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期末复习情景式(理解性)名句默写及答案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观:_________,____________。
仰视:____________;俯瞰: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徐志摩)9.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11.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高一语文必修1-4情景式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情景式默写〔一〕《赤壁赋》1、概括了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2、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___ , ____ , ____ ,。
3、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____ ,。
4、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____ ,,____ ,。
5、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____ ,。
6、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____ ,。
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____ ,。
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____ ,。
9、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 ,。
10、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____ ,。
11、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____ ,。
1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____ ,。
〔二〕《诗经》1、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 ,。
2、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____ ,,____ ,。
3、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 ,,____ ,。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 ,。
4、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____ ,。
5、女子明确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 ,。
〔三〕《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阔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 ,。
2、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____ ,。
4、《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 ,。
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明确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 ,。
6、《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明确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__ ,。
高中语文必修一 必修二 情景默写

14、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写词人面对 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不禁感慨发问的名句 是“ , , ?” 15、 《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书写曾和同学 同游橘子洲并回忆以前不平凡的岁月的诗 句是: , 。 16、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 子: , 。
《荆轲刺秦王》
1、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 。 2、荆轲在临别时宾客的表现: , 。 3、《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节,渲染 悲壮气氛的一句是 , 。 4、 《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 以“荆轲”开头,让“士皆垂泪涕泣”的两 句是 , 。 5、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从 “士”的角度侧面展示荆轲出行场面悲壮和 激愤的两处是: , 。
1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用 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 , 。 14、 《离骚》诗中,屈原愤世嫉俗,批判世 人的两种丑陋行为: , 。 15、 屈原在《离骚》中用榫头和榫眼做喻体, 来陈说自己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16、 《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 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
《离骚》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 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 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 :“_ ,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 ,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坚守正道 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_ , _。” 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 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 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但他坚定地表示:“ , 。” 7.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 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8、《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 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 。
高中语文必修1、2情景式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1-2背诵篇目的名句默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2、携来百侣曾游,。
3、《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 , 。
,,。
4、《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5、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6、沉默呵,沉默呵!,7.《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高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氓》中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8、《氓》中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
,。
9、《氓》中运用比兴手法描写男女二人情感变化的诗句有,,,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不可说也!10、,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11、默写《涉江采芙蓉》整首诗。
,。
?。
,。
,。
12、《短歌行》中运用化用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13、《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诗句是:,。
,。
14、《短歌行》中化用典故表达曹公渴望贤才不再犹豫不决,投奔自己的诗句是:,。
,?,。
,。
15、默写《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
,。
暧暧远人村,。
,。
,虚室有余闲。
回忆《兰亭集序》,默写下列句子16、《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作者由自然景观引发的主观感受的句子是:是日也,,。
,,,,。
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取诸怀抱,;,。
作者要强调的是那种心境相同的:虽趣舍万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回忆《赤壁赋》,默写下列句子。
1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答案版)

必修1——必修2情景式默写必修一(一)《烛之武退师》1.晋文公认为国有恩于自己的句子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晋文公从“仁”的角度认为不应该挑起与国之间的战争的句子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认为攻打国是不理智的的句子是:失去所与,不知。
从“武”的角度剖析与战争利弊的句子是:以乱易整,不武。
(二)《荆轲刺王》1.《荆轲刺王》里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荆轲刺王》里表现同仇敌忾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荆轲刺王》里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壮气氛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三)《鸿门宴》(四)《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9.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1.表明女子打算结束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五)《诗三首》1.操《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诗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操《短歌行》中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句子: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难遣,靠酒来排解心中忧闷。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必修二情景式默写训练《氓》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4、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5、女主人公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6、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7、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8、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9、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10、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1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13、开篇“,”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14、“,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写出女子对爱人的深切依恋及对婚姻的渴盼。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表明两人顺利成婚。
15、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
16、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17、女子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1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意“,至于暴矣”;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兄弟不知,”;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静言思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试题必修一XXX《沁园春长沙》情景默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2、《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3、《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XXX《记念刘和珍君》情景默写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
2.沉默呵,沉默呵。
XXX《荆轲刺秦王》情景默写1、《荆轲刺秦王》XXX诀别中,XXX悲壮的唱词是。
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必修二XXX《采薇》情景默写1.《采薇》中以XXX写哀情的诗句是。
XXX《短歌行》情景默写1《短歌行》中运用化用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XXX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2、《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诗句是。
3、《短歌行》XXX用典故表达XXX渴望贤才不再犹豫未定,投靠本人的诗句是。
XXX《归园田居》情景默写1.《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XXX十余亩。
暧暧远人村。
虚室有余闲。
1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XXX和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诗是。
3.所思在远道。
长路漫浩浩。
XXX《诗经•氓》情景默写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外一说,用桑叶富强比方男子情绪兴旺之时的句子是。
3.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6、写女子不肯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8.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9.《氓》中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必修一——必修四情景式默写(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
,。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情景式默写训练《氓》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4、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5、女主人公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6、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7、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8、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9、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10、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1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13、开篇“,”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14、“,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写出女子对爱人的深切依恋及对婚姻的渴盼。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表明两人顺利成婚。
15、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
16、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17、女子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1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意“,至于暴矣”;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兄弟不知,”;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静言思之,”。
19、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总角之宴,”,和恋爱时的盟誓“,不思其反。
”20、《氓》中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21、《氓》中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
,。
22、《氓》中运用比兴手法描写男女二人情感变化的诗句有,,,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不可说也!《采薇》1.《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1\《短歌行》中运用化用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
2、《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化用典故表达曹公渴望贤才不再犹豫不决,投奔自己的诗句是:,。
?,。
《归园田居》默写《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
,。
暧暧远人村,。
《赤壁赋》1、《赤壁赋》中用,。
描写月出美景,月下江面的景象是,。
2、苏轼泛舟于湖上,看到万顷湖面平如镜,皎月银辉万里,水天一色,只有自己这一叶孤舟时,似乎超脱世外,如仙人一样立于虚空之中的句子:,。
3、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
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
4、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
5、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米,苏轼则说,。
6、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7、《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8、慨叹自身渺小是:,。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10、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
11、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12、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
,。
13、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作者写到:,。
,。
,。
,。
14、《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15、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1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17、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18、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兰亭集序》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4、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要强调的是那种心境相同的:虽趣舍万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有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8、“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9、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