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实验报告
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试验背景土方碾压试验是为了评估土方碾压作业的效果以及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而进行的。
土方碾压是一种常见的土方工程施工方式之一,通过使用土方碾压机对挖掘出来的土方进行压实,使土方达到一定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为:1.评估土方碾压操作的效果;2.评估不同碾压方式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3.评估不同土质条件下的碾压效果;4.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和适用性。
三、试验方法1.客观评估法:通过使用土方碾压机对一定面积内的土方进行碾压作业,然后对碾压前后的土方进行密实度测定,从而评估碾压操作的效果。
2.对比试验法:选取不同的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进行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碾压效果,评估不同条件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
3.实测法:通过对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参数进行实测,包括碾压力、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和适用性。
四、试验结果1.客观评估结果:通过对碾压前后的土方进行密实度测定,发现碾压操作能够显著提高土方的密实度,平均提高了30%以上。
证明碾压操作对土方的密实度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2.对比试验结果:通过对比不同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下的碾压效果,发现不同碾压方式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在较松散的土质条件下,碾压效果更为明显。
3.实测结果:通过实测碾压机的性能参数,发现该碾压机具有较大的碾压力、较高的振动频率和适中的振动幅度,适用于一般的土方碾压作业。
五、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土方碾压操作能够显著提高土方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2.不同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较小,但在较松散的土质条件下,碾压效果更为明显。
3.本次试验的土方碾压机具有较好的性能,适用于一般的土方碾压作业。
4.未来可进行更多的试验,以验证本次试验的结论,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碾压机进行进一步改进。
1.XXX.《土方工程施工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一、测试目的碾压试验旨在评估碾压机的性能指标,包括碾压效果、碾压速度、移动性能等,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优化设计。
二、测试装置与方法1.测试装置:标准碾压机、测试地面、测量仪器(包括测速仪、测压仪、测量尺等)2.测试方法:a.确定测试地面,保证其平坦度符合测试要求。
b.将碾压机放置在测试地面上,启动并调整至工作状态。
c.进行碾压测试,记录碾压机的工作参数和测试结果。
d.对不同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评估结论。
三、测试内容与结果1.碾压效果测试:a.选择不同材料(如土壤、沥青等)进行碾压测试,并记录碾压前后的厚度、密度等参数。
b.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碾压机对不同材料的碾压效果,如压实程度、稳定性等。
2.碾压速度测试:a.设置不同碾压速度(如慢速、中速、快速等),进行相同材料的碾压测试。
b.记录测试时间和碾压效果,根据测试结果评估不同速度下的碾压效率和质量。
3.移动性能测试:a.测试碾压机的前进、后退、转弯等移动性能,记录其灵活性和稳定性。
b.对不同移动方式进行评估,确定碾压机的适用环境和工作场景。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碾压效果:经过碾压测试,碾压机对土壤和沥青的压实效果良好,压实程度达到标准要求。
且碾压后的材料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强。
2.碾压速度:不同速度下的碾压效果相对稳定,但慢速碾压的压实效果稍好于快速碾压,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碾压质量下降。
3.移动性能:碾压机的前进、后退、转弯等移动性能良好,能灵活应对各种工作场景。
在崎岖地形和狭窄空间中,其稳定性较强。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碾压机的碾压效果良好,适用于土壤和沥青等材料的压实工作。
2.在碾压速度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慢速碾压效果较佳。
3.碾压机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工作环境。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使用碾压机时,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参数。
2.对于需要高质量碾压的情况,建议选择慢速碾压,并适时调整碾压参数。
堤防碾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检验土料与砂砾(卵)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度值。
2. 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 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料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 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土料:采用天然砂砾土,粒径在0.5-5cm之间,含水量在15%左右。
2. 砂砾(卵)料:采用天然砂砾,粒径在5-20cm之间,含水量在10%左右。
3. 压实机具:振动压实机、平板振动压实机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场地布置:试验场地位于堤基范围内,面积不小于20m×30m。
将试验场地以长边为轴线方向,划分为10m×15m的4个试验小块。
2. 试验小块准备:在中线一侧的相连两个试验小块,铺设土质、天然含水量、厚度均相同的土料;中线另侧的两个试验小块,土质和土厚均相同,含水量较天然含水量分别增加或减少某一幅度。
3. 铺料厚度和土块限制直径:按SL260-2014表8.2.2选取,不再做比较。
4. 实验步骤:(1)将土料和砂砾(卵)料均匀铺设在试验小块上,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使用振动压实机、平板振动压实机等压实机具进行碾压。
(3)记录每层碾压遍数、压实参数等。
(4)每层碾压完成后,测量压实度,并与设计压实度值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料压实度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土料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值,满足施工要求。
2. 砂砾(卵)料压实度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砂砾(卵)料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值,满足施工要求。
3. 实验结果分析:(1)压实机具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度值。
(2)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料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3)实验结果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确保堤防工程的质量。
五、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检验了土料与砂砾(卵)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度值,结果表明实验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碾压试验报告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概述2、试验目的3、试验依据4、试验场地布置5、碾压试验控制标准6、现场碾压试验过程7、碾压试验结果及建议施工参数1 概述2试验目的1.本试验针对箱基两侧土方回填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松铺)、振动碾型号、碾压遍数、最优含水率、颗粒级配分析和干密度等进行测试;2.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控制标准的填筑参数,如铺层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振动碾工作性能等指标;3.通过生产性试验,确定最优组合参数,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的压实标准;4.确定回填施工机械及设备型号及施工工艺参数;5.通过试验确定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制定壤土、砾砂填筑的施工检验检测标准。
3试验依据及参考(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程》SL274-2001(5)XXXX施工设计图纸4试验场地布置选择在将相河附近的空场地,场地面积54×20㎡,作为试验场地。
试验料铺填前先进行填筑基面清理,将表面腐殖土及植被根等杂物清理干净,而后采用推土机整平,振动碾碾压密实,使基础的密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的铺层密度,其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0㎝内。
碾压试验前,我室对现场壤土的含水率进行测试,壤土含水率较大,在碾压区内摊铺晾晒四天后进行的碾压试验。
对试验场地进行验收后,在压平的基础面上用白灰进行放线,测量人员在试验场地内取样点上测量高程,作为控制铺土厚度和观测压实沉降量的依据,并将不同铺层厚度的取样断面引出试验场地以外,进行标识。
5碾压试验控制标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填筑土料采用挖方土料。
试验回填用壤土、砾砂材料取自本标段箱基渡槽开挖区,由施工单位地质工程师和监理地质工程师确认。
碾压试验应达到设计要求:箱基内回填壤土的压实度不小于0.9、箱基内回填砾砂相对密度不小于0.65、基础两侧回填壤土压实度不小于0.96、基础两侧回填砾砂相对密度不小于0.75。
5.1主要碾压试验设备本次碾压试验选择碾压机械为HW-70(3KW)蛙式打夯机两台、YZ18F型振动碾一台及20t自卸汽车三辆、装载机、挖掘机一台。
2标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

2标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对土方填筑碾压进行性能测试,了解其压实效果和密实度,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验材料1.土方填筑料: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填土料作为试验填充料,土层由夯实粉砂、砂土和粘土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厚度。
2.碾压设备:使用一台标准的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试验,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振动频率。
3.试验仪器:包括密度计、水平仪和尺子等,用于测量土方填充料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三、试验方法1.确定试验填充料的厚度和碾压次数: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土方填充料的厚度,设定碾压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进行碾压前期准备工作。
2.碾压试验过程:开始对土方填充料进行碾压,保持碾压机的稳定速度和压力,确保对填充料进行均匀碾压。
3.测试密实度:在碾压结束后,使用密度计对填充料的密实度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4.测试平整度:使用水平仪和尺子对碾压填充料的表面平整度进行测量,评估填充料的平整程度。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 土方填充料的密实度为xx%,符合工程要求的密实度标准。
2. 填充料的平整度为±xx毫米,表面平整度良好。
3. 碾压填充料的厚度为xx厘米,碾压次数为xx次。
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碾压填充料的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标准,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试验结论本次标土方填筑碾压试验结果良好,填充料的密实度和平整度符合工程要求,证明该碾压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效果。
建议在工程施工中继续采用碾压机进行土方填充料的碾压工作,以确保填充料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六、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可以清楚了解到碾压填充料的效果,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得出结论,为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今后的工程中,应继续进行类似试验,不断完善和提高碾压填充料的工艺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为本次标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补充,欢迎讨论和交流。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碾压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碾磨机对不同材料的研磨效果,分析并评估该碾磨机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方法1.确定实验材料:选择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进行测试,包括硬度较低的塑料颗粒和硬度较高的金属颗粒。
2.设定碾磨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碾磨压力、速度和时间。
3.进行碾压试验:将实验材料放入碾磨机中,并启动碾磨机进行研磨,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对碾磨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估该碾磨机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结果经过测试,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软质塑料颗粒:在适当的碾磨参数下,碾磨机对软质塑料颗粒的研磨效果良好,能够将颗粒较快地研磨成所需的细颗粒。
2.硬质金属颗粒:由于硬质金属颗粒的硬度较高,需要较大的碾磨压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的研磨效果。
四、分析与评估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碾磨机适用于研磨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但在处理硬质材料时需要较大的碾磨压力和时间。
2.碾磨机的研磨效果与所选用的碾磨参数密切相关,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参数来达到最佳的碾磨效果。
3.碾磨机在研磨软质塑料颗粒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效果,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碾压试验的结果和分析,该碾磨机在研磨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效果,并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研磨要求,合理调整碾磨参数,以优化碾磨效果。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碾磨机的结构和工艺,提高其研磨性能,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碾磨机时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碾压实验报告

碾压实验报告碾压实验报告引言碾压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性质,碾压能够使土壤更加坚实稳定,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碾压参数对土壤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以提供实际工程中的参考依据。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分别为黏土、砂土和混合土。
每种土壤样本分别进行了三组实验,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参数包括碾压次数、碾压速度和碾压压力。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条件下土壤的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1. 将土壤样本放置在碾压设备下方的平台上。
2. 根据实验设计确定碾压次数、碾压速度和碾压压力。
3. 启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操作。
4. 每次碾压结束后,使用密实仪测量土壤的密实度。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实验组合。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碾压次数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的密实度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碾压次数的增加可以使土壤颗粒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孔隙空间,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2. 碾压速度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较低的碾压速度可以更好地将土壤颗粒压实在一起,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然而,当碾压速度过高时,土壤颗粒无法充分接触和结合,导致密实度的下降。
3. 碾压压力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碾压压力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较高的压力可以使土壤颗粒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填充孔隙空间,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4. 碾压参数对土壤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碾压参数的变化对土壤的承载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
适当的碾压次数、速度和压力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本实验研究了碾压技术在土壤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方面的应用。
通过改变碾压次数、速度和压力等参数,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些结果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土壤处理和建筑物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碾压金属实验报告

碾压金属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碾压金属实验,了解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实验原理:碾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它是通过将金属材料放置在碾压机中,通过辊轮对金属施加大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需的形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铝制金属材料进行碾压实验。
实验材料和设备:1. 碾压机2. 铝制金属材料3. 测量工具(卡尺、游标卡尺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将铝制金属材料放置在碾压机中,调整碾压机的辊轮间距。
3. 打开碾压机,使辊轮开始转动,并对金属材料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
4. 观察金属材料的变形情况,记录下碾压过程中金属材料的长度和厚度。
5. 停止碾压,关闭碾压机,取出金属材料。
6.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碾压后的金属材料的长度和厚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碾压前后金属材料的长度和厚度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材料的应变和应力,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及应力-应变曲线,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施加的压力增加,金属材料的长度和厚度逐渐减小,发生了塑性变形。
在初期阶段,金属材料的应变增加较为迅速,但随着压力增加,应变增加的速率逐渐减缓。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金属材料的应变和应力呈线性关系,即服从胡克定律。
超过一定压力后,金属材料可能发生断裂或破裂。
实验结论:通过碾压金属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塑性变形,其中金属材料的应变和应力呈现一定的关系,并且随着外力的增加,变形速度逐渐减缓。
实验结果可用于工程设计和金属加工中,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如何正确使用碾压机和测量工具,提高了对实验仪器的熟练度和操作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及老师的指导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次实验让我更加了解了金属材料的特性,对工程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OO
堤防工程(37+000~40+000)填筑现场试验成果报告
XXOO
XXOO
2011年9月3日
堤防工程(37+000~40+000)
填筑现场试验成果报告
一、试验的目的:
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
2、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压实度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确定筑堤和碾压的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二、试验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
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3、击实试验确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取土区(37+000~40+000)最大干密度1.69g/cm 3,最优含水量19.5%;设计压实度不小于0.92,控制干密度不小于1.55g/cm 3。
三、碾压试验区选定、及各项施工参数的确立
1、试验位置:设在桩号右39+100~39+145堤基范围内。
选择60×10m 的区域作为试验场,纵向划分为15×10m 的3个试验小块。
如图所示;
2、碾压机具:SD16L 型履带式推土机(自重18.6T );
3、铺土厚度:25cm 、30cm 、35cm ;
4、碾压遍数: 2、3、4遍。
试验块如图所示,图中所示数据为铺土厚度:
三、资源配置
1、机具设备:挖掘机、自卸车、SD16L 型履带式推土机。
2、试验仪器:环刀、电子天平、微波炉、酒盅、水准仪、5m 塔尺、50m 卷尺等。
3、人员配置及各岗位职责
1)总负责人:XXOO
负责本实验的总指挥及外部协调等工作。
2)测量负责人:XXOO (其他测量人员2人)
负责放线、定位、铺土厚度检测、记录、汇总等,及时向总负责人提供测量数据。
3)实验负责人:XXOO (操作人员2人)
负责铺土厚度、碾压遍数控制,及时进行现场取样、试样保护,并进行填筑含水量、压实土的干密度、压实度的试验。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向总负责人提供有关信息。
4)机械负责人:XXOO (操作人员4人)
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按实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四、试验方案
本工程为老堤加固培高,作业面狭长且下宽上窄。
计划根据现场工作空间情况及以往老堤加固施工经验,使用SD16L型履带式推土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保证履带搭接宽度在1/3履带宽以上。
碾压遍数分别为2遍、3遍、4遍。
压实后,取样检测压实度,检测深度为铺土厚度1/3处。
五、试验过程描述
现场试验程序为:
基面整平→监理验收合格→施放试验区边界线→铺料→整平→碾压2
遍→取样检测→碾压3遍→取样检测→碾压4遍→取样检测。
①、选用适当含水率的河道开挖土料,完成现场碾压试验。
试验时采用的机具与施工时使用机具的类型、型号相同。
②、试验段设在桩号左39+100~39+145堤基范围内进行。
将地基平整清理,并将表层压实至填土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
③、选择60×10m的场地面积作为试验场,以其长边为轴线方向,划分为15×10m的3个试验小块。
④、铺设厚度为25cm、30cm、35cm,含水率范围按最优含水率上下浮动
3%控制,土块限制直径按规范选取,不再作比较。
⑤、厚度为25cm、30cm、35cm的小块按计划分别碾压至预定遍数后,在填筑面上取样做干密度试验。
⑥、每个试验小块,每次的取样数应达12个,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干密度值。
⑦、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切破坏现象等,并作好记录。
⑧、多次试验,对各参数做多种调控试验。
⑨、碾压试验的抽样合格率,宜比大规模施工时规定的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
六、成果整理
试验完成后,应根据实测干密度值得出每个小块的施工机械对应干密度值的压实遍数关系曲线图(附后)。
七、碾压试验成果分析及施工参数确定
1、根据碾压试验成果和碾压控制标准确定施工参数,根据后附干密度与压实遍数曲线图分析:推土机作为碾压机具碾压能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但铺土25cm生产能力偏低,不予选用;铺土35cm能耗较高,不予选用。
2、最终选定用于本工程填筑施工技术参数为:
采用SD16L型履带式推土机进行碾压,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为3遍。
附:1. 碾压试验干密度成果统计表。
2.干密度、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图。
碾压试验干密度成果统计表
干密度(g/cm 1.60 1.65
碾压遍数
3 )
1.55 1.50 1.45
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图
(推土机、铺土25cm )
碾压试验干密度成果统计表
干密度(g/cm 1.60 1.65
碾压遍数
3 )
1.55 1.50 1.45
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图
(推土机、铺土30cm )
碾压试验干密度成果统计表
干密度(g/cm 1.60 1.65
碾压遍数
3 )
1.55 1.50 1.45
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图
(推土机、铺土3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