同的标准对压力 容器的检验要求也不同,因此 在选用压力容器时需要考虑检
验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使用场合:不同的使用场合对压 力容器的要求不同,如石油化工、
医药、食品等行业对卫生要求较 高,因此需要选用符合相应标准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压力容器的标准 体系
1
国内压力容器标准体 系国内压力容器Fra bibliotek准体系01
02
中国的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 (GB)和行业标准(如JB、SH等)组成。其中, 最为核心的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该规程规定了压力容器的设计、制 造、安装、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应用,使规范不断完善,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合理采用了美国ASME Ⅷ-1卷、日本JISB8370~8285规范的最新成果,修订了原规范的不合理的或与其它规范法规不相吻合的部分内容,制订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范。

在制订GB150-98规范时,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撤消了部分单元设备和自成体系的受压元件设计内容,另行制订产品规范,使GB150成为压力容器的基础规范。

将GB150-89第8章“卧式容器”从规范中分离出来,这部分内容将单独出规范JB4731-98《钢制卧式容器》,现已报批。

将第9章“直立容器”和相关的附录F“直立容器高振型计算”从规范中分离出来,这部分内容将纳入修订后的JB4710-92《钢制塔式容器》之中,成为塔式容器的产品规范。

撤消附录E“U型膨胀节”,独立出新规范GB16749-97《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已于1997年8月1日实施。

撤消附录H“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和附录L 例题,前者并入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加第1号修改单,后者尚未编制出来。

充分体现近年来在冶金、制造和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规范能够反映和应用各行业技术进步的成果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

例如新增加撤消了一些钢材的牌号,严格了钢板超声检测的要求。

以实施中取得的经验为依据,修正原规范中的错误和不足,完善规范的技术内容,力求先进。

充分协调本规范和相关规范、法规在技术内容上的一致性,以利于将规范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各个环节。

1998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范,并要求从1998年10月1日起执行。

学习和贯彻新GB150规范是提高压力容器质量,保证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前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和贯彻新
GB150,本文将新、旧GB150规范中的主要变化,以表格方式逐项对比,在比较工程中,为了做到准确,读者便于查阅,尽可能摘引部分原文或对有关规定加以阐述。

1 压力容器规范体系
详见表1。

表1 压力容器规范体系
2压力容器规范的对比
我国的钢制容器规范已完备了从常压至100MPa体系,为便于选择,表2列出了GB150-1998、JB4732-95,以及JB/T4735-1997 3个规范之间适用范围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的区别及比较。

表2 压力容器规范对比
3新老规范材料的变化3.1增加的钢号
钢板:13MnNiMoNbR 30~120mm GB6654-96
15CrMoR6~100 GB6654-96
00Cr18Ni5Mo3Si2 奥氏体双相钢
GB4237-92
钢板:14Cr1MoR、07MnNiMoVDR(调质板)和07MnGrMoVR(调质板)
钢管:09MnD及奥氏体焊管,撤消了09Mn2VD(列于附录A)
锻件:20D、09MnNiD、16MnMoD、20MnMoD、08MnNiCr、10Ni3MoVD、00Cr18Ni9、00Cr17Ni12Mo2、00Cr19Ni1、00Cr17Ni4Mo2、00Cr18Ni5Mo3Si2(JB4726~4728-94)。

3.2撤消的钢号
锻件:25、45、1Cr18Ni9Ti
在本规范附录A或撤消了我国在引进装置中常用的国外钢材,例如在GB150-89版中列入的ASME SA516,SA537CL1,SA662;日本JISB规范中的SS41,SPV36;德国DIN规
范中的RSt37-2,19Mn6,13CrMo44,10CrMo910等。

对于使用国外钢材仍可遵照本GB150-1998规范中附录A1.3条的规定。

3.3增加附录H
增加附录H“材料的指导性规定”(提示的附录)。

其中列入了12Cr2Mo1R钢板及09CrCuSb无缝钢管。

12Cr2Mo1R钢板相当于ASME SA387、Cr22C12,在89版附录A中作为“补充件”现已列入,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等同美国规范
09CrCuSb耐硫酸露点腐蚀用无缝钢管
3.4规范内容对比
详见表3。

表3 规范内容对比
4 制造、检验与验收方面的变化
详见表4。

表4 制造、检验和验收方面的变化
5 结语
中国的压力容器规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单位应逐步树立规范是最低要求的概念,在充分理解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规范,以提高产品质量。

在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完善自身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