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孕期及产后病毒载量与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预防的研究动态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预防的研究动态

tat ieif t n 、 中及 产 后 三 个 阶 段 来 研 究 HB 母 婴 r e n e i ) 产 u r n co V 传 播 问题 。 产 中 及 产 后 感 染 的机 制 已基 本 明 了 , 合 应 用 乙 联
型肝 炎 免 疫 球 蛋 白 ( eaisB i h pti t mmu egou n H I 和 乙 n l l , B G) bi
的新 生 儿 均 未 被 感 染 。 徐 德 忠 等 … 】 研 究 表 明 , 亲 血 的 母
乙型 肝 炎 病 毒 ( eaisB v u . B 感 染 是 一 个 全 球 h pti i sH V) t r 性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 据 保 守 估 计 全 球 有 3亿 5千 万 HB 携 V 带 者, 2 %发展为严重的肝脏疾 病 。 肝 硬化 、 癌 等…。 约 5 如 肝 1 HB 的 传播 在西 欧 和 北 美 主 要 发 生 在 青 年 人 和 成 年 人 , V 生 活方 式 、 业 接 触 和 地 方 性 的 H V 流 行 是 主 要 的危 险 因 素 ; 职 B 而 在 亚 洲 和 非 洲 则 主 要 发 生 在 儿 童 时 期 , 婴 传播 是 造 成 儿 母 童 H V 感 染 的 最 主 要 途 径 【l 我 国是 乙型 肝 炎严 重 流 行 的 B 2。
早期 的研 究 采 用 脐 带 血 HB 血 清 学 指 标 作 为 H V 宫 V B
关【 , , , 1 1 】但各 研究结果 不 尽一 致, 4 且联 系强 度都 比较弱 ,
需进一步证 实。 3 H V官 内感 染 的 传 播 机 制 B H V 宫 内感 染 传 播 机 制 的 研 究 还 处 在 初 级 阶 段 , 内 B 国

华医网项目学习答案

华医网项目学习答案

基层医疗机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规范化培训答案1、对于孕晚期(孕28周之后)发现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使用()【您的答案: B、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 恩曲他滨(FTC)+整合酶抑制剂】2、HIV阳性孕妇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肌酐清除率小于多少时应避免使用TDF( )【您的答案: A、<60mL/min】3、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相关检测,评估孕产妇感染状况,监测治疗效果,孕晚期应进行1次()检测,并在分娩前获得检测结果。

HIV病毒载量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正确喂养方式为()【您的答案: D、提倡人工喂养】5、高母婴传播风险乙肝孕产妇如患有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可应用()治疗【您的答案: C、替比夫定(LdT)】二、1、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的要求是()【您的答案: B、青霉素全程、足量且在分娩前1个月内完成】2、我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是()【您的答案: E、新生儿产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3、艾滋病阳性产妇所生儿童应于什么时间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您的答案: C、出生后48小时内、42天、3个月】4、2025年底,实现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多少以下()【您的答案: D、3%】5、先天梅毒诊断标准不包括()12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12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阳性三、1、关于对艾梅乙感染孕产妇性伴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您的答案: D、需积极动员感染孕产妇配偶/性伴进行相关检测】2、孕产妇乙肝免费初筛为()【您的答案: B、乙肝两对半】3、世界艾滋病宣传日为()【您的答案: A、12月1日】4、根据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相关要求,高母婴传播风险乙肝感染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率应达到()【您的答案: C、≥90% 】5、乙肝高暴露风险是指()【您的答案: HBV DNA≥2×105IU/ml或HBeAg阳性】四、1、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不正确的是()【您的答案: D、科室可以设公用挥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您的答案: A、护士】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列哪种做法错误的()【您的答案: D、不用戴手套】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您的答案: C、洗手】5、哪项不是手消毒指征()【您的答案: D、接触消毒物品后】五、1、关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 A、l、3、6、9(8)、12和18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检测HIV抗体,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2、对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应当采用()进行初筛A、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3、下列哪项检测结果提示梅毒感染()【您的答案: C、TPPA(+),TURST(+)】4、艾滋病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什么时候开始抗病毒用药()【您的答案: C、6小时内】5、梅毒治疗结束后应当定期随访,()进行1次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C、每月六、1、接触哪种体液可能会导致艾滋病传播()【您的答案: D、血液】2、婴儿感染艾滋病主要是哪种传播途径()【您的答案: B、母婴传播】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存活婴儿每人每月补助(),至婴儿满两岁半为止【您的答案: A、100元】4、冲奶时,取消毒过的奶瓶,先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温度最好在多少摄氏度之间()【您的答案:E、50-40】5、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的儿童,应于几个月龄时进行HIV抗体筛查()【您的答案: D、12月龄】七、1、下列哪些行为不能给予产妇心理支持()【您的答案: D、为了孕产妇和胎儿顺利出生,提前隔离孕妇,制定严格的作息安排】2、下列()不属于安全的助产措施【您的答案: A、频繁做宫颈检查】3、在温柔分娩的好处中,不包括()【您的答案: C、胎儿不会感染任何疾病】4、新生儿出生后的处理,做法不正确的是()【您的答案: D、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5、对产妇的人性化护理需要多方面,都包括()【您的答案: E、以上都是】八、1、对于乙肝携带者的孕前管理,不包括()【您的答案: E、强制流产,以防感染孩子】2、乙肝携带者的孕晚期需要()复测肝功、监测胎儿宫内发育、胎儿宫内监护、胎盘功能评估【您的答案: A、每月】3、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有多种,都包括()【您的答案: E、以上均包括】4、若孕妇HBV DNA≥2×105IU/mL,经知情同意后,可于妊娠()周给予TDF进行抗病毒治疗您的答案: C、285、下列有关乙肝孕产妇心理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乙肝携带的孕产妇大部分都有心理疾病,且有自杀倾向九、1、乙肝妈妈延续护理内容,不包括()【您的答案: E、母婴隔离,分别照护】2、产后()天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评估,指导康复治疗【您的答案: A、42】3、下面有关母乳喂养应注意的问题中,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A、如果是剖宫产禁止母乳喂养,以防伤口撕裂】4、产后肝炎发作:通常发生在产后()周【您的答案: B、8-10】5、在产后肝炎发作的影响因素中,不包括()【您的答案:C、遗传因素】十、1、对妊娠期梅毒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E、性伴侣不需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抗梅毒治疗】2、正规驱梅治疗后,母亲RPR滴度下降()倍以上,新生儿口腔黏膜无破损者,可以母乳喂养【您的答案: C、4】3、关于梅毒的传播说法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C、病程越长,传染性越强】4、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不包括()【您的答案: D、TPPA】5、早期胎传梅毒与晚期胎传梅毒发病的划分时间是()【您的答案: D、2年】十一、1、关于妊娠梅毒发病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您的答案: A、潜伏期病人血液都不具有传染性】2、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为()【您的答案: D、≥95%】3、产科发现的梅毒多为()【您的答案: C、无症状潜伏梅毒】4、下面关于妊娠梅毒的危害,不正确的是()【您的答案: A、胎盘传染,引起后天梅毒】5、关于梅毒血清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D、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十二、1、关于神经梅毒,下列哪项不正确()【您的答案: D、一般不会出现脑血管意外等症状】2、先天梅毒胎儿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周【您的答案: B、16-18】3、先天梅毒若体格检查正常,脑脊液正常,可给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次,连续()次肌注【您的答案: C、3】4、下列哪项不是神经梅毒腰穿的指征()【您的答案: D、再感染】5、下列关于晚期先天梅毒,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A、一般1~3岁出现症状】十三、1、母婴皮肤接触,最好在生后立即进行,不要延迟到()分钟以后【您的答案: C、30】2、下列关于乙肝妈妈产后情绪不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您的答案: D、等于重度产后抑郁】3、产褥期抑郁症通常在分娩后()周发病【您的答案: C、2】4、初乳中病毒含量高,出生后()天后病毒含量降低【您的答案: D、3-5】5、产褥期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中,不包括()【您的答案: D、电刺激疗法】十四、1、感染HIV风险高的人群不包括()【您的答案: B、与艾滋病患者在同一环境生活】2、被艾滋病患者体液溅入眼睛后,应()【您的答案: C、生理盐水冲洗后,尽快咨询医生评估感染风险】3、艾滋病病毒在56℃条件下()即失去活性【您的答案: A、30分钟】4、艾滋病的潜伏期()【您的答案: E、8-10 年】5、各种暴露行为传播HIV风险最大的是()【您的答案:输血】十五、1、指导HIV/AIDS女性对家庭成员进行阳性告知的策略包括()【您的答案: E、上述均包括】2、HIV女性治疗的挑战暂不包括()【您的答案: A、寿命】3、()不仅侵犯外阴部,还影响到阴道及肛门,其有顽固性和易复发的特点【您的答案: E、单纯疱疹病毒感染】4、HIV抗体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您的答案: C、12个月和18个月】5、HIV/AIDS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管理,尤其是CD4低于()个/ul时,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您的答案: A、200】。

乙肝患者孕产期管理

乙肝患者孕产期管理

乙肝患者孕产期管理乙型病毒肝炎(HBV)简称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在我国此病的发病率为10%,有三分之一的乙肝患者因发生乙肝病毒母婴直接传播患此病。

目前,肝病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我国孕妇中乙肝阳性的患者率高达5、97%~33%,这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群体,应妥善管理孕产期的保健。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纤维化。

乙肝主要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流行,中国人口约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的疾病,主要经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皮肤黏膜破损等传播方式。

乙型肝炎除母婴直接传播以外还有很多介质传播,如:纹身、扎耳洞、内镜检查、去不正规献血站献血等。

乙型肝炎病毒并不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在一起接触是不会被感染的。

由于乙肝患者妊娠后可能加重原有的肝损伤,甚至会导致急性黄肝萎缩、肝功能衰竭等,导致孕产妇死亡。

同时为了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乙肝孕妇应纳入专门高危妊娠管理系统。

妊娠合并乙肝除了加重肝损伤外,还可增加早产、死胎发生的几率,乙肝产妇患妊高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产妇高出很多。

所以医院应做好细致、全面的产前检查,为保证患有乙肝妊娠的产妇顺利妊娠。

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如果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均为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有70%~90%在半岁内感染乙肝,在12月龄时90%将成为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感染;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为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半岁以内有10%可发生乙肝感染,在12月龄时成为慢性感染的比例则高达40%~50%。

乙肝病毒在宫内感染率为5%~15%,是出生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呈阳性直到1岁时仍呈阳性可判断为宫内感染。

培训测试题

培训测试题

7.28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培训测试题单位: 姓名:单项选择题1. 甲型肝炎病毒属于( B )A. 肠道病毒70型B. 肠道病毒72型C. 腺病毒8型D. 疱疹病毒6型E. ECHO病毒2.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血液接触D蚊虫叮咬E性接触3.HA V区别于其他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 D )A. 形态B. 大小C. 结构D. 对热的抵抗力E. 目前无法细胞培养4.HA 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C )A. 感染后1周内B. 发病2周后C. 发病前后2周内D. 恢复期E. 发病后1个月5.Dane颗粒是指( B )A.HAV颗粒B完整的HBV颗粒CHBV球形颗粒DHBV管形颗粒E狂犬病病毒包涵体6. HBV的核酸类型为( D )A. 单正链RNAB. 单负链RNAC. 双链分节段DNAD. 双链环状DNAE. 双链RNA7.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A.消化道传播B血液、血制品传播C蚊虫叮咬D呼吸道传播E直接接触8. 下列病毒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B )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乙脑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9. HBsAg在血清中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 A )A.小球形颗粒B管形颗粒 C. Dane颗粒D疫球蛋白 E. 免疫复合物10. 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 A )A. 血中测出HBsAgB. 血中测出抗-HBsC. 血中测出HBcAgD. 血中测出HBeAg和抗-HBsE. 血中测出抗-HBe11. HBV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包括( D )A.Ⅰ、Ⅱ型超敏反应、B. Ⅱ、Ⅲ型超敏反应C. Ⅰ、Ⅳ型超敏反应D. Ⅲ、Ⅳ型超敏反应E上都不是12. 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病毒是( B )A.HAVB. HBVC. HIVD. EBVE. HSV-213. 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 其DNA多聚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 血中测出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之一D. 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性预防E. 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14. 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 D )A.HAVB. HBVC. HCVD. HDVE. HEV15. 关于HA 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B. 经粪-口传播C. 只有一个血清型D. 感染易转变成慢性E. 病后免疫力牢固16. 关于乙肝病毒e抗原,下列哪项不正确( E )A.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 具有抗原性,能诱导人体产生相应抗体C. 是体内有HBV复制的指标 D. 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 E. 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17. 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致病机制主要是HB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B.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C. 转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多见D. 有些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18. 关于HBsAg,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A.少数无症状携带者肝脏有病理改变B.是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C.阳性者不能作为献血员D.其相应抗体出现表示传染性强19. 关于HBeAg 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相应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B.是机体有HBV复制的指标C.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D. 在人体血清中,不能与抗-HBc同时出现20. 与HBV致病机制无关的是( C )A.HBV体内增殖抑制CTL的活性B.HBV的preC基因易变异C.Ⅰ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21. 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叙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护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护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护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是指人体已受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素标记。

我国是乙肝高发地区,至少有6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

约1亿多人为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

我国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其中HbeAg阳性率为50%。

HbeAg阳性母亲传播给婴儿机率为40-50%而HbsAg(+) HbeAg(+)双阳性的母亲传播给婴儿机率为90-100%。

因此母婴传播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

大部分感染婴儿将成为终身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到成年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

为了使更多新生儿不受母亲感染,所以我科对HbsAg(+)孕妇、产妇加大产前、产后乙肝知识宣传力度,加强孕妇、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双重免疫。

收到了满意效果。

自2000-2004年在我科分娩 HbsAg(+)孕妇约300人。

通过对她们进行产前、产后护理,使我们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产前护理1.1 加强围生期保健孕妇在妊娠20周左右需做乙肝六项化验。

凡孕妇血清试验HbsAg(+)者应在传染科和产科医生共同监护下,平安度过孕期。

做好产前检查。

如果HbsAg(+)者,需要进一步检查e抗原,核心抗体为新生儿接种疫苗做好准备。

同时定期复查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功,密切观察有无肝炎症状如乏力、恶心、厌油肝区痛等症状,如有以上症状随时看医生。

1.2 饮食护理孕期加强营养满足胎儿营养需要,孕妇应多摄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食物。

1.3 HbsAg(+)母亲在怀孕第7、8、9月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HBIG能起到宫内阻断作用,降低胎儿在官内感染率。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母婴传播引起乙肝病毒感染约占婴儿感染1/3。

而官内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一种。

乙肝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母亲血中游离病毒颗粒,降低母体外周血中HBV浓度,减少HBV胎盘传播。

孕期多次注射HBIG,抗-HBs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期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减少HBV宫内感染。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12 方 法 .
2 2 新 生儿 分 娩 结局 及 HB . V感 染情 况
肝 功 能 异 常
组 早 产 、 内窘 迫 、 体 质 量 新 生 儿 、 生 儿 窒 息 明显 宫 低 新 高 于 肝 功 能 正 常 组 ( =4 4 , .7,. 9,7 3 P X . 9 6 6 7 2 1 .5, < .5 , 0 0 ) 肝功 能 异 常组 与 正 常 妊 娠 组 间差 异 6
Jun lfCii l n xeietl dc e"11 。 . 4 Jt2 1 ora l c dEpr na in C . 1 No1 u. 0 2 o n aa m Me i o
妊 娠 合 并 乙型 肝 炎 病 毒 感 染对 产 妇 和新 生儿 的影 响
闰小英 ( 商洛 市妇 幼保 健 院妇产 科 陕西 商洛 76 0 ) 20 0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 0 0 7年 1月 至 2 1 0 1年 8月在 我
院产 科住 院分 娩 并 检查 乙肝 病 毒学 指 标 确诊 为存 在
H V感染( BA 阳性) B H sg 孕妇共 8 例作为观察对象 , 6 其 中肝功 能异 常孕妇 2 7例 ( 功能 异 常组 ) 年龄 1 3 肝 , 8~ 6 岁 , 均 2. ). 平 63- 5岁 , 次 1— - 4 孕 4次 , 次 0~2次 ; 产 肝 功能正 常孕 妇 5 9例 ( 功能 正 常 组 ) 年 龄 2 肝 , 0~4 2岁 , 平均 2. 82±52岁 , . 孕次 1~ 4次 , 次 0— 产 2次 ; 同时按 照随机 、 度及 月份分 别选 择 的原则 选取 同期住 院分 娩 年 检查无 H V感染( BA 阴性 ) B H sg 孕妇共 12 1 例作为对照 ( 常妊娠 组 ) 年龄 2 正 , 0—3 8岁 , 平均 2 . 7 4±5 7岁 , . 孕 次 1 4次 , 次 0~3次 。3组 在 年龄 、 次 、 次 方 面 ~ 产 孕 产 比较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 .5 , P 0 0 ) 具有 可 比性 。

感染乙肝病毒的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

感染乙肝病毒的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

感染乙肝病毒的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目前,我国受到乙肝病毒不同程度感染的人群高达6亿人口,对母婴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母婴传播方式为主要传播途径,包括:(1)子宫内经胎盘传播;(2)分娩时经软产道接触母血及羊水传播;(3)产后接触母亲唾液或母乳传播。

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孕期监护,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从新生儿做起,保护新生儿免受HBV感染,已成为我国控制HBV流行的最根本途径。

1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途径1.1 HBV的母婴传播方式妊娠期胎儿在子宫内经胎盘传播;分娩期胎儿在产道内接触母血和羊水传播;哺乳期新生儿接触母亲唾液或母乳传播。

1.2 HBV的母婴传播报道资料(1)妊娠晚期患急性乙型肝炎者,约70%胎儿被感染;妊娠中期患急性乙肝者胎儿感染率为25%;妊娠早期患急性乙肝者胎儿无1例感染;(2)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5—90%转为慢性病毒携带者;(3)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约半数为阳性;(4)孕妇HBeAg阳性,表示为感染期,胎儿大多数受感染。

2 乙型肝炎病毒及检测2.1HBV颗粒形式 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病毒颗粒:(1)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2)柱状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约100—1000nm,这两种颗粒均由与病毒囊膜相同的脂蛋白(HBsAg)组成,不含核酸;(3)大球形颗粒或称Dane颗粒,为HBV完整的病毒体,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2.2 HBV的抗原抗体系统2.2.1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抗—HBs)成人感染HBV后1周,最迟11—12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

抗—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在6—12个月内逐步上升至高峰,以后逐步下降,至10年内转阴,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2.2.2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抗—HBc) 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检测手续复杂,通常不进行检测。

2.2.3 e抗原与e抗体(抗—HBe)是一种可激性蛋白抗原,仅见于HBsAg阳性患者,HBe在血清中出现稍后于HBsAg而消失较早,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及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及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简介: 董素兰( 1967- ) , 主治医师, 山东省滨州市市立医院。
来从配偶无 HBV 标志的男性携带者的胎儿监 测到 HBV 标志, 故 认为存在 HBV 父婴传播。王姗姗等发现父儿传播的 HBV 存在 S 基因变异株, 父儿间基因型别基本一致。赵连三等用体外试验证 实正常人活精子能俘获 HBV- DNA, 被俘获得 HBV- DNA 在精子 内的分布与 乙肝患者精子相 同, 位于 膜部或核心部, 未见有存在 顶部者。
2008 年 05 月 第 3 a Healthcare Innovation
May, 2008 Vol, 3 No.10 41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及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董素 兰 孙春 梅 吕本 云 尹 振风 ( 滨州市市立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17)
父婴传播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 胎儿体内已有 HBV,故 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几 乎无效, 但母亲孕前或婚前接受乙肝疫苗接 种, 并且免疫成功, 可 阻断父儿传播。因此在产前检查时, 如发现 男性为 HBV 携带或乙肝患者, 其配偶最好立即进行乙肝疫苗接 种, 并争取在婚前至迟在孕前获得免疫, 可有效地避免 HBV 的父 婴传播。
4 性接触传播 乙肝或 HBsAg 携带者的 唾液、精液、经 血和阴道分泌物中 都 可检测出 HBV, 慢性乙肝患者配偶 与一般人群对照组、其他家 庭 成员对照组相 比, 乙肝 病毒血清标志 物阳性率明 显偏高, 证实夫 妻间性接触传播 HBV 的高危险性, 这也是导致家庭聚集性的主 要原因之一。夫妻间性 接触传播的乙型肝炎, 其亚临床感染率较 高, 临床表现较轻, HBeAg 自然阴 转率和 HbsAb 自然阳 转率高, 而且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配偶间 HBV 有女方传给男方的效 率比男方传给女方为高,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性恋者及双性恋者 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 一些研究揭 示同性恋者具有较高的 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率, 而且无论是对于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来说, 性行为与乙肝的传播有关。美国 CDC 资 料表明, 在有明确传染源的乙肝患者中, 1/3 是男同性恋者, 1/4 是 由于与异性性接触传染的。因而在美国成人中约 50%以上的乙肝 病例与性接触有关。据台湾的一项调 查: 83%的成人急性乙肝与 性传播有关, 发病前 6 个月内具有新的性伴侣, 或者多个性伴侣, 首次 性交年 龄低 于 20 岁是 乙肝 的危 险因 素, 其 OR 值分 别为 52. 2、3.8、11[5]。 5 母婴传播 HBsAg 和 HBeAg 阳性 母亲 有 80%- 90% 的可能 会将 其病毒 传给 后代, 其中 85%以上 会成 为 HBsAg 携带 者, 而 HBsAg(+) HBeAg(- )母亲的 HBV 传播率只有 2%- 5%。HBV 母婴传播的途径 有 宫 内 感染 、分 娩 期 感 染及 产 后 感 染 。 5.1 宫 内感染 乙型 肝炎表面 抗原( HBsAg) 携带 孕妇的胎 儿 宫内感染率为 5%~1 5%,宫内感染可发生在 孕中期, 但主要的 发 生时间是孕 晚期。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可经二条途径:( 1) 血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谷丙 转氨酶 ( A L T )升 高 ;孕中期或分娩时 H B V D N A水平及 H B s A g 浓 度与产后 7—1 2个 月 比较 ,差异 均无 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仅 H B e A g 浓度在产后 7~1 2个月有所 降低 ( P < 0 . 0 5 ) 。3 3 7例 A L T正 常者中 ,7 7例孕 中期 H B e A g阳性 孕妇及其 产后7~ l 2个 月 的 H B V D N A均 为 7 . 9 4 l o g I u / m l ,HB s A g分别 为 4 . 5 4 l o g I U / ml 和4 . 6 1 l o g I u / m l ,HB e A g分 别 为 3 . 1 0 l o g S / C O 和 3 . O 9 l o g S / C O( P>0 . 0 5) 。7 0例 分 娩 时 HB e A g 阳性 孕 妇 及 其 产 后 7~1 2个 月 的 H B V D N A分 别 为 7 . 7 3 l o g I U / m l和 7 . 9 8 l o g I U / m l , H B s A g 分别 为 4 . 4 6 l o g I U / m l 和4 . 5 9 l o g I U / m l ,H B e A g 分别 为 3 . o 9 l o g S / C O和 3 . 0 8 l o g S / C O( P > O . 0 5 ) 。1 7 3例 H B s A g阳性 孕 妇 孕 中期 与 远期 随访 比较 ,其 中 H B e A g阳性 2 8例 ,H B V D N A分 别 为 8 . 0 6 l o g I U / m l 和 7 . 9 5 l o g I U / n l( f P= 0 . 9 7 3 ) ,H B s A g 分 别为 4 . 8 2 l o g I U / m l 和 4 . 7 9 l o g I U / m l( P=0 . 0 6 2) ,H B e A g分 别 为 2 . 9 6 l o g S / C O和 2 . 9 4 l o g S / C O ( P= 0 . 4 1 4 ) ;另 1 4 5例 HB e A g阴 性 孕妇 孕 中期 与远 期 随访 比较 ,其 中 H B V D N A 分别 为 2 . 6 2 l o g I U / m l和 2 . 8 2 l o g I U / ml( P= 0 . 1 7 1 ) ,H B s A g 分别 为3 . 4 5 l o g I U / m l 和3 . 4 4 l o g I U / m l( P= 0 . 0 5 5 ) 。此外 ,对 1 7例肝功能正常孕妇孕 中期 、分娩 时 、产后 6~ 8 周及产后 7~1 2个月 的动 态观察结果显示 :其 HB V D N A水平在不 同时期均无 明显 波动 ,H B s A g及 H B e A g 浓 度也无明显变化 ( P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妊娠对乙型肝炎 病毒 ( HB V)感 染孕 妇病 毒复制 及抗 原表 达的影 响。方 法 :选取 2 0 0 8年 9月 ~ 2 0 1 4年 3月 孕前肝功能正常 的 3 7 1 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H B s A g )阳性孕妇 为研究 对象 ,本研 究共 有 5个不 同 的采 血时期 ,分
刘 景 丽 等 乙型 肝 炎 病 毒 感 染 孕 妇 孕 期 及 产 后 病 毒 载 量 与 抗 原 表 达 的动 态 变 化
第l 3期
1 9 8 3・

妇女保健 ・
乙 型肝 炎 病 毒感 染 孕 妇 孕期 及 产后 病 毒载 量 与抗 原 表 达 的动 态 变 化①
刘景 丽 徐 陈瑜 ② 刘兰华③ 徐飚③ 陈洁 胡娅 莉 周 乙华④
南京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鼓楼 医院 ( 江苏
中 国 图书 分 类 号 1  ̄1 2 . 6 2 文 献标 识 码 A
南京) 2 1 0 0 0 8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J 1 3 ・ 1 9 8 3 - 5; 0 d o i : l o . 7 6 0/ 2 z g f y b j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 1 3 . 0 5
0 . 0 5 ) 。结 论 :不论肝功能正常与否 ,HB s A g阳性孕妇在不 同孕期及产后 时期 ,血清 中 H B V D N A水平 和病毒抗 原浓度均无 明显 变化 ,说 明妊娠对 H B V感染者体 内病毒复制 以及抗 原表达无显著影响 。 【 关键 词 】 妊娠 H B V复制 H B s A g表达 H B e A g表达
别 为孕 中期 ( 孕2 5—2 8周 ) 、分娩时 ( 分娩前后各 2天 ) 、产后 6— 8周 、产 后 7—1 2个月 及远期 随访 [ 平均 ( 4 . 8 ± 1 . 1 )年 ] ,
每例孕妇至少观察两个 时间点 。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测定 (实时荧光定量 P C R法检测 H B V D N A水 平 ,应用 s 基 因测序确定病 毒基因型 。结果 :3 7 1 例 孕妇 中,3 4 例 乙型 肝炎 e 抗原 ( H B e A g ) 阳性 孕妇在 孕期或 产后 出
Dy n a mi c c h a ng e s o f v i r a l l o a d a n d a nt i g e n e x pr e s s i o n i n h e pa t i t i s B v i r us -i n f e c t e d p r e g na n t wo me n d ur i ng a nd a f t e r p r e g na n c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