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介绍宝鸡的导游词
宝鸡法门寺导游词

宝鸡法门寺导游词一、导语宝鸡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这座古城中,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门寺。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宝鸡市的标志性建筑。
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法门寺吧!二、法门寺的历史法门寺始建于公元九世纪,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曾经是中原地区最著名的大寺庙之一,被誉为“西北第一寺”。
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宝鸡法门寺式建筑风格。
三、寺庙布局法门寺占地面积广阔,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山门、大雄宝殿和后殿。
游客进入法门寺,首先迎面而来的是宏伟的山门,山门两旁的石狮彰显着寺庙的庄严气息。
进入山门,沿着石阶一直往前,可以看到大雄宝殿的壮丽身影。
大雄宝殿是法门寺的主体建筑,内部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像。
除了大雄宝殿,法门寺的后殿也是游客不能错过的景点,后殿供奉着众多的佛像,令人敬畏。
四、寺庙特色法门寺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文化遗产。
寺庙内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每一个雕刻细节都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法门寺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珍品,如佛教经典、字画和石刻。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五、参观体验游客来到法门寺,可以参观寺庙内的佛堂,感受宗教的庄严氛围,也可以欣赏到佛教文化的精髓。
在法门寺里,还可以拜佛祈福,感受宗教信仰给人们带来的力量和安宁。
此外,寺庙周边环境优美,可以漫步在寺庙内外的山林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六、交通指南前往法门寺的交通非常便利。
如果您从宝鸡市区出发,可以乘坐公交车前往寺庙,车程大约30分钟。
如果您打算自驾前往,可以通过导航工具找到准确的路线。
另外,寺庙也提供停车场,为自驾游客提供便利。
七、小贴士1.参观寺庙时,请尊重宗教信仰和寺庙的规定。
2.注意保持安静,以免打扰其他参观者和信众。
3.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不要触摸或损坏展品。
4.要注意寺庙的节假日和游客高峰期,避免拥挤。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修改版]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e01037d15abe23492f4d55.png)
宝鸡天台山为1994年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宝鸡市南部,秦岭山脉北麓。
主景区距宝鸡市中心不足10公里,面积约133平方公里。
景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主峰天柱峰海拔2198米,属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娄莽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宝鸡天台山,自然景色独特,底蕴深厚。
景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水清林幽,气候宜人。
据文献记载,“炎帝成于姜水”。
宝鸡是炎帝故里,天台山相传是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安葬之处。
天台山浓缩秦岭山脉风光于二处,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
峻峰:天台山重峦叠障,峭壁对峙,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
风景区内的天台莲花峰、天柱峰、人头峰、神农峰、鸡峰山、大散岭等山峰均为花岗岩峰林地貌,群峰争雄,凌空险峻。
幽谷:天台山沟塑众多,崖峻谷深,林木蔽日,使人置身于“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
不少深谷至今人迹罕至,奥秘莫测。
翠绿:天台山林海茫茫,群峰巨石隐于苍松翠柏之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谰的自然画面。
碧水:天台山水量丰富,河、湖(水库)、溪、瀑、潭、泉俱全,山环水绕,纵横交错。
其水质洁净,清幽娴静。
天台山历史悠久,炎帝遗迹甚多。
故世有“天台古,天台古天下”之美誉。
天台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表里,相互辉映,不仅在时空布局和审美情趣上相互渗透组合,而且还处处表现出历史遗迹、宗教建筑等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和衬托。
天台山以道教文化著称于世,为道家“祖庭”、“玄都”之地。
天台山神秘幽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历代著名道教人物隐居养性、修炼传道,千余年来香火不断,祖神盛行,形成了颇具地方色彩的道教文化。
天台山自古以来为“圣人践地”,历代在此举行祭祀炎帝活动,庙会亦频繁举办,因此,庙会中社火、戏曲、祭祖活动与各种富有地方风情特色的活动,不仅具有古老淳朴之色彩,与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增添了天台山人文景观的神秘性和多彩性。
据实际勘察,天台山有宗教活动遗迹30处,民俗文化6处,奇石13处,碑碣8处,古遗址4处,炎帝活动遗迹10处,古道2处,祠庙5处,摩崖石刻5处。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主景区距宝鸡市中心不足10公里,面积约133平方公里。
景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主峰天柱峰海拔2198米,属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娄莽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宝鸡天台山,自然景色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景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水清林幽,气候宜人。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成于姜水。
宝鸡是炎帝故里,天台山相传是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安葬之处。
天台山浓缩秦岭山脉风光于二处,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
峻峰:天台山重峦叠障,峭壁对峙,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
风景区内的天台莲花峰、天柱峰、人头峰、神农峰、鸡峰山、大散岭等山峰均为花岗岩峰林地貌,群峰争雄,凌空险峻。
幽谷:天台山沟塑众多,崖峻谷深,林木蔽日,使人置身于“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
不少深谷至今人迹罕至,奥秘莫测。
翠绿:天台山林海茫茫,群峰巨石隐于苍松翠柏之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谰的自然画面。
碧水:天台山水量丰富,河、湖(水库)、溪、瀑、潭、泉俱全,山环水绕,纵横交错。
其水质洁净,清幽娴静。
天台山历史悠久,炎帝遗迹甚多。
故世有“天台天下古,天台古天下之美誉。
天台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表里,相互辉映,不仅在时空布局和审美情趣上相互渗透组合,而且还处处表现出历史遗迹、宗教建筑等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和衬托。
天台山以道教文化著称于世,为道家“祖庭、“玄都之地。
天台山神秘幽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历代著名道教人物隐居养性、修炼传道,千余年来香火不断,祖神盛行,形成了颇具地方色彩的道教文化。
天台山自古以来为“圣人践地,历代在此举行祭祀炎帝活动,节日庙会亦频繁举办,因此,庙会中社火、戏曲、祭祖活动与各种富有地方风情特色的民俗活动,不仅具有古老淳朴之色彩,与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增添了天台山人文景观的神秘性和多彩性。
据实际勘察,天台山有宗教活动遗迹30处,民俗文化6处,奇石13处,碑碣8处,古遗址4处,炎帝活动遗迹10处,古道2处,祠庙5处,摩崖石刻5处。
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

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宝鸡钓鱼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姚寨镇,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
下面为大家介绍宝鸡钓鱼台景点的导游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宝鸡钓鱼台景点。
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名胜古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宝鸡钓鱼台建于唐朝,早在1300多年前,它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景点的名字源于唐代著名文人杜甫的一首诗。
他曾在此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高》一诗,诗中有“白发还悲花落泪,青云何事月常满”之句,描绘了这里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杜甫自身的颓丧心情。
钓鱼台景点分为上、中、下三层,占地面积约500亩。
首先,我们来到上层。
上层有一平台,名曰“青云台”,是唐代皇帝郊游和诗会的场所。
青云台的背后是一片茂密的松林,人们常常在这里避暑纳凉,观赏美景。
站在青云台上,你可以看到整个钓鱼台山的全貌,以及宝鸡市区的壮丽景色。
下面我们来到中层,中层是钓鱼台景点的核心区域。
在中层的正中央,有一座流传千年的古刹——佛顶寺。
佛顶寺是宝鸡市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也是陕西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寺内有一座高达40米的大雄宝殿,是寺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燃香、跪拜,感受佛教的宁静与祥和。
继续向下走,我们来到下层。
下层是钓鱼台景点的自然景观区。
这里有原始的森林和幽静的溪流,还有许多小桥、涧瀑和山间花园。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湖畔小径上,欣赏山水之间的和谐,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这里也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你可以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垂钓,体验放松心情的乐趣。
除了钓鱼台景点本身,宝鸡市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您可以前往附近的姚寨古城,它是一座以明代城墙为主体的古城遗址,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
您还可以参观曹村古卧佛寺,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寺庙,内部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推荐2019年关于宝鸡景点导游词五篇

推荐2019年关于宝鸡景点导游词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宝鸡导游词,仅供参考。
宝鸡凤翔东湖(一)凤翔东湖,位于凤翔县城东关,古称“饮凤池”。
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
宋仁宗嘉佑六年(1601)著名文学家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作游之所,改名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是北方不可多得的江南式园林。
凤翔东湖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见长,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有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诗文书画、亭廊阁壁,给人以古朴典雅,恢宏壮阔,博大精深之感。
特色景点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曲桥观鱼、断桥叙史、喜雨怀苏、洗砚直谏、君子吊古、苏祠仰象、墨海揽胜、牡丹争艳等。
是陕西省首批批准的风景名胜区。
宝鸡法门寺博物馆(二)法门寺博物馆与驰名中外的千年古刹法门寺为邻,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寺旅游区,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5公里,是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
1987年4月3日,封闭1000多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面世,出土了世上仅存的佛指舍利和唐朝七位皇帝供奉的数千件皇室绝世珍宝,被视为20世纪考古及佛教文化的重大发现。
法门寺博物馆也随之兴建并对外开放。
为了使这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得到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法门寺博物馆经过数年的精心筹划,隆重推出了《大唐神采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共分为历史文化厅、舍利文化厅和大唐地宫珍宝厅等三部分。
历史文化厅以法门寺历史沿革为主线,展现了法门寺历史沿革和地宫发掘时的情景;舍利文化厅以八重宝函、五重宝函等四个系列供奉舍利的宝函为主体,突出唐密金胎合曼的最高成就――捧真身菩萨;大唐地宫珍宝厅则陈列了法门寺地宫唐室供佛的百余件工艺精湛的金银器、密色瓷、琉璃器以及唐代皇帝饮茶的金银茶具,展示了唐茶文化的神韵。
宝鸡周公庙导游词(四篇)

宝鸡周公庙导游词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____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
占地面积____亩,庙内古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
周公庙,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____年),距今已____多年,庙区现存古建筑____余座,占地约____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
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周公姓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
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
他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
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周公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还制定的一套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尊卑、贵贱等典章制度和礼节法规,为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奠定了牢固基础。
周公庙景区现存古建筑三十多座,唐柏汉槐多株,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人们的游览场所,韩愈、苏轼、康海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____多首游览诗文和____多通碑石。
周公庙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____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宝鸡周公庙导游词(二)洛阳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
周公曾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与纣王之子武庚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
全国各地多设祠纪念,洛阳周公庙即为其中的一座。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____年),为隋将王世充草创。
唐太宗贞观和唐玄宗开元年间予于重修,明嘉靖四年(____年)在旧址重建,万历四十七年(____年)重修。
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3篇)

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3篇)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精选3篇)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篇1宝鸡位于陕西省八百里平川的西端,也位于黄河支流渭河平原的西端,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西北地区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城市,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宝鸡市东距西安179公里,与咸阳、汉中、甘肃、天水、平凉等地、市接壤。
宝鸡地形复杂,山原雄峻,宝鸡境内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石头河等,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宝鸡市境内最大河流。
滔滔渭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成为宝鸡一大景观。
宝鸡现有机械、电子、电力、钢铁、化肥、化工、炼焦、食品、建材、纺织、造纸等工业为我省新兴的工业城市。
宝成、陇海、宝中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是通往祖国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
宝鸡古称陈仓。
远古时期,姜、姬二氏族先后生息、繁衍、壮大、昌盛于此。
相传炎帝神农氏就出生在宝鸡的姜水河畔,他教农耕、创医药,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千年前周部族以宝鸡为基地,发展壮大,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
后秦人又以凤翔雍城为基地,秣马励兵,一举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
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的北首岭新石器文化遗址,举世闻名的周原遗址,雍城先秦遗址,法门寺地宫文物和佛指舍利以及是中国离宫之冠的唐九成宫遗址等都在中国的文化史,考古史、建筑史以及宗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瑰宝。
宝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炎帝故乡、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
主要旅游参观景点有法门寺、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关山草原、姜太公钓鱼台、雍城和秦公大墓遗址、太白山、炎帝陵祠、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金台观、北首岭、东湖、九成宫遗址等。
其中,宝鸡市十大旅游景点为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钓鱼台、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凤翔东湖、嘉陵江源头风景区、关山草原、炎帝陵祠、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篇2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宝鸡天台山为1994年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宝鸡市南部,秦岭山脉北麓。
主景区距宝鸡市中心不足10公里,面积约133平方公里。
景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主峰天柱峰海拔2198米,属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娄莽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宝鸡天台山,自然景色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景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水清林幽,气候宜人。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成于姜水"。
宝鸡是炎帝故里,天台山相传是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安葬之处。
天台山浓缩秦岭山脉风光于二处,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
峻峰:天台山重峦叠障,峭壁对峙,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
风景区内的天台莲花峰、天柱峰、人头峰、神农峰、鸡峰山、大散岭等山峰均为花岗岩峰林地貌,群峰争雄,凌空险峻。
幽谷:天台山沟塑众多,崖峻谷深,林木蔽日,使人置身于"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
不少深谷至今人迹罕至,奥秘莫测。
翠绿:天台山林海茫茫,群峰巨石隐于苍松翠柏之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谰的自然画面。
碧水:天台山水量丰富,河、湖 (水库)、溪、瀑、潭、泉俱全,山环水绕,纵横交错。
其水质洁净,清幽娴静。
天台山历史悠久,炎帝遗迹甚多。
故世有"天台天下古,天台古天下"之美誉。
天台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表里,相互辉映,不仅在时空布局和审美情趣上相互渗透组合,而且还处处表现出历史遗迹、宗教建筑等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和衬托。
天台山以道教文化著称于世,为道家 "祖庭"、"玄都"之地。
天台山神秘幽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历代著名道教人物隐居养性、修炼传道,千余年来香火不断,祖神盛行,形成了颇具地方色彩的道教文化。
天台山自古以来为 "圣人践地",历代在此举行祭祀炎帝活动,节日庙会亦频繁举办,因此,庙会中社火、戏曲、祭祖活动与各种富有地方风情特色的民俗活动,不仅具有古老淳朴之色彩,与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增添了天台山人文景观的神秘性和多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宝鸡的导游词
宝鸡在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它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渊源中宏大的一支。
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潘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
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
”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
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
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现在河边有一巨石宽2米,长2.5米,石面平阔,上书
“钓鱼台” 三字,石上有两条平行光滑的凹印,传说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钓鱼的痕迹。
由这里至西宝公路边的一段土路,传说是周王西伯邀请姜子牙时用绳拉车经过的道路,这里还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庙和周文王庙,庙内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请姜太公连环壁画。
庙前有四棵古柏,传为太公手植,枝叶茂盛。
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筑群各具风格。
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钓鱼台水库,坝高50米,蓄水45万立方米,蔚为壮观,现辟为水上乐园,可划船游玩,钓鱼台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
篇二: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我家乡是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
到过宝鸡的人一定都会赞叹不已,可你知道曾经的宝鸡是怎样的吗?就拿我局住的地方——清姜东二路来说吧!以前的东二路可以说是车水马龙,狭窄的道路两旁小商贩真是星罗密布,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有卖工艺品的,有卖小吃的……人挤人人,人碰人都是常事,几百米的路要走半个小时,有急事那也没脾气慢慢晃吧!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垃
圾成堆,臭气醺天,遇上下大雨就成了水泥路,晴天就是扬灰路,周围的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但是从去年开始东二路变了,平坦宽阔的马路上车辆畅通无阻,路边新盖的商铺干净明亮,商贩都搬进了集贸市场。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优美的居住环境使我感到家乡很温馨。
渭河横穿宝鸡南北,以前的渭河污水横流,杂草丛生。
如今的渭河已蓄上了水,成为了一个人工湖。
湖面上野鸭成群,在一声欢展销会地歌唱、玩耍,捕鱼,天鹅也在这里安居乐业。
渭河公园更是宝鸡一大风景。
园艺工人将这儿布置的井然有序,柳树成行,花木栽种成形态各异的几何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这里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游乐场,健身广场成了孩子和老人的最爱,秦天公园到处到都是放风筝人的,把宝鸡的天空装点的格外迷人。
篇三: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宝鸡是陕西的第二大城市,这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我的家乡宝鸡,被多次评为了“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宝鸡还有着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呢!
宝鸡原名陈仓,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又改名为宝鸡吗?这
里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呢?
传说唐天宝14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叛变的部队打入长安,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带着爱妃杨贵妃和他的部队逃跑,他们行止马嵬坡时,士兵哗变,唐玄宗被迫杀死了杨贵妃。
他又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跑到陈仓的秦岭山上,可是叛军的部队紧随其后,当唐玄宗他们跑到一座山上,道路十分陡峭,唐玄宗无路可走了,唐玄宗十分悲哀的哭着说:“今天是我的死期啊!”就在这时,头顶上飞来了两只山鸡,盘旋在他头顶,又向南飞去,唐玄宗跟亲信们跟着这两只山鸡,来到了一座山上,躲入庙中。
这时叛军也追到了山底下,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冰雹,砸的叛军们慌忙逃走。
说也奇怪,山下下冰雹,可山上却是晴空万里,唐玄宗觉得非常的神奇,随口吟出:“此地宝地也,此鸡神鸡也”,因此“宝鸡”名称由此而来。
宝鸡历史悠久,这里是炎帝的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出土地,我最喜欢中华石鼓园里的十面鼓,每一面石鼓上都刻有一首四言诗,这些四言诗主要描绘了秦王和秦朝百姓的生活情景。
宝鸡的特色小吃有很多,有香而辣的擀面皮,有酸、辣、香的臊子面,还有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锅盔。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面皮端到你的跟前,看一眼,口水早会流了出来,只见红红的,透亮的面皮,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芝麻,看上去都
美味极了,吃起来真是劲道。
宝鸡有许多的土特产,有扶风的红富士苹果,眉县的猕猴桃,陈仓区的大樱桃,特别是扶风的红富士苹果,苹果又大又红,咬一口,又甜又脆,水分非常的大。
相关知识宝鸡的概况:
宝鸡是一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的中国城市。
这里是早期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曾在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后说这里正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区,拥有适应于新石器革命的自然条件,宝鸡地区应是新石器革命最理想的地区。
北首岭遗址、福临堡遗址、周原遗址、秦雍城遗址、凤雏宫、茹家庄古【弓鱼】国遗址、姜城堡遗址等驰名中外的遗址展示着宝鸡特有的沧桑历史。
炎帝在此开启农耕文明、姜太公在此钓鱼、周公在此著《周礼》、燕伋在此尊师重道、刘邦纳韩信之计在此暗度陈仓、张载在此创关学。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
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宝鸡的城市精神为“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城市象征为
凤凰。
曾称陈仓、雍州、雍城、周原、西虢、西岐、岐邑、岐阳、西府、阳平、凤翔等。
宝鸡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著名文物古迹有:炎帝活动过的天台山,佛教圣地法门寺,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的金台观,典雅秀丽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姜子牙隐居垂钓的钓鱼台,雄伟壮观的周公庙,隋唐帝王皇家温泉——汤峪温泉,一代名流苏东坡主持修建的凤翔东湖等。
境内的自然景观更是独树一帜。
有景观奇特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始风貌鲜明的嘉陵江源头和具有欧洲风格的陇县关山草原。
宝鸡的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独具一格。
皮影、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都始终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着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
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问陶(船山)于1798年路过宝鸡时写了《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组诗,指陈军事,得老杜《诸将》之遗,一时盛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