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控制程序
stm32控制舵机程序

stm32控制舵机程序章节标题:基于STM32的舵机控制程序设计第一章:引言(约250字)1.1 研究背景控制舵机是机器人、无人机、航空模型等众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STM32系列的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控制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了舵机的作用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选择STM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舵机的硬件平台的原因。
第二章:控制理论(约250字)2.1 舵机原理舵机是一种能够根据外部输入信号控制角度的电动执行器。
其通过接收PWM信号来确定输出位置和角度,通常在0至180度之间运动。
本章介绍了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PWM控制信号的作用、舵机内部的反馈控制电路等内容。
2.2 PID控制理论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闭环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输出信号,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异来实现控制。
本章详细介绍了PID控制的原理和算法,并提出了使用PID控制舵机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硬件设计(约250字)3.1 系统框架在舵机控制系统中,使用STM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芯片,通过引脚与舵机进行连接,实现对舵机的控制。
本章主要介绍了硬件设计的系统框架,包括STM32微控制器的选择、电源设计、信号输入输出设计等。
3.2 电路原理图本章详细描述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包括电源管理模块、驱动电路等详细设计内容。
同时对于舵机的接线方式和引脚定义进行了说明。
第四章:软件设计(约250字)4.1 程序流程本章介绍了在STM32上开发舵机控制程序的流程,包括初始化舵机控制模块、设置PWM输出引脚、编写控制算法等。
4.2 PID算法实现详细描述了如何在STM32上实现PID控制算法,包括参数调整、误差计算、控制输出计算等步骤。
同时,结合实际舵机控制需求,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优化。
4.3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STM32的舵机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
通过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并分析实验数据,评估了该程序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pwm控制舵机程序

pwm控制舵机程序章节一:引言在机器人工程和自动化领域中,舵机是常用的控制组件之一。
它具有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和高精度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无人机、汽车模型等领域。
PWM(脉宽调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舵机控制方法,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舵机的位置和角度。
本论文将介绍PWM控制舵机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相关的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PWM控制舵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并为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章节二:PWM控制舵机原理2.1 脉宽调制技术脉宽调制技术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数字信号中的脉冲宽度来模拟模拟信号的幅度变化。
在PWM控制舵机中,通常使用的是固定频率的PWM信号。
通常,脉宽调制技术通过改变脉冲的占空比(High电平的时间与周期的比值)来实现不同的输出。
2.2 舵机工作原理舵机是一种基于PWM信号控制的电机。
它通过接收PWM信号来控制转轴的角度。
舵机通常由电机、伺服控制电路和位置反馈元件组成。
伺服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PWM信号与位置反馈进行比较,并控制电机的转动来实现所需的舵机位置和角度。
章节三:PWM控制舵机的电路设计3.1 舵机电路原理图本文设计的舵机电路采用基于微控制器的PWM信号发生器和舵机驱动器。
PWM信号发生器负责产生固定频率的PWM信号,而舵机驱动器负责将PWM信号转换为电机驱动信号以控制舵机的转动。
电路的主要部分是使用可编程微控制器作为信号发生器和驱动器的核心组件。
3.2 电路参数设计本文设计的电路需要满足舵机的工作电压、驱动电流和PWM信号的频率要求。
根据所选用的舵机型号和规格,确定电路中的关键参数,包括驱动电压、最大输出电流、PWM信号频率等。
章节四:PWM控制舵机程序编写4.1 硬件初始化在编写PWM控制舵机程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硬件初始化,包括设置PWM信号发生器和驱动器的引脚和参数,以及舵机电路的供电。
舵机控制程序

//*************************************************************** **********//* *//* *************************舵机控制************************ * //* *//*************************************************************** **********#include "main.h"UINT8 Far_Line;UINT8 Near_Line;UINT8 Far_Value;UINT8 Near_Value;UINT16 OUT;UINT8 Angle_Far;UINT8 Angle_Start;//*************************************************************** **********//* *//* **********************图像滤波处理函数********************* * //* 函数:void ImageFilterII(UINT8 f_line)//* 函数功能:至多连续4行0可以做处理*//* 输入参数:无//*************************************************************** **********UINT8 IsStraight(UINT8 start_ln,UINT8 end_ln){UINT8 i;UINT8 flg = 0;for(i=start_ln;i<end_ln;i++){if(((GuideLine[i] - GuideLine[i+1] > 7)||(GuideLine[i] - GuideLine[i+1] < (-7)))||(GuideLine[i] == 0)){flg = 1;break;}}if(flg == 0) //是否为直线判定{return 1;}else{return 0;}}//*************************************************************** **********//* *//* **********************图像滤波处理函数********************* * //* 函数:void ImageFilterII(UINT8 f_line)//* 函数功能:至多连续4行0可以做处理*//* 输入参数:无//*************************************************************** **********void ImageFilterII(UINT8 f_line){UINT8 i,j;INT8 div;UINT8 start_ln,end_ln;j=0;Angle_Far = 22;for(i=1;i<f_line;i++){if((GuideLine[i]==0)&&(GuideLine[i-1]!=0)){j=i; //由有数据到无数据}if((GuideLine[i]==0)&&(GuideLine[i+1]!=0)) //由无数据到有数据{if((i-j < 4) //一般的滤波,最多滤除4行&&(GuideLine[j-1] - GuideLine[i+1] < 16)&&(GuideLine[j-1] - GuideLine[i+1] > (-16))){for(;j<i+1;j++){GuideLine[j]=(GuideLine[j-1]>>1)+(GuideLine[i+1]>>1);}}else if(i-j < 12) // 出现黑三角的判定{Angle_Far = j;// far_ln = 8 则要到18行才出现黑线// far_ln = 10 则要到19行才出现黑线// far_ln = 13 则要到21行才出现黑线// far_ln = 15 则要到23行才出现黑线// far_ln = 19 则要到25行才出现黑线start_ln = i + 1;if(f_line - i >= 4){end_ln = i + 4;}else{break;}if((IsStraight(start_ln,end_ln))&&(j > 7)){Angle_Start = 1; //出现了黑三角for(;j<=i;j++){GuideLine[j] = (GuideLine[j-1]>>1)+(GuideLine[i+1]>>1);}}else{for(;j<f_line;j++){GuideLine[j+1] = 0;}break; //跳出整个程序}}else{for(;j<f_line;j++){GuideLine[j+1] = 0;}break; //跳出整个程序}}}UINT8 TEST_CTL_FLG;UINT8 Last_far_ln;UINT8 p1=0;UINT8 p2=0;UINT8 p3=0;UINT8 p4=0;UINT8 d1=0;UINT8 d2=0;UINT8 d3=0;UINT8 d4=0;UINT8 Lv1=0;UINT8 Lv2=0;UINT8 Lv3=0;UINT8 Lv4=0;UINT8 sL=0;UINT8 rL=0;//*************************************************************** **********//* *//* **********************图像滤波处理函数********************* * //* 函数:void ImageFilterII(UINT8 f_line)//* 函数功能:至多连续4行0可以做处理*//* 输入参数:无//*************************************************************** **********void PID_NEW(UINT8 near_ln,UINT8 far_ln,UINT8 filter_line){struct _Car *temp1;UINT8 i;UINT8 p,d;temp1 = &Car;ImageFilterII(filter_line);while(GuideLine[far_ln]==0) //处理行没有提取黑线{far_ln--;if(far_ln==0)break;}TEST_CTL_FLG = 0;Far_Line = far_ln;Far_Value = GuideLine[far_ln];Near_Value = GuideLine[near_ln];//黑三角检测和控制if(Angle_Start == 1) //进入三角{TEST_CTL_FLG = 1;if((Angle_Far >= 22)&&(far_ln >= 22)){Angle_Start = 0;}if(far_ln < 20){goto loop;}}temp1->CtrlPar.Lst_Erro = GuideLine[near_ln] - VIDEO_CENTER; //近线偏差temp1->CtrlPar.Erro = GuideLine[far_ln] - VIDEO_CENTER; //远线偏差temp1->CtrlPar.Dif_Erro = temp1->CtrlPar.Erro - temp1->CtrlPar.Lst_Erro; //远线偏差减近线偏差if(far_ln>Lv1){TEST_CTL_FLG = 2;temp1->CtrlPar.Dty_Erro = ((p1*(temp1->CtrlPar.Erro))>>4)+ ((d1*(temp1->CtrlPar.Dif_Erro))>>4); }else if(far_ln>Lv2) //弯道上的转角{//分段控制,增大弯道转角????TEST_CTL_FLG = 3;//远线偏差加远线偏差减近线偏差(弯道时起加大偏转作用)p=p2;d=d2;if(far_ln>Lv3){TEST_CTL_FLG = 4;p=p3; //大S弯交接入口d=d3;}if(far_ln>Lv4){ TEST_CTL_FLG = 5; //大S弯交接处p=p4;d=d4;}temp1->CtrlPar.Dty_Erro = ((p*(temp1->CtrlPar.Erro))>>4)+ ((d*(temp1->CtrlPar.Dif_Erro))>>4);}temp1->CtrlPar.Dty_Out =STEER_DTY_CENTER + temp1->CtrlPar.Dty_Erro;if(Straight_Cnt>12) //直道刚进入弯道;值越大,越提前入弯{if(far_ln<sL) //判断是否最远行太近{TEST_CTL_FLG = 6;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 ;}else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 ;}}}else if(Straight_Cnt<=12) //已经在弯道{if(far_ln <= rL){TEST_CTL_FLG = 7;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 //如果太近判断之前舵机转向直接偏到最大{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else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loop: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else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SetDirection(temp1->CtrlPar.Dty_Out);OUT = temp1->CtrlPar.Dty_Out;}//*************************************************************** **********//* *//* **********************S道处理函数********************* *//* 函数:void PID_S()//* 函数功能:S道处理*//* 输入参数:无//*************************************************************** **********UINT8 S_C=30;UINT8 S_C1=0;UINT8 S_P=12;UINT8 S_D=0;void PID_S(){struct _Car *temp1;temp1 = &Car;if(S_C1==1) S_C=StartNum;//方案选择temp1->CtrlPar.Lst_Erro = GuideLine[0] - VIDEO_CENTER; //近线偏差temp1->CtrlPar.Erro = VIDEO_CENTER-GuideLine[S_C]; //远线偏差temp1->CtrlPar.Dif_Erro = temp1->CtrlPar.Erro - temp1->CtrlPar.Lst_Erro; //远线偏差减近线偏差temp1->CtrlPar.Dty_Erro = ((S_P*(temp1->CtrlPar.Erro))>>4) +((S_D*(temp1->CtrlPar.Dif_Erro))>>4);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 +temp1->CtrlPar.Dty_Erro;if(Straight_Cnt>12){if(StartNum<20) //判断是否最远行太近{TEST_CTL_FLG = 8;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 ;}else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CENTER){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 {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AX;}else if(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 {temp1->CtrlPar.Dty_Out = STEER_DTY_MIN;}SetDirection(temp1->CtrlPar.Dty_Out);}。
单片机控制舵机程序

单片机控制舵机程序第一章:引言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舵机作为一种常用的机械驱动装置,也在各种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通过设计单片机控制舵机的程序,旨在探究单片机如何通过编程实现舵机的精确控制。
第二章:舵机的基本原理舵机是一种常见的位置式伺服机构,它可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其角度位置,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它由直流电机、减速机构、位置检测传感器和驱动控制电路组成。
通过单片机控制舵机,可以实现根据需要精确调整舵机的位置和速度。
第三章:单片机控制舵机的设计与实现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来控制舵机。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和舵机。
常见的单片机有51系列、AVR、STM32等,而舵机则有舵机舵盘、舵机电机和舵机控制器等。
随后,在硬件设计上,需要连接单片机和舵机,并根据舵机的电气特性设计相应的电路保护措施。
在软件设计上,需要编写单片机的控制程序。
通过控制程序发送特定的PWM(脉宽调制)信号给舵机,从而控制舵机的角度位置和运动速度。
第四章:单片机控制舵机的应用与改进在本章中,将介绍单片机控制舵机的应用与改进。
首先,在机器人领域,单片机控制舵机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与动作控制,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其次,在航模、智能家居等领域,单片机控制舵机也应用广泛,可以实现遥控、智能调节等功能。
最后,对现有的单片机控制舵机的程序进行改进,如优化舵机的运动曲线、增加舵机的控制精度等,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
总结:本论文通过设计单片机控制舵机的程序,探究了单片机通过编程实现舵机的精确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介绍了舵机的基本原理和单片机控制舵机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讨论了单片机控制舵机的应用与改进。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单片机控制舵机的技术,为单片机在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第五章:实验及结果分析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根据上述设计和实现的单片机控制舵机的程序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电位器控制舵机程序

电位器控制舵机程序章节一:引言 (大约200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和个人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实现精确控制,电位器被广泛用于舵机的控制中。
本论文将介绍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种基于电位器的舵机控制程序。
章节二:电位器控制舵机原理 (大约300字)舵机是一种可以精确控制角度位置的装置,它可以通过控制信号确定舵机的角度。
电位器是一种可以测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它的输出电压与旋转角度成正比。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电位器来控制舵机的角度位置。
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连接电位器的两个终点和舵机的电源来形成一个电路。
当旋转电位器时,它的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压发生变化。
接着,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会被传递给舵机的控制器,进而控制舵机的角度位置。
章节三:电位器控制舵机的程序设计 (大约300字)为了实现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功能,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相应的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通过读取电位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舵机的角度位置。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模拟输入引脚来读取电位器的输出电压。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计算舵机应该旋转的角度。
最后,我们将计算得到的角度信号发送给舵机的控制器,以控制舵机的位置。
章节四: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应用实例和展望 (大约200字)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位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在个人电子设备中,电位器可以用于控制摄像头的转动角度,实现更加灵活的拍摄视角。
未来,在舵机和电位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应用还将继续拓展。
例如,通过使用多个电位器和复杂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舵机运动轨迹。
此外,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电位器控制舵机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集成,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系统。
总结 (大约100字)本论文介绍了电位器控制舵机的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了一种基于电位器的舵机控制程序。
按键控制舵机程序

按键控制舵机程序章节一:引言按键控制舵机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按键的状态改变来控制舵机的位置。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占用资源较少,因此在各种智能设备和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
本论文将介绍按键控制舵机的基本原理、软硬件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案例。
通过本论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如何使用按键控制舵机,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应用和扩展。
章节二:按键控制舵机的原理按键控制舵机的原理是通过读取按键的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舵机的位置。
一般来说,按键有两个状态:按下和松开。
当按键被按下时,电路会输出低电平,舵机会根据低电平的信号调整位置;当按键被松开时,电路会输出高电平,舵机将保持当前位置。
在实际中,可以通过使用数字输入引脚读取按键的状态,然后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章节三:按键控制舵机的软硬件实现方法按键控制舵机的软硬件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
硬件电路部分,需要使用数字输入引脚来读取按键的状态,将读取到的状态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舵机是否需要调整位置。
同时,还需要使用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舵机的位置。
可以通过连接Arduino等主控板和舵机,使用适当的电阻分压电路来实现读取按键状态的功能,然后将逻辑电平转化为舵机可以接受的PWM信号。
软件编程部分,需要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来控制舵机。
以Arduino为例,可以使用Arduino IDE编写程序。
首先需要定义数字输入引脚来读取按键状态,并使用digitalRead函数来获取其状态。
接着,需要用digitalWrite函数生成PWM信号,通过analogWrite函数将得到的PWM值传输给舵机的控制引脚。
通过不断循环检测按键的状态,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舵机的位置。
章节四:按键控制舵机的应用案例按键控制舵机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一种典型的应用案例是机器人的手臂控制。
通过使用按键控制舵机,可以灵活地控制机器人的手臂动作,实现抓取、放置等功能。
舵机控制流程图演示教学

舵机控制流程图常规舵机控制流程图1.5ms脉宽)带动电位器柄旋舵机电路方框图0.5—2.5msDC马达舵机说明1,电机经过变速(减速)后连接到电位器柄旋转2,输入脉冲宽度为0.5—2.5ms,周期为3ms—20ms(数字舵机的脉冲周期因不同的客户使用的周期不同,常用为10ms;模拟舵机周期为20ms.)3,脉冲宽度,表示电位器转动的角度不同(即舵臂角度不同) 4,电机转速为14000/分钟,减速比为250:1,要求舵角转速为0.10-0.2S/60度(此部份与电机转速有关,程序方面需注意及时扫描电位器角度而给电机改变不同供电方式),扫描不及时易出现舵臂回抖现象.5,脉冲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能锁住电机.6,堵转4秒钟后,电机进入低压供电(或PWM少占空比)工作模式,堵转一旦去除,电机供电进入正常模式.程序其它要求(因客户要求不同,需做不同类型的舵机)1,马达供电PWM(周期或占空比可调)2,电位器角度识别精度可调(1023分,255分,511分..)3,舵转动角度可调(-90 +90度)参考电路图:VR15KR1220C4104123J1CON3VDDS11G12S23G24D25D26D17D18U1UD4606GS11G12S23G24D25D26D17D18U2UD4606GVDDVDDVSS1P3.0/SCL2SDA/P3.13VPP/P3.24ADC8/P005ADC9/P016ADC10/P027ADC11/P038ADC12/P049ADC13/P0510ADC14/P0611ADC0/P1012ADC1/P1113ADC2/P1214ADC3/P1315ADC4/P1416ADC5/P1517ADC6/P1618ADC7/P1719VDD20U3SC51P5708SN+C210uin3G1o u t2U4XC6206-33+C310USinSin3.3V3.3VR3220KR4220K A-+MG1MOTOR SERVO R21KC1104o u t1o u t2o u t3o u t4o u t1o u t2o u t3o u t4mo ter正转1111反转111111STOP STOPSTOP 电机正转电机反转不良舵机现象:1,堵转保护人为堵转电机时,约3秒后电机进入低电流(即低压,占空比少)供电方式,用以降低电机损耗而保护舵机.堵转一旦去除,电机需立即进入正常供电方式.不良现象:A,无保护功能B,堵转去除后电机不能马上进入正常状态2,马达抖动轻微外力作用舵臂时,因电位器角度有此而有细微变化(如:0.02度)下,马达转动以校正角度差.不良现象:A,马达校正时力度过大在,是出现抖动现象.(如角度差与电机供电时间或PWM没有建立关系;全压供电方式)堵转保护流程图无刷舵机控制流程图。
51单片机 舵机控制程序

51单片机舵机控制程序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舵机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而舵机是一种能够控制角度的电机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航模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本章旨在探讨基于51单片机的舵机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的意义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并实现一套稳定、高效的舵机控制程序,为使用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提供角度控制功能。
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高舵机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拓展舵机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51单片机舵机控制程序的设计2.1 硬件设计根据舵机的控制特点,我们需要通过PWM信号控制舵机转动的角度。
在硬件设计上,我们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产生PWM信号,并通过IO口输出给舵机。
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定时器、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频率等。
2.2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上,我们需要通过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实现舵机的控制。
具体的设计流程包括:(1)初始化: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频率,配置IO口的输出模式。
(2)角度控制:根据舵机的角度范围和控制精度,将目标角度转换为占空比,并通过PWM信号控制舵机转动到目标角度。
(3)稳定性优化:通过对定时器周期和占空比的调整,优化舵机的稳定性,减小舵机的误差。
第三章:51单片机舵机控制程序的实现3.1 硬件搭建在实现阶段,我们需要根据硬件设计方案选购相应的硬件元件,并将其搭建成一个完整的舵机控制系统。
具体的搭建过程包括:(1)选购舵机和51单片机等硬件元件,并连接相关的信号线。
(2)按照硬件设计方案,搭建并调试舵机控制系统。
3.2 软件编写在软件实现阶段,我们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舵机控制程序,并通过编译和烧录等步骤将程序下载到51单片机中。
具体的编写过程包括:(1)按照软件设计方案,编写舵机控制程序的相关函数和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按键扫描函数 ***********
/******************************************************* STC80C51 控制舵机驱动程序
******************************************************/ #include <REG51.h> //STC89C51 单片机头文件 sbit LED_O=P"O; 11-90 度指示灯
sbit LED_45=P1A 1; 11-45 度指示灯
sbit LED_90=P1A2; 〃0 度指示灯
sbit LED_135=P1A3; //45 度指示灯
sbit LED_180=P1A4; //90 度指示灯
sbit PWM_JIA=P3A2; // 角度加按键
sbit PWM_JIAN=P3A3; // 角度减按键
sbit MOTOR_IN=P2A7; //舵机信号输入角
unsigned char count; // 定时器中断次数 unsigned char jiaodu;// 角度参数
**********************************
**********************************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xms) {
unsigned char i,j;
for(i=xms;i>0;i--) for(j=125;j>0;j--);
}
********************************** **********************************
void Time0_init()
{
TMOD=0X01; // 定时器工作在方式 1
IE=0X82;
TH0=0XFE;
TL0=0X33; //定时 0.5 毫秒中断一次
TR0=1; // 打开定时器
}
**********************************
********* 定时器 0 初始化函数
***********
********* 毫秒延时函数 ************
********************************** void KeyScan()
{
if(PWM_JIA==0) // 角度增加按键是否按下{
Delay(10); // 延时10 毫秒消抖
if(PWM_JIA==0) // 确定按键按下
{
jiaodu++;
count=0;
if(jiaodu ==6) // 如果角度参数为6
jiaodu =5; // 如果角度参数复位为5
while(PWM_JIA==0); // 等待按键松开}
}
if(PWM_JIAN==0)// 角度减少按键是否按下
{
Delay(10); // 延时10 毫秒消抖if(PWM_JIAN==0)//
确定按键按下{
jiaodu--;
count=0;
if(jiaodu ==0)// 如果角度参数为0 jiaodu =1;// 如果角度参数复位为 1 while(PWM_JIAN==0);// 等
待按键松开}
}
}
/************************************
********* LED 显示函数***********
**********************************
void Display()
{ switch(jiaodu)
{
case 1: //如果角度参数为1, LED1亮LED_0=0;
LED_45=1;
LED_90=1;
LED_135=1;
LED_180=1;
break;
case 2:
II 如果角度参数为 2, LED2亮
LED_0=1;
LED_45=0;
LED_90=1;
LED_135=1; LED_180=1; break;
case 3:
II 如果角度参数为 3, LED3亮 LED_0=1;
LED_45=1;
LED_90=0;
LED_135=1;
LED_180=1; break;
case 4:
II 如果角度参数为 4, LED4亮 LED_0=1;
LED_45=1;
LED_90=1;
LED_135=0;
LED_180=1; break;
case 5:
II 如果角度参数为 5, LED5亮 LED_0=1;
LED_45=1;
LED_90=1;
LED_135=1;
LED_180=0; break;
}
}
/************************************
void main()
{
jiaodu=3; II 初始化角度参数为 1 count=0; II 初始化定时器中断次数为 0 Time0_init(); II 调用定时器 0 初始化函数 while(1)
{
KeySca n(); II 调用按键扫描函数
Display 。
; II 调用LED 显示函数
'**********************************
********* 定时器 0 中断服务函数 ***********
************************************/
void Time0_int() interrupt 1 *********
主函数 ***********
**********************************
{
TH0=0XFE;
TL0=0X33;
if(count<jiaodu) // 如果中断次数小于角度参数
MOTOR_IN =1; // 舵机控制脚输出高电平
else
MOTOR_IN =0; // 否则舵机控制角输出低电平
count=count+1; //0.5ms 次数加1 count=count%40;// 保持周期为2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