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教师和家长版—2019)
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手册(完整理性版)

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手册(完整理性版)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刘春民博士一、近视概述近视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眼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近视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
在美国,多项研究显示成年人群中近视的患病率为25%,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现且患病率更高,白种人比黑种人的患病率更高,而在中国和日本更有高达50~70%的患病率。
我国近视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并且还在不断地上升。
据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疾病的患者人数已达4.3亿,占总人口的33.6%,而且呈现出“总体人数越来越大,初始患者年龄越来越小”的明显增长趋势。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0%-70%,居世界前列。
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30-40%,中学生为40-50%,大学生更高达60-70%。
而在主要大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已高达70%以上,并且近视发病率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我国近视眼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居世界之首。
青少年近视城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其中大城市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农村地区。
而在城区学校,重点班明显高于非重点班。
这说明近视发生率与用眼量有关,而与营养关系不大。
青少年期,近视眼的患病率随着学年或年龄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我们的调查基本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结果一致,即女生比男生近视眼患病率高,女生发病时间早于男生,且近视程度较男生为重。
这似乎提示除女生发育较早等内在原因外,可能还与女生学习较为刻苦,用眼较多,户(或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较少有关。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第四位常见的致盲病因,约占8.8%,在美国估计有5.6%的学龄儿童失明归咎于近视。
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人数已达30多万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用眼的频率和强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由于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而引起用眼过度,出现眼干、眼涩、眼胀、眼痛、怕光、视力模糊、视力降低、失眠或记忆力减退等视疲劳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极易变成近视眼。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一)家庭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1、预防近视从小做起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
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
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
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
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2、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两小时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
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近视指标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
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
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
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
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4、分龄管控视屏时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
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组织管理试题及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组织管理培训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哪个机构不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D)A.乡镇卫生院B.村卫生室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下列哪个不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D)A.0-6 岁儿童B.孕产妇C.肺结核患者D.残疾人3、在我国目前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哪些不是针对全人群开展的服务项目( C )A.居民健康档案B.健康教育C.预防接种D.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4、关于随访服务记录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B.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C.日吸烟量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D.服药依从性“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5、糖尿病的跟踪随访不包括( B )A.生活方式干预:饮食管理、运动B.身高C.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D.心理调整3、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指标包括( B )A.老年人死亡率B.老年人健康管理率C.健康体检率D.老年居民空巢率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为几级( B )A.7级B.6级C.5级D.4级8、“十个一”宣传活动内容包括( D )A.服务地图B.联系卡C.签约仪式D.以上都是9、2022 年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宣传重点提纲包括( D )A.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核心信息B.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C.高血压患者核心信息D.以上都是10、不可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是( C )A.高血压患者随访B.高血压患者筛查C.减盐防控高血压D.高血压患者体检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评价过程资料内容完整,包括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和效果指标相结合,并进行真实性核查、满意度调查、评价人员签字、评价日期填写完整。
2、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指标至少要包含:数量与构成、履约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基层就诊率、转诊率。
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1.17•【字号】云教规〔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妇幼健康正文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教规〔2019〕1号各州、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教育部等八部委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1月17日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18〕3号)精神,切实开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结合云南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州市每年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责任分工(一)家庭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信息化管理专家共识(2019)

引用本文: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信息化管理专家共识(2019).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 21(1): 9-13.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01.003.·专家共识·Consensus·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信息化管理专家共识(2019)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通信作者:吕帆(ORCID:0000-0002-5262-8110),Email:lufan@;瞿佳(ORCID:0000-0003-1678-966X),Email:jia.qu@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信息化管理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01.003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Myopia Screen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sensus (2019) Chinese Optometric Association, Chinese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 Ophthalmology and Optometry Committee, Ophthalmologists Association, Chinese Doctor Association Key words:children; adolescents; myopia; screen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01.003为了保障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引导各地近视普查工作有序进行,专家组已经制定出普查的基本内容和规范流程,并对用到的检测和数据采集设备及设置的标准化达成共识。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2019年版)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书、学习用杂志、课业薄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印刷品和出版物,以及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的卫生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的教科书要求、教辅书和学习用杂志要求、课业簿册要求、考试试卷要求、学习用报纸要求、学龄前儿童印刷品和出版物要求、照明灯具要求、读写作业台灯要求、教学多媒体产品要求,以及教科书、教辅书、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龄前儿童印刷品和出版物的检测方法,学习用报纸的检测方法,照明灯具的检测方法,教学多媒体产品的检测方法等条款适用于生产、制作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的企业。
本标准照明光环境要求、多媒体环境及教学要求、照明光环境的检测方法等条款适用于使用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000.1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1.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 456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GB/T 7705 平版装潢印刷品GB/T 7922 照明光源颜色的测量方法GB/T 7974 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GB/T 9473 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18722 印刷技术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GB/T 19437 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GB/T 23649 印刷技术过程控制印刷用反射密度计的光学、几何学和测量学要求GB/T 36979 LED产品空间颜色分布测量方法CY/T 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SJ/T 11346 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IEC/TR 62778:2014 应用IEC 62471评价光源和灯具的蓝光危害(Application of IEC 62471 for the assessment of blue light hazard to light sources and luminaires)3 术语和定义GB 7000.1、GB 50034、GB/T 2900.65、GB/T 4687、GB/T 7974、GB/T 9473、GB/T 9851.1、GB/T 13962、GB/T 17227、GB/T 18910.11、GB/T 31831、SJ/T 11324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孩子的眼睛更明亮——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教育时政】●政策解读家庭:家长以身作则,提供良好居家环境《方案》指出,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方案》要求,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减轻孩子的课外学习负担,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行为,保障孩子的睡眠和营养。
掌握孩子的视力健康状况,发现其视力异常时,及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简析】可以说,家长是预防孩子近视的“第一责任人”。
对照《方案》提出的要求,家长应该努力逐条实行,重视保护孩子视力,及时预防和控制孩子近视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不少家长在以身作则方面做得不够,在家时手机不离手,给孩子做了很不好的示范。
对此,学校也有义务做好家长教育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利用通讯群等各种方式和途径,深入宣传《方案》的重大意义,提醒家长以身作则,切实担负起保护孩子视力的责任。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教师和家长版—2019)
1.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影响升学和择业。
近视还会增加
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2.保证孩子白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足够的白天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
教师和家长应密切合作,保证
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帮助孩子养成平衡
膳食、科学锻炼、充足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
3.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示教、面对面辅导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向孩子传授近视
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孩子的爱眼护眼意识,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持
续近距离用眼。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们做表率。
4.督促孩子在读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读书
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
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教师应指导学生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5.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
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
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
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
少使用电子产品。
6.发现孩子视物眯眼、频繁揉眼、上课看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物体不清楚时,要考虑
发生近视的可能。
近视的常见表现有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看不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等。
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
医院就诊。
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做两次视力监测。
7.被确诊为近视的孩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配镜等矫正措施。
一旦确诊为近视,就应该积极进行矫正,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
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配戴何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
视力矫正后,应继续督促孩子坚
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做好视力保护,防止近视加重。
8.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
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
近视加重。
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
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孩子视力进一
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