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皮带长度计算

合集下载

三角带的计算公式

三角带的计算公式

三角带的计算公式三角带也叫做三角皮带或V带,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用于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

它由一种特殊的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

三角带的传动机构通常由两个轮盘(也叫轮缘)和一条带子组成。

一个轮盘通常称为主动轮(驱动轮),另一个轮盘通常称为从动轮(被驱动轮)。

三角带的带子通常是带有V形槽的带子,橡胶材料在V型槽中与轮缘接触,以实现传动。

1.传动比(i)的计算公式:传动比是指从动轮的转速与主动轮转速之间的比值。

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如下:i=N2/N1其中,N1为主动轮的转速,单位为r/min;N2为从动轮的转速,单位也为r/min。

2.带速(v)的计算公式:带速是指三角带在传动过程中的线速度,通常以m/s为单位。

带速的计算公式如下:v=π*D1*N1/60其中,D1为主动轮的直径,单位为m;N1为主动轮的转速,单位为r/min。

3.承载功率(P)的计算公式:承载功率是指三角带传动时能够传递的功率,通常以W为单位。

承载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T1-T2)*N1/1000其中,T1为主动轮的扭矩,单位为N·m;T2为从动轮的扭矩,单位也为N·m;N1为主动轮的转速,单位为r/min。

4.力矩计算公式:力矩是指作用在轴上的力乘以力臂的乘积。

T=F*r其中,T为力矩,单位为N·m;F为作用在轴上的力,单位为N;r 为力臂,单位为m。

以上四个公式是三角带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带传动过程中的各个参数。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用于计算三角带传动中的轮缘直径、带长和带张力等参数,但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中的单位需要保持一致。

在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时,通常需要先确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参数,例如转速、直径、扭矩等。

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得到所需的传动参数。

为了准确性,还应考虑到三角带的损耗、摩擦系数等因素。

总之,三角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三角带传动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以便选择合适的三角带和合理设计传动装置。

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一、皮带传动的具体要求1、三角皮带线速度不宜超过25米/秒,平皮带线速度一般为10~20米/秒,特殊情况下可以降低。

皮带线速度可按下式计算:V=πDn/60×1000(米/秒)式中V——皮带线速度,(米/秒)D——皮带轮直径,(mm)n——皮带轮转速,(r/min)2、平皮带每秒钟经过小皮带轮的次数C不宜超过3~5次,三角皮带不宜超过20次。

C=V/L(次/秒)式中L——皮带长度(m)3、小三角皮带轮包角不应小于120°(平皮带150°),否则应减小两皮带轮的直径差值,或增大中心距离,或加装压带轮。

4、小皮带轮直径不能太小,以免皮带弯曲过度,缩短使用寿命。

对于平皮带传动,小皮带轮直径一般要大于夹布胶带厚度的25~30倍。

小平皮带轮最小直径D最小可用下式计算:D最小=C³√N/n1(mm)式中C——计算系数,C=1150~1400N——传动功率(kw)n1——皮带轮转数(r/min)对三角皮带传动,小三角皮带轮直径不能小于下列数值,否则包角不够,皮带容易打滑和损坏。

5、平皮带轮中心距要大于两轮直径和的两倍;三角皮带轮中心距要大于两轮直径和之半,但也不应超过两轮直径和的两倍。

6、皮带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L=2A+π/2(D1+D2)+(D2-D1)²/4A【mm(开口传动)】式中A——两皮带轮的中心距(mm)D2、D1——大、小皮带轮直径(mm)7、皮带初拉紧力,以每平方厘米皮带断面积用16~18kg左右的力拉紧较为合适。

二、皮带型号及根数的选择1、对平皮带传动可按传动用的功率及皮带线速度求出皮带断面积。

F=P/K(cm²)式中 F——皮带断面积(cm²)P——皮带工作拉力(kg) P=102×N/V式中 N——电动机功率(kw)V——皮带线速度(m/s)K——实际有效应力,kg/cm²;对于橡胶皮带,K值可在10~25kg/cm²范围内选取;在线速度大、负荷冲击大、起动负荷大、连续工作间长和包角小的情况下,可选用较小的值;反之可选较大值。

三角皮带长度计算

三角皮带长度计算

三角皮带长度计算
三角皮带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计算三角皮带长度是为了准确安装和调整皮带传动装置。

三角皮带的长度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另一种是通过测量实际长度计算。

计算公式方法:
三角皮带的长度计算公式为:L=(π/2)×(D1+D2)+2C+(D2-D1)²/4C 其中,L表示皮带长度,D1和D2表示两个相邻皮带轮的直径,C表示两个相邻皮带轮的中心距离。

测量实际长度方法:
1.使用一根测量带或软尺测量三角皮带在位于皮带轮外部上的一侧的长度(例如皮带的凸起部分)。

2.将测量带或软尺沿着皮带的路径延展至结束点,并记录测量结果。

3.重复以上步骤2,将测量带或软尺沿着皮带的路径延展至起始点,并记录测量结果。

4.将两次测量结果相加,即为三角皮带的实际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计算公式或测量实际长度方法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三角皮带的长度计算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皮带会因为使用工作条件、松紧程度等多种因素而产生伸长或收缩。

因此,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此外,还需注意三角皮带的正确安装方法,通常应保持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弯曲半径充足,松紧适度。

总结起来,三角皮带长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计算公式和测量实际长度两种。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确保三角皮带的安装和调整的准确性。

三角带的型号及规格

三角带的型号及规格

三角带的型号及规格三角带的型号有:普通型O A B C D E 3V 5V 8V普通加强型AX BX CX DX EX 3VX 5VX 8VX窄V带SPZ SPA SPB SPC强力窄V带XPA XPB XPC三角带的每一个型号规定了三角带的断面尺寸:A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13mm、厚度为8mm;B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17MM,厚度为10。

5MM;C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2MM,厚度为13。

5MM;D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1.5MM,厚度为19MM;E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38MM,厚度为25。

5MM。

对应尺寸(宽*高):O(10*6)、A(12。

5*9)、B(16.5*11)、C(22*14)、D(21.5*19)、E(38*25。

5)。

三角带胶带长度计算公式:周长L=2C+1.57(D+d)+(D-d)2/4CC:两轮中心距离 D:大轮直径 d:小轮直径正确的检查方法是:用手在每条胶带中部,施加2千克左右的垂直压力,下沉量为(20-- 30)毫米为宜,不合适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皮带传动主要有:平皮带、三角带、同步齿型带三种例如: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皮带的型号有O、A、B、C、D、E、F七种型号,相应的皮带轮轮槽角度有三种34°、36°、38°,同时规定了每种型号三角带对应每种轮槽角度的小皮带轮的最小直径,但大皮带轮未作规定.皮带轮的槽角分34度、36度、38度,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带轮的槽型和基准直径选择;皮带轮的槽角跟皮带轮的直径有关系,不同型号的皮带轮的槽角在不同直径范围下的推荐皮带轮槽角度数如下:O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50mm~71mm时为34度;在71mm~90mm时为36度,〉90mm时为38度; A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71mm~100mm时为34度,100mm~125mm时为36度;〉125mm时为38度; B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 125mm~160mm时为34度;160mm~200mm时为36度,〉200mm时为38度; C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200mm~250mm时为34度,250mm~315mm时为36度,>315mm时为38度;D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 355mm~450mm时为36度,〉450mm时为38度;E型500mm~630mm时为36度,〉630mm时为38度。

三角带尺寸与长度

三角带尺寸与长度

(一)* 顶宽: 13mm * 最小轮径: 75mm* 高度: 8mm * 长度 (内长)= La(外长)-50mm* 角度: 40°*长度(内长)= Lp(节园长)-36mm型号长度型号长度型号长度型号长度A15 381 A42 1067 A72 1829 A96 2438 A18 457 A43 1092 A74 1880 A98 2489 A20 508 A43 1/2 1105 A75 1905 A99 2515 A22 559 A44 1118 A76 1930 A101 2565 A23 584 A45 1143 A77 1956 A102 2591 A23 1/2 597 A45 1/2 1156 A78 1727 A103 2616 A24 610 A46 1168 A79 1753 A104 2642 A25 635 A46 1/2 1181 A80 1778 A105 2667 A26 660 A47 1194 A81 1803 A107 2718 A27 686 A48 1219 A83 1854 A108 2743 A28 711 A49 1245 A85 1905 A110 2794 A29 737 A50 1270 A86 1930 A112 2845 A29 1/2 749 A51 1295 A87 1956 A113 2870 A30 762 A52 1321 A88 1981 A114 2896 A31 787 A53 1346 A89 2007 A115 2921 A32 813 A55 1397 A91 2057 A118 2997 A32 1/2 826 A56 1422 A92 2083 A120 3048 A33 838 A57 1448 A83 2108 A124 3150 A34 864 A58 1473 A83 1/2 2121 A125 3175 A34 1/2 876 A59 1499 A84 2134 A126 3200 A35 889 A60 1524 A84 1/2 2146 A128 3251 A35 1/2 902 A61 1549 A85 2159 A130 3302 A36 914 A62 1575 A86 2184 A132 3353 A37 940 A63 1600 A87 2210 A140 3556 A38 965 A65 1651 A89 2261 A148 3759 A38 1/2 978 A66 1676 A90 2286 A154 3912 A39 991 A67 1702 A91 2311 A162 4115 A40 1016 A68 1727 A92 2337 A167 4242 A41 1041 A70 1778 A94 2388 A192 4877 A41 1/2 1054 A71 1803 A95 2413 A197 5004* 顶宽:17mm* 最小轮径: 125mm* 高度: 11mm *长度i(内长)= La(外长)-69mm* 角度: 40°*长度(内长)= Lp(节园长)-43mm型号长度型号长度mm型号长度mm型号长度 mmB23 584 B52 1321 B89 2261 B1333530 5* 顶宽:22mm* 最小轮径: 120mm* 高度:14mm*长度(内长)= La(外长)-88mm* 角度: 40°*长度(内长)= Lp(节园长)-56mm型号长度mm 型号长度 mm 型号长度imm型号长度mmC38 965 C75 1905 C110 2794 C160 4064 C43 1092 C78 1981 C111 2819 C166 4216 C47 1194 C80 2032 C112 2845 C168 4267 C48 1219 C81 2057 C114 2896 C173 4394 C49 1245 C83 2108 C115 2921 C180 4572 C50 1270 C84 2134 C116 2946 C185 4699 C51 1295 C85 2159 C117 2972 C187 4750 C53 1346 C86 2184 C120 3048 C190 4826 C54 1372 C87 2210 C122 3099 C198 5029 C57 1448 C88 2235 C126 3200 C200 5080 C59 1499 C89 2261 C130 3302 C204 5182 C60 1524 C90 2286 C132 3353 C208 5283 C62 1575 C91 2311 C136 3454 C210 5334 C63 1600 C92 2337 C138 3505 C220 5588 C64 1626 C93 2362 C140 3556 C225 5715 C65 1651 C95 2413 C142 3607 C238 6045 C66 1676 C96 2438 C144 3658 C240 6096 C67 1702 C99 2515 C146 3708 C264 6706 C68 1727 C101 2565 C148 3759 C280 7112 C69 1753 C102 2591 C149 3785 C295 7493 C70 1778 C104 2642 C150 3810 C320 8128 C71 1803 C105 2667 C152 3861 C328 8331 C72 1829 C106 2692 C153 3886 C418 10617 C74 1880 C108 2743 C158 4013 C658 16713* 顶宽:32mm* 最小轮径: 355mm* 高度: 19mm *长度(内长)= La(外长)-119mm* 角度: 40°*长度(内长)= Lp(节园长)-79mm型号长度mm 型号长度mm型号长度mm型号长度mmD112 2845 D1453683 D2205588D2987569D120 3048 D1523861 D2305842D307620D122 3099 D1584013 D2486299D3037696D126 3200 D1734394 D250635D3147976D134 3404 D1744420 D2646706D3428687D136 3454 D184572 D2656731D3559017D138 3505 D1834648 D2706858D3589093D141 3581 D205080 D2807112D369144皮带型号顶宽高度角度标测长度外周长Z10640ºLi (内周长)Li+38mm A13840ºLi Li+50mm171140ºLi Li+69mm C221440ºLi Li+88mm322040ºLi Li+119mm 详细尺寸10840ºLp (节圆长)Lp+13mm131040ºLp Lp+18mm171340ºLp Lp+20mm221840ºLp Lp+30mm 详细尺寸9.7840ºLa (外周长)161440ºLa252340ºLa详细尺寸。

三角带长度计算公式

三角带长度计算公式

三角带长度计算公式三角带是一种在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部件,要想准确地选择合适长度的三角带,那就得掌握三角带长度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三角带的基本结构。

三角带就像是一个扁平的梯形,有顶宽、高度、节宽等等这些尺寸。

而我们计算三角带长度,主要就是根据它的这些尺寸以及安装的轮径来确定。

三角带长度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L = 2C + 1.57(D1 + D2) + (D2 -D1)² / 4C 。

这里的 L 表示三角带的长度,C 表示两轮之间的中心距,D1 和 D2 分别表示两个带轮的直径。

我给您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型工厂帮忙维修机器。

那台机器的三角带断了,需要更换新的。

可当时仓库里没有合适长度的三角带,只能现买。

但问题来了,不知道该买多长的呀!我就拿出尺子量了量两个带轮的直径和它们之间的中心距,然后按照这个公式算了起来。

当时周围的工人们都围在旁边看着,还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有的说:“这能算准吗?别到时候买错了又耽误事儿。

”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打鼓,但还是认真地算着。

算出来结果后,赶紧去买了回来。

安装上一试,嘿!刚刚好,机器顺利运转起来了。

那些工人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心里那叫一个美。

再回到这个公式,咱们来仔细说说每个部分。

2C 这部分很好理解,就是两个中心距的长度。

1.57(D1 + D2) 这一项呢,其实是考虑了带轮的周长对三角带长度的影响。

而后面的 (D2 - D1)² / 4C 则是一个修正项,用于更精确地计算三角带的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注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比如说测量带轮直径的时候,要量最宽的地方,而且要多量几次取平均值,这样才能减小误差。

还有中心距的测量,也要保证尺子是水平的,不然算出来的长度可就不准啦。

另外,不同型号的三角带,它的尺寸可能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计算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所使用的三角带的具体型号和参数。

总之,掌握好三角带长度的计算公式,能让我们在机械维修和安装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因为长度不合适而造成的麻烦和浪费。

皮带长度计算

皮带长度计算
皮带长度计算
L=2a+((π (d1+d2))/2)+(((d2-d1)*(d2-d1))/4a)
皮带周长=
旧标准三角带的长度标准 是以内周长标注的, 新标准是以基准长度标注 的。 由于新标准GBll544《普 通V带和窄V带尺寸》等效 采用了国际标准1504184 一1980《普通V带和窄V 带的长度》,所以此标准 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术语 “基准长度”,用它来代替旧 标准中的内周长度,而基 准长度又不等于内周长 度, 基准长度计算公式:
Ld=936.18
Li=900
LI内径,LD LW LP指节圆,LA外周。 LI一般普通的三角带执行标准Z,A,B,C,D等 LD,LP,LW一般是窄V带的执行标准SP系列和XP系 列 LA一般指英制标准3V,5V等
444.4 2a+3.14/2(dd1+
d
d2)+(
d
d2-
d
d1)
2
/4a
a:中心距
皮带长度计算
L(皮带长度)= 926.653465
(π (d1+d2))/2)+(((d2-d1)*(d2-d1))/4a)
926.6534653
a(中心距)= d1(小轮节圆直径)= d2(大轮节圆直径)=
222.2 125 180

三角带计算公式

三角带计算公式

三角带计算公式三角带是一种常见的传动带,在机械传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准确选择和使用三角带,就需要了解三角带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三角带的长度计算。

这长度可不能瞎猜,得有准儿。

三角带的长度计算公式是:L = 2C + 1.57(D + d) + (D - d)² / 4C 。

这里面的字母都有特定的意思,C 代表两轮之间的中心距,D 代表大带轮的直径,d 代表小带轮的直径。

举个例子啊,就说我之前在一个小工厂里帮忙维修设备的时候。

那台机器的大带轮直径是 30 厘米,小带轮直径 20 厘米,两轮中心距是50 厘米。

按照公式算下来,这三角带的长度就应该是:先算括号里的,30 - 20 等于 10,10 的平方是 100。

然后 2 乘以 50 等于 100,1.57 乘以(30 + 20)等于 117.5,100 除以 4 乘以 50 等于 50 。

最后把这些数加起来,100 + 117.5 + 50 ,算出来约等于 267.5 厘米。

接下来再讲讲三角带的传动功率计算。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 = (T× n) / 9550 。

T 是有效圆周力,n 是带轮的转速。

比如说有一台机器,带轮转速是 1500 转每分钟,有效圆周力是 500 牛,那这台机器通过三角带传动的功率就是:500 乘以 1500 除以 9550 ,大约 78.5 千瓦。

在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三角带的型号、材质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情况,按照计算选好的三角带,用了没多久就出问题了。

后来仔细一查,原来是工作环境温度太高,超过了三角带能承受的范围。

再说说三角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是:v = πDn / 60×1000 。

这其中,v 代表线速度,D 是带轮直径,n 是转速。

假设一个带轮直径 200 毫米,转速 1000 转每分钟,那线速度就是:3.14 乘以 200 乘以 1000 除以60×1000 ,约等于 10.47 米每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