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一例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例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1例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1例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孟超英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临床也比较容易误诊。

其主要发病部位是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肌肉组织不受感染是其主要特征。

如早期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往往死于败血症,死亡率高达30%。

我科2010年6月年收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 例,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创面愈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26岁,因“右侧肢体肿胀,麻木3天,伴少尿4天”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4天工作时右上臂烫伤,夜间睡眠压迫8小时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麻木、胀痛、肿胀,不能活动,全身无力,就诊于酒泉25医院,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在社区门诊给予“抗感染、活血”药物治疗3日。

症状未见好转,患者逐渐出现口渴、饮水较多,尿少,每日300ML左右,尿为酱油样色,并伴有胸闷、气短、不能平卧。

在玉门市医院就诊,急诊化验尿素氮48.9mmol/L,肌酐585umol/L,钾7.79mmol/L,血WBC17.9×10`9/L。

GRA15.20×10`9/L。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转入我科。

入院护理查体:T:37.2℃P:88次/分R:23次/分BP:130/70mmHg,神志清楚,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右上肢浮肿,前臂可见1% 1度烫伤,右下肢重度浮肿,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烫伤,最大为1% ,烫伤总面积5%。

创面苍白,渗出少,无触痛。

右侧上下肢体感觉减退,压痛明显。

皮温较对侧升高。

右前臂、右下肢皮肤张力大,右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微弱,右上、下肢肌力4级。

第三天胸腹部出现三处淤斑,化验心肌酶谱增高,尿素氮、肌酐持续上升,最后诊断为:挤压综合征、右侧肢体坏死性筋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

给予血液透析、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第4天右侧肢体皮肤切开减压引流术,第24天行右侧肢体减张伤口坏死组织清除并部分缝合术,第40天行右侧肢体减张伤口坏死组织清除并清创缝合术。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室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VSD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室护理要点。

方法对16例创伤导致皮肤缺损和压疮的患者施行VSD治疗,总结VSD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除1例压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5例经2~3次VSD治疗后,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成功。

结论 VSD治疗在创伤导致皮肤缺损和压疮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良好,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VSD 手术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20-01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1]。

现将我院VSD的手术室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7月至12月,我院实施 VSD治疗共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8岁,外伤皮肤缺损11例,压疮5例。

治疗时间21~48天,除1例治疗过程中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达到满意效果。

1.2治疗方法1.2.1清创:常规消毒铺巾后,彻底清创止血,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脓液、分泌物等,再用过氧乙酸、温盐水将创面和创周皮肤清洗干净。

1.2.2填充:根据创面大小,修剪VSD敷料,把修剪好的VSD 敷料与健康皮肤加以缝合固定,使敷料完全覆盖创面。

如创面较深,须将 VSD敷料填充底部,不留死腔。

1.2.3封闭:擦净创周皮肤,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半透膜要超过创口边缘3cm以上与周围正常皮肤密封,使开放伤口变成封闭伤口。

良好的密封是保证有效引流的关键。

1.2.4接负压:连接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立即接通负压装置,调节负压在125~450mmHg(0.017~0.060mPa)下持续吸引[2] ,时间7~10天。

封闭负压引流冲吸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

封闭负压引流冲吸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

1 临 床 资 料
1 . 1 病例 资料
的信心 , 解 除 不 良情 绪 , 使 患者 及 家 属处 于最 佳 心
理状 态 , 积极 配合 医 护人员 的治 疗 与护 理 。
选 择 在 本 科 治 疗 的急 性 坏 死 性 筋 膜 炎 息 者 8
例, 男 7例 , 女 1 例, 年龄 2 9 ~ 5 6岁 , 平均 4 2岁 。其
中有 外 伤史 3例 , 无 明显诱 发 因素 4例 。病 变部 位 :
1 . 3 . 2 皮 肤 护理
仔 细清 除患 处周 围皮肤 的毛 发 及 污垢 , 动 作 轻 柔 切勿 剃 破 皮肤 , 以 防止 皮肤 毛 孔 内 的 细菌 繁 殖 引
起感 染 , 同 时也利 于术 后生 物透 膜 的紧 密黏贴 。 1 . 3 . 3 营 养 支持 指 导患 者 进 食 高蛋 白 、 高维 生 素 及 易 消化 的 食
以把分 泌物 、 坏死 组织 稀 释 , 及时引流 。 防止 坏 死组
负压 吸 引装 置 , 输 液 器 管 接 输 液袋 , 自输 液 器 入 管
缓 慢滴 入 3 %过 氧化 氢 冲洗 创 口, 2次 ・ d ~, 滴 人 前关
闭负 压 吸 引装 置 , 使 滴 入 液 以 不溢 出 为度 ; 滴 入液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2 7
膜 将创 面及 输 入 、 输 出管 黏 紧密 闭 。V S D引 流管 接
坏 死 性 筋 膜 炎 的致 病 菌 是 以厌 氧 茵 和需 氧 菌 多 种细菌 的混 合感 染 . 患者 常伴有 高 热 、 腹胀、 纳差 、
肝 肾功 能 异 常 及 低 蛋 白血 症 , 且创面渗液多 , 应 联 合使用足量 、 有 效 的抗 生 素 治 疗 , 及 时 做 脓 液 和 血 液 的细 菌培 养 和药 敏 试 验 . 选择 敏 感 抗 生 素及 抗 厌 氧菌药物 , 及 时补液 , 配合输血 、 白蛋 白 、 肠 外 静 脉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总结我院近三年32例复杂创伤行VSD治疗的护理效果。

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一期治愈,6例二期中厚皮片植皮关闭;6例游离皮瓣移植二期愈合。

结论:在VSD治疗中正确、及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VSD;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21-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VSD技术包括有:负压、封闭、引流等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海绵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之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1]。

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

目前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愈合合并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或骨外露;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骨筋膜室综合征。

1.2 治疗方法VSD操作步骤:清创→清洁创面周围皮肤→设计、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连接负压源→常规密封接通调节负压源。

2.护理2.1 护理术前护2.1.1心理支持详细介绍VSD治疗创面的内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护理。

支持性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多毛部位备皮2.3.3在患者回房前准备好负压装置及三通接头等2.2 术后护理2.2.1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创缘皮肤情况2.2.2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1)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 ,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12-11T10:45:45.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王玲[导读] 高频电刀在现代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具有切口整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等特点。

王玲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赣西医院外二科 3370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50-02 【摘要】目的我院自2011年开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以来收治了相关病例13例,通过对这13例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护理体会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设计独特、对外科引流技术作出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

是应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大大减少感染的几率,借助医用泡沫将传统点状引流变成面状引流,既扩大了引流面积又解决了引流物阻塞的问题,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口的愈合。

与传统引流方式相比,VSD技术具有引流高效彻底;创面收敛加快,愈合时间缩短;持续负压状态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整齐、快速、均匀的生长;观察护理方便,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等优点。

创面愈合满意,病人住院周期也大大缩短,临床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共收治患者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岁,皮肤缺损4例,褥疮9例,住院时间15~50天,平均24天。

1.2治疗方法13例患者均先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中失活的组织、脓液、异物,清洁创面皮肤,设计、覆盖VSD材料,连接负压源,密封创面,给予持续负压引流。

1.3结果13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恢复良好,无感染、坏死并发症。

2.护理2.1常规护理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垫圈、被子将其垫高、悬空,防止VSD材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作者:彭启凤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临床护理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皮肤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总共60。

将该60例患者按照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骨科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研究期间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创伤面积等。

结果: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48%,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4.18%,实验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骨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前言:骨科创面感染属于骨科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案主要是用引流管引流组织渗液,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比较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对骨科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參与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临床应用效果的患者总人数为160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皮肤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需要将该60例患者按照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对照组骨科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年龄介于10~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9±4.89)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8±32)例;而观察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年龄介于1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9±5.12)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6±3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较小差异,没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1]。

一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伤口处理及护理体会

一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伤口处理及护理体会

整个 肢 体 。 因此 ,早 期 控 制感 染 ,正 确 处 理 伤 1=I,是 肌 间隙 涌 出。用生 理盐 水 、双 氧水 冲洗 ,见脓 腔位 于
保住 患者 肢 体 ,提 高患 者生 存质 量 的关键 。
前 臂后外 侧 至桡侧 张 力 性 水 泡处 ,其 内 大量 肌 肉坏
1 病例 介 绍
患 者 男 ,36岁 。入 院 前 6 d乘 车 时 不 慎 撞 伤 右 前 臂 ,局 部 肿 胀 ,疼 痛 ,无 皮 肤 破 损 ,无 骨 折 。 自 行 前 往 当地 医 院“包 中药 ”(具 体成 分 不 详 )1 d。饮 酒 后 局 部 肿 胀 及 疼 痛 加 重 ,在 当 地 医 院 输 “消 炎 针 ”和 换 药 5 d(具 体 用 药 不 详 ),症 状 未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右前 臂 肿 胀 加 重 ,向 上 波 及 上 臂 中下 段 ,右 手 掌肿 胀 明 显 ,当 地 医 院 检 查 后 ,提 示 病 情 危 急 , 立 即送 往 我 院 我 科 治 疗 。入 院 时 查 体 :患 者 右 手 掌 、前 臂 、上 臂 下 段 明 显 肿 胀 ,前 臂 皮 肤 苍 白 ,肘 部 有 大 面积 皮 下 瘀 斑 ,可 见 大 片 黑 色 皮 肤 坏 死 ,皮 肤 张 力 较 高 ,有 张 力 性 水 泡 ,桡 动 脉 未 能 明 显 扪 及 , 激 惹 试 验 (+ )。手 腕 及 手 指 活 动 受 限 ,活 动 时 疼 痛 加 重 。急 查 血 生 化 、凝 血 象 、血 图 分 析 ,结 果 示 : 钙 2.05 mmol/L,镁 0.77 mmol/L;凝 血 酶 原 活 性 度 61 9,6,凝 血 酶 原 标 准 化 比值 1.38,凝 血 酶 原 时 间 16.8;白细 胞 12.11×1o。/L,中性 粒 细 胞 百 分 比 84.2 。创 面分 泌 物 培 养 提 示 :咽 峡 炎 链 球 菌 及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生 长 。入 院 诊 断 :右 前 臂 坏 死 性 筋 膜 炎 。

VSD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VSD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 关键词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9— 0 3 6 7 一 叭
6 . 护理措施
1 . 普通型感 冒的治疗原则 ( 1 ) 对 症治疗 目前对普通感 冒症状轻者 主张非药物治疗 , 一般需 指导病人 多饮水 、 卧床休 息 , 注 意保 瑷。如症状 较重有发热 、 头痛 、 全身酸痛等症状 者 , 尤 其是老年 人或体 质虚 弱者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治疗。有 咳嗽症状 者应 口服化痰 药 , 一般不 主张镇 咳治疗 , 如 因咳嗽而影 响休 息时 , 可适 当应用 。有咽痛 者 , 可应用 雾化 吸入或 口含润喉 类 含片。 ( 2 ) 对因治疗 可针对病毒感染应 用抗病 毒类药物治疗 , 如利 巴韦林、 吗啉胍等 。一 般如 无合 并细菌感染可不用抗生素 。某 些 中成 药对抗 病毒感染 也有 一定 的作 用 , 如板 蓝根 冲剂 、 清热感 冒冲剂 等。 2 . 流行性感 冒治疗原则 流行 性感 冒应采取早发 现、 早报 告 、 早 治疗、 早隔离 的基本 原则 , 以限制感 染扩散 。具体措施有三个 方面 : 一是及 早应 用抗流感 病毒药 物治疗 , 即 应在起 病的 1 2 天 内使用抗 流感病 毒的药物, 如金 刚烷胺 及其衍生 物金剐 乙胺 和神经 氨 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 ; 二是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 尤其是老 年人和儿 童应特别 注意 , 密切观察并 发症 , 并注意休息 、 营养支持等 ; 三是合 理应用对症 治疗药 物, 如 退热 、 止咳、 化痰 、 缓慢鼻黏膜充盥等药物治 疗 , 但 儿童 和青少年 应忌用 阿司 匹林等其 他水杨 酸类 药物 , 以防止不 良反应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一例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我科首次将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
膜炎治疗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一名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伴贫血、脓毒血症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控制感染、
引流管护理、压疮护理、营养支持。

结果 VSD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臀部广泛性坏
死性筋膜炎效果明显。

该患者臀部19cm×11cm巨大创面完全愈合,最后治愈出院。

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为创面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抗感染治疗、外科
植皮、营养支持、心理干预,能有效治疗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

关键词:VSD负压引流;坏死性筋膜炎;臀部创面;护理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
身中毒性休克[1]。

它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积感染部位的肌肉
组织。

临床表现为片状红肿、剧烈疼痛、血性水疱和恶臭渗夜。

VSD负压引流是由一次性负
压引流泡沫敷料、生物透性薄膜、负压引流装置三部分组成,使开放的创面变成闭合,通过
持续的负压吸引及时地清除细菌、渗夜、分泌物等,大大地减少机体对毒性代谢产物的重吸收,从而有效地预防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5年10月28日我科收治一名臀部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68岁男性患者,患者在工地工作时臀部皮肤擦伤,随后右臀部出现鸡蛋大小肿物,肿物逐渐增大并破溃,流
出大量黄色恶臭脓液。

于当地行清创术后转至我院,右臀部可见19cm×11cm巨大溃疡,深及肌肉,创面有少量白色坏死组织。

实验室检查:降钙素原:24.36ng/ml,白细胞20.08G/L,
红细胞2.8G/L,血红蛋白78g/l,总蛋白35g/l,白球比(A/G)0.6,肌酐261.8umol/l。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10月29日全麻下进行了臀部清创+VSD放置术。

11月4日局麻下清创并置换VSD。

11月11日拔除VSD,伤口分泌物培养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伤口换药配
合抗感染、补充白蛋白、输血及营养支持,于11月17日连续三天涂片结果显示阴性。

次日
全麻下行“游离植皮+VSD放置术”。

11月29日,拔除VSD,植皮处完全愈合,治愈出院。

1.3 结果患者住院32天,总费用达10万,臀部19cm×11cm巨大溃疡完全愈合,肝肾功
能恢复正常,贫血得以纠正,感染得到控制,完全治愈出院且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患者入院时有感染性休克的危险,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
血压、脉搏、体温、呼吸、每小时尿量、血氧饱和度等。

持续心电监护和吸氧,给予中凹左
侧卧位。

观察记录渗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遵医嘱采血急查血常规、大生化、凝血功能、
血气分析、心电图和胸片,并进行补液、升压、抗感染治疗[3]。

2.1.2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左侧卧位和俯卧位交替,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及时帮助患者更
换被服和衣裤。

严格卧床,指导床上大小便,并予床栏保护。

2.1.3 术前准备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会阴部备皮、禁食禁饮。

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和
VSD优点,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减轻顾虑。

2.2 术后护理
2.2.1 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去枕俯卧,头偏向一侧,禁食禁饮,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氧
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2.2 VSD的护理保证负压装置连接紧密,维持负压在0.015-0.025MPa之间。

泡沫敷料
塌陷紧贴创面,内管形态凸显,表示负压良好。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

指导患者保持
引流管通畅,勿折叠、受压,集液瓶应低于伤口平面,防止引流液反流。

遵医嘱将普通输液
器分离头皮针后连接VSD管腔侧孔,持续甲硝锉以5-8滴/分钟的速度缓慢滴注,冲洗创面和管道。

每两小时观察一次,集液瓶每天更换一次。

2.2.3 暴露创面及取皮区的护理外科清创和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关键[4]。


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创面每日换药两次,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脓液,用双氧水和碘伏反
复冲洗消毒,纱布和绷带包扎。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起初创面敷料可见黄绿色分泌物,换药4天后,创面渗夜明显减少。

连续三次涂片显示阴性,各项炎症指标也恢复正常。

最后
选择在背部取稍大于切口的刃厚皮片,放在右臀部创面,取片区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并加压包扎。

术后11天间断拆线,皮瓣存活良好,取皮区创面干燥。

指导患者穿着柔软舒适的棉质
上衣,避免反复磨擦取皮区,改变体位时动作轻柔,以免牵拉伤口。

2.2.4 疼痛的护理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疼痛,因此术前向患者讲解疼痛数字评分方法(NRS),术后每天进行疼痛评分,当患者疼痛评分≧4分时,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营造
舒适安静的环境,允许患者发出疼痛信号,重视患者疼痛反应[5]。

该患者手术后当天疼痛评
分为10分,血压190/106mmHg,遵医嘱静脉滴注加罗宁后,血压骤降,患者出现浅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4分。

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8小时后患者意识恢复清楚。

在疼痛的护理上,应做到及时评估、正确处理,注意观察止痛剂对意识、血压、呼吸的影响。

2.2.5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每日监测体温4次,大于38.5℃应警惕感染,遵医嘱使用抗
生素、输注白蛋白、输血,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饮食,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运用气垫床、翻身枕,每2-3小时改变卧位一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保持皮肤
清洁、床铺整洁,预防压疮的产生。

为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预防坠积性肺炎。

2.2.6 心理护理该患者经济状况一般、住院时间长加上手术花费较高,患者觉得自己拖
累家人。

护士经常使用支持性语言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与患者家属
及医生的沟通,让患者得到多方位的支持和关爱,消除顾虑,积极治疗。

3 小结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感染性休克。

该患者为老年患者、创面大、对治疗及预后的信心缺乏,而VSD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地清除细菌、脓液,控制感染,
促进肉芽组织爬行,为植皮创造有利条件。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VSD负压封闭治疗配合早
期控制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促进了创面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
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秀莉.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9,35(6):109-110.
[2] 袁曼萍. VSD技术在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应用护理[J]. 临床护理,2014,12(17):
318-319.
[3] 李冬美,武海珍. 一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8,7(8):642-643.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 先戴上口语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2010:99-102.
[5] 李玉兰,代琴玲,朱元真. 一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伤口处理及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