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大一统

合集下载

汉武帝的大一统知识点简单

汉武帝的大一统知识点简单

汉武帝的大一统知识点简单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刘彻,是中国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军事行动,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统一了疆域广阔的国家。

汉武帝出生于刘备和皇后吕雉之间,小时候聪明好学,具备出众的领导才能。

他自登基之初就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的基础。

首先,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民为本,增强了百姓的福利。

他推行均田制,规定耕地按照农户家庭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使得土地更加公平合理地流转。

此外,汉武帝还推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改进税收制度,为国家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内政改革,汉武帝还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

他通过外交手段稳定了西北边境,重建了长城,阻挡了匈奴的侵袭。

此外,他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扩展了汉朝的疆域,增强了国家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得汉武帝的统一帝国更加稳固和有力。

可是,汉武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帝国的扩张。

他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南方的楚地、南越、西南的巴蜀等地。

他积极开拓新疆土,有效地将更多的人民纳入到统治范围之下。

同时,他对内修复了典章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他还加强了中央军队的巡视,减少了豪强势力。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汉武帝还重视文化建设,并且在宫廷中培养了一批文学艺术的人才。

他的宫廷内举办了盛大的文化活动,邀请文人骚客进行吟诗作赋。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皇帝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整个汉朝的文化水平。

同时,汉武帝推行了强调儒家思想的教育改革,将儒学作为国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稳定而重要的门径。

然而,汉武帝在追求大一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采取的归化政策和侵略性的战争行动,造成了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和民不聊生。

此外,他实行的严厉统治和残酷手段也引起了一些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尽管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但其统治并不完美。

总的来说,汉武帝的大一统之举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颁布“推恩令”
建立了刺史制度,后来,武帝设立司隶校尉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② 经济方面 1、背景(汉初)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一致
2、具体措施 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五 铢 钱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③ 思想文化方面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加剧,外戚王莽乘机夺取了政权
三、东汉
1、建立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 2、东汉统治概况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 黑暗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知识结构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司隶校尉 •经济: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 销售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 育二、王莽政权
三、东汉 (建立;统治概况)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 典的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
与同学们讨论,说说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 中国文化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 积: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 位;消: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 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二、王莽政权
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名刘彻,公元
前141年即位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
国Hale Waihona Puke 雄厚,西汉进入鼎 盛时期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 政治方面
1、背景(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 •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为王侯 •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减诸侯王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的一系列措施如下:1、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及“酎金夺爵”政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2、经济上。

铸币权、盐铁管理权归还中央政府,发行五泰铢。

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西汉初年,私人铸币并没有完全被禁止,盐铁的管理大多掌握在暴君手中。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亨,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例如,汉初诸侯王造反时,政府向诸侯王借钱以平定叛乱,但诸侯害怕政府赢不了,所以拒绝借钱。

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将造币权交还中央政府,铸造了五泰铢硬币。

此外,全国各地都设立了盐铁官,将煮盐和炼铁的经营国有化,实行盐铁官的经营和垄断。

他们还在全国各地部署物资以压低价格。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多项政策的实施奠定了经济基础。

3、在军事上。

年轻的将军,如卫青、霍去病,都由武帝亲自训练和提拔。

号召全国人民奋起,为将来击败北方强大的敌人匈奴奠定了基础。

他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路线。

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除百家而尊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他还以《诗经》、《史记》、《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书籍为教材,在长安建立了国学,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儒家人才。

孔子也进入了各级政治机构。

此后,儒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受到历代尊崇,影响深远。

儒家的忠君尊礼思想成为统一政权的精神支柱。

5、官僚团队监督和选举。

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建立了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的制度。

建立了郡守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郡(府),每个郡(府)各设一位郡守。

他代表朝廷监视县部的地方官员、铁腕人物及其子女,严格禁止他们作恶。

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各地区的控制大大加强,进一步削弱了王国的力量。

简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

简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

简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
汉武帝大一统是指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以疆域的统一、民族的统一、政权的集中、制度的统一等手段,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局面。

在疆域统一方面,汉武帝通过对外战争扩张,将中国各地区逐渐纳入版图,使得汉朝疆域不断扩大,北至庭州(今沼州)、匈奴河、河套地区,西至西域、班超西南征服南越等地。

在民族统一方面,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实行汉化政策,鼓励汉族文化的传播、汉字和关中方言的普及;同时也采取和亲政策,通过与匈奴、南越等少数民族国家通婚联姻来改善疆域的安危,加强统一的巩固。

在政权的集中方面,汉武帝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设立太守、郡守等官员来管理地方政务,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在制度的统一方面,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法家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统一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另外,还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制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统一程度的提高。

总的来说,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疆域、民族、政权和制度等方面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

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3.兴修水利 思想上: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通西域,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酎金夺爵
文帝时定“酎金律”,规 定列侯各按其国的户口为 标准,每千口献金四两, 由少府收受。武帝便专在 这件事上挑剔,凡列侯所 献酎金,成色与数目稍有 不合,便取消其爵位。总 计武帝一代,以推恩所封 的王子侯多达175人,而因 罪而被废的则达113人,其 中以坐酎金失侯的占大多 数。
——傅乐成《中国通史》
汉武帝时发行的上林 三官五铢钱
官营盐铁,就是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分别 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 润为国家所有。……官营盐铁的实施,是国家独 占了于国计民生意义最为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 利润,可以供给皇室消费以及巨额军事支出。当 时,人民的赋税负担并没有增加,国家的用度却 得以充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
刺 史
刺 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刺 史
刺 史

汉武帝的大统一

汉武帝的大统一

练习
一、选择题 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①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②创立了休养生息政策;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 平定七国之乱;⑤实行盐铁专卖。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
A
)
二、问答题
汉武帝为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了什么措施?他 为什么这样做?
(3)思想文化方面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 统治的正统思想。 其实导致早氵世的原 因有很多的,千万不 可盲目用药,一定要 找准原因对症治疗才 有效,我是过来人, 以前在这方面没少下 功夫,最后是用中药 调理好的,大家如果 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 也去咨询下薇\亻言: msdf003 ,一定能帮 到大家的。
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推行“休养生息”。
(2)政治基础:
平定“七国之乱”。
Hale Waihona Puke 2、主要措施(1)政治方面 A、重视人才:建立了新的选举人才的制度——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最终解决王国问题。 C、惩治豪侠: (2)经济方面 A、盐铁官营
B、统一铸钱: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 一收归中央。
B、兴办太学。
汉武帝“兴功建业”,多方建树,西汉王朝出现了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的巩固与加强,为汉武帝开拓疆域,巩固发展强大的帝国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王莽改制
1、王莽改制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 (2)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在酝酿之中。 2、改制的主要内容 (1)改全国田地为王田,私 奴为私属,都不许买卖。 (2)多次改变币制。 3、王莽改制的失败

12课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

12课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

12课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施了许多政策与改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实行的12课大一统政策更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探究。

一、汉武帝的背景和大一统政策的意义汉武帝即位于公元前141年,这是汉朝最具辉煌与激动的时期。

他在位期间,除了追求统一外,也注重国家的繁荣与治理,对于文化、教育、制度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因此,汉武帝被后人称为“帝文圣武”。

二、大一统政策的内容1. 政治统一: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削弱外敌、联合各地的势力,逐渐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统一。

他创建了郡县制度,将疆域划为数百个郡县,方便统治与管理。

2. 文化统一:为了加强文化的统一,汉武帝推行了“经制制度”,大力发展儒家学说,将儒家思想奉行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并修复了古代经典史书,加强文化传承。

3. 经济统一:为了发展国家经济,汉武帝修建了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同时,他还实行了财政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税收和财政管理制度。

4. 法律统一:汉武帝注重法制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统一了各地的法律标准。

他制定的《律令》成为了后来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法律的发展。

三、大一统政策的意义1. 统一思想: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推广,汉武帝加强了国家的统一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这不仅有助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 经济繁荣:大一统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统一税收和财政管理制度,汉武帝为国家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3. 社会稳定:大一统政策使得各地的统治者都遵循汉朝的中央政策,实现了社会的高度统一与稳定。

这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安定和和谐。

4. 文化繁荣:在大一统政策的推动下,儒家思想和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概括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概括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概括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汉武帝,汉朝第一个皇帝,统治了汉朝三百多年,最终实现了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他所采取的措施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影响了以后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发展。

本文就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展开讨论,以便于更直观的了解他的影响。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有:一、实行地方政权与中央集权汉武帝把汉朝政权从地方集权改良为中央集权,使政权更加集中、更加有效,使行政效率大幅提高。

他把一百七十一个封邑作为汉朝的行政单位,统一分配财政收入,打破了之前地方政权的分散状态,使政权的行动更加有效。

二、实行官僚制度汉武帝改革了官员的考试制度,以保证招收的官员具有较高的学识和能力,使政府的行政效率更为高效。

此外,他还对官员的职权和职责进行了规范调整,以确保官员在职责和负责范围内有效地完成任务。

三、实行税制汉武帝实施了新的税制,以使政府稳定地获得财政收入,以便于政府管理国家事务。

其中包括佣工税、劳役税和农民土地税,成立和设立的机构担负起税务管理的职责,推行新的税率和租税制度,使政府征税更加有效。

四、实行军事政策汉武帝不断加强军事管理,形成了“兵部-政治-军事”的军事政策,改革军队组织结构,积极发展军事科技,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从而取得最终大一统的胜利。

五、实行文化政策汉武帝早期颁布了《建炎中度准则》,强调“统一文字,教化民众”,实行文化统一政策,坚持传统的礼教,重视传统的礼仪和文化习俗,以使整个民族的文化更加统一。

六、实行水利政策汉武帝实施了新的水利政策,并努力开发水资源,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同时他还发展了其他水利工程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汉武帝既采取了若干措施来实现政权统一,又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来提升国家经济和文化水平,为当时以及接下来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的功绩对中国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 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课堂小结
文景之治
前 提 削弱诸侯国
建立时间、地点
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 大一统 独尊儒术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3、意 义:
汉高祖
分封同姓王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 之”
汉景帝 (削藩)七国之乱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 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 多于京师。
难题:诸侯势力仍相当大,严重威胁中 央集权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2、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3、经济:13课 4、军事: 14课 5、外交: 15课
三、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9 年,西汉灭亡。 公元___ 25 年,刘秀 公元___ ____称帝, 东汉 。 定都洛阳 ___,史称____ 光武帝 。 刘秀就是______
“光武中兴”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 什么样的局面?
状况二: P68末段
状况一:P68 倒数第一段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 因: 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 施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5、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6、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著作 7、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 因: 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 施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加 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3、意 义: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 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
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大一统
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1、政治: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X X
1.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后期 C.秦朝初年 B.战国时期 D.西汉盛期
3.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 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 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 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把那些家伙都 赶走就清净了。
董 仲 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四.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
汉武帝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1、政治上: 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 长子继位外,还得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封给其 他子弟为侯。)
诸侯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 诸侯 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 中央 中央 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 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 一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 推恩令 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 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伐 ④ 秦二世 的残暴统治。 无 ①公元前 209 年在 大泽乡 起义,并在 道 陈 建立了政权。 , 概况 诛 陈胜吴 ②秦军反扑,起义失败。 暴 广起义 意义:中国历史上 第一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
①公元前 207 年,项羽在 秦朝 秦军主力。
①繁重的徭役:建阿房宫;造骊山陵墓;修筑长 城 ②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 2/3 上缴国家。 原因: 暴政 ③ 刑 法 残酷。
楚秦 汉末 之农 秦 争民 的 战暴 争政 和、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 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傜 措施:
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 生产。
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 心农桑。 3、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政策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舒董 仲
家道
家法
儒 家
韩非子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 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为达到 “独尊儒术”的 目的,采取了那 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 学,以五经为 教材,大力推行 儒家教育。
比较辩别
情切切意绵绵 生死盟山河恋 君与臣恩与怨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背景:西汉初年,经济萧 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汉初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的荒凉 景象是怎样造成 的?
请你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 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它们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从目 的、方式、结果方面分析)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 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 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 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巨鹿
大败
秦亡 ②与此同时, 刘 邦 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汉兴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 202 年, 刘 邦 定都 长 安,
建立汉朝。
灭亡
项羽
刘邦胜出 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
• 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争霸 刘邦
( 汉十 朝二 又 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称 课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两 汉大 美人泪杯中酒 ,一 天下任丈夫肩 分 风潇潇路漫漫 指统 西的 情切切意绵绵 汉汉 和朝 万里江山千钧担 东 守业更比创业难 汉 )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linyu)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帝
汉景帝 评价(小结):奠定 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 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 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 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 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 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才、 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 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
外戚宦官专权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公元9年 公元25年
东 汉公元220年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西汉 东汉 西汉
前202-9年
西 东 汉 汉
东汉
25-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辨别真伪
(1)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 办太学。( ) (2)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允许诸侯王把自己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 (3)汉文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