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模拟练习题2(氮的循环) (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同步练习2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同步练习2 鲁科版必修1

氮的循环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随着俄罗斯的加入,将于2020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C)A.大力开发氢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C.不使用含碳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2.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D )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4.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C.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5.三氟化氮(NF3)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F2 NF3+3NH4F。

下列有关NF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NF3的氧化性比F2强B.NF3是共价化合物C.NF3中N呈+3价D.NF3分子呈三角锥形6.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 1∶1B. 1∶2C. 1∶3D. 1∶47.在pH=1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C )A.Ag+、Ba2+、NO3-、SO42-B.Al3+、AlO2-、K+、Cl-C.Fe2+、Na+、ClO-、Ca2+D.SO32-、K+、SO42-、Br-8.1.92 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C)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8.根据电子守恒,铜失电子数等于氧气得电子数。

高中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试题

高中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试题

高中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试题 2019.091,容积为10 mL的试管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1)若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分别为_____mL,_____mL。

(2)若最后剩余气体为1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__mL。

2,实验室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按不同要求来制取N2;Ⅰ、加热条件下用NH3还原CuO得纯净N2和活性铜粉;Ⅱ、将空气通过灼热的活性铜粉制得较纯净的N2;Ⅲ、加热NaNO2(一种致癌物,有剧毒)与NH4Cl的混合物浓溶液制N2.如图,给出了按上述途径制N2的可供选择的几种实验仪器,其他必要仪器和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未列出.(1)按途径Ⅰ制N2时所需要的氨气要用浓氨水与生石灰作原料制取,最好采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仪器代码,下同)做氨气发生装置,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允许含少量的水蒸气),还使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列出)。

(2)按途径Ⅱ制N2,原料气空气是通过向________中加入________而送入反应器的。

反应器内发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种制N2的途径,Ⅰ和Ⅱ两条途径常常被协同使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与途径Ⅲ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分解:CuSO4→CuO+SO2+SO3+O2,有人设计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O2的物质的量的方法,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分解反应式各物质的系数。

实验可能需要的仪器如下图所示: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①准确称量无水硫酸铜6.0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水之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NO 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 .Al 在浓硫酸中会“钝化”能用铝槽盛放浓硫酸C .四氯化碳常用作灭火剂D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S 2O 23-、AlO 2-、SiO 23-、S2﹣、Na + 2.关于氮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气稳定是因为其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B .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的产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 .工业上采用将空气液化、蒸发方法分离制得氮气D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可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铵矾()4422NH Fe SO 12H 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2Ba OH 溶液:()322443Fe 2SO 2Ba3OH Fe OH 2BaSO +-+-+++=↓+↓ B .常温下将铁置于足量浓硝酸中:3322Fe 6H 3NO Fe 3NO 3H O +-+++=+↑+ C .向水中通入2NO 和2O 的混合气体:2233NO H O 2H 2NO NO +-+=++↑ D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2232S O 2H S SO H O +-+=↓+↑+ 4.周期表中V 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作用广泛。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铵盐、硝酸、纯碱、医药等;肼()24N H 的燃烧热为-1624kJ mol ⋅,是常用的火箭燃料;氮和磷都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单质磷可由磷酸钙、石英砂和碳粉在电弧炉中熔烧制得;砷化镓是典型的二代半导体材料,在700~900℃条件下,3AsH 与()33Ga CH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可制得砷化镓晶体;铅锑合金一般用作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实验室制取少量3NH 并探究其性质。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3NHB .用装置乙收集3NHC .用装置丙检验3NH 水溶液呈碱性D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3NH5.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6.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浓硝酸易挥发,因此打开浓硝酸的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B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铁和金属铝钝化C .浓硝酸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即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此需要避光保存7.能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尾气处理(加热和夹持等装置略去)的是D .D8.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被氧化成NO 9.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

3182高一化学氮的循环测试

3182高一化学氮的循环测试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知识回顾]1、氮气及氮的固定1)通常情况下,氮气为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由于氮分子结构,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氧气、氢气等反应。

(写出并熟记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条件:)①N2和O2 ,②N2和H2③N2和Mg 3Mg + N2 点燃Mg3N2。

2)可逆反应指3)氮的固定是指,简称。

(即:N2氮的化合物)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固氮氮的固定固氮:通过豆科作物的_______把空气中的N2转化为________合成氨: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固氮固氮2、NO和NO2主要性质氮循环中的物质有多种氧化物,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3、+4、+5,则对应的氧化物为等。

1)NO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的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

化学性质:NO + O2 == 现象:用途:传递神经信息的,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NO2物理性质:NO2为色有气味,溶于水的气体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

化学性质:NO2 + H2O ==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

农业上俗语“雷雨肥庄稼”指什么?(用方程式及适当文字说明)3、氨与铵态氮肥1)氨(NH3)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的氨。

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NH3 + H2O[思考] ①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②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不是一回事?。

(2)氨与酸反应NH3 +HCl == NH3 + HNO3 ==利用此方法可检验的存在。

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实质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氨的催化氧化NH3 + O2催化剂△这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基础。

2)铵盐化学氮肥主要包括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尿素[CO(NH2)2]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氮的循环(一)

氮的循环(一)

氮的循环(一)一、氮在自然界中循环1、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正是通过氮的固定,开始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的固定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

2、自然固氮(1)生物固氮: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的根部含有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N2转变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故豆类植物不需要施用氮肥,这种固氮方式占整个自然固氮的90%。

(2)高能固氮:通过闪电等高能量途径把N2固定的方式为高能固氮。

涉及到的反应主要有: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可知,N2最终变成HNO3,即正常的雨水略呈酸性。

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得到硝酸盐,被植物吸收,这就是“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

3、人工固氮人们在工业生产中把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为人工固氮,又叫工业固氮。

常见的方法有:(1)N2与H2合成NH3:,该反应为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

(2)仿生固氮:用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做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固氮,这些金属有机物类似于根瘤菌,故又叫仿生固氮,这是目前科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性课题。

4、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也涉及到了氮的循环,其中主要是利用N2与H2合成工业中重要的生产原料——NH3,即人工固氮。

涉及到两种很重要的物质:NH3、HNO3。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常无毒。

氮气占空气体积总量的78.12%,是空气的主要成份。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只在特殊条件下,才能以下反应。

①与氧气反应:通常状况下氮气和氧气不反应,但在放电条件下,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O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O 2闪电2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 3H 2 2NH 3 此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③与金属镁反应:金属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 点燃 Mg 3N 2(氮化镁)2、氮的氧化物(1)氮的氧化物简介:氮元素有+1、+2、+3、+4、+5五种正价态,对应有六种氧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它们也是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练习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练习题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对点训练知识点1 氮的固定1.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 .N 2和O 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B .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在一定条件下使N 2、H 2合成NH 3D .NO 生成NO 2知识点2 氮气的性质2.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 .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3.下列关于N 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 2性质很稳定,所以N 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 .N 2+O 2=====高温2NO ,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C .N 2在空气中约占总质量的45D .在反应:3Mg +N 2=====高温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知识点3 一氧化氮的性质4.最新研究表明:NO 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 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 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O 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 和CO 的物质的量相等C .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O 2直接化合D .NO 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在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A.ab B.a2b C.aa+2bD.aa+b知识点4二氧化氮的性质6.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A.均可用排水法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7.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1∶1 B.1∶2 C.1∶3 D.3∶1课后作业练基础落实1.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B.雷雨时空气中的N2与O2化合成NOC.工业合成氨D.NO与O2合成NO2,进而被水吸收生成HNO32.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3.3 氮的循环 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3NH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B .NO 有氧化性,可用于CO 去除 C .3NH 具有碱性,可用于制备硝酸铵D .4NH Cl 易溶于水,可用作化肥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SO 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B .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减少2SO 、2CO 等污染环境的气体排放C .泡菜中的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 .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①中铝片发生了钝化B .①中产生的气泡可能是氮氧化合物C .①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 -= AlO -2+2H 2OD .①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5.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现象和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 6.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SO2B.H2S C.H2D.NH3 7.下列物质不能通过相应单质一步化合而成的是A.HCl B.NO C.CuS D.Al2O3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二、填空题9.氮的固定(1)含义: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的过程。

(2)分类:、。

氮的固定22223(N +O 2NO)____()N +3H 2NH ____⎧⎧⎪⎪⎨⎪⎪⎩⎪⎨⎧⎪⎪⎨⎪⎪⎪⎩⎩催化剂高温、高压高能固氮放电自然固氮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合成氨()固氮仿生固氮 10.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作业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作业

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

下列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A.闪电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C.根瘤D.合成氨车间合成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是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3.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B.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C.通过CuSO4固体除去N2中的水蒸气D.通过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4.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②NO与O2反应生成NO2③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④N2转化为蛋白质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A.只作氧化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只作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6. 下列对NO、NO2的描述,正确的是()A.NO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B.NO2可用排水法收集,且可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D.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空气法收集7.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8.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b mol O2后,反应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A.ab B.a2b C.aa+2b D.a2(a+b)9.搭载“神舟”七号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模拟练习题2(氮的循环)
1.下列试剂①浓氨水②氯水③硝酸银④浓硝酸⑤浓盐酸其中必须用棕色瓶装的是()
A.全部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
B. 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 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 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3.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B. 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C.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
D. NO是红棕色气体
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骗人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5.下列气体中,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是()
A. N2
B. NO
C. NO2
D. NH3
6.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
..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7.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是易溶于水的晶体②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只能跟碱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④8.城市粪便的排放,化肥的使用,会使地下水中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主要形态是()
A. NO3-
B. NO2-
C. NH4+
D. 有机氮
9.往一由铁、铜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充分振荡后,余下金属m2 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为()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
10.能表示浓硝酸有强氧化性的事实是()
A. Na2CO3遇浓硝酸放出CO2气体
B. Cu(OH)2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浓硝酸
C. Fe在冷浓硝酸中呈钝态
D. 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两支玻璃棒相靠近产生白烟
11.a mol Cu与含b mol 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
3
HNO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b-2a)mol
B. b/4 mol
C. 2a/3 mol
D. 2a mol
12. 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
3
NH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 BaCl2.则原溶液中c(NO3-)(单位:1
L
mol-
⋅)为()
A.
a
c2
b-
B.
a
c4
b
2-
C.
a
c
b
2-
D.
a2
c2
b-
13.将盛满NO2的大试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充分吸收后,试管内溶液的浓度为(设试管内溶液没有逸出)()
A. 0.036mol·L-1
B. 0.018mol·L-1
C. 0.033mol·L-1
D. 0.045mol·L-1
14. 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
所含H+为amo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
3
为()
A.(0.2+a)mol
B.(0.1+a) mol
C.(0.05+a) mol
D.a mol
15.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①>②
B.①< 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 1 -
- 2 -
16.以铜屑和稀HNO 3为主要原料制取Cu(NO 3)2·6H 2O 晶体,有下列两种途径:
甲:Cu −−−−→−3HNO 稀Cu(NO 3)2−−→−结晶
Cu(NO 3)2·
6H 2O 乙:Cu −−−−−→−空气中加热CuO −−
−−→−3HNO 稀Cu(NO 3)2−−→−结晶Cu(NO 3)2·6H 2O 试回答:选用方法 好,原因 。

17.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 检验集气瓶中的NH 3的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18. A 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能生成B 、C 两种无色气体,C 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 与浓NaOH 溶液共热,也能生成气体B 。

用圆底烧瓶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 和C ,然后将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喷泉和红色喷泉。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气体B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与C 两气体相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 与浓NaOH 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现有A 、B 、C 三种气体,A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 2反应生成B ,B 不溶于水,但却能与O 2反应生成C ,A 和C 都能溶于水,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两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了D 的溶液,请填答A 、B 、C 、D 的化学式: A ,B ,C ,D 。

A→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I 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 气体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
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 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 。

21. 将32.64 g 铜与14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 和NO 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请回答:
(1) NO 的体积为 L ,NO 2的体积为 L 。

(2) 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 mol / L 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 2+
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_______mol / L 。

(请写出分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