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2019

合集下载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

A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C.民权和平等2.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的第一人是。

B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C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B.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卖国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4.五四运动后期,中国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BA.农民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5.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等发起,在首先建立的。

AA.陈独秀上海B.李大钊北京C.毛泽东长沙6.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

A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C.共产主义青年团7.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书记是。

B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8.1920年11月,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是。

AA.上海机器工会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上海印刷工会9.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参加党的一大的有来自个地方的13人,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

CA.6B.8C.710.中国共产党在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11.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是。

BA.省港大罢工B.香港海员罢工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2.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是。

CA.施洋B.顾正红C.林祥谦13.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CA.政治上、思想上B.思想上、组织上C.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1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是。

BA.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B.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C.“耕者有其田”1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6.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的党代表是。

2019七七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 七七事变历史背景

2019七七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 七七事变历史背景

2019七七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七七事变历史背景卢沟桥事变,顾名思义就是在卢沟桥附近爆发的军事变动,因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地点就是卢沟桥。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七七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欢迎借鉴参考。

七七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1937年7月7日-7月31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七七事变发生1937年7月7日,所以2019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3周年。

七七事变历史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

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

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上承第七专题中“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内战激烈”的重要内容。

在这种两方对战的大环境下,日本军国主义“趁乱起火”、抱有侥幸心理,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是侵华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内战局势下“国军无暇顾及外敌、政府推行攘外安内政策”,也使得日军侵华过程顺利且迅速,最终演变为全面侵华战争。

由此可以看到本课是对上专题内容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呈现现逻辑上的因果联系。

另一方面,本课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最终确立的发展过程,而这一战线形成的最大特征就是形成以“正面、敌后两战场”相互配合的军事基础,为下一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应该认识到抗日战争是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基;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还是世界战争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利用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分析,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从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2、通过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解读,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用史实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的言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素养;3、通过地图和梳理时空坐标轴,明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步步侵略,知道中国人民从局部到全面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培养铭记历史爱好和平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教学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讲述]: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样一张照片。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05.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05.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五四运动(1919年)(一)背景1.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经济:民资短暂春天,工人阶级壮大3.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二)导火索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三)过程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2.高潮:1919.6.5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结果:初步胜利。

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四)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1921年)1.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②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3.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三、第一次国共合作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2. 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战斗。

自1937年至1945年,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损失,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抵抗精神。

一. 背景介绍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军国主义壮大,开始实施扩张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并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接下来,日本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意图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

二. 中日战争的爆发1937年,中日两国爆发了全面战争,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七七事变”,即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一系列侵华事件。

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抵抗措施,全国上下形成了抗战的大联合,中国人民开始了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

三.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中国的抵抗力量显得十分脆弱。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退缩,他们组织抵抗,进行游击战争,同时还面临着日本的轰炸和屠杀。

许多城市被日军占领,无数的无辜百姓被杀害、奴役和掠夺。

四. 抗战胜利的重要事件抗日战争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

比如,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等,这些战役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军队的勇气。

此外,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使用游击战术进行袭击和骚扰,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五. 国际援助与战争结果抗战期间,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国际援助。

小泉秀树所领导的援华医疗队在敌后的抗战医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包括美国等国家也向中国提供了物资和经济援助。

最终,中日战争的胜利多亏了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国际援助。

六. 抗战的启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抗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争精神,在困难时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际援助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体现,国际合作对于战争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七. 结束语中国抗日战争的惨痛历史使我们铭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

(二)日本全面侵华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上映于1950年,讲述了一位老警察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重大历史现象。

电影梗概如下:清朝末年,二十多岁的“我”失了业,经邻居巡警赵大爷介绍,当上了巡警。

那时,世道昏暗,民如草芥。

1911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我”被派差,当了秦大人家的门警。

巴望有个好世道,不想秦大人是个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我”的希望成了泡影。

1919年,北京爆发爱国学生运动,秦大人倒了台,“我”又成为巡警,还和学生运动领袖申远交上朋友。

总想着世道会变样,谁知秦大人再度出山,官当得比从前更威风,“我”却被降为三等警察,妻子病死,留下女儿大妞和儿子海福,穷得难以为生。

这时到处出现共产党,秦大人要抓共产党人申远,“我”却把他放跑了。

不久,青天白日旗代替了五色旗。

“我”的女儿大妞出嫁了,儿子海福继承父业,当了国民政府的警察,还和申远往来密切。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北平等地相继沦陷。

日军抓走了“我”儿子的未婚妻小玉。

海福经申远介绍,参加了八路军。

不久,申远被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回来接管北平。

“我”因儿子之故,被关进监狱,在牢里又与申远相逢,在他的教育启发下,“我”对自己过去糊里糊涂的一生有了新认识。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答案】示例(“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情节:1911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我”被派差,当了秦大人家的门警。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上册教案: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上册教案: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
帮助学生理解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史实,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这就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这一部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要求同学们重点记忆,这也是今天学习的难点,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课下咨询老师。
作业
布置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3、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达1万人以上,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4、细菌战:侵华期间,日军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师】日军细菌战的表现是?
5、“慰安妇”制度:日本军队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教学难点: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课前
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一)局部抗战
【师】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并思考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
2、经过
(1)东北三省
①侵略
A.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于是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次日晨,日军占领沈阳。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中国东北的大好河山。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20讲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20讲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历史解释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 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较早、结 束最晚的战场。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
材料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 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 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 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 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 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
二、全民族抗战 1.抗战初期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序幕。 (2)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全 国 军 民 奋起抗战。 (3)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 全面抗战 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 日根据地。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Leabharlann 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历史,针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要以史为鉴,珍爱生命,珍爱和平;②警惕日本军国 主义的复活,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省历史,以防 历史重演;③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认真 学习,报效祖国,使祖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举出若干事实,批驳他们 A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
日本老兵为什么 要在美丽的卢沟 桥上下跪忏悔呢?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侵华1: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7月底,平津沦陷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全国性 的抗日战争开始。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1931.“九一八”事变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 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赵登禹
29军以伤亡将士5000余人的代价(其中副(1军89长8~佟1麟93阁7), 在指挥战斗时,被敌机炸弹击中,壮烈殉国;国1民32党师抗师日长将赵领 登禹,率领敢死发起冲锋,在大红门附近中弹,光荣捐 佟躯麟…阁…()18坚92守-1宛93平7年城)2中0多天后,最终被迫撤出一卢三沟二桥师,师北长京、 国天国津民随党即第失2守9军,副整军个长华。北随后全部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1937.“七七”事变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侵华1: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7月底,平津沦陷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全国性 的抗日战争开始。
抗争1: 1937年七七事变中,驻守当地的第二十九军奋起还 击,其中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南京大 屠杀真相,其目的是什么?
美化侵略战争,恢复军国主义。
课堂小结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一) 1937七月七, 宛平城里鏖战激, 鲜血染红卢沟桥, 中日矛盾更加剧, 全国抗战从此起, 统一战线终建立。
(二) 日军发动“八一三”, 上海南京大侵犯, 烧杀淫掠滔天罪, 南京屠杀三十万。 历史屈辱牢记心, 开创未来要和平。
引自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1)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 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 上有许多疑点,见解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 还在进行。
(2)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 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根据上述资料,说说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是什 么样的态度。 影响日:本这右些翼做分法子严对重南伤京害大了屠中杀国的和罪亚行洲拒人不民承的认感。情其,实不质利是 否于认日历本史同,亚美洲化各、国淡特化别战是争中罪国行的,友为好军往国来主。义不招利魂于。世界的 和平与安宁。
侵华4: 罪行2 日军在东北哈尔滨组建灭绝人性 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七三一部队。
①为了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日本侵略者竟用健康活人代 替动物做试验。
②他们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 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
③他们还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使几十 万中国民众死亡。
侵华5:罪行3 日军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 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制造了重庆防空隧道 惨案。
约》;
的荒谬言论。 B 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D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成为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的开端; E 1937年,南京大屠杀 ……
合作探讨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
侵华2: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 亡中国,11月上海沦陷,接着日军又向南京进犯。
抗争2: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周围地区与日 军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阻止了 日军进攻的步伐,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
①“九·一八”事变 (1931.9.18) ②“一·二八”事变 (1932.1.28) ③“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7.7) ④“八·一三”事变(1937.8.13)
野田少尉(右)和向井少尉(左)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 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对此津津乐道,称向井已杀了 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他们还要以杀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 赛下去。
侵华3: 罪行1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军烧杀抢掠,无恶 不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至少有30万手无 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
侵华6: 罪行4
日军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 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如在河北制造 “潘家峪惨案”。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万人, 经济损失5620亿美元 。
70多年过去了, 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血泪的历史,
但是……
日本,正一步步冲破和平宪法的限制,不 仅要做经济巨人,还要做政治巨人,进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其自卫队正炫武耀威地走向世界; 和俄罗斯有独岛之争,而中国的东海南海,它 也垂涎三尺;还有,它正启动一个能生产百枚 以上的核反应堆!它,野心不死啊,我们时刻 警惕着!
日本局部侵华战 争的起点
日本全面侵华开 始的标志
也是中国全面抗 战开始的标志
侵华3: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6个星期
日军将青壮年押上汽车运到郊外集体屠杀
日 军 在 南
京 活 埋
中 国
军 民
南京雨花台的一处屠杀地
南京城外置于铁丝网上的中国人头颅
塞上烟头以示幽默
日寇在南京进行杀人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