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及特点
日本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

日本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日本作为一个世界上的文化大国,其建筑设计也享有全球的声誉。
许多人赞扬日本建筑设计发挥了东方传统美学和现代化的融合,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日本,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公共场所,建筑设计都注重人文环境和功能性,对于每个建筑的细节都全面思考,这一点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
本文试图讨论日本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哲学思考。
1.注重人文环境在日本,建筑设计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者会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位置、气候、周遭自然环境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
例如,在东京的一个公园和一个住宅区之间,有一座小桥,桥上还有一个小广场。
这个小桥和广场是一个被大自然包围的静谧空间,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场所。
另外,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城市的宁静之所。
当然,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也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如交通、逛街等等,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到周边建筑和城市的特点,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因素。
2.追求极致的精致日本的建筑设计精致而独特:从外观上看,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性强,但是内部结构却可以让人感受到其宏伟和独特之处。
比如:位于东京市中心的光荣寺,其外部造型非常和谐,充满了东方的魅力,但是进入内部后却会让你感受到宏伟和豪华。
不仅如此,日本的传统建筑也非常精致,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又展示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这一点在日本庭院的设计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3.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在日本的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一特点在建筑和自然之间的互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很多日本传统建筑在外形上都有很高的可识别度,这一点体现在一些传统的日本“茶馆”和“庭院”中,中央空地上有几片青草,四周环绕着低矮的建筑群,随意的几个花盆和几株小树沿着四周摆放。
这种简单和自然的设计,使得人们更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和谐,也让人们对于日本建筑的魅力产生了更深的认识。
建筑知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

建筑知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日本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之一。
它的艺术形式和构造技术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从传统神社到现代城市中的摩天大楼,日本建筑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惊叹。
本文将从日本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
日本建筑理念日本建筑理念与欧美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在欧美建筑中,建筑师通常遵循“建筑是艺术”的思想,重视外表的美感和结构的稳固。
而在日本,建筑被视为生命,建筑师致力于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舒适的空间,而不是仅仅让建筑看起来好看和功能齐全。
他们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自然、空气和光线等要素的运用,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日本建筑形式日本建筑形式有着强烈的反映本土文化的特征。
在建筑的木质结构上,采用了特殊的斜撑和接头等结构,使得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能够更加稳固和坚固,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木材的重视和利用。
日本的建筑形式还包括了众多的风格,如寺庙建筑、民居建筑、城堡建筑等。
其中,寺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寺庙建筑通常包括了多个建筑物和围墙,形成一个独特的寺庙景观。
寺庙建筑的结构特点除了利用木材结构外,还采用了独特的柱式风格,柱子以上采用了檩瓦屋顶,使寺庙建筑更加稳固,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日本民居建筑则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建筑形式,利用土坯和木材等自然材料,打造简朴的住宅。
民居建筑常见的特点包括了茅草屋顶、滑动门、榻榻米等,这些特殊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可以使建筑在气候方面更适应生活需求,同时也象征着日本人对自然、简单和生活的追求。
日本城堡建筑是由许多重叠的层级和平台构成,独具一格,常常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档次。
城堡建筑的设计结构精致复杂,常常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和水系,使得城堡建筑更加宏伟、引人注目。
日本建筑特点日本建筑还有许多独具特点的地方,如:1.独特的空间感日本建筑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广阔的景观空间,表达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
特别是在内部空间设计中,包括了光线、颜色、材料等元素,使得建筑空间更加明亮、舒适和美丽。
和风建筑的美学与造型特点

和风建筑的美学与造型特点和风建筑是日本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美学和造型特点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建筑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和风建筑的美学和造型特点。
一、和风建筑的美学特点1. 自然融合:和风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师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打造出质朴、自然的建筑形式。
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也常常以自然景观为依据,如利用山水、花园、庭院等元素来创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
2. 简约与平衡:和风建筑追求简约,注重形式的平衡和谐。
建筑师常常运用对称、对比、重复等手法,使建筑物的外观显得整洁、稳定。
同时,和风建筑也强调内外空间的平衡,注重室内与室外的统一。
3. 清新雅致:和风建筑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而受到广泛喜爱。
建筑师常常运用淡雅的色彩、柔和的光线、细腻的纹样等元素,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同时,和风建筑也注重细节的处理,如雕刻、装饰等,使建筑物更加精致、美观。
二、和风建筑的造型特点1. 斜屋顶:和风建筑的斜屋顶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斜屋顶不仅能够有效排水,还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等。
同时,斜屋顶也赋予了建筑物一种独特的美感,使建筑物显得高大、庄重。
2. 榻榻米:榻榻米是和风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地板材料。
它由稻草编织而成,软硬适中,能够提供舒适的踏感。
榻榻米不仅具有保暖、隔音的功能,还能够营造出宁静、温馨的氛围,成为和风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推拉门:推拉门是和风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门窗形式。
它采用木质材料制作,可以灵活开启和关闭。
推拉门不仅方便实用,还能够与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通风、明亮的空间。
4. 庭院花园:庭院花园是和风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景观形式。
它常常位于建筑物的中心位置,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布局、种植等手法,营造出宁静、美丽的环境。
庭院花园不仅是建筑物的一部分,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综上所述,和风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和造型特点而备受瞩目。
日式建筑风格的简约之美

日式建筑风格的简约之美日式建筑风格以其简洁、明快、自然的审美理念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方式,而日式建筑风格的简约之美恰好符合这一需求。
这种风格不仅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展现出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氛围。
一、日式建筑风格的特点1.简约设计理念日式建筑风格注重简约、自然的设计理念,强调简洁明快的线条和流畅的轮廓。
在色彩搭配上,多采用白色、灰色等淡雅色调,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这种简约的设计理念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还能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2.注重空间感日式建筑注重空间感的营造,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在设计中,日式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平面布局,如客厅、餐厅和厨房相连,形成宽敞、通透的空间。
此外,日式建筑还善于利用自然光和通风,让室内外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氛围。
3.材质与质感日式建筑风格注重材质与质感的表达,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竹、木、石等。
这些材料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质感,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日式建筑还善于利用材料的肌理和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二、简约之美的表现1.色彩搭配日式建筑风格的简约之美首先体现在色彩搭配上。
白色、灰色、米色等淡雅色调是日式建筑常用的色彩,这些色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此外,日式建筑还会利用木色和石材等自然材质的色彩,为室内增添一份质朴和自然的气息。
2.空间布局简约之美的另一个表现是空间布局的简洁明了。
日式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平面布局,将客厅、餐厅、厨房等空间融为一体,形成宽敞、通透的空间。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让人感受到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和韵律。
3.材质与质感日式建筑风格的简约之美还体现在材质与质感的表达上。
日式建筑通常采用竹、木、石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质感,能够为室内增添一份自然的气息。
日本设计师装修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装修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在装修理念上有着独特的特点,他们注重细节、追求简约、重视功能性和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入。
这些特点使得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在国际上备受瞩目。
首先,日本设计师非常注重细节。
他们在设计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细节处理。
无论是家具的选择、空间的布局还是装饰品的搭配,日本设计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细节,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其次,日本设计师追求简约。
他们喜欢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设计的美感,不喜欢过多的繁琐装饰。
简约的设计风格不仅能够让空间显得更加清爽整洁,还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简约、纯粹的美感。
此外,日本设计师非常重视功能性。
他们在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追求让人们在空间中能够得到最大的便利和舒适。
他们会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需求来进行设计,力求让每一个空间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最后,日本设计师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入。
他们喜欢利用自然材料和自然元素来装饰空间,使空间更加贴近自然,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美感。
这种注重自然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总的来说,日本设计师在装修理念上有着独特的特点,他们注重细节、追求简约、重视功能性和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入。
这些特点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舒适和美好的居住空间。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和平衡的国家,这种注重反映在他们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中。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以简约、功能性和自然美为主要特点,强调和谐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优雅的比例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日本设计师的眼中,简约是一种美的追求,他们强调通过最简单的形状和概念来表达设计的主旨和目的。
他们减少繁杂的细节和装饰,使设计更加明快和纯粹。
他们更加关注物体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
日本设计师追求的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更重视内在的功能性。
他们注重物体的实用性和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使物体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无论是家具、建筑、服装还是电子产品,日本设计师都会深入研究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日本设计师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美。
他们尊重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追求和谐和平衡,采用柔和的色调和自然的材质,使设计更加接近自然的本质。
他们注重线条的清晰和流畅,使设计更加优雅和动感。
同时,他们也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利用,将室内和室外相融合,使人们能够享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美好。
除了注重细节和平衡,日本设计师还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即“不完美美”。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朴素的美,强调物体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他们相信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无论是木纹,还是瓷器的裂痕,都可以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增加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
最后,日本设计师还注重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结合。
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设计更具有独特的日本特色。
他们通过设计传递日本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让人们感受到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总之,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以简约、功能性和自然美为主要特点,强调和谐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优雅的比例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注重细节、注重实用和注重自然。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当代社会的结合,他们设计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作品,展现了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简洁、精致、实用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传统的美学价值观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形成了独特而令人称奇的设计哲学。
在本文中,将探讨日本现代设计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在设计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自然与简约日本现代设计注重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强调将自然元素与设计融合。
这一特点表现为简约、谦逊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将不必要的细节去除,追求和谐的整体感。
这种自然与简约的风格使得设计更加纯粹,让人感受到自然生活的平静与宁静。
借鉴传统日本现代设计在借鉴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将古老的技术和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木工、陶瓷和纺织工艺等被重新解构和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古老的韵味与现代的创新。
通过这种方式,日本现代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对未来的奇思妙想。
美的追求日本现代设计追求美的独特性和极致的细节处理。
它注重物件的功能和造型,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
设计师们精益求精,将每个设计元素都精雕细琢,使其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精神享受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创新与实用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独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赞誉。
设计师们注重在功能性与美学之间寻找平衡,使得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他们不断追求创新,将科技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文关怀日本现代设计强调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它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方式,致力于创造出令人感动和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作品。
这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
总结日本现代设计以其自然与简约、借鉴传统、追求美和实用创新的特点而著名。
这种设计风格既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又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情感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日本房屋设计理念

日本房屋设计理念日本房屋设计理念日本房屋设计理念一直以来以简约、功能性和美感为特点,体现了日本人注重细节、追求和谐以及深深根植于其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日本房屋设计的理念。
首先,日本房屋设计注重简约和功能性。
日本房屋的设计往往以简化为主,注重减少冗余的装饰和无用的空间,使房屋更为实用和舒适。
例如,传统的日式房屋通常由可移动的滑动门(襖)和可折叠的障子(纸屏风)组成,可以灵活地改变房间大小和布局,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季节来调整房屋的使用方式。
此外,日本房屋通常会利用各种可以储存物品的内嵌柜子、榻榻米和悬挂式家具等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储存和利用空间。
这种简约和功能性的设计反映了日本人注重实用性和充分利用空间的生活理念。
其次,日本房屋设计追求和谐的美感。
日本强调“和”(wa)的价值观念,即追求和平、和谐、团结和整体性。
这种价值观念贯穿了日本房屋设计中,在整个房屋的布局、颜色搭配和装饰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
日本房屋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和纸等,给人一种朴素和自然的美感。
此外,日本房屋的布局通常遵循“禅”的哲学原则,强调空间的平衡和流动。
空间通常由简单的屏风或屏障隔开,创造出不同的区域和功能,但又能够保持整体的和谐。
整体来说,日本房屋的设计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给人一种宁静、和美的感觉。
最后,日本房屋设计体现了尊重自然的精神。
日本的自然环境非常丰富多样,对于日本人来说,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日本房屋设计通常会融入自然元素,如园林设计、庭院和水景等,使房屋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日本的房屋也注重室内外的流通,尽可能地引入自然光和自然风,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此外,日本房屋的设计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并推崇节约用水和能源的生活方式。
这种尊重自然的精神反映了日本人对环境和自然的珍视。
综上所述,日本房屋设计的理念体现了简约、功能性、和谐和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日本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及特点
张平乐
(襄樊学院土木工程系 湖北 襄樊 441023)
摘 要 日本现代建筑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道路,至今在国际建筑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代亚洲和世
界建筑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找到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探讨了如何客
观地认识和看待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如何把外来建筑设计理念和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3 完善的建筑设计竞赛体制对建 筑设计的影响
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没有创新,设 计就会成为历史模式的再现, 失去创造的 真正内涵而驻足不前。 而设计竞赛是建筑 设计推陈出新的催化剂, 它以殊途同归的 特点, 促使建筑师从多个角度探索途径和 预达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的能量, 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从多种方位进 行多种选择的机会。 竞赛产生的作品,尽管 有的不一定完善, 但新鲜的思路往往在激 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 开拓了设计的新境 界;有的并成为未来发展的预示,或建筑师 通常在思维发展到的变革点上, 运用综合 分析等逻辑思维加以深化, 使自觉完善和 寻求突破的意识汇成新的建筑思潮, 促进 了设计方法的变革, 推动建筑设计向新的 目标发展。 因而,竞争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促 进设计思想和方法的持续演进, 使设计伴 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出新。
1 积极主动地吸收和采用世界先 进成果的态度
(1) 明 治 维 新 的 头 20 年 (19 世 纪 末 期),政府就主动雇佣外国专家工作。 1870 年,工程部设立了建筑部门,许多欧洲建筑 师应邀到日本,设计出不少新的公共建筑, 其中有意大利人、美国人、英国人等。 对所 设计的建筑物, 建筑师非常严格地运用了 当时流行的折中主义方案, 每建造一座建 筑,都使风格服从于功能。 以文艺复兴风格 表现办公建筑,以中世纪风格表现教堂等。 一直到 20 世纪初,所有法院和作为外交舞 台的建筑都采用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
以上这些说明了日本建筑师在建筑设 计中应用先进的建筑技术, 体现本土文化 的同时,致力于紧紧跟随世界潮流,融入国 际社会的大潮中去。
(责任编辑 高 平后的京都国际会议中心的竞赛可以 说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富成果的竞赛之一, 其中未实施的方案也很优秀, 尽管菊竹其 清训败给大谷幸夫, 但他的设计却是一个 强有力的竞赛方案, 这两个方案与丹下同 期作品相似, 表现了现代在日本已发展成 熟。 大谷幸夫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构成体 系,它是一系列梯形的结合,所有不同的功 能全部通过的秩序相互统一为一体, 并且 留有增建或修改的可能, 形式颇有日本风 味。 大谷幸夫作品建成后,人们可以看到建 筑、结构与空间造型的统一,结构构件与装 饰的统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这 座具有日本传统风采的现代建筑, 已成为 今日京都的名胜,是日本当代建筑的佳作。
总之,日本多年来的竞赛实践表明:合 理完善的竞争机制推动了建筑设计思潮的 更新,并选拔出各种流派的领导人物,带动 了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日本的建 筑的繁荣起到了很大作用。
4 注重本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日本建筑史就是一部外来建筑文化与 本土建筑文化不断交织的历史, 是外来建 筑文化被摄取与同化的历史。 在对待外来 建筑文化上经历了引进和模仿, 转化和折 中,到交融和共生三个阶段,外来建筑物质 层面的东西, 经过日本民族特有的组织方 式与结构方式使其转变为日本特有的文 化。 从早期丹下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香川 县厅舍、仓敷式厅舍、东京奥运会大体育馆 和小体育馆,到黑川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崎玉县立博物馆,矶奇新的奈良会议中心, 至今我们仍乐道的安藤, 都无不致力于用 最现代技术和日本文化共同诠释对建筑的 深刻理解。
日 本 在 20 世 纪 50~60 年 代 经 历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经 济 增 长 期 ,1964 年 东 京 奥 林 匹 克运动会, 丹下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获得 巨大成功,使日本建筑跻身于世界的前列。
1968 年 迎 来 了 日 本 建 筑 竞 赛 的 黄 金 时期,三个主要竞赛(国家大剧院、京都国 际会馆和最高法院都是国家级),竞赛大大 提高了建筑师的地位, 并相应起草了竞赛 规定和工程实施指南, 使建筑设计竞赛制 度走向成熟,并获得了国际性声誉。
20 世 纪 80 末 到 90 年 代 ,日 本 出 现 泡 沫经济,为了提高企业声誉,扩大知名度,
获得好的方案, 日本举办了许多声势浩大 的设计竞赛, 较著名的如东京新国家剧院 竞赛,吸引了屈米、霍莱因、埃森曼等人参 加。 通过这些竞赛,人们了解到世界最优秀 的建筑师的设计观念和高超的手法, 对日 本建筑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大激发了 日本建筑师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 国际建筑设计 设计思潮 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正如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明治天皇政 府强制促使日本欧化, 全盘照搬欧洲国家 的宪法模式、义务教育体制、义务兵役制废 除武士等级制度, 使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 生变革一样, 对于完全不同于日本传统建 筑的西方建筑, 日本政府也以积极的姿态 迎接和融入国际潮流之中, 经历了从全盘 吸收到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再到对世界 产生影响和贡献的过程, 这个过程体现了 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和吸收国际社会有益的 重要成果, 并以创新的形式加以发展的特 点。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表明日本是以自上而下的积极姿
态迎接西方建筑的, 包括折中主义建筑和 后来的现代建筑。
2 对建筑技术的重视使现代建筑 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923 年 的 关 东 大 地 震 几 乎 彻 底 毁 坏 了东京和横滨, 这迫使建筑师们仔细考虑 各种建筑方法的利弊。 这些紧迫的技术任 务,促进了理性论点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 良好的传统, 那就是重视建筑作为物的本 质,重视技术、经济等因素,避免建筑设计 走向流于形式和肤浅的道路。
(2)积极培养本国建筑师。 1875 年,工 程学院开设建筑课程, 并尽可能让日本学 生到欧洲参观, 以便使他们亲身体验西方 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于是,日本本土的新一 代建筑师成长起来, 他们在明治维新的第 30 年 中 开 始 逐 渐 取 代 欧 洲 人 ,即 使 当 时 仍 然延续使用同样风格。
6 国外建筑师参与促进了日本现 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成熟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雇佣国外建筑专 家, 著名的例子就是请现代建筑大师赖特 设计的帝国饭店, 还有请外国著名建筑师 如屈米、埃森曼等参与国内建筑设计,留下 了如关西新空港候机楼竞赛、 东京国际会 议中心竞赛这样的优秀作品; 这些国外建 筑师的参与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建筑师的竞 争和创作热情, 推动了建筑设计思潮向国
1 年之后,在广岛和平中心竞赛的 110 多个应征方案中,丹下健三获胜,对于丹下 的获奖方案, 评审主席岸田日出刀教授认 为 “整个设计与其周围的都市计划要素很 好的协调一致”,丹下在设计中第一次使用 了底层架空和交通核体系,被形容为“开敞 的柱廊”,使人们透过建筑欣赏到全园的景 色, 是对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的底层架空 的充分运用和发展, 成为后来很多设计的 样板。 — ——这座建筑是战后规模最大的纪 念性建筑和 20 世纪 50 年代 具有代表意义 的作品, 其风格和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中 影响日本的创作和发展。
20 世 纪 70~80 年 代 的 日 本 ,竞 赛 非 常 普遍,之前的赛事都是为特殊建筑而设,而 80 年 代 竞 赛 类 型 变 得 多 样 ,即 使 很 小 的 设 计事务所也能参加; 竞争为年轻一代建筑 师的表现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建筑师更为 关注环境问题,热衷采用新技术,强调文化 的丰富性, 以多变的手法著称的矶奇新担 任多次大赛评委, 为赛事增添了刺激和活 力。
日 本 在 1948 年 举 办 的 战 后 第 一 次 实 施 性 项 目 的 公 开 赛 — — — 广 岛 和 平 纪 念 天 主 教堂是很多人等待已久的机会。 在参赛的 177 个 方 案 中 , 大 部 分 作 品 表 现 了 对 现 代 建筑的向往。 二等奖得主井上一典在其竞 赛说明中写道:“要给建筑以直接的表现, 而不是某种风格, 也就是说结构和材料要 与每个建筑的目的相一致。 ”并列二等奖的 丹下健三认为: 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一定 能在今天产生新的宗教建筑。 当代的教堂 应由钢、混凝土、玻璃建成,现代技术与理 性必须是宗教建筑的基础。 ”前川国男(三 等奖获得者)表示:就像哥特结构用砖石探 讨尖拱的可能性, 我们将使用最激进的壳 体来探讨现代的形式。 ”这三个现代建筑倡 导者和实践者都以这次竞赛为契机, 来体 现现代主义的精髓, 虽然评委没有选出一 等奖, 但后来世界和平纪念教堂按照评委 村野藤吾而不是获奖方案的设计完成,这 反映了当时竞赛体制在日本还没有完全建 立起来,但仍有积极的一面:它使得在美国 欧洲演进的现代建筑运动向成熟迈进了一
际社会融合。
7 对现代建筑思潮的敏感和积极 吸收
日本现代建筑各个时期的发展几乎与 国际社会同步, 这反映了日本建筑界对国 际新思维新观念新动向的敏感: 广岛和平 纪念馆是柯布西耶底层架空, 自由平面的 现代建筑原则的体现; 香川县厅舍外廊透 明的钢筋混凝图梁头应用了日本传统,开 始 了 对 民 族 风 格 的 尝 试 ;20 世 纪 60 年 代 中期日本高层建筑就进入了了它的大发展 时期, 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检验高层建筑新 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在能保证安全之后, 撤 消 了 1931 年 对 于 建 筑 高 度 的 限 制 ,36 层 的 东 京 三 井 霞 关 大 厦 ,47 层 的 东 京 新 宿 京 王 广 场 旅 馆 ,52 层 的 东 京 新 宿 住 友 大 厦 和 55 层 的 三 井 大 厦 相 继 建 成 ;20 世 纪 60 年代后, 后现代建筑和结构主义思潮引起 关注, 日本建筑师凭着敏锐的触角对这些 新的设计观念手法进行了尝试, 如矶奇新 的筑波中心被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当今日本建筑整体水平的提高与竞争
机制的广泛应用息息相关, 考察日本战后 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 可以看到各个时期 建筑思潮的演变都在许多著名的设计竞赛 中得到了反映。 竞赛追求的目标和评选的 标准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建筑设计思想的 影响和限制,但是,竞赛为建筑师提供了展 示新思想的机会, 日本的很多老一代和青 年建筑师都是通过各种大赛脱颖而出,成 为某个设计流派与思潮的代表人物。 竞赛 是建筑设计潮流的先声, 通过设计竞赛人 们可以看到建筑设计发展中不可抵挡的新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