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水上通航净空尺度审核解读
关于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核查(以下简称“通航安全核查”)工作,切实维护水上通航秩序,消除通航安全隐患,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通航安全核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一)通航安全核查是海事管理机构掌握水上水下活动涉及通航安全部分的建设情况,确保水上水下活动符合海事监管要求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通航安全核查工作,对维护水上通航安全,规范通航秩序、优化通航环境,不断提高海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我国航运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结合地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确保核查效果。
(二)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水上通航安全为核心,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通过开展通航安全核查,确保水上水下活动通航设施建设质量,消除通航安全隐患,为港口生产和海上航运营造安全和谐的水上通航环境。
(三)通航安全核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严格落实核查基本条件,强化业主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水上水下活动及其业主单位符合核查基本条件后,方可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通航安全核查。
核查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条件:(一)水上水下活动涉及通航安全的部分已全部完工;(二)水上水下活动涉及海事管理机构的前期手续齐全;(三)水上水下活动水域未遗留任何有碍通航安全的物体,施工期发生的涉及本活动施工作业船舶的水上交通事故、沉船等已得到妥善处置;(四)水上水下活动已按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及海事管理机构要求配备了通航安全监管设施、设备并具备使用条件;(五)业主单位已制定了工程营运期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及针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相关管理制度;(六)工程下列设计参数、设施等符合设计要求:1.涉及通航安全的部分已由质量监督或检验部门完成检测,并已出具检测或鉴定报告;2.相关水域已疏浚至设计底标高,业主单位已于申请核查之日前30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了扫测,并已出具扫测报告和扫测图;3.按要求设置了导助航设施并已通过航标主管部门组织的效能核查;4.码头附属设施配置齐全,其结构、强度等达到设计要求(仅对码头工程);5.业主单位已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对工程通航净空尺度进行了测量,并已出具测量报告(仅针对桥梁等有通航净空尺度要求的工程),相关净空尺度已通过海事管理机构组织的通航净空尺度审核;(七)需进行现场海事监管的水上水下活动,已具备现场办公条件。
跨海桥梁桥址选择和通航净空尺度问题的探讨

跨海桥 梁桥 址选择和通航净 空 尺 度 问题 的探 讨
查雅平 ,吴 澎
(. 1 中交公路规 划设计 院有限公 司,北京 10 1 ;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 限公 司,北京 10 0 ) 000 . 0 0 7
摘
要 :桥 址的合理选择 和通航净 空尺度 的确 定无论对桥 梁建设 还是航 行安全 管理 来说 均是十分重要 的。从 多年参与
Absr c :T h oea p rp it r g i n od tr n e s n b eb ig a iain l laa c t a t oc o s n a po raeb i est a d t eemieara o a l r en vg t a e rn e d e d o c
p e e e n l es r e sa r fr nc osmia rdg sg . r s ntd a d wilb e v d a e e e e t i l rb i ede i n
Ke y wor s s aco sn s b ig i ee t n rp e e tt es i p s n vg t n l la a c d : e rsig ; r es eslci ; e rsnai hpt e; a iai a e rn e d t o v y o c
a e v r mp r n o b t r g o sr ci n a d s f a i a in ma a e n .I h s p p r c o d n o lt f r e y i o t tt oh b i e c n tu t n a e n vg t n g me t n t i a e ,a c r i g t os o a d o o p a t a x e i n e n t r t r e iws w ic s h b v - n in d man q e t n . o u g sin r r c i l p r c s a d l e a u er v e , e d s u st e a o e me t e i u si s S me s g e t sa e c e e i o 经 济 的飞 速 发 展 ,为 满 足 日益 增 长 的 交 通需 求 ,解 决 陆 岛之 间 和 各 区 域经 济 体 之 问 的便 捷 连 接 ,开 发海 岛丰 富 的 深水 港 口岸 线 资 源 以及 巩 固 国 防 建 设 ,在 各 大河 口 、
长江干线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管理

长江干线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管理作者:王辉兰华杰沈忱来源:《中国水运》2011年第08期对目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行的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管理内容、管理现状以及工作成效等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对目前存在的重前期论证审批、轻后期监管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由于跨江桥梁是直接影响航道等级与航道条件的重要因素,对桥梁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管理,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航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为保护航道资源、保障航运利益,在综合考虑规划、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管理内容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对长江干线桥梁通航管理是以桥梁建设前期阶段确定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为重点,通过对通航论证研究的审查、审批,以及工程实施中及完成后的监督执行等管理工作,对航道及航道设施、航道资源及航道通航条件实施有效地保护,避免出现影响航道尺度、恶化通航条件、危害航行安全的情况。
通航论证内容主要包括:河势及航道演变、水流条件、航道等级、选址、设计水平年、通航水位、代表船型、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孔布置、航线规划、防撞要求、航道维护及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
对上述工作的管理,是在满足航运、航道、港口发展规划及通航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论证研究,确定合理的通航标准与技术要求。
管理现状1、工作历程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航运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规范的发展历程,为有效保护航道资源、促进航运健康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凝聚了广大航运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设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少数大型桥梁,建设总体规模较少。
总体而言,这期间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确定基本上以工程建设要求为主导,虽然水运系统有一定参与,但话语权较少,导致这期间建设的部分桥梁对航运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跨(临)河建筑物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
过河桥梁设计中的航道通航要求

过河桥梁设计中的航道通航要求水上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通航要求是过河桥梁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证航道通行安全、顺畅,合理规划和设计桥梁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桥梁设计的角度,探讨在航道通航要求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航道通航要求是指在一定的航道上能够安全无阻地通行。
在设计桥梁时,必须根据具体航道的特征和使用要求来确定桥梁的净空要求、通航孔径、通航标高等参数。
通航净空要求是指桥梁上部结构与航道元水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它直接关系到船舶通过桥梁时的安全性与顺畅性。
一般来说,通航净空要求应根据船舶的尺寸、吃水、纵向间距等因素确定,为了确保船舶顺利通行,桥梁净空应该足够宽敞。
其次,通航孔径也是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通航孔径是指桥梁的桥孔尺寸,包括桥孔宽度和有效通航孔高度。
航道的通航孔径要求直接影响到航行船舶的限度和通行能力。
因此,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船舶的通航要求,合理确定通航孔径,确保船舶可以顺利通过。
此外,通航孔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性,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力学性能的要求。
通航标高也是过河桥梁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航标高是指桥梁上部结构与航道元水面的相对高度差,它的设置需要根据航道的水位变化情况、船舶的限度要求以及桥梁自身的净空要求等多个因素来确定。
通航标高的设定既要充分考虑船舶的通航空间,又要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
在航道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通航标高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桥梁对航道通航的影响,确保船舶能够在不同水位条件下通行。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要素外,过河桥梁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航道的导航标志、通航灯光等其他设施。
这些设施的选取和设置需要符合航道通航的要求,以提供必要的导航信息和指引,确保船舶能够准确、安全地通过桥梁。
总之,航道通航要求是影响过河桥梁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航道的特征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桥梁的净空要求、通航孔径、通航标高等参数。
桥梁通航孔通航净宽设计分析

通航净宽。
关键词:桥梁;通航孔;通航净宽;桥墩;紊流宽度
中图分类号:U4(2019)03-0169-03
引言 拟建桥梁桥型方案为 (70+192+110)m 高低塔单索面 混凝土斜拉桥,主跨通航孔跨径 192m,单孔双向通航。拟建 桥梁与桥区河道基本正交,10 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桥梁建成后 桥区水流方向与桥轴线法线方向的最大夹角约为 7.38°,桥 区河段主流偏右岸深槽。桥位平面布置见图 1 所示。
当水流横向流速大于 0.8m/s 时,应一跨过河或在通航水域中
不得设置墩柱。必要时,应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确定。
3.《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5.2.4 规定:当
水上过河建筑物在墩柱附近可能出现碍航紊流时,其通航孔
的净宽应在标准第 5.2.2 条规定的通航净宽基础上加大,增
加值宜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确定。
航论证。
三、斜交加宽
桥轴线法线方向与水流流向交角最大为 7.38°,根据斜 交时几何关系,通航孔桥梁墩内缘净宽计算简图如图 2 所示。
图 2 斜交净宽计算示意图
由图可推导出斜交时桥墩内缘净宽计算公式如下:
B 斜=(B 正+L 墩×sinθ)/cosθ
(4)
L 墩取左岸及右岸墩柱长度平均值 13.75m 进行计算,推
上行偏航距 Pu(m)
13.60
13.60
会船安全距离 b(m)
10.80
10.80
单孔双向通航净宽 Bm2(m)
83.97
98.65
正交情况下单孔双向通航净宽(m)
98.65
水上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不应小于表 1 所列数
值,表 1 要求代表船型在正交情况下最小净宽为 90m。根据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探讨

桥梁通航尺度(2009-05-05 22:38:22)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探讨在所有的临、跨、过航道的建筑设施中,桥梁对航道的影响最大,而且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的布设直接影响通航能力和航行安全,对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的控制将对航道的发展和船舶的航行带来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等协调工作,对淮江、宁杭、宁宿徐等多条高速公路跨航道桥梁的预可、工可、初设审查,对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想法阐述如下。
1 桥梁通航尺度的组成按照《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以下简称“国标”)的界定,桥梁的通航尺度涉及桥梁的通航净空、桥位、设计通航水位3个主要部分,其中,通航净空由通航净高、净宽、侧高和上底宽组成,并涉及航道中心线、航道宽度等。
在上述的3个主要部分中,影响最大的是通航净空尺度。
通航净空尺度虽然由4个基本元素组成,但净空尺度却与桥位、通航水位密切相关,如对一些不甚理想的桥位,或对通航影响较大的桥位,在桥梁的设计时,可通过调整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来满足船舶航行和航道规划的要求。
且由于大、中桥一般都是公路、铁路桥梁,为了优化公路、铁路的线型,减少项目的投资,其桥位一般都难以调整,常常通过调整通航净空及孔跨布设来达到满足通航要求的目的。
现在建桥基本摒弃了拱桥这种旧式桥型,且由于变截面梁的桥梁一般都为大跨径,所以,如果满足通航净高和净宽的要求,也同时满足侧高和上底宽的要求,“国标”中也说明对跨径较大的桥梁,可不考虑上底宽等因素。
因此,本文将主要讨论桥梁的通航净高和净宽这2个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尺度。
1·1 桥位涉及的通航净空尺度及其要求按照“国标”的要求,对非1跨过河、中有墩柱的桥梁(大多数的跨航道桥梁),它们应同时符合下述规定。
而对1跨过河、中无墩柱的桥梁,其位置与航行无关。
(1)桥址应选择在河床稳定、航道水深充裕、水流条件良好的平顺河段。
这是保证船舶在桥梁通航孔中航行的基本条件。
“河床稳定”:指桥址必须处于稳定的河段,包括航道的中心线位置(即航道的基本走向)、航宽等在多年内变化甚微,且没有大的淤积、摆动和偏向的。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探讨

桥梁通航尺度(2009-05-05 22:38:22)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探讨在所有的临、跨、过航道的建筑设施中,桥梁对航道的影响最大,而且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的布设直接影响通航能力和航行安全,对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的控制将对航道的发展和船舶的航行带来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等协调工作,对淮江、宁杭、宁宿徐等多条高速公路跨航道桥梁的预可、工可、初设审查,对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想法阐述如下。
1 桥梁通航尺度的组成按照《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以下简称“国标”)的界定,桥梁的通航尺度涉及桥梁的通航净空、桥位、设计通航水位3个主要部分,其中,通航净空由通航净高、净宽、侧高和上底宽组成,并涉及航道中心线、航道宽度等。
在上述的3个主要部分中,影响最大的是通航净空尺度。
通航净空尺度虽然由4个基本元素组成,但净空尺度却与桥位、通航水位密切相关,如对一些不甚理想的桥位,或对通航影响较大的桥位,在桥梁的设计时,可通过调整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来满足船舶航行和航道规划的要求。
且由于大、中桥一般都是公路、铁路桥梁,为了优化公路、铁路的线型,减少项目的投资,其桥位一般都难以调整,常常通过调整通航净空及孔跨布设来达到满足通航要求的目的。
现在建桥基本摒弃了拱桥这种旧式桥型,且由于变截面梁的桥梁一般都为大跨径,所以,如果满足通航净高和净宽的要求,也同时满足侧高和上底宽的要求,“国标”中也说明对跨径较大的桥梁,可不考虑上底宽等因素。
因此,本文将主要讨论桥梁的通航净高和净宽这2个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尺度。
1·1 桥位涉及的通航净空尺度及其要求按照“国标”的要求,对非1跨过河、中有墩柱的桥梁(大多数的跨航道桥梁),它们应同时符合下述规定。
而对1跨过河、中无墩柱的桥梁,其位置与航行无关。
(1)桥址应选择在河床稳定、航道水深充裕、水流条件良好的平顺河段。
这是保证船舶在桥梁通航孔中航行的基本条件。
“河床稳定”:指桥址必须处于稳定的河段,包括航道的中心线位置(即航道的基本走向)、航宽等在多年内变化甚微,且没有大的淤积、摆动和偏向的。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动态监测预报系统探讨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动态监测预报系统探讨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桥梁作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则成为桥梁设计和管理中的重要参数。
在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动态监测预报系统探讨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以确保桥梁的安全通航。
那么,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系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动态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变化情况,包括桥梁的结构变形、风速、水位等因素对通航净空尺度的影响。
预报系统需要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通航净空尺度进行预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和船舶进行应对和调整。
针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系统,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技术手段呢?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测量传感器、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等,以实现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实时监测。
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实现对通航净空尺度的预测与预报。
在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系统建设中,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需要桥梁工程专家对桥梁结构的变形与风载、水力传递对通航净空尺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需要与气象、水文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研究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预报系统。
需要与航海、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预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针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系统,我们需要克服哪些难点与挑战呢?桥梁结构的变形与风载、水力传递等因素的复杂性导致了通航净空尺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对通航净空尺度的动态监测和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是系统设施建设中的关键挑战。
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和实时性也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因为一旦出现事故,将会对水上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桥梁水上通航净空尺度审核
具备条件:
1.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均能满足有关通航标准的要求;
2.桥位所在河段近期河床地形图的比例尺和范围应满足河床演变和通航水流条件分析要求;
3.桥位所在河段枯、中、洪三级水位流向、流速及航迹线图的测图范围和测次应满足通航水流条件分析要求。
提交材料:
1.《桥梁水上通航净空尺度审核申请表》;
2.项目建议书、相关主管部门对该桥梁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以及受潮水影响桥梁的相关要求资料及其复印件;
3.经评审的《工程预可性研究报告》及其复印件;
4.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数及其布置的原则意见及其复印件;
5.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的计算方法和成果;
6.桥位方案平面图及其复印件(公路桥1/500~1/2000,铁路桥1/500~1/5000);
7.桥型方案比较图及其复印件(公路桥1/200~1/2000,铁路桥1/200~1/1000);
8.桥位所在河段近期河床地形图及其复印件;
9.桥位所在河段枯、中、洪三级水位流向、流速及航迹线图;
10.经评审的《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拟建桥梁在通航3000吨级及以上海轮的沿海、内河航道上或在分汊
或不稳定的航道上或在流速3米/秒以上、滩礁多、水势汹乱的山区性河流上或不能完全满足《内河通航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时);
11.已通过评审的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和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
12.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