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概述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具体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 然因素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社会稳定的基石
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 素,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利于维护社 会稳定。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 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0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总结词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政策法规层面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
建立环保考核机制
制定和完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行 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有 法可依。
将环保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程度。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生态补偿等方式,鼓 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
案例二
某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普及 节水意识,减少工业和居民用水 量,有效保护了当地水资源,并 降低了水污染风险。
土地保护案例
案例一
某地区通过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 和土地管理制度,限制非法占用和过 度开发,保护了当地土地资源和生态 环境。
案例二
某农业地区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和有机 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效 保护了当地土地资源,并提高了农产 品质量。
VS
案例二
某地区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加 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成功提 高了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1. 环境问题的概念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环境问题”这个话题。
你可能会想,这又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主题,但其实大可不必。
环境问题就像是一只不断发出的警报,提醒我们这颗美丽的地球正在遭遇挑战。
简单来说,环境问题指的就是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可大可小,但无一例外,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想想看,如果你早上起床看到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满是尘埃,你会不会觉得心情立马变差?这就是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1.1 为什么环境问题重要?那么,为什么环境问题这么重要呢?首先,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你知道吗,空气污染、饮水污染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的身体被污染了,生活质量自然会下降。
再者,环境问题还涉及经济。
想象一下,如果河流被污染,渔民没法捕鱼,大家的饭碗怎么办?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环境问题的背后,藏着无数人的生计呢。
1.2 环境问题的成因说到环境问题的成因,咱们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
你看,那些无处不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每年生产的塑料比想象中还要多,简直是“人造垃圾山”啊!再比如,汽车的排放、工厂的废气,这些都像是向环境扔下了一颗颗“炸弹”。
这些“炸弹”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让气候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后代。
听着是不是有点沉重?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改变出一份力。
2. 环境问题的分类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就像是一个大菜篮子,里面装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
2.1 空气污染首先,咱们得谈谈空气污染。
这可是最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想象一下,早上你走出门,结果吸到一口“混合香味”的空气,既有汽车尾气,又有工业废气,简直令人作呕。
空气污染不仅让人感觉糟糕,还会导致各种疾病,比如哮喘、肺炎等等。
小朋友、老人最受影响,简直是“弱者的噩梦”。
2.2 水污染接下来是水污染。
环境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环境方面的问题和建议问题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环境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主要问题的概述:1.大气污染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工业活动、交通排放、燃煤和建筑工地等因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2.水污染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和农村地区。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恶化。
这不仅影响到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3.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等物质导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这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威胁,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人类的健康。
4.垃圾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超负荷运行。
5.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森林砍伐、湿地开发和非法捕捞等问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影响。
建议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并改善环境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政府应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
应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个人和企业进行惩罚,并公开曝光他们的违规行为。
2.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还应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工业和交通领域的绿色发展。
3.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这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饮用水安全性,推广节水措施,并加强对农业排水的监管。
4.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应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方式种植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5.加强垃圾处理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并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
什么是环境问题

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指的是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本文将探讨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以及解决方案。
一、环境问题的定义环境问题是指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
它包括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挑战。
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扰和破坏所致。
因此,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的气候系统长期变化。
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森林砍伐等,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发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 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农业和城市排污等随意排放废水,导致水体蓝藻增殖、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水资源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还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水生物多样性。
3.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质量下降、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过度的农业耕作、森林开发、工矿业开采等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使得土壤贫瘠、腐蚀、水土流失等现象加剧。
土地退化不仅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计和生态环境。
4.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主要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气、车辆尾气和燃煤等活动引起。
空气污染导致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增加,影响人们的健康。
特别是细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5. 垃圾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的过度堆积和不合理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因此,合理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是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引导。
环境问题概述

三、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 和行动
1、1972年,联合国在瑞士斯哥尔摩召开了 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会议 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 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召开了 第8次会议,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 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共同原则
人权原则 自然资源保护原则 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 发展规划原则 人口政策原则 环境管理原则 国际合作原则
四、ISO14001系列标准的制定
1、ISO/TC207成立的国际背景 ①1997年,加、美、日等国家实施本国的环 境标志制度。 ②1992年,英国BSI正式颁布了BS7750《环境 管理体系规定》。 ③1993年7月10日欧共体(EC)理事会颁布了 《环境管理审核规则》。
2、1993年6月,成立ISO/TC207负责环境 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 3、1996年公布了5个标准 ——ISO14001 EMS 规范和使用指南 ——ISO14004 EMS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 术通用指南 ——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原则 ——ISO14011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ISO14012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员资格 要求。
环境问题概述
一、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 3、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越境转移; 4、水体和海洋污染; 5、生态环境恶化; 6、生物多样性破坏; 7、大气污染和酸雨蔓延; 8、资源枯竭。
二、我国的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2、水体污染情况相当严重; 3、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 4、噪声污染普遍超标; 5、森林匮乏、草原退化; 6、荒漠化不断扩展; 7、生物多样性减少; 8、地质灾害频繁。
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 资源过度开发:森林、草原等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密度大,绿地覆盖率低,噪音、光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
4. 农村环境问题:农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生态环保对策
1. 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行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等措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4.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5.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措施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包括过度开发 、污染、城市化等,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质 量的下降。
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 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以遏制生态环境的 进一步恶化。
展望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
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根治的环境问题,如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水污染 等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也面临 着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公众对环保意识的淡薄, 缺乏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
政策和管理缺失
政策和管理缺失导致生态 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 和管理,从而加剧了生态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03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政策措施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以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发展环保产业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如环保设备 制造、生态修复等,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强化环境监测和预警
政府应建立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解 决环境问题,预防环境风险的产生。
教育措施
加强环保教育
01
政府应加强环保教育,将环保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
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环境问题概述》教案

《环境问题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定义、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环境问题概述》相关章节。
2. 课件:环境问题的图片、案例等。
3. 视频资料: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环境问题?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讲授新课1. 讲解环境问题的定义: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 介绍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自然灾害、人类活动过度、科技进步等。
4. 讲解环境问题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展示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
如:我国雾霾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环保意识等。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策略的提出。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提出的解决建议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雨分布区
1以硫酸雨型为主 以硫酸雨型为主 2分布: 分布: 分布 酸雨区: 酸雨区:东南部大部 分地区 重酸雨区: 重酸雨区:长江流域 以南(长三角; 以南(长三角; 珠三 西南(四川盆地、 角;西南(四川盆地、 );湘 贵、桂);湘、赣)
3归纳影响酸雨的因素 归纳影响酸雨的因素 的浓度,是形成酸雨的物质条件; ①大气中SO2的浓度,是形成酸雨的物质条件; 大气中 大气降水的多少,是形成酸雨的动力条件; ②大气降水的多少,是形成酸雨的动力条件; 地形类型影响大气中SO 等酸性气体的浓度。 ③地形类型影响大气中 2等酸性气体的浓度。
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 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 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 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四大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四日市哮喘事件 米糠油事件 水俣病事件 痛痛病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次生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 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 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固 体废弃物污染 ……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
三 类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地理分布 成因 危害,防治 成因,危害 防治)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地理分布,成因 危害 防治)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海面上升,影响生 海面上升 影响生 态环境;降水和干 态环境 降水和干 湿状况变化,影响 湿状况变化 影响 经济结构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森林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高纬度(南 高纬度 南 极臭氧洞 (9~11月)) 月 和高原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氟氯烃气 氟氯烃气 体排放) 体排放
二. 说说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产生的原因
1.原因 人类活动为主 原因:(人类活动为主 原因 人类活动为主)
笔杆
1)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
2)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铅笔杆用料主要包括木材和胶合剂。木材用于制作笔 杆,要求纹理正直,结构细而匀,质软或稍软,略带脆性, 少含树脂,吸湿性低,胀缩性小,不变形。 胶合剂应有适当粘度、流动性和润湿性,硬化后胶层 有韧性,对刀具损伤小,具有一定耐水、耐热、耐老化性 能,常温下易固化,硬化时间短,无毒等。
突发性、 突发性、 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 污染范围大 危害严重 2.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 以人为原 因为主 3.危害 危害 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污染范围大 危害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危害严重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 (1986)
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 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 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
A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环境污染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水体 固体垃圾 土壤.噪音 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大气 水体,固体垃圾 土壤 噪音 放射性 海洋污染等 水体 固体垃圾.土壤 噪音.放射性
(二)大面积生态破坏 1.大面积森林破坏 大面积森林破坏
1)主要分布: 东北.西南.东南 主要分布: 东北.西南. 2)原因: 森林火灾;滥垦、滥伐等 原因: 森林火灾;滥垦、滥伐等 3)防治: 退耕还林;合理砍伐,促进更新;积极营造人工林等 防治: 退耕还林;合理砍伐,促进更新;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关联性: 4)关联性: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B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生态破坏 导致环境退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农业;加剧 破坏农业 加剧 全球变暖
减少氟氯烃 气体排放
西欧、 西欧、北 美和中国 三大地区
燃烧矿 物燃料
污染水源和土 危害生物; 壤;危害生物; 腐蚀建筑物和 文物古迹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 化物和氮氧化 物的排放
世界酸雨分布
%。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任答两点即可)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任答两点即可)
表现
主要地理 分布
成因
危害
防治
气候变 全 暖 球 性 环 臭氧层 境 破坏 污 染 酸雨
沿海的 低地国 家及地 区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燃烧矿物 燃烧矿物 燃料,毁林 毁林) 燃料 毁林
铅笔芯
石墨铅芯原料和辅助材料原料有石墨和粘土。石墨为 着色剂,利用其滑腻性和可塑性,制成铅芯能划出黑色痕 迹,牢固粘附在纸面上,并能用橡皮擦掉。应选用含碳量 高、颗粒细的石墨。
外观装饰用料
3)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
主要有硝基纤维铅笔漆、印花油墨、电化铝箔、橡皮 头和铝箍等。
2.危害 危害
1)危害人类健康; 危害人类健康; 危害人类健康 2)破坏生态环境 威胁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环境 威胁生态平衡; 3)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问题概述
一课程标准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二基本要求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3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应用材料 三发展要求 初步掌握全球性环境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和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初步掌握全球性环境污染 大面积生态破坏和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的分布及危害。 的分布及危害。
海面上升,影响生 海面上升 影响生 态环境;降水和干 态环境 降水和干 湿状况变化,影响 湿状况变化 影响 经济结构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森林
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图 材料二:我国气候变化的 材料二: 趋势与全球气体变化的总 趋势基本一致, 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冬 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 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 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 来,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 个全国范围的暖冬。 个全国范围的暖冬。 (1)从1950年到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与1950年相 1950年到2000年 二氧化碳含量与1950年相 年到2000 1950 比增加了约 %。 (2)试分析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暖冬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试分析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暖冬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一读图,结合环境的概念,归纳: 一读图,结合环境的概念,归纳: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的概念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环境条件改变
环境: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 环境: 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 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
危及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 存和发展 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的分类
⑴按性质分类: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由环境 按性质分类 自然资源衰竭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由环境 自然资源衰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污染演化的问题 ⑵按环境要素分类 ⑶按生产类型分类 ⑷按地理空间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⑸按产生原因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原因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
2003.12 23日,重庆市 12.23 12 23日 川东北气矿井突然发生井喷, 川东北气矿井突然发生井喷, 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 然气喷至30米高。 30米高 然气喷至30米高。受灾核 心区包括30个村 个村, 心区包括 个村,4240户, 户 死亡243人。 死亡 人 2005.11.13由于吉林石化双苯 由于吉林石化双苯 厂发生爆炸,约有 约有100吨左右的 厂发生爆炸 约有 吨左右的 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 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 花江沿岸的哈尔滨市和松原市 有数百万人口生活用水受影响。 有数百万人口生活用水受影响。
2006年6月15日,浙江省龙泉市 年 月 日 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爆 炸起火,并相继发生6次爆炸 次爆炸, 炸起火,并相继发生 次爆炸, 给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 全市水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全市水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突发性严重 污染事件 三 突发性严重 1环境问题的特点 环境问题的特点
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 三.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 (一)三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一 三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表现
主要地理 分布
成因
危害
防治
气候变 全 暖 球 性 环 臭氧层 境 破坏 污 染 酸雨
沿海的 低地国 家及地 区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燃烧矿物 燃烧矿物 燃料,毁林 毁林) 燃料 毁林
B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治理: 压缩农业用地 治理: 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面积 实施退耕还林 还草; 扩大林 草面积,实施退耕还林 还草 草面积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 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