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立意
作文要有好的立意 作文立意的三个技巧

作文要有好的立意作文立意的三个技巧一是立意要在下笔前。
就是在写文章之前,先要确立好主题再动笔。
许多名著名篇都是先有了立意。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本人未到场,只是为了帮助朋友,凭借一封书信,揣摩着朋友的意愿,立下了宏大的人生主题,写下了千古名篇。
而立意在文尾准确地表达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名句。
有了这样的名句,一篇写景文章立马成为激励人生的传世名篇。
二是立意要有大主题。
写作文往往感觉是材料很多,但往往以不知该怎样去写。
其实好的作文主题都深藏在材料里。
占有材料后,除了横向思考以外,更要在纵向上下功夫。
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内涵,并把道理分析明白讲清楚,只要这样如实写出来就能成为文章的大主题。
比如文学大家朱自清写的《背影》取材生活事一点极小的事,但是由于内涵了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父辈对子辈深沉的爱这一千古不变的伟大主题,而成为经典。
三是立意要能推陈出新。
清代郑板桥写过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
意思是说,写文章要象二月的春花一样,标新立异。
英国大文学家王尔德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第一个把女子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女子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子比作花的就是蠢才了。
直白地说就是:不能老说别人说过的话,不能人云亦云。
要我说我话,我讲我言,我就是不一样的我。
《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其间不仅有白话、有俗话,更有许多的诗与词,都是我说我话,话即人,文即人,从而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作文如何准确立意立意的技巧与原则

作文如何准确立意立意的技巧与原则立意的原则:第一个原则:立意必须要正确。
也就是说,所写作文的主题必须健康向上,符合社会道德观。
不能消极萎靡,是非不分;更不能有影响祖国统一、发泄对社会不满等成分在里面。
如果立意出现问题,轻则会使作文降等降级,重则“全文皆输”,甚至有可能被判为零分。
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考场作文立意时下列几个“雷区”一定不能碰:一是有关早恋的主题,二是有关宗教的主题,三是消极厌世的主题,四是崇洋媚外的主题,五是有违法律、庸俗不堪的主题,六是阴暗晦涩的主题,七是影响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主题,八是支持恐怖势力的主题。
第二个原则:立意必须要适合自己。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篇考场作文,如果能够立意新颖、品味不俗,那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毕竟立意的高低,与每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以及作文题目、写作思维的活跃度有关。
同学们在写考场作文时,应尽量在立意上出新,但仍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的标新立异往往只能弄巧成拙。
对于一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较弱的同学,立意应求稳,可多在文章的构思、表达上下功夫,以营造出亮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考场作文的立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否则,立意再好,若没有能力驾驭,只能白费力气,甚至适得其反。
立意的技巧技巧一:正面切入,大胆联想。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可从赞扬、敬佩、热爱等正面角度切入,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迅速展开联想,寻找并确定合适的主题。
这里的“联想”分为两种:一是“主题联想”,即由作文题出发,对与文题相关的主题进行联想,并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进行立意;二是“素材联想”,即由题目出发,对与文题相关的素材逐一进行联想,然后初选素材,再根据素材所包含的主题来立意。
技巧二:反向挖掘,别出心裁。
面对一道作文题,不从正面切入,而是别出心裁,反向挖掘,从揭露问题、批判问题,表达自己的痛苦、忧思、反省等角度进行立意,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学生作文立意技巧(作文能让读者一见钟情)

学生作文立意技巧(作文能让读者一见钟情)1、◆就题立意法◆根据题目所含的观点进行立意的方法。
题目中已包含观点见解,审题时掌握题目的含义,就可根据题目所含观点立意。
这种立意方法不易出差错,但要深刻理解题意。
例如,当我们拿到“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这样的作文题时,会发现作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立即确立所写作文的主题是向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自我决定命运。
3、◆借题立意法◆借用现成的名言、格言进行立意的方法。
例如写“观赛有感”,可用“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立意。
大家都知道这是《论语·子罕》里的话,是孔子的名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
借用孔子名言立意,大大提升了作文主题的思想价值。
4、◆因喻立意法◆借比喻来立意的方法。
一种是借用现成的比喻,例如写“保护资源”,可用“竭泽而渔”立意;一种是随时打比方,例如写“任重而道远”,以发扬老黄牛精神来立意。
借用比喻修辞方法立意,实际是一种文学艺术手法的应用,可以让作文的主题更耐人寻味,能大大提升作文的写作价值。
当然,考场作文能如此,肯定能拿到很不错的分数。
5、◆反面立意法◆从原题意反面进行立意的方法。
即立意与命题原义相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有些议题、见解有了新的认识、解释,作文时可从反面立意。
例如“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以立意:人们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都耳闻目睹。
这样立意写成的作文,能大大提高读者的逆向思维能力,让读者多角度观察、思考生活。
,。
作文立意的三个方法 教你写作文如何立意

作文立意的三个方法教你写作文如何立意作文“意”为先。
“意”即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明确写作目的。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要考虑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而材料的选择,思想感情的表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因此,根据作文要求,审准题,立好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只有一个中心。
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在行文当中出现中心多变、话题转移的毛病。
对于记叙文而言,不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所有材料都是为突出一个中心服务的。
如有的同学写《我的一家》,一会儿写家庭和睦,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一会儿又写到爸爸有许多业余爱好,爱钓鱼爱下棋,到文末又写到爷爷很勤劳,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乡下还坚持下地犁田。
这位同学写的都是家庭生活,但是所选材料没有用来突出一个中心。
对于议论文而言也是如此,比如写《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一位同学在写作时,列举了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历经失败而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来印证“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他写着写着,又写道“当然,也有许许多的人经历千辛万苦,却最终一事无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失败……”这样写下去,显然又进入了另一个话题。
2、立意要鲜明。
作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高兴还是痛苦,都要通过材料和语言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似是而非,或者这亦可那亦对,立场不鲜明。
比如写《请足下留情》,本意是要写爱护自然,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可有的同学在批评有些不注重文明礼貌的行为之后,又写道“小草的力量是何其大呀,就算是一块巨石也挡不住小草生长的信念;就算有再多的脚来践踏,一场春雨过后,小草仍然直立起了腰身。
”这样写,对不文明行为的批判就弱化了。
有的同学在写《同学们,请远离网络》时,本意要分析不健康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的危害,呼吁同学们自觉离开网络。
小作者却用较多的篇幅去写网络对于交友是有好处的,这样也偏离了本意。
3、立意要深刻。
也就是说立意要有一定深度,要能给人以思索,不能浮在表面,也不能就事论事。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步骤。
详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提取关键信息。
2. 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的要求,如写作形式、字数限制、
内容要求等。
这样可以避免偏离主题。
3. 分析关键词:在审题时,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了解其含义
和作用。
关键词可以引导作文的写作方向。
4. 展开思维:审题后,进行大脑风暴,展开思维,找到多个角
度和思路进行立意。
5. 选择突破点: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能展示个人才华的突破点,这将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6. 确定立意:根据选择的突破点,确定作文的立意和核心思想。
立意明确,写作有目标。
7. 列出提纲:在开始写作之前,列出作文的提纲,将要表达的
观点和论据进行组织。
8. 合理安排结构:根据提纲,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使整篇作文条理清晰。
9. 丰富内容表达:写作时,通过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写和恰
当的比喻等手法,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出色的作文。
作文立意五法

作文立意五法
一、小中见大,立意显真情:我们要透过表面去观察事情的本质。
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
透过一声轻语、一次微笑,表达蕴涵在其中的丰富情感,这样可以让文章变得更生动、更吸引人。
二、角度标新,立意求新颖:我们要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打开思路。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来展开话题,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达到推陈出新,高人一筹的效果
三、欲扬先仰,立意求波澜:我们要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
要赞扬一个人或者事物,不直接赞扬,一开始反而从对它的不良印象写起,先“抑”,再“扬”。
这样的曲折的写法,既避免了枯燥的平铺直叙,又使情节有波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以实写虚,立意求具体:爸爸妈妈无言的爱,我们突然从中得到了感悟,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传达给读者呢?要化抽象为具体,使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从身边细节人手,以实写虚,这样文章才会更有感染力,更加触动人心。
五、画龙点睛,立意显深刻:在文章关键处,以简要的句子点明写作主旨,突出文章中心思想,这种手法,称作“画龙点睛”。
运用“画龙点睛”,不仅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更能增加文章深度,增添文章意蕴,提升文章层次。
四种立意的方法 优秀作文怎么立意

四种立意的方法优秀作文怎么立意一是由外而内。
就是能透过表面现象,找到事物的深层意蕴。
探索取意不是直线式的,因为客观对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需要认真的分析思索,往往几经曲折,才能获得深沉意蕴。
生活中有许多事,使人动感情,很激动,引起了我们强力的写作冲动。
但是,这时候往往有某种片面性,需要冷静一下,把事情的几个方面都考虑一下,就会发现深一层的意,就会改变原来的主意。
二是转换角度。
度是指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之所未见。
好的作文往往不是别的,只是各种角度、各种方位下所见的人生的图画。
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就要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要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
让人耳目一新。
三是以小示大。
就是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从而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旨。
这种立意要求具备比较深刻的思考能力,更需要有敏锐的联想拓展能力。
通过联想拓展,扩大意蕴,加深意蕴,使意旨显出特色。
四是反映时代。
就是要与现实生活结合。
把要反映的思想与社会生活现象连贯起来思考,使作文具有开阔的思维空间和强烈的时代意识,如此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
作文立意的三个方法教你写作文如何立意

作文立意的三个方法教你写作文如何立意作文“意”为先。
“意”即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明确写作目的。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要考虑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而材料的选择,思想感情的表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因此,根据作文要求,审准题,立好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只有一个中心。
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在行文当中出现中心多变、话题转移的毛病。
对于记叙文而言,不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所有材料都是为突出一个中心服务的。
如有的同学写《我的一家》,一会儿写家庭和睦,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一会儿又写到爸爸有许多业余爱好,爱钓鱼爱下棋,到文末又写到爷爷很勤劳,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乡下还坚持下地犁田。
这位同学写的都是家庭生活,但是所选材料没有用来突出一个中心。
对于议论文而言也是如此,比如写《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一位同学在写作时,列举了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历经失败而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来印证“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他写着写着,又写道“当然,也有许许多的人经历千辛万苦,却最终一事无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失败……”这样写下去,显然又进入了另一个话题。
2、立意要鲜明。
作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高兴还是痛苦,都要通过材料和语言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似是而非,或者这亦可那亦对,立场不鲜明。
比如写《请足下留情》,本意是要写爱护自然,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可有的同学在批评有些不注重文明礼貌的行为之后,又写道“小草的力量是何其大呀,就算是一块巨石也挡不住小草生长的信念;就算有再多的脚来践踏,一场春雨过后,小草仍然直立起了腰身。
”这样写,对不文明行为的批判就弱化了。
有的同学在写《同学们,请远离网络》时,本意要分析不健康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的危害,呼吁同学们自觉离开网络。
小作者却用较多的篇幅去写网络对于交友是有好处的,这样也偏离了本意。
3、立意要深刻。
也就是说立意要有一定深度,要能给人以思索,不能浮在表面,也不能就事论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如何立意
作者:加入日期:12-09-24
确立主旨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
我们无论写哪一种文体,都应该在立意上下功夫。
立意应该注意一下三点。
一、立意要健康
所谓健康就是保证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正确,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1、立意健康,需要一定的认识能力。
比如有同学写洪灾后,上面运来的救灾物质,放在乡政府大院立。
夜晚被人偷走了,我们家没有偷到东西,感到很遗憾。
这种立意就体现了作者认识能力的低下。
2、立意健康,需要有一定的提炼能力。
不同的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观点,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例如:某校学生马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他一心想考入理想的学校,然而,仅差一分未被录取,自己本来心情沉痛,加上父母责骂,他便自杀了。
这一则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着眼于马江的父母——A望子成龙的悲剧,B 打骂不是真正的教育。
着眼于马江本人——A 自杀是弱者的表现,B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着眼与分数——A一分的残酷,B 不必把分数当成命根子。
着眼于社会——A为马江鸣不平,B 杀死马江的不是他自己等等。
3、立意健康,需要一定的驾驭能力。
这种驾驭能力往往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某同学写《成长的烦恼》,文章大量笔墨都是列举成长中的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等烦恼。
结尾笔锋一转:没有汗水哪来收获,没有烦恼哪来喜悦?学问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让我们乐于吃苦,乐于承担烦恼,因为烦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就这样,在作者的驾驭下,一片立意健康的文章就诞生了。
二、立意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立意要跳出陈旧的框框,“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
1、立意新颖,莫忘了避俗。
你看,一写蜡烛,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一写蜜蜂,劳动人民像蜜蜂,得到的少,付出的多。
这些几乎成了通用公式,自然就缺乏新意了。
可有的同学写老师,他说:老师,我更愿意你想日光灯,照亮了别人,也保重了自己。
这就避俗避熟了。
2、立意新颖,莫忘了求异。
求异思维无疑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开出特别艳丽的花朵。
比如:根据“知足者常乐”翻出“不知足者常乐”,根据“不必班门弄斧”翻出“弄斧需到班门”,还有根据“近墨者黑”翻出“近墨者未必黑”等等,都是求异思维的奇葩。
3、立意新颖,莫忘了变角。
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
比如一学生写家乡变化,它以“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诉了先是蜂窝煤,后是液化气挤占原本属于稻草家族在农家市场的罪恶,文中夹杂着蜂窝煤与液化气的自我辩护。
全文从稻草的遭遇中透视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其立意角度让人拍岸叫绝。
三、立意要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问中深广的意蕴,以增加文章的穿透力
和厚重感。
1、立意深刻,要学会点化。
这种点化常用于文末以卒章显志,从而将文章的立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记人叙事之后,不要仓促结束,顺其自然发几句感慨,常能成为文章的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赠给青春三句话》的结尾:青春是结实的镐头。
镐头是用来开垦的否则就要生锈。
青春就是用来吃苦的,“爱拼才会赢”。
青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还在于它能经受得起任何的失败。
就是一段内蕴丰盈的点评句,使文思文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立意深刻,要学会暗示。
暗示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那些以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文章多用此法。
有个同学写《心中的小船》,明写的是家中的渔船,暗示的却是可敬的父亲。
父亲就是那条船,承载着生活的艰辛,承载着一家人的理想。
3、立意深刻,要学会整合。
整合就是将诸多零散的、平面化的内容进行巧妙地组接和拼装,或在点上加深,或在面上加宽,使文章在厚重的容量中显示出深广的内涵。
比如一篇写农村现状的文章,作者以《荒》为题目,依次描写了农村田荒,园荒,人荒的情境,从而从点与面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以及自己的担忧。
特别提醒:
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当然,有时一个主题可以分几个方面表现,如珍惜人生,就可以从珍惜生命、珍惜事业等方面来表现。
但立意要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要让自己有话可说。
立意训练: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了家。
过了几天,桶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于心不忍,使用剪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去。
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面对这则材料你如何进行开拓和立意呢?如何拓宽自己的思路呢?请试试吧!
着眼于“人”切入立意
w 在这则材料里的人应该具体指小男孩,着眼于“小男孩”立意思考:
小男孩“发现了一个蛹,把他带回家”——反映其有爱心,有好奇心。
小男孩于心不忍,剪去了蛹,这一举动——也是出于爱心,帮助蝴蝶脱离困境。
横向思维:人生不能没有爱,小男孩的举动没有错。
逆向思维:小男孩因为不忍心才用剪刀帮忙,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这种爱心帮了倒忙。
纵向思维:生活中类似小男孩的例子还很多,出发点和动机好,而结果却与初
衷相违背。
着眼于“物”切入立意
w 在材料中“物”指的是“蝴蝶”,应着眼于蝴蝶进行思考:
w 蝴蝶——“挣扎了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是正常现象,说明时机未到,还未能壳。
w 蝴蝶——“身体臃肿翅膀干瘪……”说明蛹内的生命的诞生还没有经历应该经历的磨难和苦痛,由于小男孩的帮助,幼蝶脱蛹而出,不可能成为身手矫健振翅高飞的蝴蝶。
w 横向思维:蝴蝶没有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没有经历生命正常程序,不可能有健康的生命个体的存在。
w 逆向思维:蝴蝶是无辜的受害者,罪魁祸首是那个小男孩。
w 创新思维:没有打好生命的地基,就无法盖成生命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