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表面抗原两者之间的结果情况。
方法采集320例就诊人员的血液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
结果320份标本中,发光法检测出40份阳性,280份阴性。
ELISA 法检测出42份阳性,278份阴性。
经χ2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ELISA法成本比较低,耗时长,实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易出现假阳性。
化学发光法成本高,所需时间短,干扰因素少,不易出现假阳性。
标签:乙肝表面抗原;ELISA;化学发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乙型病毒肝炎感染性约达10%,乙肝的实验检测对其防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随着科学越来越进步,检测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诸多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的检测中,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属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 bent assay,ELISA)[2]。
近几年,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正逐渐发展,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难题[3]。
现用ELISA法,化学发光法,这两种方法检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标本来自于我院2016年3月1日~3月5日体检人员,共320例,男198例,女1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39.5±8.4)岁。
1.2标本采集用红头采血管,真空抽取静脉血3 ml,标本静置后离心提取血清。
1.3检测试剂与仪器一种采用雅培化学发光HBsAg定量检测试剂盒,标本离心后,按照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的操作规程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HB s Ag 检 测 ,HB s Ag 检 测 的灵 敏 度 和 特 异 度 得 到 年发现慢 性HB V感染 者肝细胞 内小球形颗粒 的输 出与 较 大 提 高 ,其 中应 用 最 广泛 的是 酶 联 免疫 吸 附试 验 血清 H B V D NA是一致 的l 3 ] 。C h e n 等 定量检测4 组无
也有研 究显 示血清  ̄ ? H B s A g 与HB V复制水平变化 并不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 与其保持一致 ,K u h n s 等[ 9 ] 在研 究用HB V D NA替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i mmu n o a s s a y,TRF I A) 等 ,但 ECL成
( e n z yme — l i nk e d i mmu n oa bs o r b e n t a s s a y, ELI S A) ,
本 相对 较 高 ,S P R I A检测 操 作 繁琐 、污 染环 境 、线 性 范 围狭 窄 ,T RF I A费用 较 为 昂贵 , 这 些 检 测 方
感 染 乙型 肝 炎 病 毒 (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H B V)后 4 ~7 H B s Ag I I Q u a n t 可将HB s Ag 定量检测 上限扩大 ̄5 2 0 0 0
周就 能从血清 内检测到HB s A g ,但H B s Ag 本身 不具有 I U / ml ,灵敏度和精确度 L  ̄ E L I S A、T R F I A高几个 数量 传 染性 ,以往 临床一直将HB s Ag 作 为HB V感 染的一个 级 。蛋 白质芯片技 术 、液相 芯片技 术虽然早 已存 在 , B s Ag 定量 的时间较 晚 ,蛋 白质 芯片检 指标 ;近年来 ,随着H Bs Ag 定量检测技 术 的进 步和不 但应用 于检测H 断开展相 关的研究 ,人 们对H B s Ag 定量 与慢性 乙型肝 测表 面抗原 定量效果 与E L I S A法相 当,但方法简 单 、 炎 自然史 、疾病 转归 以及疗 效预测 的关系逐渐 变得 乙 快捷 、廉价 ,结果可视 ,并直 接通过软件 计算 出抗原 】 。 型肝炎病 毒清晰起 来 ,H B s Ag  ̄ _ 个 “ 古老 ”的指标再 含量 ,既定性又定量,很适合于对患者疗效 的观察 次焕发 出新 的生命 。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1. 采集样本,通常使用静脉血作为检测的样本。
医务人员会使用消毒的针头抽取一定量的血液。
2. 样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中,血清会被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3. 酶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通常使用酶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来进行诊断。
4. 结果分析,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分析样本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结果。
阳性结果表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阴性结果则表明患者体内暂时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
5. 结果报告,最终的检测结果会被记录在报告中,并由医生进行解读和诊断。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为一般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的检测流程和注意事项。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原理涉及到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其检测原理主要包括免疫层析法、酶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等。
首先,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HBsAg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HBsAg结合的原理,将患者血清样本与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试剂混合,如果样本中存在HBsAg,则会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层析柱分离后,观察是否有条带出现来判断HBsAg的存在与否。
其次,酶免疫法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HBsAg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复合物,再加入底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显色反应来检测HBsAg的存在。
此外,化学发光法也被广泛应用于HBsAg的检测。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HBsAg结合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当底物受激发光时,检测仪器会测量发光强度来判断样本中HBsAg的含量。
总的来说,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
结合原理,结合不同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HBsAg的检测。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HBsAg结合后,利用不同的检测原理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HBsAg,从而进行乙肝病毒的诊断和监测。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还是不正常呢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还是不正常呢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不一定表示病情不正常,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乙肝病毒学检测指标,如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体等,以及肝功能、肝组织病理等方面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1.抗病毒治疗:乙肝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括nucleos(t)ide类和干扰素类两大类。
nucleos(t)ide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干扰素类药物包括α-干扰素和λ-干扰素。
选择使用何种药物需根据患者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和肝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抗体和细胞治疗等,可改善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缓解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恶化。
3.肝移植:对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等不良习惯。
2.注意药物和食品安全,避免药物和食品过敏或中毒事件的发生。
3.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及时了解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肝炎的传播,如避免多人共用针头等不安全行为。
乙肝复发引起的下肢腿肿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引起肝脏炎症和损害,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此外,乙肝患者不仅容易出现肝脏相关的并发症,还可能出现其他非肝脏相关的并发症,如下肢肿胀。
本文将重点讨论乙肝复发引起的下肢肿胀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乙肝复发引起的下肢肿胀的病因下肢肿胀是指腿部或脚部出现肿胀现象。
乙肝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具体原因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下面是一些可能会导致下肢肿胀的原因:1. 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会直接攻击肝脏,造成肝脏炎症、坏死和功能受损。
如果肝脏功能异常,就可能导致血浆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造成血管内压力下降,从而导致水分和蛋白质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中,引起下肢肿胀。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文章目录*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本信息1、定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别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阳性(或滴度升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50%~98%患者早期呈阳性,可协助早期诊断。
急性患者阳性持续2个月以上,30%的患者转为慢性,3个月不能转阴者则长期携带可作为病情预后的指标。
2、专科分类传染病检查3、检查分类血液检查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5、是否空腹空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1∶8 免疫粘连血凝法(IAHA):1∶8 对流电泳法:阴性酶标法(ELISA):阴性放射免疫法(RIA):阴性2、临床意义该项检查用于判断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BsAg阳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HBsAg本身具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仅仅HBsAg阳性者,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HBsAg的滴度高低可判断患者的传染性,一帮HBsAg的滴度越高,HBsAg及乙肝病毒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传染性也就越大。
“大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
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
并不能提示病情是否严重。
“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
提示: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法 临界值

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临界值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它是乙型
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
酶联免疫法(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
室技术,用于检测体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存在。
而临界值指的是在检
测中用来确定阴性或阳性结果的临界数值。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中,酶联免疫法通常用于检测乙肝表面
抗原。
对于HBsAg的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临界值是指用来确定检
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的数值。
一般来说,如果检测结果低于临界值,就会被判定为阴性,而高于临界值则被判定为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和不同的检测试剂可能会有不同
的临界值。
此外,临界值也可能会根据特定人群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成人或特定健康状况的个体。
因此,在进行乙肝表面抗
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时,应该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并
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总的来说,乙肝表面抗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中的临界值是用来
确定检测结果的阴性或阳性的数值,但具体数值会因实验室和人群
情况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测时,应该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解读和建议。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一、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原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即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乙肝病毒相关指标,如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等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病情。
二、乙肝的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会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治疗非常必要。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方式。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德福韦二甲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量,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炎、肝硬化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用药方法和剂量。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指对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炎、肝硬化等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常见的对症治疗包括肝保护治疗、消炎治疗、营养治疗等。
肝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保肝药物等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消炎治疗则是通过使用消炎药物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营养治疗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多种营养素的补充来维持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病毒侵袭。
三、乙肝的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因此,预防乙肝感染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要勤洗手,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刮胡刀、剃刀等用品,不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器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2. 定期体检对于有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务人员、血液制品受血者、性工作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尽早进行治疗。
3. 饮食健康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炎、肝硬化等状况,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减少对肝脏的负担,尽可能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对肝脏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ELISA)
1原理:
在微孔板上预包被被纯化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配以酶标记抗体(HbsAb-HRP)及TMB等其它试剂,采用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试剂:
2.1试剂名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2.2试剂生产厂家: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2.3包装规格:96Test/Kit
2.4试剂盒组成:HbsAb预包被微孔板(包被HbsAb),HbsAg酶标抗体(含HRP标记HbsAb), HbsAg阳性对照(含基因工程HbsAg),HbsAg阴性对照(正常人血清),HbsAg样品稀释液(含BSA缓冲液),浓缩洗涤液(PBS-T缓冲液),底物A(含H2O2),底物B(含TMB),终止液(含H2 SO4),封板膜,自封袋,说明书。
2.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避光保存,有效12个月。
3样本采集:
取静脉血3-4ml于干净容器中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标本,如不及时测定可臵于4℃冰箱保存,如长期保存需臵于-15至-20℃冻存,并避免样本反复冻融。
高脂血、高胆红素及溶血样本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不使用。
4所需仪器
4.1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4.2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3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nm/630nm)
4.4微量移液器
4.5 37℃恒温箱或水浴箱
4.6洗板机或洗瓶
5检验方法
5.1平衡:将试剂盒各组分从盒中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微孔板板开封后,余者即时以自封袋封存。
5.2配液:浓缩洗涤液配臵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5.3编号:取所需数量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5.4稀释:每孔加入20ul样品稀释液。
5.5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100ul阴、阳性对照血清或待测样本。
5.6温育:臵37℃温育60min。
5.7加酶:分别在每孔中加入酶标记抗体50ul。
5.8温育:臵37℃温育30min。
5.9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后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s的浸泡时间)。
5.10显色: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ul,轻拍混匀,37℃暗臵30min。
5.11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混匀。
5.12测定:用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nm/630nm测定各孔OD 值(用单波长测定时,需用空白对照调零),并记录结果。
6结果判定与分析
临界值(C.O.)的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OD平均值*2.1;阴性对照OD均值小于0.05时以0.05计算。
结果判定:样本OD值S/C.O.>=1者为HbsAg阳性样本OD值S/C.O.<1者为HbsAg阴性
阴性对照均值>0.1或阳性对照均值<0.4时,实验无效,应重新试验。
7质量控制
每次试验用HBsAg的质控血清同步检测,S/CO值应在控制范围内;如失控,检查试剂校期、储藏温度、试验温度是否正常、操作步骤是否正确,直至从新试验使其在控。
8参考范围阴性
9临床意义
在血清或血浆中HbsAg的存在表明有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或为无症状携带者。
10操作性能灵敏度为ng/ml,特异性高
11方法的局限性
11.1此方法仅适用于个体的血清或血浆样本的检测,不适合与混合血清或血浆样本及其他体液样本。
11.2该方法仅作为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11.3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不能作为灵敏度的考核指标,阳性对照仅用于按照说明书步骤操作时,验证试剂盒中的组分是否有效。
11.4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本实验结果仅作为判断疾病的一项依据,如需对患者进行确诊,建议施于其它检验手段予以确认。
12注意事项
12.1试验前请详细阅读试剂说明书,任何违反试剂说明书的使用或操作行为,都可能得到不准确的结果。
12.2所有样本、试剂和各种废弃物应按传染物处理,严格防止交叉感染,严格健全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于含有传染病和怀疑含有传染源的物质,应有合适的生物安全保证制度,下列为有关注意事项,但不仅限于此:1)戴手套处理样本和试剂;
2)不要用嘴吸样;
3)不可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吸烟、进食、喝饮料、美容和处理隐形眼镜等;
4)用消毒剂对溅出的样本和试剂进行消毒;
5)按科室有关条列来消毒和处理所有样本、试剂和潜在的污染物。
12.3加试剂前应先将试剂瓶翻转数次,使液体混匀。
建议使用加液器进行加液,并经常对加液器进行校准。
加液时注意勿使加液枪头接触孔内液体,避免液体间相互污染。
仔细操作,避免加样时在孔中产生气泡。
12.4每板设阴、阳性对照各两孔,设空白对照1孔,空白对照不加样本和酶标抗体、其余各步相同。
12.5避免在孵育和保存过程中试剂被阳光暴晒和接触次氯酸等强氧化
性物质。
12.6孵育温度要保持在37℃+-1℃,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7封模板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可能导致污染。
12.8洗板机在使用结束后要使用新鲜蒸馏水或高品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以防止管路堵塞和腐蚀。
洗涤时各孔军需加满但不溢出,防止孔内有残留物未能洗净。
12.9每次洗涤结束请尽早进行后续加液操作,避免长时间暴露而引起错误结果。
12.10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时,封板和洗版后扣干步骤可以省略。
但需要注意保证洗涤液的加液量,保证洗涤后将微孔板孔中的洗液充分吸干,以免对实验造成错误的结果。
12.11确保反应孔板的底清洁干燥,在读板前要确保孔中液体没有气泡。
12.12终止后尽早用酶标仪进行读数测量(建议在10min内完成读值),避免放臵过长时间而引起的错误结果。
12.13检测结果用酶标仪进行读数测量。
样本的检测读数与样本中抗原的浓度不一定呈正相关。
12.14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样本,不能绝对保证样本中没有低浓度抗原的存在,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的可能。
12.15该免疫测试不能绝对排除非特异性反应的存在,如对检测结果有疑问,用相应的确认试剂或方法对检测样本进行结果确认。
12.16试剂盒各组分在正确处理和保存的情况下至效期都保持稳定,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以免造成错误结果。
12.17不同厂商,不同品名、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用,以免产生错误结果。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