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的默写是语文的必考考点,那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有哪些名句需要默写的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一)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万类霜天。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二)
1、,后事之师。

2、,行而不远。

3、一年一度秋风劲,。

,寥廓江天万里霜。

4、芭蕉不展丁香结,。

5、,丁香空结雨中愁。

6、,琉璃叶下琼葩吐,,雅称幽人趣。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三)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6)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必修一名句名篇默写

必修一名句名篇默写

必修一名句名篇默写1.看万山红遍,,,。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谁主沉浮?4.携来百侣曾游。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7.曾记否,到中流击水,?8.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9.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10.,;波光里的艳影,。

11.,;在康河的柔波里,!12.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13.,不仁;,不知;,不武。

14.又前而为歌曰:“,!”15.复为慷慨羽声,,。

16.所以遣将守关者,。

17.今者项庄拔剑舞,。

18.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

19.,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20.,。

如今,,何辞为?21.真的猛士,,。

22.惨象,;流言,。

23.沉默啊,沉默啊!,。

必修二名句名篇默写1.层层的叶子中间,,有,有;,,。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4.,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6.,抱布贸丝。

,。

7.,子无良媒。

8.,。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9.桑之未落,。

,,,!10.,。

,三岁食贫。

11.女也不爽,。

,。

12.三岁为妇,。

,。

13.兄弟不知,。

,。

14.,。

,。

信誓旦旦,。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

16.,哀民生之多艰。

17.亦余心之所善兮,。

18.固时俗之工巧兮,。

,。

19.,余不忍为此态!20.,自前世而固然。

??21.屈心而抑志兮,。

,。

22.,驰椒丘且焉止息。

23.,长余佩之陆离。

,。

24.佩缤纷其繁饰兮,。

2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26.,。

,忧伤以终老。

27.对酒当歌,!,去日苦多。

,。

28.,。

但为君故,。

29.,。

,心念旧恩。

30.,。

,何枝可依?31.,。

,天下归心。

32.,池鱼思故渊。

33.,。

,依依墟里烟。

,。

34.,复得返自然。

35.,。

此地有,,又有,,引以为,。

36.,,亦足以畅叙幽情。

37.是日也,,。

,,,,信可乐也。

必修一名句默写、翻译

必修一名句默写、翻译

必修一名句默写、翻译复习班级:姓名:小组:一、名句默写《劝学》1、青,;冰,。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圣心备焉。

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不能十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2、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嗟乎!,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其皆出于此乎?7、彼童子之师,,。

8、,,或师焉,或不焉,,。

9、位卑则足羞,。

10、,。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惯于长夜过春时》1、惯于长夜过春时,。

,城头变幻大王旗。

2、,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归去来兮辞》1、,风飘飘而吹衣。

2、问征夫以前路,。

3、引壶觞以自酌,。

4、,觉今是而昨非。

5、木欣欣以向荣,。

6、,鸟倦飞而知还。

7、,临清流而赋诗。

8、善万物之得时,。

9、,乐夫天命复奚疑!《荷塘月色》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2、叶子出水很高,。

3、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4、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

《烛之武退秦师》1、臣之壮也,;今老矣,。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

4、,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5、 __________, ________,焉用亡郑以陪邻?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 。

7、________ ,__ ______,___ ____,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__ __,__ ___,___ _____,将焉取之?二、翻译《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句默写(打印后手写上交)一.《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由写景转入抒情,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作者思绪万端,不禁问道:,,?2.《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4.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了朝气蓬勃的青年,“,。

”写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才华,“”,写出他们的意气奔放,而“”则直接表达了他们对权贵的蔑视。

5.《沁园春·长沙》的上阕“,?”为问句,这一问,排空而下,洋溢着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6.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勉励战友在激流中拼搏的句是:“,。

”7.《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二.《芣苢》理解性默写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三.《插秧歌》理解性默写1.《插秧歌》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着插秧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2.《插秧歌》中,“,”两句,描写了农夫忙着插秧顾不上休息。

3.《插秧歌》中,“,”两句,表现了插秧的繁忙,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景。

四.《短歌行》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是:,;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是:,;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

是,,,。

2.《短歌行》中“,”两句,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而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的“,”两句,则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五.《归园田居(其一)》理解性默写1.《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高一必修一语文默写

高一必修一语文默写

默写1、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问苍茫大地,。

3、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5、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8、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9、,,用心躁也。

10、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11、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12、嗟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13、爱其子,;于其身也,,。

彼童子之师,,。

1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问之,则曰:“,道相似也。

,。

”呜呼!。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15、孔子曰:。

,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1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学于余。

,。

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玉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蚓无爪牙之力,筋骨志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字音字形一、给划横线字注音百舸()峥嵘()方遒()岁月稠()木讷()惆怅()给予()撩起()依偎()奇葩()脊骨()不屈不挠()不屈不饶()绿荫()脍炙人口()鸢尾花()颓圮()彳亍()春帷()吮吸()彷徨( ) 揭开()跬步()槁暴()同仇敌忾()锲而不舍()老聃()师襄()爪牙()供不应求()蛟龙()经传()參省()狭隘()言简意赅()符箓()沉溺()静谧()废墟()自缢()面面相觑()苗圃()缱绻()紊乱()刽子手()亘古()铩羽而归()烙印()夯实()恪守()乌桕()赭色()远阜()绿林好汉()宵衣旰食()谛听()曝晒()曝光()剥花生()瞠目()蓊蓊郁郁()恣意()涮羊肉()得失俱亡()整饬()槎桠()巷道()徘徊()迷惘()踟蹰()怪癖()墌拾()憎恨()干瘪()歃血为盟()炽热()熨帖()混沌()浑水摸鱼()粗糙()牌坊()作坊()针砭()谥号()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慰jiâ()雾ǎi()虹ní()juàn()属流lán()Mãng lóng ()tóng ()孔轻miâ()刀jǐ()寂liáo()Qióng()音磨lì()nú()马须yú( ) xiã()手Pīlì()qiāng()害斑lán()闲xiá()xiá()想共zhân()时máo()zhã()居丰yú()出类拔cuì( ) 荟cuì()震hàn()感kǎi()bān师回朝()再接再lì()一gài而论()不fâi吹灰之力( ) xīn酸()fân力一搏()。

必修一名句默写

必修一名句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1、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怅寥廓, ,?2、携来百侣曾游, 。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

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

4、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5、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6、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7、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 , .8、晋侯、秦伯围郑,,。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10、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不武。

吾其还也。

”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2、今者项庄拔剑舞,。

13、杀人如不能举,天下皆叛之。

14、,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15、真的猛士, .16、惨象,;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必修一情境默写《沁园春·长沙》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

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 ,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 , ,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7蔑视权贵的句子: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 ,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 ,《雨巷》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 , , ,《再别康桥》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荆轲刺秦王》1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3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4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5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6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 ,《鸿门宴》1大丈夫应不拘小节: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 ,3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 ,,4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记念刘和珍君》1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 , 。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名句默写
22、,虽一毫而莫取。
23、,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24、,渺沧海之一粟。
25、驾一叶之扁舟,。
26、渺渺兮于怀,。
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8、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29、清风徐来,。
30、纵一苇之所如,。
31、诵明月之诗,。
32、,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33、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名句默写
1、怅寥廓,,?
2、,鱼翔浅底,。
3、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圣心备焉。
8、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9、,不须臾之所学也。
10、吾尝跂而望矣,。
44、晴川历历汉阳树,。日暮乡关何处是?。
45、不知何处吹芦管,。
46、君自故乡来,。,寒梅著花未?
11、故木受绳则直,。
12、,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13、,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4、青,;冰,。
15、孔子曰: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孰能无惑?
17、师者,。
18、,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9、,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20、,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21、白露横江,。
34、,泣孤舟之嫠妇
35、客舍并州数十霜,。无端又渡桑乾水,。
36、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7、月明星稀,。
38、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3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不敢问来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

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默写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