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
葫芦烙画技巧和方法

葫芦烙画技巧和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葫芦烙画这神奇的玩意儿。
你说这葫芦烙画啊,就像是在葫芦上施魔法!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的葫芦,经过一番精心摆弄,就能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多有意思呀!要做好葫芦烙画,首先得选个好葫芦。
可不是随便什么葫芦都行哦,得挑个形状周正、表皮光滑的。
这就好比找对象,得找个顺眼的不是?然后呢,就是准备工具啦,烙画机就像是我们的画笔,可重要啦!开始烙画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
就跟走钢丝似的,稍不注意就可能出岔子。
下手轻了吧,痕迹不明显;下手重了吧,又怕把葫芦给弄坏了。
这火候可得拿捏得死死的呀!有时候我就在想,这烙画还真像做饭呢,调料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味道,咱这烙画的力度和时间不也一样嘛!在葫芦上慢慢勾勒线条,看着图案一点点呈现出来,那感觉,真的特别奇妙。
每一笔都带着自己的心思和情感,就好像在和葫芦对话。
有时候我都觉得这葫芦能听懂我说话呢,哈哈!烙画的时候还得有耐心,不能心急火燎的。
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慢慢来。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地垒起来才能牢固。
咱这烙画也是,一笔一笔地画才能出好作品。
还有啊,烙画的题材那可多了去了。
可以是美丽的花朵,也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或者是一些富有寓意的图案。
这全看你的喜好和创意啦!你要是喜欢古典的,就烙个山水;你要是喜欢现代的,那就烙个卡通形象呗。
我自己就特别享受这个过程,看着一个个葫芦在我手下变得独一无二,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这可都是我的宝贝呀!总之呢,葫芦烙画这事儿啊,有趣又有挑战性。
只要你有兴趣,有耐心,就能玩得转。
别犹豫啦,赶紧拿起你的烙画机,和葫芦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这葫芦烙画呀,就是能让你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乐趣。
怎么样,还不赶紧试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品制作方法,下面是一个简易的葫芦烙画制作方法:
1. 准备材料:一根细铜丝、一个葫芦(可以在花卉市场或者网上购买)、一把小刀、一把小锯、一把钳子。
2. 将葫芦清洗干净,并将其切成两半。
可以使用小锯来完成这个步骤。
3. 使用小刀将葫芦的内部肉质取出,使其变成空心的。
4. 制作图案:将细铜丝弯成你喜欢的形状,然后放入葫芦的内部。
可以用钳子将其固定在葫芦的壁上。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你的葫芦烙画完成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葫芦烙画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手工艺品制作方法,因此初学者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练习和掌握。
民间传统工艺-葫芦烙画技艺

民间传统工艺-葫芦烙画技艺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用来避邪、招宝。
葫芦与传统的烙画艺术巧妙的结合,创作出来的工艺品保留了民间纯朴天真的自然品味,又吸收了中国人文文化的气韵,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以至争相收藏,爱不释手。
葫芦烙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葫芦在民间也称做“福禄”。
近来随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欣赏品位也得到升华。
葫芦烙画艺术古朴典雅,回味无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葫芦烙画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的表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表现力十分丰富,使葫芦烙画作品成为一种古朴自然高雅精美的民间艺术品;但是由于葫芦的造型特殊,材质又较软,所以在葫芦上烙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葫芦烙画的方法。
1 起稿葫芦由于它的造型比较特殊,一般都分为上小下大的两部分。
而且葫芦的表面类似圆形。
呈球体形状,因此我们在制作葫芦烙画的起稿时,要充分考虑到葫芦形状的特殊性。
葫芦烙画的构图一般可设计为上下两部分。
这两部分的画面即可连接,也可分离。
但在分离构图时,要考虑到上下两部分构图的呼应。
由于葫芦上的稿样是烙制葫芦的依据。
因此,在起稿时,对需在葫芦上烙制的图像轮廓要给予比较清晰准确的描绘。
以备在烙制时按图操作。
对于图样中的细节,有的地方可以简单描绘,比如仙鹤的翅膀用简单的几笔画出象征来就可以了。
有的地方则需要仔细绘制,比如这幅图中老寿星的衣纹就要稍微仔细一点描绘,以便突出老寿星衣纹的层次和立体感。
在这幅葫芦烙画中,我们采用的是上下分离、互相呼应的构图方法。
下面是老寿星图,在上面我们设计一个勾边的寿字,这样既保证了构图的丰满完整,又点出了老寿星的寓意。
使上下原本无关的一幅画和一个字形成呼应。
融为一体。
这样起稿工作就完成了。
2 烙制在这幅葫芦烙画的主体是老寿星,对于人物画的烙制一般都从头部开始,俗称开脸,由于头部的线条较细腻,所以烙制头部时要用尖头烙铁,尖头烙铁的尖端较细,可以细腻精确的刻画人物的面部。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葫芦想必大家都见过,在寻常人的手里就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物件,可是到了艺术家手里却成了奇型怪异的艺术品。
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即艺术家用电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葫芦雕刻艺术即艺术家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或浅刻,以粗犷的空隙线条勾勒出要描绘的山水、花卉和人物。
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等等。
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等。
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
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艺术品。
烙画葫芦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葫芦生产,葫芦加工,最后成为葫芦工艺品。
民间工艺品烙画葫芦分大(高35-40cm)、中(高15-25cm)、小(高5-12cm)。
由于图案是被火勺灼(烫)上去的,所以仅有黑色。
上面的画主要分为:风景,人物,动物,古代神话,古代灵兽(如:龙,风,麒麟,三脚乌鸦等)等。
首先避免强日光照射,烙画葫芦之所以用一年以后上色的葫芦,就是为了画完以后不用在日晒上色了。
其次在室内摆放经常用手或棉布擦拭把玩让葫芦上浆,包浆以后烙痕将不会褪色了。
再有就是在不摆放的时候放在纸盒里防潮,防化学侵蚀,防磕碰,防蛀虫。
虫具保养的时候可以用小布包包一点花椒,放在葫芦里。
葫芦烙画步骤

葫芦烙画步骤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葫芦烙画步骤
葫芦烙画工艺品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在处理剂中浸泡上色,上绳晾干,烙刻加工得工艺品。
采用本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芦的色泽明亮,成色金黄,能在其外表上绘制各种图案,克服了传统的葫芦的外形单调的缺点。
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
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制作方法
(1)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
(2)配制处理剂: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将孩儿茶0.1~0.3、密蒙花0.1~0.3、木香0.03~0.07、蒿子0.04~0.08、黄酒0.4~0.6、碳酸氢钠0.1~0.4、氯化钠0.03~0.06、硫酸0.1~0.2、柠檬酸0.1~0.25、双氧水0.3~0.7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搅拌至所有制剂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搅拌10分钟即可得处理剂;?
(3)浸泡上色:将刮皮清洗干净的葫芦放入上述处理剂中,浸泡5~1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之着色均匀,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取出擦干;?
(4)上绳晾干:将浸泡上色后的葫芦晾干至完全干燥;?
(5)烙刻加工:将上述处理过的葫芦表面绘画,用电烙笔刻绘出各种图案。
《葫芦烙画》研究报告

《葫芦烙画》研究报告
《葫芦烙画》是中国传统美术中的一种独特绘画形式,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艺术。
它是利用葫芦的外皮进行刻画,刻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在完成图案后再用颜料对其作色,从而产生了一种远古的艺术呈现方式。
《葫芦烙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朝,大约有900多年历史。
它有着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单纯几何形式,到后来出现了福禄寿等人物图案,再到现今每个细节都刻画得相当入微,真可谓是一项具有非常高的技艺水平的民间工艺。
最近,对于葫芦烙画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陈钦文教授指出,葫芦烙画作为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因其独特的形式和技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收藏价值。
他认为,葫芦烙画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刻画技艺,其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葫芦烙画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民间艺术形式,但它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却是无法忽视的。
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加强对葫芦烙画的研究、传承、保护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种民间艺术。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掘和培养葫芦烙画的传承人才,从而实现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弘扬。
葫芦烙画艺术工艺

葫芦烙画艺术工艺
葫芦烙画是一种具有浓郁传统文化艺术气息的工艺品,是用葫芦作为绘画媒介进行刻画和烙印,用火烙出线条、图案和文字,制成具有装饰美和艺术价值的精美工艺品。
制作葫芦烙画的过程,首先要挑选新鲜完整的葫芦,将葫芦砍成合适大小的块,在葫芦上绘制出要制作的图案和文字,然后利用烙笔在葫芦上进行烙印和刻画,其中不断调节火候和力度,使得图案线条清晰,刻画精细,最后用彩漆将画面渲染出更为生动的色彩。
葫芦烙画的艺术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手工艺术性、装饰性、实用性和民族文化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其图案以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为主,内容丰富多样,如龙凤、牡丹、福字、寿字等。
葫芦烙画不仅能够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用烙铁勾勒出来的文化艺术——平邑非遗之蒙山烙画葫芦

用烙铁勾勒出来的文化艺术——平邑非遗之蒙山烙画葫芦
平邑县风情摄影家协会 2017-07-13 15:49
陈庆贵,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7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技艺之精湛、意境之深邃、章法之严谨、传承、创新相辅相成。
17件作品连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奖,100余件作品被美、日、韩等国名家收藏。
联合国教科文官员卡贝丝给予极高评价,并题字勉励。
蒙山烙画葫芦的选材极为严格,在晒干的天然葫芦里挑选表皮光滑,皮色金黄,自然,形态端正,蒂柄完整,为上等首选。
还要根据腰的粗细设计相应合理的图画内容。
蒙山葫芦烙画的原料主要是亚腰葫芦,亚腰葫芦的大小差别很大,大者一米,小者如花生般大小,常用的亚腰葫芦大者30厘米左右,小者10厘米左右,极大或极小的非常稀少,堪称极品。
陈庆贵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发明了使用功率不同的电热笔可以产生不同的图案画面效果,使烙画的图案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典雅质朴。
蒙山葫芦烙画,讲究笔法细腻,图案意境深远,绘画技巧高超精致,纯手工烙画,艺术境界厚重高远。
各种在民间流传广泛的传说、故事,在不同的场合烙画与之相吻合的图案及文字,更增添了其文化内涵。
根据不同的形态雕刻出不同的作品。
微型亚腰葫芦雕刻的《福禄寿喜》。
烙画作品:蒙山寿星。
陈庆贵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珍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烙画
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即艺术家用电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也可订做属于自己的特有画面或肖像,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缘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着古老的渊源。
葫芦外形呈“S”形,像是八卦图中阴阳的分界线,道教文化认为葫芦可以收尽天地间的邪气,所以民间传说神仙收鬼怪的法器都是葫芦,太上老君装仙丹的容器是葫芦,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的法器也是葫芦,在古代葫芦被当作镇邪的宝贝
葫芦雕刻艺术即艺术家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或浅刻,以粗犷的空隙线条勾勒出要描绘的山水、花卉和人物。
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等等。
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等。
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
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艺术品。
葫芦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围绕葫芦所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
葫芦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
清朝时兰州的“刻制葫芦”和“范制葫芦”曾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
当时采取的“火烩工艺”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中国传统的烫画技法相结合,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随着艺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烙铁的娴熟运用,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和国画渲染的效果,表现力非常丰富。
葫芦本色就有古画的基调,在上面临募出名家的国画作品,线条流畅准确、形态栩栩如生、意幸免幽深高远。
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觉。
烙画艺术使葫芦由农家瓜果登上了艺术殿堂,成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
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