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实数(1)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3.1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3.1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购物找零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实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问题导向的设计: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将实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利用数轴情境导入:在数轴上标出几个关键点,如0, 1, -1等,引导学生观察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引出实数的分类。
3.利用故事情境导入:讲述“兔子与胡萝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实数的思考,如兔子每天跑的距离是无理数,胡萝卜的数量是有理数,引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二)讲授新知
1.实数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的数,并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实数的本质特征和分类依据,提高实数知识的系统性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实数的性质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数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实数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人教版6.3实数第一课时课件ppt

人教版6.3实数第一课时课件ppt

在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 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例题示范
运用新知
判断快枪手——看准最快最准!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4.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5.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 ) ) )
1 2, 1、下列各数 , , 0 ( 3) 3.14, 2 , 7 中,有理数的个数有( C )
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 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 到达O′,点O′的坐标是多少?
0
1
2
3 O′
4
探究
0
1
2
3 O′
4
你有什么发现? 无理数π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再探
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 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画弧, 与正半轴的交点表示什么?
2
-2 -1
2
五、归纳总结
反思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2无理数的常见形式: (1)开方开不尽的数; (2)圆周率 ,以及一些含有 的数; (3)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4实数的分类:二分法和三分法。 5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一一对应。


实数的分类 (正负)
正实数 实 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有理数
0
负实数
负无理数
你知道怎样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吗?
三、例题示范 运用新知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
1 2, 4 , 4 , 0, 9
1 , 4 4 , 9
5 7 , , , 2
5 , 2
2,
20 , 3
5, 3 8,

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练(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第1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第1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6.3.1实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章内容相当于旧教材《数的开方》一章,但编排顺序有所差别,旧教材先学习平方根,再将算术平方根作为其中的一种特例进行学习,而本套教材先联系实际学习认识算术平方根后,再进一步认识平方根。

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篇幅不长,内容也不多,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与学生以前接触的数学知识差异较大,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我感觉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顺手,而且它又是以后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精心构思,认真落实。

2、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与动手作图实践,让学生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从而理解学习实数的必要性。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三、教学过程.圆周率及一些含有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实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合起来就是:数轴上的点。

C.无理数都是带根号的数D.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4、判断:(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都是无理数234、、A 、B 、无理数都是带根号的数C 、实数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D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D。

人教版初一数学 6.3 实数的概念 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数学 6.3 实数的概念 第1课时PPT课件
学习难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
一对应的关系.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
3 7 3 1 2 7
把, - , , , - , , 化成小数,并观察其特点.
100 5 2 16 3 3 22
问题1:任意写一个分数,一定能写成有限小数或是无
限循环小数吗?
问题2:整数能写成小数形式吗?3可以看成是3.0吗?
解:
扩展应用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下列相应的括号内:
1
4
3
3
, 7,π,- 16,- 5,- 8, 9, ,
4
9
0, 25,0.323 223 2223…
无理数:
3
9,
7,π, - 5,0.323 223 2223…
有理数: 1 , - 1 6 , - 3 8 ,
4
4
, 0,
9
25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四【一起探究】
与有理数一样,在实数范围内:
(1)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
(3是什么?
2.实数的概念是什么?
3.实数与数轴有什么关系?
当堂训练
1.判断对错: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
(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 )
定义去辨别,而不能从形式上去分辨.常见的无理数有
π或含π的数或式子;开不尽方的数,如 2, 3等;还有构
造型,如1.010 010 001 000 01…(每相邻两个1之间依
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一起探究】
思考:仿照有理数的分类,实数怎么分类?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六章6.3.1实数及其分类课件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六章6.3.1实数及其分类课件
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A.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正有理数



0
负 有 理 数
8, ,-4.
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正数:{ ,…};

,∴
是有理数.∵

8, ,…};
合作探究
知识点 1 无理数
探究 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请把下列分数写成 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2
(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3 9
,-
.
有理数:{ -7,0.32, 1 ,3.14·,0,…}; 2
3
无理数:{ 8 , 1 ,0.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 2
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3 9 ,- ,…}; 2
正实数:{ 0.32,1 3
,3.14·,
8

1 2
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1 下列各数:3.141 59, 3 8 ,0.131 131 113…(每相
邻两个3之间依次多1个1),-π,
2 5 ,
1 7
中,无
理数有(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导引:∵3.141 59是有限小数,∴3.141 59是有理数.
∵ 3 8 2 ,∴ 3 8 是有理数.∵ 25 5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6.3.1 实数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 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 关系。
复习导入
…};
(1)如图,OA=OB,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什么?它介

《6.3实数(1)》教案

《6.3实数(1)》教案

年级七年级课题 6.3实数(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知道实数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过程方法(1)通过具体数值的运算,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出规律.(2)能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归纳.小结等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教学方法探索——交流法;类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知识探究知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 ,35-,,911,119,592.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3.观察: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π=也是无理数结论: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4.试一试:把实数分类⎧⎧⎫⎨⎬⎪⎨⎩⎭⎪→⎩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例如2,33,π是正无理数,2-,33-,π-是负无理数。

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5.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的坐标是多少?总结: 1.事实上,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6.3.1实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6.3.1实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你能求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吗?
限 47 限 设点C表示的实数为x,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1-x,
5 . 8 7 5 2.会在实数范围内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小 8 循 思考: 是无理数吗?2.
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 环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 (√) (× ) (× ) (√) (× ) (√)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22 , 3.1415926, 7, 8, 3 2 , 0.6, 0,
7 36 ,
,
3
..
1.652,
0.3131131113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π|= 3-π C.2的相反数是-2
|-π|=___π_____,|3-π|=__π_-__3___.
2.我们在有理数范围内学过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是 否在实数范围内还能继续用呢?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 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
你能求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倒数和绝对值吗?
7.如图所示,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 和 3 ,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求点C所表示的 实数.
解:∵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3 , ∴点B到点A的距离为1+ 3 ,则点C到点A的距离为 1+ 3 , 设点C表示的实数为x,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1-x, ∴-1-x=1+ 3 , ∴x=-2- 3
02002000200002…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5
——人们发现并使用了 正数和负数
目标导学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 是否为无理数; 2、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会把实数进行分类
自学研讨1
(1)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利用计算器
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思考小数有什么特征?
5 2
,
3 5
, 27 4
,11 9
,9 11
2、实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①根据实数的定义 ②根据实数的正负性
作业
1、作业本:课本P57 第2题 2、《轻巧夺冠》P32~33
备用练习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5
,4

16
,2
,3
27
,0.15

7.5

π
,0

,2.3

3
①有理数集合:{
…};
②无理数集合:{
…};
③正实数集合:{
…};
④负实数集合:{
2 1.414 213 56... 3 1.732 050 807...
拓展提升
9,
0.16, 3
- 8, 3
8 27
......
=3 =0.4 =-2 2
3
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π是无理数吗?
1.010 010 001 000 01…是无理数吗?
π 3.141 592 65...
5
...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自学研讨2
你实还数记的得分有类理数的分类吗?
(1)按定义分
整数
有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分数

女孩子
开方开不尽的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男孩子
含有 的数
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 限小数
(2)按性质分
性格开朗 的大孩子
正实数
实数
O
负实数
性格内向 的小孩子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
谢谢观看! 2020
展示交流1
1、在 1 , , 0,3.14, 2, 3, 9 中,
7
属于有理数的有:__17__,__0_,___3_._1_4___,___9
属于无理数的有:_____,_____2__,______3_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22 7
64
3,
2
3
,
8, 0.101
•,
3
2.121, 0.3737737773

0.6
3 4
0
3
0.13
(2)无理数集合: 3 5 3 9
(3)整数集合: 9 64 3
(4)负数集合: 3
4
3 9
(5)分数集合:

0.6
3 4
0.13
(6)实数集合:
9
35
64

0.6
3 4
0
3
9
3 0.1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
1、两个概念: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
5.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 )
6.无理数可以分为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
× ( )
二、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9 ,3 5
=3
、 64 、
=8

、0.6

3 4
、0
、3 9
、3 、0.13
(1)有理数集合: 9
64
1.010 010 001 000 01…
常见的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1)含 π 的一些数;如2π、 、-π...
3 (2)开不尽方的数;如 2 、3 2
(3)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如1.010 010 001 000 01…
归纳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___理__数__ 2. 实数的概念: __有___理__数___和__无__理__数___统称为实数。
负实数
正实数
0

有理数
整数 有限小数或 归 分数 无限循环小数 纳

你学会了吗?
(按定义分)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实数
实 数
(按性质分)
0 负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巩固训练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
2.实数包括正实数、0、负实数。 ( )
有 限 小 数
5 2
2.5,
3 5
0.6,
27 4
6.75,
无 限 循 环 小 数
11 9
.
1.2,
9 11
..
0.8 1
(2)整数能写成小数的形式吗? 3可以看成是3.0吗?
3=3.0 14=14.0 237=237.0
思考:
解疑释难
我们学过的数是否都具有问题(1)中数的特征?
请举例说明. 2 、13.414能1.2写7133成25小065..数.0 8的0形7..式. 吗?
6.3实数
(第1课时)
毕达哥拉斯学派
“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 能归结为整数或分数”, 即都可用有理数来描述。
第一次数 学危机
1
希伯斯
21
毕达哥拉斯(约公 元前580-前500年) 古希腊数学家.
数的发展史图(部分)
——人们们发现并使用了
无限不循环小数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