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64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合集下载

高考必备60篇古诗名句默写

高考必备60篇古诗名句默写

高考必备60篇古诗名句默写以下是60篇古诗名句,供高考必备默写: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2. 春风又绿江南岸。

(《江南春》)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情薄》)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进酒》)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赋得古原草送别》)7.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长恨歌》)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静夜思》)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桑子》)1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临江仙》)12.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七夕》)1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登鹳雀楼》)1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蝶恋花·春景》)15.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苔》)16.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送友人》)17.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浣溪沙·题湖阴别业》)1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夜泊牛渚怀古》)1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赤壁怀古》)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1.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长恨歌》)2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进酒》)2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登鹳雀楼》)2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2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2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27.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鹳雀楼》)28. 思君如明烛,煎心世界乱。

(《江城子·密州出猎》)29.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虞美人·听雨》)30.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绝对无错版)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绝对无错版)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6.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9.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0.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汇总(助记版)(共60篇)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汇总(助记版)(共60篇)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默写助记一、文言文必修(10篇)01.《论语》十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助记】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助记】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助记】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助记】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助记】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助记】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助记】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助记】“智”“仁”“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助记】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助记】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助记】孔子在这里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兴、观、群、怨”。

高中必背古诗词64篇

高中必背古诗词64篇

高中必背古诗词64篇高中必背古诗词64篇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5、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

高中(一)必背古诗文64篇初中部分诗歌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默写小测】 2020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附答案

【默写小测】    2020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附答案

2020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5《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阿房宫赋》借古讽今表明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两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9《赤壁赋》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1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3《氓》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4《蜀道难》虚写鸟难飞猿难攀的景象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5.《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以琵琶无声却能使人黯然神伤的绝妙效果来描写的两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64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论语·学而》中,“???”这三个问题就是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之时想到的。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诗人在伤感中的自我安慰又交织着达观与消极的矛盾的两句是:“,。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两句,借写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和被抛弃。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这三句表明在孟子心中有比生命更高的追求,为了这个追求他不会苟且偷生。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女子诉说,多年做了你的妻子,家务没有不干的,而且“,”。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才要在困境中成长,要经受磨练,这种磨练的益处是:“,”。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一句,描画出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侧面写出了春雨的滋润和诗人对早春的喜爱。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左传》的《曹刿论战》里记载,在鲁庄公的战前表现中,曹刿认为做到了取信于民的一点是:“,,”。

(2)李白《蜀道难》中谈到蜀道的来历,用“,”两句引入“五丁开山”的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好马从反面设喻来说理的两句是“,。

”(2)《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客人说他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客人“”。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有高山阻隔,只有鸟可以飞越山顶的两句是:“,。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女子婚后直接痛斥男子没有准则,感情多变的两句是:“,。

”(2)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作者劝谏后主不要看轻自己,说话不当以致于堵住了言路的三句是:“,,。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野草鲜嫩,桃花到处飘落的两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中,“,,”。

这三句对蜀道艰难的再三感叹,仿佛也是诗人对仕途险阻的嗟叹。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

(2)郦道元的《三峡》中引用了渔歌,其中“”一句,以动衬静,渲染了三峡深秋时节凄清寂寥的气氛。

(3)白居易的《琵琶行》开篇,描写诗人在江头送别友人,主客都在船上,举杯饮酒,旦无音乐助兴,结果是:“,”。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韩愈的《马说》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听到客人哀怨的箫声,他面带愁容,问客人为什么吹得如此悲凉,客人于是说:“,,?”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用“,,”三句,写出了列子乘风出行轻盈美妙的样子,庄子认为他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有所依靠。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漠封冰,满天阴云,意境雄浑壮阔的两句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这是用“走路”来设喻,形象地论述了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2)屈原《离骚》中“”一句,写诗人采集荷叶来作上衣,象征自己要追求高洁的情操。

(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来往客人之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两句是:“,”。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呼吁女性不要和男子沉溺在爱情中,男人沉溺还可脱身,然而“,”。

(2)《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宋荣子能够确定自我与外物之别,又能“”。

(3)《小石潭记》中形容小石潭的环境使作者感到极其凄冷,静得让人伤感的两句是:“,”。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女子用“,”两句,控诉男子当初誓言真挚诚恳,但没想到婚后竟会变心。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比喻、设问,描写渭水上的桥梁气势雄伟的两句是:“,?”(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一句,写出了“古仁人”身处朝廷,而心系百姓的情怀。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说“,,”,那么,他还依靠什么呢!(2)《醉翁亭记》中,描绘琅琊山春天和夏天花木景色的两句是:“,”。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离骚》中“,”两句,写的是诗人通过加高帽子和加长佩带来突显自己追求高洁。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在台上唱歌,歌乐声让人感到春日般暖意的两句是:“,”。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在清水中洗过,依然庄重正派的一句是:“”。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劝学》中指出“,”,这是借用“流水”来设喻,形象地论述了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借助比喻,描写大弦小弦交错演奏时音乐的清脆动听。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通过形象比喻,描写庭中月光和树影交错之景的两句是:“,”。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韩愈在《师说》中强调:“,,。

”这三句是说,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老师,并不是他说的儒家道统传承者。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吗,表达作者以读书求学为乐,甘于清贫的两句是:“,”。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关雎》中“,”这两句,说的是小伙子都喜欢美丽又贤惠的姑娘,这是人之常情。

(2)韩愈在《师说》里指出,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小船在江中漂流时,感觉就如乘着风中飞行的一句是:“”。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蒹葭》开篇,用“,”两句起兴,以凄冷的秋景,衬托出诗人对意中人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2)韩愈在《师说》中借士大夫之口,说出他们耻学于师的原因,他们说,老师和弟子的年纪相近,学问修养相似,那么就“,”。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面对滚滚长江,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的句子是:“”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庄子·逍遥游》中,汤和棘的对话里描写大棚鸟乘着旋风飞上高空的一句是:“”。

(2)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茂、充满生机的两句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王朝从人民手中夺取财富丝毫不留情,而挥霍起来又一点也不爱惜的两句是:“,?”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用“,,”这三句,写出了大棚在海上激起千里浪花,凭借六月大风而高飞万里的壮观景象。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本想说出隐居生活的意趣,却又不知用什么言辞,所以最后直抒胸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列子能御风而行,对于求福的事也不在意,但还是认为:“,”。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安慰即将分手远去的朋友,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

(3)苏轼《赤壁赋》中,苏子在畅饮之后唱起歌来,其中借“美人”形象表达出他仍对理想有追求的一句是:“”。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设喻,说明学习不能浮躁,不能分心的三句是:“,,。

”(2)《次北固山下》描绘船只在宽广的江面上扬帆而行的两句是:“,”。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头设喻,比如木材本来很直,加工成轮子后,它的弯度可符合规矩,接着说:“,,。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蓬草”“大雁”自比,表达诗人孤独惆怅之感的两句是:“,”。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朝廷中众小人嫉妒他有高尚的行的一句是:“”。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发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叹,指出“,”,秦统治者爱豪华,而人们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李白《行路难》中,诗人从正面描写出行路之难,以象征他人生道路上充满障碍的两句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写百姓在外族祠庙前迎神祭祀的场面,暗示了词人对国土沦陷日久,民族耻辱渐被淡忘之忧的几句是:“,,。

”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在《离骚》中,埋怨楚国君王糊涂荒唐,始终不了解诗人苦心的两句是:“,”。

(2)杜甫《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向往与神仙同游、与明月永存的境界,但也知道这不能轻易得到,所以只能“”。

2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描写国都沦陷,景色依旧,但春日长安满目凄凉,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两句是:“,”。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三句,描写周瑜年轻有为的风流形象。

2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他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情没有拼命追求。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示,渴望建造千万座房屋,这是为了“”抒发了诗人的博大的胸怀。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两句,借鸟鸣和泉流的意象,通过比喻写出音乐时而流畅而凝滞的两种意境。

3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蚯蚓设喻,说:“,”,但是,蚯蚓能吃到泥土,喝到泉水,这就是它用心专一的缘故。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暖花开比喻冬雪纷飞的一句是“”(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兵强马壮、气势勇猛的两句是:“,。

”3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诗经·氓》中,用赋的手法写男子不是来换丝而是来向向女子求婚的两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与岸石相击、千山万谷响声如雷的一句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但是如果他们只是哀叹但不能吸取教训的话,终将重蹈覆辙,让后代的人又叹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