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
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检测系统的研制

对履 带式 工 程机 械 的 发 动机 、传 动 系统 、液 压 系统 等 检 测平 台设计 为 固定 测 功平 台和 移 动测 功平 台两 个
重要零 部 件 的性 能检 测 ,该 种方 式往 往需要 将履 带式 部 分 ,移 动测 功平 台安 装 在 滑 轨装 置 上 ,通 过 液 压 缸
工业控制计算机
l
f
f
J
i模拟信号采集卡l 冲信号采集卡l畦电器输出控制
f
f
I
『
牍抱H膏号采集盘 申l言鞣 崾}I继电器 0 J ]子6R^7o直流调脚
图 3 计算机测控 系统 总体结 构
4.1 工控机 及传 感器 履 带 式 工 程 机 械 底 盘 检 测 系 统 采 用 研 华 IPC一
· l69 ·
检测与控制
2012年第2期 (总第118期)·机 械 研究 与应 用 ·
计 算 机 测控 系 统 包 括 工控 机 、传 感 器 、数据 采集 卡、RS232串行通信卡 以及软件等部分 ,完成检 测平 台 的调整 、转 矩转 速 信 号 的采 集 处 理 、加 载 控制 等功 能 。进行 履 带式 工程 机 械底 盘动 力性 能检 测 时 ,计算 机 测 控 系统 对整 个试 验 过程进 行 监控 ,实 时显示 各种 试 验 数据 ,并 将 这些 参数 储存 到 数据库 中。辅 助装 置 包括 挡块 、锁紧装 置 、液压 站 、LED灯 屏 、打 印机 等设 备 ,这些 设 备是 整个 检测 系统 完 成正 常功 能必 不可少 的组 成 部分 。 3 检测 平台 3.1 路 面 模 拟装 置
方式 有路 试 法 和 台架 测 试 两种 形 式 。路 试 法 需 要专 用履带 结构 ,以适应 履带 式工 程机 械行走 装 置接 地 面
履带底盘的组成介绍及各参数的计算

式中 B – 轨链节高度; D – 销子套外径; - 轨链节最小厚度。
轨链节的主要破坏形式仍为踏面磨损。
履带板宽度b由设计规定的机械平均单位接地压力Pp确定
b Gt 2 LP p
应处理好参数b和履带接地长度L的关系。窄而长的履带, 滚动阻力小(因土壤变形阻力较小),牵引附着性能较好, 但转向阻力较大。b/L之值一般为:
设计履带架时,要妥善确定履带架摆动轴线、驱动轮 轴线、导向轮轴线间的距离。
图8-3为TY15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带架铰接中 心线与驱动轮轴线重合。
右图8-4为D10推土 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 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 轮轴线不重合。
现代结 构的半刚性 悬架履带拖 拉机中,广 泛采用平衡 梁,如右图 8-5所示。
图8-6之结构对履带防尘未考虑,这是其不足之处。在 D80A推土机轨链节的凹槽中各放置了一个防尘圈,这样 以来对于防止灰尘砂砾的进入很有效,使履带销和销子 套间的磨损大为减小,如下图8-7所示。
另一种密封式履带其结 构见右图8-8所示。
由于履带密封技术在实 践中卓有成效,国内外又研 制成功另一种密封润滑履带, 其结构见右图8-9所示。
二、车架 型式:全梁式、半梁式两种。
全梁架式车架是一完整的框架,如东方红75拖拉机, Caterpillar后置发动机式装载机等采用这种全梁式车架。
半梁架式车架一部分是梁架,而另一部分则利用传动 系的壳体。这种车架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履带拖拉机中。
如图7-1为两根箱形纵梁和后桥桥体焊成一体,其前 部用横梁相连。
1、节销式啮合:驱动轮轮齿与履带板的节销进行啮合。
这种啮合方式履带销所在的圆周近似地等于驱动轮 的节圆,驱动轮轮齿作用在节销上的压力通过履带销的 中心,如图8-6和8-7所示。
履带式车辆底盘

履带式车辆底盘一般来说,在机动车辆底盘上装上各种作业装臵就组成了不同作业机械。
底盘是机动车的基础。
机动车有履带式底盘和轮胎式底盘,如拖拉机底盘和汽车底盘。
以拖拉机底盘为基础车装上铲土刀架、刀片和操纵机构就成了推土机;在履带式底盘上装上铲斗、动臂和操纵装臵就组成了履带式装载机或挖掘机;装上送料装臵、熨平装臵、调控装臵就成了履带式沥青摊铺机。
履带式车辆具有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稳定性好、越野性能好、爬坡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在建筑机械、筑路机械、农业机械中广泛应用。
履带式车辆除工作装臵,操纵机构、发动机、电气设备外的其他系统都可称为底盘。
下面以东方红型拖拉机和推土机底盘为主,介绍履带式底盘的功用和组成。
底盘由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车架组成。
一、履带式车辆行走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轮,使驱动轮得到驱动扭矩。
履带式车辆是通过两条卷绕的履带支承在地面上,履带上的履刺插入土壤,驱动轮在驱动扭矩作用下,通过轮齿和履带板节销之间的啮合不断地把履带从后方卷起,沿行驶方向向前铺设,形成前进的导轨,并在支重轮的作用下嵌入地面。
接地的那部分履带就给土壤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土壤也就相应地给履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推动履带前进的驱动力。
驱动力是通过卷绕在驱动轮上的履带传给驱动轮轴,再由轮轴通过机体传到支重轮上的。
当驱动力足以克服滚动阻力时,支重轮就在履带上向前滚动,使车辆向前行驶。
由于驱动轮在驱动扭矩作用下不断把履带一节一节卷送到前方,再经导向轮把它铺在前方地面上,使支重轮不断地在履带铺设的轨道上滚动。
由此可见,履带是通过履带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驱动力的。
履带驱动力的最大值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能力(即发动机曲轴输出扭矩大小),同时又受履带与土壤间附着条件的限制。
履带的滚动阻力是由土壤垂直方向的变形和行走系各机件的相互摩擦作用而形成的。
设法减小滚动阻力和改善附着性能,可增加车辆的牵引力。
二、传动系东方红75型拖拉机传动系由离合器、万向传动装臵、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动力输出轴等部分组成。
工程机械履带底盘设计方案

工程机械履带底盘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工程机械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其中,履带底盘作为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工程施工中承担着重要的运输和承载功能。
因此,对履带底盘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本文将对工程机械履带底盘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设计要求1. 载重能力高:工程机械履带底盘要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中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耐磨性强:由于工程机械需要在各种崎岖的路面和复杂的工地中进行作业,因此履带底盘需要具有较强的耐磨性,保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3. 性能稳定:履带底盘在工程作业中需要保持稳定的行驶性能,不易产生侧倾、摇晃等情况,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维修方便:履带底盘的设计要求能够方便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5. 成本控制:履带底盘的设计要求在满足以上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使设备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三、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履带底盘的主要结构包括履带、履带轮、轮链、导向轮、张紧轮等部件。
在设计时,需要选择优质的材料,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和耐磨性。
2. 增强承载能力:通过优化轮链结构和材料,增加张紧轮的数量和尺寸,提高履带底盘的承载能力。
并且采用液压系统对履带进行调节,保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3. 提高耐磨性:选用高强度的合金材料作为履带和履带轮的制造材料,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可以在履带上加装耐磨板,减少履带的磨损。
4. 稳定性设计:通过对轮链结构的优化设计,增加导向轮和张紧轮的数量和尺寸,提高了履带底盘的稳定性。
另外,利用先进的悬挂系统和减震装置,能够更好地保证设备运行的平稳性。
5. 维修方便: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维修和保养的方便性,简化履带底盘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6. 成本控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减少履带底盘的制造成本,提高竞争力。
《履带式底盘设计》课件

支撑轮用于支撑履带,减少行走过程中的 振动和冲击。支撑轮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底 盘结构和行走需求而定。
履带式底盘的设计原则
稳定性
底盘设计应确保在各种 地形和工况下的稳定性
,防止倾翻和滑移。
效率与可靠性
设计应注重提高行走效 率和可靠性,降低故障 率,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
机动性
底盘应具备良好的机动 性,能够快速响应操作 指令,适应不同地形和
详细描述:优化履带式底盘设计,降低其能耗,例如优化 传动系统和动力系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和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减少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循环利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优化履带式底盘设计,使其易于拆卸和回收利 用,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基于成本优化的履带式底盘设计
总结词
降低制造成本
01
02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履带式底盘的制造成本 ,例如采用低成本材料、简化制造工艺、优 化零部件结构等。
总结词
提高生产效率
03
总结词
降低维护成本
05
06
04
详细描述
优化履带式底盘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和模块化 的结构,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 本。
性能。
履带结构优化
根据底盘结构和行走需求,对履带 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如履带宽度、 节距、履带块数目等,以提高履带 适应性和行走稳定性。
履带连接方式
选择合适的履带连接方式,如螺栓 连接、卡扣连接等,以确保履带的 可靠性和装配方便性。
驱动轮设计
驱动轮材料
01
选择具有高强度、耐磨和耐冲击性能的驱动轮材料,如铸钢、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α=90°,纯剪切
➢ 弹簧变形(biàn x当ínαg=)6量0°,大弹,簧但的弹橡性胶(tánxìng)变形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大,弹簧的压缩变形
能和剪切变形能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此这时弹簧吸收的能量最大。
抗剪能力差,因此
吸收能量的能力较
第十页,共35页。
三 弹性 (tánxìng)悬架
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悬架的减振、缓和路面 冲击能力强。能够(nénggòu)缓和机器高速行驶而带来的各种冲击 。
第十六页,共35页。
整体式履带(lǚdài) 履带(lǚdài)板 履带(lǚdài)销
第十七页,共35页。
组合式履带 (lǚdài)
履带(lǚdài) 板
链轨节
履带(lǚdài) 销
第十八页,共35页。
标准型(一般土质(tǔ zhì)地面)矮履齿型(松散(sōngsǎn)岩
石地面)
双履齿型(矿山
第四页,共35页。
第二节 履带式机械(jīxiè)的悬架
一、刚性(ɡānɡ x➢ìn机ɡ体)悬重量架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无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不能缓和冲击和振动
,但具有较好的作业稳定性。 ➢ 一般用于运动速度较低但要求(yāoqiú)稳定性良好的机械上。
第五页,共35页。
WY60型挖掘机 (无台车架设计)
六、台车架(chē jià)
功 用:传递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转向时以及在横向坡道 上工作时,行走装置不发生横向偏歪。
设计要求(yāoqiú):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类 型:一般分为斜撑臂式和非斜撑臂式两种。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第五节 行走装置(zhuāngzhì)的液压驱动方式
履带底盘的工作原理

履带底盘的工作原理
履带底盘是一种用于特殊车辆或机械设备的底盘工作原理,其主要由履带、驱动轮和承载轮等部分组成。
履带底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履带与地面摩擦产生牵引力,使车辆或机械设备得以行驶或操作。
具体而言,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驱动轮转动:履带底盘中的驱动轮通过电动机或液压驱动系统带动,开始转动。
2. 传动力传递:驱动轮的转动通过链条或齿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履带。
3. 履带滚动:受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作用,履带开始滚动。
其滚动的方向与驱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4. 牵引力产生: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反作用于驱动轮,产生牵引力。
5. 车辆行驶:牵引力将车辆或机械设备推动或拉动,使其沿着所需方向行驶。
除了产生牵引力外,履带底盘还能提供一定的承载能力。
履带底盘上的承载轮与地面接触,通过支撑车辆或机械设备的重量来分散荷载,并提供稳定的支撑。
总的来说,履带底盘通过驱动轮带动履带滚动,产生牵引力,从而使车辆或机械设备得以行驶,并通过承载轮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这种工作原理使履带底盘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复杂工作环境。
履带式车辆底盘

履带式车辆底盘一般来说,在机动车辆底盘上装上各种作业装臵就组成了不同作业机械。
底盘是机动车的基础。
机动车有履带式底盘和轮胎式底盘,如拖拉机底盘和汽车底盘。
以拖拉机底盘为基础车装上铲土刀架、刀片和操纵机构就成了推土机;在履带式底盘上装上铲斗、动臂和操纵装臵就组成了履带式装载机或挖掘机;装上送料装臵、熨平装臵、调控装臵就成了履带式沥青摊铺机。
履带式车辆具有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稳定性好、越野性能好、爬坡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在建筑机械、筑路机械、农业机械中广泛应用。
履带式车辆除工作装臵,操纵机构、发动机、电气设备外的其他系统都可称为底盘。
下面以东方红型拖拉机和推土机底盘为主,介绍履带式底盘的功用和组成。
底盘由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车架组成。
一、履带式车辆行走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轮,使驱动轮得到驱动扭矩。
履带式车辆是通过两条卷绕的履带支承在地面上,履带上的履刺插入土壤,驱动轮在驱动扭矩作用下,通过轮齿和履带板节销之间的啮合不断地把履带从后方卷起,沿行驶方向向前铺设,形成前进的导轨,并在支重轮的作用下嵌入地面。
接地的那部分履带就给土壤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土壤也就相应地给履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推动履带前进的驱动力。
驱动力是通过卷绕在驱动轮上的履带传给驱动轮轴,再由轮轴通过机体传到支重轮上的。
当驱动力足以克服滚动阻力时,支重轮就在履带上向前滚动,使车辆向前行驶。
由于驱动轮在驱动扭矩作用下不断把履带一节一节卷送到前方,再经导向轮把它铺在前方地面上,使支重轮不断地在履带铺设的轨道上滚动。
由此可见,履带是通过履带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驱动力的。
履带驱动力的最大值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能力(即发动机曲轴输出扭矩大小),同时又受履带与土壤间附着条件的限制。
履带的滚动阻力是由土壤垂直方向的变形和行走系各机件的相互摩擦作用而形成的。
设法减小滚动阻力和改善附着性能,可增加车辆的牵引力。
二、传动系东方红75型拖拉机传动系由离合器、万向传动装臵、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动力输出轴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2005/08/04目录第一章履带底盘传动系概述 (3)第一节机械传动系 (3)第二节液力机械传动系 (4)第三节液压传动系 (6)第四节电传动 (6)第五节液压机械传动系 (7)第六节组件式设计的传动系 (8)第二章履带式工程机械驱动桥 (10)第一节履带式推土机的常规驱动桥 (10)第二节履带式工程机械转向原理 (11)第三节驱动桥布置方案 (17)第四节中央传动 (17)第五节转向离合器 (19)第六节转向制动器 (22)第七节终传动 (26)第八节动力差速式转向装置 (30)第九节 D8L转向离合器与制动器 (33)第三章履带式底盘行走系 (34)第一节履带式底盘行走系的尺寸参数和结构布置 (35)第二节悬架 (37)第三节履带张紧装置设计 (40)第四节驱动链轮齿形设计 (44)第六节履带设计 (52)第七节橡胶履带行走系概述 (57)第一章履带底盘传动系概述动力装置和驱动轮之间所有的传动部件总称传动系。
传动系的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功率,通过减速增扭后传给驱动轮,并改变发动机功率输出特性,使作业机械具有合适的工作速度和足够的牵引力,满足作业机械行驶作业要求。
不同的工程机械对传动系有不同的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工程机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但是柴油机功率输出特性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不能适应行驶作业要求。
(1)根据作业工况,要求柴油机在提供足够功率的同时,要求驱动轮的转速(行驶速度)和驱动力矩(牵引力)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而柴油机在输出一定功率时,其转速和扭矩变化范围较小,不能满足作业要求。
(2)作业时,要求驱动轮能改变转向,实现机械的前进和倒退行驶,但是,柴油机一般只能按一个方向旋转。
(3)为减轻机重,工程机械大多选用转速较高的中、高速柴油机,而驱动轮一般要求转速低扭矩大。
(4)作业中往往要求传动系中断向驱动轮传递动力,而柴油机并不停止运转。
(5)在弯道行驶时要求两侧驱动轮有不同的转速。
(6)保证柴油机能空载起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履带式机械的传动系类型和组成。
第一节机械传动系图1是履带式推土机的机械传动系简图图1 履带式推土机的机械传动系简图1 柴油发动机2 动力输出箱3 主离合器4 小制动器5 联轴器6 变速箱7 中央传动装置8 转向离合器 9 转向制动器 10 最终传动机构 11 驱动轮A 工作装置油泵B 主离合器油泵C 转向油泵一、组成机械传动系主要由动力输出箱2、主离合器3、机械变速箱6、中央传动7、转向离合器 8、转向制动器9、最终传动10、驱动轮11组成。
二、工作原理主离合器3用于切断或连接柴油机和传动系的动力传递。
临时切断动力,便于变速箱换挡;便于发动机在完全无载的情况下起动。
广泛采用摩擦式主离合器,能使柴油机和传动系柔合地连接起来,通过离合器打滑能起过载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和限制传动系中各零件所受的载荷,同时可以通过对离合器的操纵实现机械的微动和慢动。
变速箱6 用于改变传动系的传动比,扩大传给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起到降低转速增大扭矩的作用,并能变换驱动轮的旋转方向,通常变速箱设有空档,可以切断向驱动轮传递动力,以利发动机起动和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停车。
由中央传动7,转向离合器8 ,最终传动10组成的履带式驱动桥。
中央传动7由一对圆锥齿轮组成,实现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并将动力分别传到左右两侧;通过左右转向离合器使左右驱动轮可能得到不同的驱动转速和转矩,实现履带工程机械的转向;通过两对齿轮组成的最终传动10,再一次降低转速增大转矩。
机械传动系中通常采用直接用人力操纵换档机构的机械变速箱。
三、机械传动系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工作可靠、价格低廉,传动效率高并可利用柴油机运动零件的惯性作业。
机械传动一般履带式推土机的牵引效率高达75~80%,是几种传动型式中最高的,所以小型履带工程机械有采用机械传动系的。
机械传动系主要缺点在行驶阻力急剧变化的工况下,柴油机容易熄火,对驾驶员要求高并增加他的劳动强度。
同时要求柴油机有较大转矩适应性系数。
采用机械变速箱,换档时动力中断时间长,由于履带车辆行驶速度低,阻力大,换档时一般导致停车,不能利用机械的动能克服行驶阻力,影响机械的通过性能。
同时作业中柴油机的功率利用差,降低了生产率。
对于循环作业的工程机械,经常要前进、后退及改变车速(牵引力),换档频繁,每次换档都要脱开主离合器,并用人力操纵换档机构,驾驶员劳动强度大。
柴油机的振动直接传到传动系各零件,而行驶阻力的变化又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
因此,降低了柴油机和传动系各零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柴油机在急剧的变载工况下,会降低其平均输出功率。
行驶阻力的变化直接改变柴油机的工况,为了充分利用柴油机的功率,需增加变速箱的档位数,因而使变速箱结构复杂,并增加驾驶员换档次数。
上述缺点,在行驶阻力变化剧烈及经常改变行驶方向的工况,影响特别明显。
因此,机械传动系宜用于行驶阻力较平稳的连续作业机械。
第二节液力机械传动系图2为履带式推土机液力机械传动系简图一、组成液力机械传动系主要由动力输出箱2,液力变矩器3,动力换档变速箱5,中央传动6,转向离合器与制动器7,最终传动8和驱动轮9组成。
二、工作原理柴油机输出的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3传递到动力换档变速箱5,再经中央传动6,转向离合器与制动器7,到最终传动8。
除了用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换档变速箱,其它件基本与机械传动系相同。
在液力机械传动系中采用变矩器和动力换档变速器,不采用主离合器,防止柴油机过载熄火,平稳换档和起步,中断动力传递,实现微动等功能由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换档变速箱来完成。
三、液力机械传动系的主要优点(1)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的性能,使柴油发动机经常在选定的工况下工作,并能防止过载熄火。
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利用率,可大大减少换档次数,降低驾驶员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
(2)由于变矩器本身具有变速功能,对于同样的变速范围,可以减少变速箱的档位数,简化变速结构。
(3)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作为变速动力介质,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没有刚性的机械联系,因而减少传动系及柴油机零件的冲击、振动等载荷,提高了机械使用寿命。
(4)液力变矩器具有无级变速功能,因而使机械起步平稳,也可得到任意小的行驶速度。
(5)可以方便的实现动力换档,即在传递全部转矩情况下换档。
(6)可以使操作简单,即操作杆减少,操作省力。
据资料介绍,同等级履带式推土机液力机械传动系的出产率提高将近50%。
图2 履带推土机液力-机械式传动系布置简图1 发动机2 动力输出箱3 液力变矩器4 联轴器5 动力变速箱6 中央传动装置7 转向离合器与制动器8 最终传动装置9 驱动轮A 工作装置油泵B 变矩器与动力变速箱油泵C 转向离合器油泵D 排油油泵四、液力机械系的主要缺点(1)与机械传动系相比主要缺点是成本高,同时必须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液力变矩器制造质量,努力提高变矩器的效率。
(2)牵引效率低,一般只有65%左右,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了提高牵引效率,该公司采用部分功率机械分流的变矩器,使牵引效率提高到68%,同时带来该变矩器结构复杂,增加了制造的难度。
第三节液压传动系图3是静液压驱动的履带推土机传动简图。
图4是摊铺机传动系简图。
图3 履带推土机液压传动简图图4 摊铺机液压传动简图一、组成液压传动系由液压泵、液压马达和减速机构组成。
二、工作原理左右驱动轮各有一套独立的传动系统。
分别由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组成闭式回路驱动驱动轮。
因为液压马达转速较高,一般需通过减速机构减速,不同的是履带推土机是通过终传动减速,而摊铺机是通过行走减速机减速。
一般是用改变变量泵的流量来实现无级变速和改变行驶方向。
当两侧马达转速相同时,机械作直线行驶,转速不同时作曲线行驶,而且可以使左右马达的转速相等而方向相反,实现原地转向。
三、液压传动系优点(1)能实现无级变速,且变速范围大,并能实现微动。
(2)变速操纵简单。
(3)可利用液压系统实现制动。
(4)可以实现微电脑控制,便于实现自动及远距离控制。
(5)由于工作装置和行走系均为液压驱动,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可在工作装置和行走系统之间合理分配,且发动机不会过热和过载的情况发生。
(6)传动系统大之简化。
所以液压传动系广泛用于挖掘机、压路机及路面机械的行走机构的传递系统。
四、主要缺点对于以牵引为主要作业工况的履带式铲土运输机械(推土机)由于行驶功率大、行驶阻力变化剧烈,前后行驶换向频繁,对液压元件的性能要求很高,尤其在使用寿命、噪声等方面要求更为突出,加上驱动性能主要指标牵引效率较低,一般只有62%左右,目前应用尚不广泛。
生产履带式推土机的厂商除德国利勃海尔采用液压传动,其它均采用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
而国内鞍山一工引进利勃海尔制造技术,因基本无法国产化而告失败。
随着液压元件性能的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液压传动系统会在更多的工程机械中得到应用。
第四节电传动图5是斗轮挖掘机电传动系统简图图5 斗轮挖掘机电传动系统简图1 发动机2 发电机3 操纵装置4 电动机一、组成电传动系统由发电机1、电动机3和链轮4组成。
在机械工作场合固定时,也可以采用电缆供电代替柴油机发电机组,但须配置电缆车辅助。
二、工作原理由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组,用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驱动与驱动链轮装在一体的直流电机,实现无级变速和改变行驶方向,当两侧电机转速不同时机械作曲线行驶,转速相同时作直线行驶。
三、电传动优点(1)动力装置(柴油机——发电机组)与驱动链轮之间无刚性联系,便于总体布置及维修。
(2)变速操纵轻便,可实现无级变速。
(3)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四、电传动主要缺点成本高,据统计电传动系统的成本要比液力机械传动的成本高20%左右,目前仅用于大功率的履带车辆。
第五节液压机械传动系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履带工程机械广泛采用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变速箱的组合形式,通常为液力机械传动,还有部分不以牵引为主作业的机械采用全液压传动技术,它们的特点上面已经介绍,由于传动系的传动效率较低,直接影响了整机生产率和经济性。
为此,开发设计既有较好的动力性,又有较高传动效率的传动系一直是潜心研究攻关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日本小松公司成功地研制出液压机械传动变速箱,并率先应用于履带式推土机上,在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一些国外公司也成功地将液压机械传动应用到履带车辆差速转向系统。
在我国该项技术正开始应用,天津建筑机械厂最新开发的履带推土机首次应用差速转向系统。
由于液压机械传动系是近几年面世的新技术,仅在杂志上见到一些简单介绍,这里只能对系统和工作原理作一些简要说明。
图6是日本小松新开发的D155AX-3履带推土机的液压机械系简图。
一、组成液压机械传动系由静压机械变速箱(由变量泵5、变量马达6和多档变速箱7、差动轮系合成机构8组成)、差速转向系(由转向泵2、操纵阀3、转向马达4和后桥箱转向轮系9)、终传动10和驱动轮11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