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五定原则
志愿者基本准则

志愿者基本准则
一、奉献社会
作为志愿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我们的服务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因此,奉献社会是我们的首要准则。
我们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热情服务
志愿者服务需要以热情、友善的态度去面对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投入服务,用我们的行动来传递爱心和温暖。
三、尊重他人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四、自愿参与
作为志愿者,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服务行为是自愿参与的。
我们要自觉履行志愿者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团结协作
志愿者服务需要团队合作,我们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服务任务。
我们要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
六、诚信守约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要遵守诚信原则,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我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不轻易放弃或改变计划,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实现。
七、提升自我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要在服务中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八、尊重规则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尊重组织者的安排和指导。
我们要认真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和流程,以确保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志愿者服务活动准则

志愿者服务活动准则
目的
本准则旨在规范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行为,提供指导,确保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并促进志愿者与受助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遵守法律和规定
志愿者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
在服务活动中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伤害、诈骗等。
尊重他人
志愿者应尊重受助者和其他志愿者的权利和尊严。
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欺凌、侮辱或滥用权力的行为。
保护隐私
志愿者应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不得未经授权地公开、泄露受助者的个人信息。
职责履行
志愿者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参与服务活动并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安全意识
志愿者应关注自身安全和服务环境的安全。
遵守组织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
互助合作
志愿者应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服务活动。
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与他人合作解决。
保持独立性
志愿者应保持独立性,不受他人的影响或控制。
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或利益输送。
沟通协调
志愿者应积极参与沟通,与组织和其他志愿者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合作关系。
及时向组织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结束服务
志愿者可以随时终止自己的服务,但应提前通知组织,以便做好交接和安排其他志愿者。
以上准则适用于所有志愿者参与的服务活动。
志愿者应认真遵守准则,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履行志愿者的义务。
*本准则最后更新于2022年3月。
*。
管理规范_志愿者管理规范

管理规范_志愿者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志愿者是社会公益事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无私奉献和自愿参预的精神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志愿者,确保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原则:(1) 自愿参预:志愿者参预活动应基于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或者激化志愿者参预。
(2) 公平公正:志愿者应享有平等的机会,不受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的歧视。
(3) 尊重个人:尊重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和隐私,不得侵犯志愿者的人身权益。
(4) 互利共赢:志愿者和组织之间应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志愿者招募与培训1. 招募:(1) 制定招募计划:明确招募的时间、地点、人数和条件等,广泛宣传招募信息。
(2) 筛选志愿者:根据招募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面试或者笔试,并对志愿者进行背景调查。
2. 培训:(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 提供培训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材料、讲师和培训场地等资源。
(3) 进行培训评估:对志愿者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四、志愿者岗位管理1. 岗位规划: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志愿者的特长和兴趣,制定合理的岗位规划。
2. 岗位描述: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确保志愿者清晰岗位要求。
3. 岗位分配:根据志愿者的能力和意愿,合理分配岗位,确保岗位的平衡和稳定。
4. 岗位考核:定期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及时赋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
五、志愿者管理制度1. 入岗登记:对每位志愿者进行入岗登记,包括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和岗位分配等。
2. 工作记录:志愿者应按要求记录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以便对工作量进行评估和统计。
3. 考勤管理:对志愿者的工作时间进行考勤管理,确保志愿者按时到岗,如有请假应提前通知。
志愿者服务方针

志愿者服务方针1.目标:志愿者服务方针旨在确保志愿者团队的高效运作,并提供最佳的服务体验给受益者。
2.团队精神:志愿者团队将秉持以下核心价值观来开展服务工作:尊重:尊重受益者的权利和尊严,以及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意见和差异。
责任:承担起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合作: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
3.志愿者行为守则:为确保志愿者团队的卓越表现和良好形象,以下行为守则适用于所有志愿者:践行职责:履行所承担的志愿者工作职责,始终以受益者需求为首要考虑。
保密原则:对于涉及受益者和组织的敏感信息,保持严格保密。
互助服务:志愿者之间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和成长。
遵守规章制度:遵守组织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包括时间管理、着装要求等。
沟通与提供反馈:积极与受益者、团队成员和组织进行沟通,并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4.奖励与认可:志愿者的付出和贡献将得到适当的奖励与认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表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志愿者表彰活动,以表彰志愿者的杰出表现。
培训机会:提供培训机会,以帮助志愿者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纪念品或证书:对于长期服务或重要贡献的志愿者,颁发纪念品或证书予以感谢。
5.不可接受的行为:以下行为对于志愿者团队是不可接受的,并可能导致相应的纪律处分甚至解除志愿者资格:侵犯他人权利:包括言语或行为上的骚扰、歧视或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破坏、盗窃或滥用财产:对于受益者、团队成员或组织的财产进行破坏、盗窃或滥用。
违反保密原则:故意泄露受益者和组织的敏感信息。
违反规章制度:无视时间管理、着装要求等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政策。
志愿者服务方针将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并作为志愿者参与的基本准则。
所有志愿者应当阅读、理解并遵守本方针。
如有任何疑问或违反行为,请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志愿者工作守则

志愿者工作守则志愿者工作守则志愿者工作是一项有意义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对于参与其中的人们来说,遵守一些基本的守则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志愿者工作守则可以帮助志愿者们更好地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并且确保他们的工作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志愿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
志愿者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并且理解完成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志愿者要有责任感,保证自己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尽力做到最好。
其次,志愿者要保持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志愿者工作通常涉及到与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权益,不歧视任何人。
志愿者要展现友善的态度,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并提供支持。
志愿者还应该保持机密性和保密性。
志愿者有责任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志愿者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机构和组织规定,确保不泄露受助者的私人事务。
志愿者还应该具备适应能力。
志愿者工作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和挑战。
志愿者需要具备适应不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灵活处理问题,并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最后,志愿者还应该持续学习和进步。
志愿者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志愿者要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志愿者工作守则是志愿者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志愿者们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守则,并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影响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志愿者工作守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遵循这些守则可以有效地引导志愿者的行为和态度,确保志愿者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一些相关内容。
首先,志愿者工作守则的遵守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志愿者活动通常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比如贫困人士、残障人士、老年人等。
这些人有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他们对志愿者的信任和依赖非常重要。
遵守守则可以让受助者感受到志愿者的真诚和专业性,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关系。
其次,志愿者工作守则的遵守有助于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志愿者工作原则

志愿者工作原则方法“自愿参加”主要是强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自觉性。
自愿参加是志愿者行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
只有“自愿”才能称其为“志愿者”,只有“自愿”才能持久。
对于参加者而言,志愿者行动的魅力就在于它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注重调动参加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自己能力条件允许的程度来开展工作。
首先,要研究服务客体,也就是要研究服务对象,搞清楚服务需求。
校园中同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一定要从朋辈互助营的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分清什么是现在能做到的,什么是下一步才能做到的,什么是将来才能做到的,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能事事通。
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
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
“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
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持之以恒”就是指志愿服务要做到经常化、长期化。
志愿者行动是一项跨世纪事业,必须以办事业的精神和方法来推进。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必须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必要的机制以保障志愿者行动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要健全组织,稳定队伍,建立基金,制定规章,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要保持工作和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保密原则”: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体现朋辈志愿者的诚信;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利于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
“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志愿者与公益组织的工作原则

开放性原则
一个好的公益组织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组织 ,它会最大限度地包容各种社会资源。能依靠 自身机制不断发展和创新。公益组织领导者具 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公信力,吸引和凝聚志 愿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胸怀,能够容纳和友 好相处各种观点、各种性格、各种类型的志愿 者,在成员之间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力争在普 通道德水平上,让更多的人能够在不损害自身 利益的情况下,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公益服
量力而行原则
要根据公益组织自身人力、物力、财力条件允许 的程度来开展工作。现实生活中服务需求是多方面 和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 需求的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把社会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 力而行。要分清什么是现在能做到的,什么是下一 步才能做到的,什么是将来才能做到的,还有什么 是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包 打天下。
尊重、宽容和包容原则
自己可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但永远都不应该对 他人提出高于社会普遍水平的道德要求。这是一种 真正善良和有价值的行为模式。
民间公益组织应该遵循 六大原则
六大原则
资源节约和保护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
开放性原则
目录
民主原则
协作和合作原则
正确社会定位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
民间公益组织运作时的公开、公正、透明 是组织的生命。民间公益组织之所以能凝聚 人心、吸引公益资源,完全依赖于组织的公 开透明的社会公信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离开了这两条,公益组织将失去存在的社会 基础。公益组织的公开透明包括组织理念和 宗旨的公开透明、财务运作的公开透明、组 织结构的公开透明、内部运作的公开透明。
非牺牲原则 “非牺牲原则”的内涵:不要求志愿者或者公益的机 构一定要以一种牺牲和剥削自己的形式来实现公益行为 和目标。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在 不牺牲自己根本利益和基本影响自己生活的情况下,做 好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个人可以做出是否大量牺牲自己利益的决定,但公益 组织不能强制或倡导义工大量牺牲个体利益去参加公益 活动。在社会整体效率和利益提高的同时,不以部分人 的利益牺牲和社会冲突为代价,这种形式的社会发展是 最健康的社会进步模式。
党员志愿者服务的五原则

党员志愿者服务的五原则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与其它志愿者服务,必须坚持本⼈⾃愿、量⼒⽽⾏、讲求实效,遵守以下原则。
(⼀)⾃愿原则。
开展志愿服务,需根据⾃⾝特长和现实条件,确定志愿服务项⽬、服务时间,不带强制性。
(⼆)公益原则。
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原则上实⾏⽆偿服务;提供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可以象征性收取⼀定费⽤。
(三)合法原则。
党员志愿服务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因故意或重⼤失误使服务对象受到损害的,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实效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党员⾃⾝优势和条件确定服务内容、帮扶对象,量⼒⽽⾏,注重实效。
(五)规范原则。
党员志愿服务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利⽤业余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标地进⾏。
参加活动时做到⾔⾏⽂明,态度热情,举⽌端庄,⾐着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者五定原则
志愿者五定原则是指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应遵守的五个基本原则,即自愿性、非盈利性、无报酬性、服务性和组织性。
1. 自愿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应基于自愿,没有任何强制性要求或利益驱动。
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与服务项目,并有权随时停止或调整自己的志愿服务。
2. 非盈利性:志愿者的服务目的应为社会公益,不追求任何经济利益。
志愿者不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谋取任何商业或个人利益。
3. 无报酬性:志愿者的服务应无报酬,即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
志愿者参与服务是出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帮助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获得报酬。
4. 服务性:志愿者的核心任务是为他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满足社会的需求。
志愿者应为服务对象提供真诚、专业、有效的帮助,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5. 组织性:志愿服务应在有组织的环境中进行,依托于具有相关法律许可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或团体。
志愿者应在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下开展服务,并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服务安排。
这五个原则旨在规范志愿者的行为和服务方式,确保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对社会具有正面影响,并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这些原则也是志愿服务组织和机构招募和管理志愿者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