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高中语文必修一古诗文默写

合集下载

高一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

高一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必修一(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古诗词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高中必修一诗词文默写

高中必修一诗词文默写

• 10.《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 两句: • • 1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 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12.《离骚》中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而 自己穷其一生去追求美政的两句:
• 1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 改变自己志向两句: •
• 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 • 8.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 9.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10.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 时也。
11.《离骚》表明作者宁可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 俗取巧两句: 12.《离骚》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两句: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的两句: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 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 隐的两句:
• 6.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8.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答案: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明明如月,何是可掇?
《归园田居》 (1)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渴望摆脱束缚, 回归田园的急迫心情的诗句 ( )
(2)诗中,描写一幅村庄中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图的 诗句是( ) (3)总结全诗,写出作者归隐田园后愉悦心情的 诗句是( )
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8.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9.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0.反是不思,亦已焉哉!Fra bibliotek 《迢迢牵牛星》

必修1古诗文默写学生版

必修1古诗文默写学生版

必修1重点诗文默写训练
一、《烛之武退秦师》
1、秦晋联合围郑的理由是:
2、郑伯求烛之武出山时,烛之武说:
这句话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辛酸和不满。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的句子:
5、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句子是:
6、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于情,诱之于利的句子:
7、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国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句子是:
8、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9、说退秦师后,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击,晋文公认为不可。

原因是:
二、《荆轲刺秦王》
1、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我们联想到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

3、描写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的句子是:“”。

三、《鸿门宴》
1、刘邦解释入关后“遣将守关”的原因的句子是:
2、由《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们可以联想到《鸿门宴》中的:“”
3、樊哙说到,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用“刀、俎”打比方,劝沛公不辞而别的句子是:
四、《记念刘和珍君》
1、何为真的猛士?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
2、面对惨象,作者目不忍视,不禁发出感慨:
注:《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是必背篇目。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高一必修一语文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离骚》(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 《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3.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4.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5.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古诗词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语言、修辞、思想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这些诗词,更要深入理解其意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导语】古诗文默写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记忆背诵对于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那么有哪些古诗文考试显现概率高,属于必背类型的呢?作者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欢迎浏览!1.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当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资料】高中必修一诗词文默写..汇编

【资料】高中必修一诗词文默写..汇编

16.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 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 追求美政的两句:
3)总结全诗,写出作者归隐田园后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4)(
),性本爱丘山。
(5)开荒南野际,(
)。
答案: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少无适俗韵 5.守拙归园田
• <<静女>>
• (1)描写小伙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
(
)
• (2)诗中,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 正路的两句: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 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 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 隐退的两句: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 两句: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 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的两句: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
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 隐的两句:
1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高一语文常考古诗词默写

高一语文常考古诗词默写

1.《赤壁赋》(苏轼):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氓》: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离骚》(屈原):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5.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6.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4.《蜀道难》(李白):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5.《登高》(杜甫):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琵琶行》(白居易):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必修一、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古诗文默写
命题:黄可
注意:本试卷分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和补写名句默写试题。

共48道题,满分100分。

1、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字,统领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雨巷》特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雨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雨巷》)
____________ ___ ___。

10、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雨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雨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雨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实写康河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再别康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再别康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18、再别康桥时诗人的动作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采桑子重阳》)
20.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毛泽东)
21.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22.楼上黄昏欲望休,。

(《代赠》李商隐)
23.落木萧萧,。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
先,。

(《点绛唇素香丁香》)
24.青鸟不传云外信,。

(《浣溪沙》李璟)
25、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26、批判“庸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27、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句子。

(《记念刘和珍君》)
28、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29、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30.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31. 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2.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烛之武退秦师》)
33.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烛之武退秦师》)
34.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烛之武退秦师》)
35.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
刚:。

36. 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烛之武退秦师》)
37. 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38、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0.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41.如今,,何辞为?(《鸿门宴》)
42.今者项庄拔尖舞,。

(《鸿门宴》)
43.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风味的句子是:。

(《鸿门宴》)
44.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鸿门宴》)
45.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悲伤的句子是:。

(《鸿门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