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犯的6个急救错误
急救知识要点

急救知识要点急救知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
以下是急救知识的要点,匡助您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需要判断伤者是否故意识和呼吸。
可以轻轻摇动伤者并大声呼喊,观察其反应。
如果伤者没有反应,需要即将进行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在急救开始之前,要即将呼叫急救电话(例如拨打120),向医护人员报告紧急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 心肺复苏(CPR):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先将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下述步骤进行操作:- 手掌叠放:将一只手掌放在另一只手掌上,手指交叉。
- 胸部按压:用身体的分量向下施加压力,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速度进行胸部按压。
- 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部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口对准伤者嘴巴,用力吹气,使胸部抬起。
4. 创伤处理:在遇到创伤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防止感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创伤处理的要点:- 出血控制:使用干净的布料或者纱布直接压在伤口上,以止血。
- 骨折固定: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挪移骨折部位。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绷带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应即将用冷水冲洗伤口,以减轻疼痛和控制烧伤范围。
5. 窒息处理:如果伤者窒息,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以下是窒息处理的要点:- 后背拍击:用手掌轻轻拍击伤者的后背,以匡助排除阻塞物。
- 腹部冲击:如果后背拍击无效,可以施加腹部冲击。
站在伤者暗地里,用手臂紧贴伤者腹部,用力向上推压。
6. 中毒处理:如果伤者中毒,需要尽快采取措施。
以下是中毒处理的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呕吐,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 拨打急救电话: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的类型和伤者的症状。
- 不要诱导呕吐:不要诱导伤者呕吐,除非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急救错误的措施

急救错误的措施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意外伤害,这就需要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然而,如果在急救过程中采用了错误的措施,可能会使事情恶化,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急救中常见的错误措施。
错误措施一:移动伤者在进行紧急救治时,许多人都会认为移动伤者是必要的,以便将其转移到医院。
但是,如果错误地移动受伤者,可能会导致损伤加重,使其病情恶化。
正确的方法是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医生或救援队抵达现场前,只要是情况允许,应尽可能保持伤者不动。
错误措施二:未稳定颈部在许多意外伤害中,例如车祸和跌落,通常会出现颈部受伤的情况。
处理这类伤害时,人们通常会把伤者旋转至后方或者旋转身体将其救出。
然而,这样的措施很可能会引起颈部骨折或损伤。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首要任务是固定伤者的颈部,以减少任何未来移动的风险,直至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错误措施三:未进行心肺复苏在紧急救治的过程中,多数人都会考虑如何控制出血或稳定伤者的体位。
然而,在紧急情况下,一些人必须接受心肺复苏以维持呼吸和心跳的正常运转,直到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因此,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如果您的伴侣或附近有人显然没有正常的呼吸或心跳,请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错误措施四:不清理伤口或不适当清理如果您受伤时,伤口流血或可能会导致外部感染,那么必须及时清理伤口。
但是,某些人倾向于使用太多的消毒液或清洁剂,以消灭所有可能的细菌,这反而会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
在清洁伤口时,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然后用少量的碘酒轻轻涂抹在伤口周围,以免感染。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清理伤口,建议尽可能不要进行清洁,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错误措施五:不正确的使用绷带或固定器当处理需要绷带或运动外固定器时,必须正确使用,否则会延迟感觉或恶化伤害。
如果使用直接绕在伤处或过紧的绷带,会对血液循环有严重的影响。
在固定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轻微的伤害可能会变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因此,及时找到正确的绷带或固定器,采取正确的安装步骤,以确保最佳的治疗结果。
家庭急救常见错误与应对方法

家庭急救常见错误与应对方法作为普通人,我们时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它们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
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伤害,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家庭急救知识的掌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
下面,我们来看看家庭急救中常见的错误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误区一:包扎压迫时间过长在处理出血、擦伤等伤口时,很多人会将紧急救治包扎压迫时间过长,这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甚至造成组织坏死。
正确方法:在进行包扎压迫时,要注意掌握时间,最好在伤口止血后及时松开,让血液重新流通。
如果伤口出血较严重,应当及时就医。
二、误区二:灼伤冲洗或涂抹药膏在遇到化学品、热水、紫外线灼伤等情况时,人们往往采取冲洗、涂抹药膏等方式进行伤口处理,但这些做法往往会使灼伤范围扩大,加重灼伤程度。
正确方法:遇到灼伤,要通过及时冷却、保湿等方式进行处理,最好使用药物跟医生的建议,并及时就医,以避免伤情进一步恶化。
三、误区三:紊乱用药导致更严重的病情在生活中,很多人会采用药物来缓解疼痛、消炎等烦恼,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正确方法:使用药物一定要注意剂量、类型、时间等问题。
在使用非处方药时,一定要慎重,如果需要请咨询医生。
四、误区四:心跳停止时直接进行心脏复苏心跳停止时,很多人往往会立即进行心脏复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进行心脏复苏往往会加重伤情。
正确操作:在处理心脏骤停时,首先要采取CPR贵在按对的操作,判断是否是急救常见的四种死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
如果有必要,则应尽快就医。
五、误区五:吞咽异物时采取错误的抢救措施儿童和老年人比较容易因吞咽异物而窒息。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往往会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正确方法:在操作人工呼吸之前,先采取把口腔、咽喉内异物取出,这样可以解决出现的窒息问题。
出现流鼻涕、呛咳,还可以采取侧身打拍背解决此类问题。
事故伤员急救知识

事故伤员急救知识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事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当我们遇到事故伤员时,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匡助我们提供紧急救援,保护伤员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事故伤员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步骤。
二、常见事故伤员1. 意外摔伤:比如跌倒、滑倒或者撞击。
2. 烧伤:比如接触高温物体、火灾或者化学物品。
3. 切割伤:比如使用刀具或者玻璃时发生意外。
4. 骨折或者扭伤:比如运动中的意外或者交通事故。
5. 中毒:比如误食有毒物质或者吸入有毒气体。
6. 窒息:比如误吞异物或者窒息。
三、急救步骤1. 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 评估伤员状况- 检查伤员的意识和呼吸状态。
- 若伤员意识清醒且能正常呼吸,继续观察其它伤情。
- 若伤员意识不清或者无法正常呼吸,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3.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 若伤员情况严重,应即将拨打当地紧急救护电话。
- 若伤员情况较轻,可将其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
4. 控制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轻压伤口,以止血。
- 若出血较严重,应加压至出血住手,并抬高伤员受伤部位。
5. 处理骨折和扭伤- 若怀疑伤员有骨折或者扭伤,应避免挪移伤员,以免加重伤情。
- 使用固定物(如板条、绷带或者衣物)固定受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疗机构。
6. 处理烧伤- 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降低烧伤程度。
-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 若烧伤面积较大或者伤情严重,应即将就医。
7. 处理中毒- 若伤员误食有毒物质,应即将拨打中毒救治热线或者就医。
- 若伤员吸入有毒气体,应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拨打中毒救治热线或者就医。
8. 处理窒息- 若伤员无法呼吸或者发出异常声音,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按压。
- 尽快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异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急救常识1. 不要挪移严重受伤的伤员,以免加重伤情。
2. 不要给伤员喂食或者饮水,以免影响医生的进一步处理。
错误急救方法

错误急救方法随着急救意识日渐增强,人们遇到紧急情况时再也不会“坐以待毙”。
然而,一些错误急救方法的急救法不仅延误救援时机,甚至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错误急救方法急救方法吧。
错误急救方法有哪些错误急救方法一:流鼻血时仰头小时候一流鼻血,家长就让我们仰着头,并用卫生纸堵住鼻孔。
其实,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
如果还出血,可稍微移动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
如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
错误急救方法二:烧烫伤涂牙膏做饭时被油溅到,或是手碰着热锅,疼得人直跺脚。
好多人赶紧涂些牙膏,其中的薄荷成分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但这样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此外,涂大酱、酱油也不对。
正确做法: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如果伤处起了水泡,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错误急救方法三:喉咙卡刺硬吞食物见到鲜美的鱼肉一着急,难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
人们想出了好多“妙招”应对,如喝醋、吞咽食物等,但这些方法都不科学。
几口醋喝下肚,并不能软化鱼刺,吞咽食物还可能造成食道出血等损伤。
正确做法:能看见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
若看不见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
错误急救方法四:老人摔倒急忙扶看到老人摔倒,好心人都会下意识地把老人扶起来,问问有无大碍。
然而,老人多有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出现骨折,匆忙将其扶起可能加重损伤。
正确做法: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应马上止血、固定;若怀疑脊柱骨折或情况较严重时,应保持老人身体不动,就地等待120急救。
若能确认老人未骨折,还要观察其是否昏迷。
意识清醒且没有不适的,稍事休息后可将其扶起;如果昏迷不醒,则必须请求120救援。
常见六种错误急救方法

常见六种错误急救方法1、惊慌失措有人触电时,慌忙的用手去推拉,这样不但不能救人,还会害己。
正确的做法是,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木棍等绝缘物使其离开电源。
2、错误止血外伤使用止血带时,长时间扎紧止血处,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一定要间隔10-15分钟放松片刻,以免脂端组织缺血坏死。
3、滥用饮片遇到服毒病人,家庭成员误以为给点热饮料会缓解病情结果却加速病情恶化。
对昏迷病人强行给予饮料,可引起窒息。
胃肠道外伤病人更不宜喝水进食。
4、无视破伤风但凡被锈钉等物刺伤者,不是尽快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而是用药水、软膏涂抹伤口,吃点儿抗生素了事,结果那么可能导致破伤风发生,危机生命。
最好的方法是尽快充分消毒伤口,及时到附近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随意搬动如遇车祸等原因骨折者,一些人生拉硬拽病人,会造成其更大的损伤。
此时切记生拉硬拽,特别是对骨折、头部出血,更要尽可能减轻摇晃。
6、乱服止痛药遇到急性腹痛病人,乱给止痛药,会掩盖病症,给医生带来诊断困难。
十大常见错误服药方法/急救崴脚有六招xx-04-13 20:34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
一些顾客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
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到达治疗的效果。
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饭前服用”那么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
因此,如果顾客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
反之,“饭后服用”那么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同样,如果顾客在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急救的七个误区

急救的七个误区作者:王真方旭鲁青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11期误区1:叫不醒了,赶紧人工呼吸。
错误:看见病人昏迷倒地,怎么也叫不醒,就立马实施心肺复苏。
正确:心肺復苏及人工呼吸,是在病人心跳及呼吸骤停的情况下进行。
昏迷喊不醒,有可能是中毒、中风及脑外伤等多种情况,需要不同治疗手段。
而当病人仍有心跳呼吸,家人使用不准确的心肺复苏动作急救,有可能会导致病人肋骨骨折、肺挫伤。
误区2:被蜇咬伤,捂伤口用嘴吸毒。
错误:在野外被动物咬伤,特别是有毒动物咬伤时,有些人受电视剧影响,常常会用嘴巴吮吸伤口。
被野狗咬出血,也有人会用毛巾捂住伤口止血。
正确:被毒蛇或毒蜂咬伤后,一般要在伤口的上一关节靠近心脏处,用布条或绳子绑扎,防止血液回流。
然后用消毒过的工具,略微割开伤口,从近心端向伤口处挤出血液,尽量挤出毒液,然后紧急赶往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在这个过程中,每30分钟给绑扎处松绑,过3分钟左右继续绑扎。
被狗咬伤或者被生锈铁器割伤,这些伤口上的毒菌一般是厌氧菌,除了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外,不能再用毛巾等物品包扎伤口,否则病菌在缺少氧气的情况下,更容易繁殖渗透。
这时一定要露出伤口,赶往医院治疗。
误区3:小孩高烧,用被子捂更紧。
错误:高烧的孩子,被衣服棉被捂得严严实实。
正确:学龄前1至3岁的孩子,如果在高烧时被包得紧紧的,不利于体内散热,随着温度上升,就会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双眼上吊、牙关紧闭和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影响孩子的智力、行动能力的发育。
当孩子高烧不退时,家长应该适当将孩子衣服坦开,让孩子散发体热,切记不要再裹上厚重的衣物,赶紧送医院。
误区4:老人昏迷,扶起正坐不让躺。
错误:老年人心衰导致血压降低,意识不清而昏迷,家人竟然听信民间说法,不让老人躺下,而将老人扶起坐好,担心老人一躺下就再也起不来。
正确:当老人心衰昏迷时,大脑处于供血不足,这时就应该让老人平躺,利于大脑供血。
如果老人出现呕吐,在平躺时应将老人的头部靠侧面摆,避免呕吐物呛入口鼻。
必看 6个错误急救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必看 6个错误急救方法
导语:我们都知道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抢救,有时才会保住性命。
但是如果是错误的急救的方法,那有时就造成了遗憾。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6个错误的急救方法。
1、急性腹痛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2、腹泻患者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以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之后再用止泻药。
3、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4、脑出血患者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患者,很有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5、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以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如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人都会犯的6个急救错误
人们知道的很多急救知识可能来源于过时的做法,荒唐的故事或是世代相传。
当你的姥姥告诉你,应该在擦伤的膝盖上擦双氧水,你也是深信不疑的。
是时候停止相信你伟大的姥姥了,我们应该相信急救专家。
Nici Singletary博士,美国红十字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向我们揭示人们总会犯的6个急救错误的实情,并告诉我们正确的替代方法。
错误1:不把伤口碎片取出
与流行看法相反,你的身体不会自行将碎片、碎屑排出。
你把它留在身体里越久,就越难拿出来。
“如果你真想等它自己出来,像木刺这样的就会吸收身体中的水分,变得越来越软,从而更难移除。
”Singletary 解释道。
对付木刺的最好做法则是,使用镊子马上把它拔出来。
然而,若是遇到玻璃、金属碎片或是较厚的木头进入皮肤深层,那就要找医疗帮助了。
错误2:流鼻血时头向后仰
尽管有些情况下抬高伤处是很好的办法(比如脚踝肿胀),但是流鼻血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当你把头向后仰,血液会顺流至你的喉咙。
你只好咽下,这样就刺激到你的胃部,接着你可能就会呕吐。
当然,这个时候吐出来的是就是血了,由此造成人们恐慌地认为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即使没有发生呕吐,这种止血方式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由于血液流向喉咙,会让你误以为已经止血了。
正确的做法:稍微向前倾斜,捏住鼻孔。
这种施加压力的方式保持5-10分钟,随后检查出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