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交流调速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 xxxxx

设计者: xxxx

学号: xxxxxxxxx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目录

一、题目 (1)

二、内容要求 (1)

三、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

四、电路原理图 (1)

五、程序 (2)

六、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3)

七、参考文件 (4)

1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2内容要求:选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一个按钮控制一只LED 灯的点亮和熄灭。要求上电后,按一次按钮,灯点亮;再按一次,灯熄灭;第三次案又点亮,如此循环。

3总体方案设计思路:程序通过if判断语句,判断输入引脚,当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满足if语句判断条件,当条件满足时,通过取反指令,控制输出引脚,LED灯亮灭切换。通过while循环语句,确定有效按键。

4电路原理图: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RST

9

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T21P1.1/T2EX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2

D1

LED-RED

vcc

R1

100R

X1

CRYSTAL

R2

100R

C1

10u

5程序:

#include //单片机头文件 sbit key=P1^0; //按键输入引脚定义 sbit led=P2^0; //led 灯输出引脚定义 main () //主函数 {

while(1)

//死循环

{

if (key==0) //按键判断低电平有效

{

led=~led; //灯取反

}

while(key==0); //按键上升沿等待

}

}

6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了解了单片机的电器原理,掌握了单片机的调试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对C语言编程和汇编语言编程有了深入的理解,熟悉了单片机开发仪的操作。

对于本次课程设计对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单片机的资料。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过程中有些艰难,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尤其是整个过程中渐渐的树立起了自己工作能力强的自信心,使我终身受益。

7参考文件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作者:张一斌余建坤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作者:杨居义主编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教程---作者:杨居义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作者:张一斌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教程---作者:杨居义、杨尧、王益斌

51单片机流水灯实验报告-单片机实验报告流水灯

51单片机流水灯试验 欧阳学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51单片机的引脚结构。 2.根据所学汇编语言编写代码实现LED灯的流水功能。 3.利用开发板下载hex文件后验证功能。 二、实验器材 个人电脑,80c51单片机,开发板 三、实验原理 单片机流水的实质是单片机各引脚在规定的时间逐个上电,使LED灯能逐个亮起来但过了该引脚通电的时间后便灭灯的过程,实验中使用了单片机的P2端口,对8个LED灯进行控制,要实现逐个亮灯即将P2的各端口逐一置零,中间使用时间间隔隔开各灯的亮灭。使用rl 或rr a实现位的转换。

A寄存器的位经过rr a之后转换如下所示: 然后将A寄存器转换一次便送给P2即MOV P2,A便将转换后的数送到了P2口,不断循环下去,便实现了逐位置一操作。 四、实验电路图 五、通过仿真实验正确性 代码如下:ORG 0 MOV A,#00000001B LOOP:MOV P2,A RL A ACALL DELAY SJMP LOOP DELAY:MOV R1,#255 DEL2:MOV R2,#250 DEL1:DJNZ R2,DEL1

DJNZ R1,DEL2 RET End 实验结果: 六、实验参考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table[]={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sbit P00=P0^0; sbit P01=P0^1; void delay(uchar t) { uchar i,j;

花样流水灯实验报告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性实验报告

五、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首先进行系统硬件的设计。其硬件原理图由LED显示电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包括时钟电路采用部时钟方式,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由于单片机的I/O口的高电平驱动能力只有微安级,而灌电流可以达到3毫安以上,因此采用低电平驱动。P1、P2、P3分别控制8个led灯。 六、软件程序设计 1、软件设计思路 如果通过上图所示电路图完成实验要求,通过数组,分别同时控P0、P1、P2分别控制8个led灯,从而协调控制24个灯实现花样流水灯效果。 开始 编写数组 主循环 逐个点亮 24灯同时闪烁 逐个熄灭

P3=table1[i]; delayms(500); } shan();//全部闪烁 for(i=0;i<8;i++)//逐个熄灭{ P3=table2[i]; delayms(500); } for(i=0;i<8;i++) { P1=table3[i]; delayms(500); } for(i=0;i<8;i++) { P0=table2[i]; delayms(500); } } } void delayms (uintt) { uint x,y; for(x=t; x>0;x--) for(y=50;y>0;y--); } 七、软硬件仿真调试分析 1、仿真调试结果

图片 1 逐个点亮图片 2 24灯闪烁 图片 3 逐个熄灭 2、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发现通过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实验要求,24个灯逐个点亮,24个灯全亮后,24个灯一起闪烁,闪烁5次后,然后24个灯逐个熄灭。由此证明系统满足实验要求。 八、项目总结 在本次花样流水灯试验中,使用循环程序、数组语句实现了实验要求,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经过努力,最终设计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实验,对多个led灯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九、项目设计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心形流水灯

井冈山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单片机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 设计题目:心形流水灯 姓名:玉红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班级:11级医工本一班 学号:110615017 指导教师:王佑湖 2013年11月27日

目录 1引言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课题综述 (2) 2.1课题的来源 (2) 2.2面对的问题 (2) 3 系统分析 (2) 3.1 STC89C52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2) 4 系统设计 (4) 4.1硬件设计 (4) 4.1.1硬件框图 (4) 4.1.2硬件详细设计 (5) 4.2 软件设计 (5) 4.3 硬件原理图 (6) 4.4 元件清单 (6) 4.5 硬件焊接

图 (6) 4.6 代码编写 (7) 5心得体会 (7) 6致 (8)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单片机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增进对STC89C51单片机电路 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方面的理解。了解软硬件的有关知识,并掌握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通过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使我们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 的。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的流水灯系统 1.2设计要求 (1)32个LED灯; (2)可实现多种的亮灯(如左循环,右循环,间隔闪,90度交叉闪等)。 2 课题综述

2.1 课题的来源 当今社会,这种由单片机芯片控制各种硬件工作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并普及在交通、化工、机械等各个领域。而流水灯这项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广泛,较为贴近生活。而流水灯控制的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也正好吻合了我们本学期对于单片机这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设计流水灯控制的这个课题让我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都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2.2 面对的问题 这次课程设计是通过STC89C52位单片机实现。但面对的问题却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软件的设计,也就是实现流水灯控制功能的程序编辑;另一个是硬件的设计,需要我们自己连接、焊接电路板。而更为严峻的就是设计的最后还要将软硬件相结合。 3 系统分析 3.1 STC 89C52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STC89C52单片机的理解,首先来简单认识一下,它的引脚如图3-1所示: 图3.1 STC89C52

单片机实验1灯的亮灭

单片机实验1灯的亮灭

————————————————————————————————作者:————————————————————————————————日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 I/O口控制编程及调试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室号: 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成绩:

1.实验名称 I/O口控制编程及调试实验 2. 实验目的 1.以IAP15F2K61S2为例了解单片机的IAP的仿真调试功能 2.了解P1口的使用方法。 3.了解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实验内容 3.1.IAP15F2K61S2单片机介绍 (1)采用宏晶公司最新STC15系列IAP15F2K61S2 芯片。ISP/IAP,在系统可编程/在应用可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可当仿真器使用。(2)增强型8051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速度比普通8051快8-12 倍,61KB 片内片内Flash 程序存储器,擦写次数10万次以上(3)片内XDATA 2KB 的SRAM,8通道10位30 万次/秒ADC,3路PWM还可当3路DAC使用。 3.2. IAP的仿真调试功能 片上仿真是基于单片机本身的仿真,也就是说只要一片单片机,不需要额外的开发设备,就可以实现仿真。对于单片机爱好者来说,片上仿真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你甚至不需要修改电路,用给单片机下载HEX文件的电路就能实现仿真。各大单片机公司都已开发出不同性能的支持片

上仿真的单片机。本实验以STC公司的片上仿真单片机——IAP15F2K61S2为例,介绍片上仿真环境的建立和进入仿真界面的操作流程。 3.3. Hex文件的生成 单片机只能下载HEX文件或BIN文件,其中HEX文件是十六进制文件,BIN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这两种文件可以通过软件相互转换。 在Keil界面编写好程序后,单击[Project]菜单,然后在下拉菜单里单击[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项,或直接单击界面上的工程设置选项快捷图标,弹出下图所示画面。单击[Target]在[Xtal(MHz) ]项填入系统所用晶振频率,这里实验板所用晶振是11.0592MHz。单击[Output]然后选中[Create HEX File]项,使程序编译后产生HEX代码,供下载器软件下载到单片机中。 I/O口控制发光二极管循环左移(循环右移)。P1口做输出口,接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2).利用数码管1显示按键1的被按次数,按第10次时数码管显示归零,重新显示。

单片机流水灯课程设计

单片机流水灯课程 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流水灯 1 引言 1.1 课题简介 单片机全称叫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当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智能机械了。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用单片机能够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

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可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在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应用,如音乐集成单片机,看似简单的功能,微缩在纯电子芯片中(有别于磁带机的原理),就需要复杂的类似于计算机的原理。 本设计着重在于分析计算器软件和开发过程中的环节和步骤,并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计算器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8051芯片的I/O引脚。系统以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Intel8051为中心器件来设计LED流水灯系统,实现8个LED霓虹灯的左、右循环显示,并实现循环的速度可调。 1.2 设计目的 (1) 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设计任务及要求 (1) 彩灯用8个发光二极管代替。 (2) 电路具有控制彩灯点亮右移、左移、全亮及全灭等功能。

流水灯课程设计(免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彩灯控制器) 专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7B1211 学号:123025 姓名:白旭飞 年月:2014-6-28

一、设计要求 1. 以8或10个指示灯作为显示器件,能自动的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自动的依次被点亮,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打开电源时控制器可自动清零,每个指示灯被点亮的时间相同约为0.5S~2S 范围内。 3.用计算机画出设计电路图,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正确性。 4.写设计说明书一份(画总原理框图以及说明主要工作原理,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和元器件明细表,收获、体会及建议)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1.作用 利用控制电路可使彩灯(例如霓虹灯)按一定的规律不断的改变状态,不仅可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且可以省电(与彩灯全亮相比)。 2.目的 用NE555芯片,74LS151芯片,74LS163芯片,74LS194,以及一些逻辑门芯片完成彩灯控制器。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接通电源时,555占空比可调振荡器产生1s单位的脉冲,脉冲送到下一个模块74LS151计数器,目的实现模5计数器,达到每五秒生成一个脉冲输向下一个芯片74LS194移位寄存器以及计数器74LS163。进而彩灯在脉冲的作用下依次点亮,并实现循环,完成实验要求。 2.总体思路 先用555定时器用来生成1s标准单位cp脉冲,把脉冲给计数器74LS151,通过74LS151形成模5加法计数器,再将74LS151输出信号供给74LS194移位寄 存器输入端,Q 0,Q 1, Q 2 和Q 3 接彩灯然后连接几个逻辑门,把74LS194接成环形 计数器。就能实现基本电路要求。 3.方案设计 总体电路共分三大块。第一块实现时钟信号的产生;第二块实现灯亮灭情况的演示;第三块实现灯亮灭的控制及节拍控制。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旗舰版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评语: 考勤(10)守纪(10)过程(40)设计报告(30)答辩(10)总成绩(100)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01班 姓名:周兴 学号: 201009018 指导教师:李红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 3 月 7 日

基于单片机的LED流水灯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设计着重在于分析计算器软件和开发过程中的环节和步骤,并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计算器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8051芯片的I/O 引脚。系统以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89C51为中心器件来设计LED流水灯系统,实现8个LED霓虹灯的左、右循环显示,并实现循环的速度可调。 关键词:单片机;LED流水灯;MCS-51 Abstract This design mainly to analyze calculator software an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steps, and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calculator design has 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system i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8051 chip I/O pins. System to the MCS - 51 series microconteroller as the center Intel8C51 device to design LED running lights system, realize the eight LED neon light left and right cyclic display, and realize the circulation speed adjustable. Key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LED running lights,MCS-51

电子课程设计—电子流水灯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流水灯电路设计与制作

电子流水灯电路设计与制作报告 一、设计目的 1.能够全面的巩固和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能够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等)器件实现规定的数字系统。 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能力。 4.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5.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实现8个彩灯正序或反序按1秒依次点亮的电路: 1.由晶振电路或555电路产生1HZ标准秒脉冲信号,作为电路的CP。 2.可逆的顺序脉冲发生电路。 3.显示驱动电路 4.彩灯。 5.电源。 三、设计方案

2、单元电路设计 ①秒脉冲发生电路 由555电路实现秒脉冲,f=1HZ。 ②可逆的顺序脉冲发生电路 可用74LS1191实现,5号引脚接拨动开关,拨动开关的2个端分别接高电平(接5V电源)和低电平(接地),当开关拨到高电平时,进行减计数,当开关拨到低电平时,进行加计数,这样来实现可逆顺序脉冲发生电路 ③显示驱动电路 可由74ls138实现译码,来控制发光2极管的发光情况 74LS138真值表

R3-R10电阻起到保护发光二极管的作用。 ④电源电路 将12V电压整流成5V。 3、整机电路图

555集成电路各引脚名称:1地GND,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 74ls191各引脚名称:1-3并行数据输入端,2-3输出端,6-7输出端,5加减计数方式控制端,11电源,4地GND,14秒脉冲输入端,12计数控制端,13时钟输出端 74ls138各引脚名称:1-3译码地址输入端,7-15译码输出端,16电源,8地GND,4-5选通端(低电平有效),6选通端(高电平有效) 四、主要元器件介绍 1.通用实验底板 2.直流稳压电源(5V) 3.集成电路:555、74LS191、74LS138 4.电容:47uF/16V,0.01uF/16V 5.电阻:10k,1k 6.数显:发光二极管 7.开关:波动开关 五、焊接与调试 1、元器件布局图 2、焊接步骤

用单片机控制LED亮灭

用单片机控制LED亮灭 1.实验任务如图所示,监视开关K1(接在P3.0端口上),用发光二极管 L1(接在单片机P1.0端口上)显示开关状态,如果开关合上,L1亮,开关打 开,L1熄灭。2.电路原理图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 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四路拨动开关”区域中 的K1端口上;4.程序设计内容(1).开关状态的检测过程单片机对开关状态 的检测相对于单片机来说,是从单片机的P3.0端口输入信号,而输入的信号只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当拨开开关K1拨上去,即输入高电平,相当开关断 开,当拨动开关K1拨下去,即输入低电平,相当开关闭合。单片机可以采用 JB BIT,REL或者是JNB BIT,REL指令来完成对开关状态的检测即可。(2).输出控制如图3所示,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即P1.0=1时,根据发 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熄灭;当P1.0端口输出低电 平,即P1.0=0时,发光二极管L1亮;我们可以使用SETB P1.0指令使P1.0 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用CLR P1.0指令使P1.0端口输出低电平。 ?5.程序框图 ? ? ?6.汇编源程序ORG 00HSTART: JB P3.0,LIG CLR P1.0 SJMP STARTLIG: SETB P1.0 SJMP START END7.C语言源程序#includesbit K1=P3;sbit L1=P1;void main(void){ while(1) { if(K1==0) { L1=0; //灯 亮} else { L1=1; //灯灭} }}

流水灯控制实验报告及程序

实验三流水灯控制实验 姓名专业通信工程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Keil C51 软件与protues软件联合仿真调试的方法; 2.掌握如何使用程序与查表等方法实现流水效果; 3.掌握按键去抖原理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微机1台 2. 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3. 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用Proteus设计一流水灯控制电路。利用P1口控制8个发光二级管L1—L8。P3.3口接一按 键K1。参考电路如下图所示。其中74LS240为八反响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 2.用中断或查询方式编写程序,每按动一次K1键,演示不同的流水效果。若用KEY表示按键的 次数,则其对应的流水效果如下: ① KEY=0: L1-L8全亮; ② KEY=1: L1-L8先全灭,然后自右向左单管点亮,如此循环; ③ KEY=2: L1-L8先全灭,然后自右向左依次点亮,如此循环; ④ KEY=3: L1-L8先全亮,然后自左向右依次熄灭,如此循环; ⑤ KEY=4: L1-L8先全灭,然后整体闪烁,如此循环; ⑥ KEY=5:自行设计效果。 以上移位及闪烁时间间隔均设置为0.3秒,按动5次按键后,再按键时,流水效果从头开始循环。 四、实验原理 1.按键去抖原理:通常按键所用的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电压信号 波形如下图所示。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的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5~10ms。按键抖动会引起一次按键被误读多次。为了确保CPU对键的一次闭合仅做一次处理,必须去除按键抖动。在键闭合稳定时,读取键的状态,并且必须判别;在键释放稳定后,再作处理。按键的抖动,可用硬件或软件两种方法消除。常用软件方法去抖动,即检测到按键闭合后执行一个5~10ms延时程序;让前沿抖动消失后,再一次检测键的状态,如果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为真正有按键按下。当检测到按键释放后,也要给5~10ms的延时,待后延抖动消失后,才能转入该键的处理程序。 2.74LS240:八反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 引脚排列图:

精品可控流水灯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定

目录 1 引言 (1) 2课题综述 (1) 2.1 课题的来源 (1) 2.2课题的意义 (1) 2.3预期的目标 (1) 2.4面对的问题 (1) 2.5课题的技术 (2) 3系统分析 (2) 3.1涉及的基础知识 (2) 3.280C51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2) 3.3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 3.4总体方案 (3) 4系统设计 (3) 4.1硬件设计 (3) 4.2 软件设计 (4) 4.3元件清单 (4) 4.4硬件原理图 (5) 4.5 硬件焊接图 (6) 4.6设计主要功能 (6) 5代码编写 (6) 6程序调试 (7) 结论 (8)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单片机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增进对80C51单片机电路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方面的理解。了解软硬件的有关知识,并掌握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通过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使我们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课题综述 2.1课题的来源 当今社会,这种由单片机芯片控制各种硬件工作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并普及在交通、化工、机械等各个领域。而流水灯这项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广泛,较为贴近生活。而流水灯控制的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也正好吻合了我们本学期对于单片机这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设计流水灯控制的这个课题让我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都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2.2课题的意义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是为了通过对流水灯控制的设计加强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和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深入真是的体会到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2.3预期的目标 对8个LED灯设计5种流水灯显示方式,用一个按键进行方式选择,并用一个数码管显示方式编号;用两个键来控制流水灯流动的速度。 2.4面对的问题 这次课程设计是通过80C51位单片机实现。但面对的问题却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软件的设计,也就是实现流水灯控制功能的程序编辑;另一个是硬件的设计,需要我们自己连接、焊接电路板。而更为严峻的就是设计的最后还要将软硬件相结合。首先我们需要通过protel将设计的实物的电路图画出来,再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单片机课程设计外部中断控制流水灯变化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外部中断控制流水灯变化 姓名

一.设计目的 通过学习单片机工作原理和各种工作方式及各管脚的功能,想通过P3口的俩管脚和第二功能,即外部中断来使CPU响应,达到控制流水灯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主程序实现8个灯从到依次亮灭,灯与灯 之间间歇约秒.当口是低电平时,灯从到依次亮灭,灯与灯之之间间歇约秒.循环3次返回主程序.当口是低电平时,灯全灭,当口是高电平时,返回主程序.当同时使和为低电平时,灯全灭,因为外部中断0的优先级高于外部中断1的优先级. 三.MCS-51的硬件结构: 四.P3口的状态 P3口是双功能口,默认为第一功能(通用I/O口),通过编程可设置第二功能。

五.中断传送方式: 中断方式则是在外设为数据传送做好准备之后,就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相当于通知CPU)。CPU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之后立即作 出响应,暂停正在执行的原程序(主程序),而转去外设的数据输入输 出服务,待服务完之后,程序返回。CPU再继续执行被中断的原程序。六.外部中断 外部中断是指从单片机外部引脚输入请求信号。输入/输出的中断请求、实时事件的中断请求、掉电和设备故障的中断请求都可以作为 外部中断源,从引脚INT0、INT1输入。 外部中断请求、有两种触发方式:电平触发及跳变(边沿)触发。 这两种触发方式可以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编程来选择。七.电路原理逻辑图如下:

灯亮情况 00全灭 01全灭 10从到依次亮灭 11从到依次亮灭八.实验硬件电路图如下

九.程序流程图如下 十.程序清单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3H AJMP SER ORG 0013H AJMP SER1 ORG 0030H START: MOV IE,#85H ;外部中断0和1都开

单片机实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一、实验目的

学习汇编语言指令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参照教材图完成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2、根据图的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程序; 3、利用ISIS的汇编工具查找并修正程序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4、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1、电路原理图 P1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通过P1的读引脚功能来实现,由于P1口内设上拉电阻,在开关闭合前读取高电平,经过三态门在输出高电平。当开关闭合时,由于与地面相连,P1读取低电平,经过三态门在输出低电平。 P1口输出工作原理:单片机执行写P1,#data时,数据data经过内部总线送入锁存器储存。当数据为,则该位锁存器输出Q=1,则非Q为0,场效应管截止,从而在引脚上输出高电平;反之,如果数据为0,则Q=1,非Q为0,场效应管导通,引脚上输出低电平。 P2口控制LED灯的原理也是通过P2口的输出原理实现的,程序不断把P1的内容传递给P2。当给P1口赋初值0或开关闭合时,输出0,P2口读取0,在引脚上输出低电平,由原理图中LED的摆放方式知LED灯低电平导通。同理当给P1口赋初值#FFH或开关断开时,输出1,P2口读取1,在引脚上输出高电平,LED灯截止,灯灭。 图1 实验原理电路图 2、汇编源程序

图2 汇编源程序 3、程序调试过程 1.源文件创建与编译 (1)建立新的程序文件 单击菜单栏“源代码”—“添加/删除源文件”选项,弹出“添加/移除源代码”对话框。在“代码生成工具”下拉框内部选择“ASEM51”选项。单击“新建”按钮,在适当文件目录下输入待建立程序的文件名(如text),核实文件类型为*ASM。单击“打开”按钮,回应创建新文件提示后,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单击“确认”按钮,在菜单“源代码”下可看到类似“的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后可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 (2)打开已有城区文件 如需对已经保存的程序文件进行处理,可单击添加/删除源代码对话框的“源代码文件名”下拉框,找到已存在的程序文件名,单击“确定”按钮便可打开使用。 (3)编译源程序 程序文件录入后或编辑后,单击菜单“源文件”—“全部编译”选项,待后台编译结束后,可弹出结果对话框。如果存在错误,提示框会指出错误存在的原因。如果没有错误,提示框将报告编译通过。

流水灯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年月日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 This age is a new technology emerge in endlessly era, in the electronic field especially automation intelligent control field, the traditional schism components or digital logic circuit, is composed of control system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was replaced by microcontroller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SCM has small, strong function, low cost, etc, it can be said that wide applicati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c control core is the microcontroller. 关键词:LED 单片机控制系统流水灯 目录 1.前言 1.1 设计概述 (2) 1.2 设计主要功能 (2) 2. 硬件组成 2.1 80C51单片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3) 2.组成框图及内部总体结构 (3) 2.寄存器和存储器………………………………………………………

51单片机:LED灯亮灯灭程序设计

1.功能说明:控制单片机P1端口输出,使P1.0位所接的LED点亮,其他7只灯熄灭。 程序: 01: MOV A , #11111110B ; 存入欲显示灯的位置数据 02: MOV P1,A ; 点亮第一只灯 03: JMP $ ; 保持当前的输出状态 04: END ; 程序结束 2.功能说明:单片机P1端口接8只LED,点亮第1、3、4、6、7、8只灯。 程序: 01:START: MOV A , #00010010B ; 存入欲显示灯的位置数据 02:MOV P1,A ; 点亮灯 03:JMP START ; 重新设定显示值 04:END ; 程序结束 3.功能说明:单片机P1端口接8只LED,每次点亮一只,向左移动点亮,重复循环。 程序: 01:START: MOV R0, #8 ;设左移8次 02:MOV A, #11111110B ;存入开始点亮灯位置 03:LOOP: MOV P1, A ;传送到P1并输出 04:RL A ;左移一位 05:DJNZ R0, LOOP ;判断移动次数 06:JMP START ;重新设定显示值 07:END ;程序结束 4.功能说明:单片机P1端口接8只LED,每次点亮一只,向右移动点亮,重复循环。 程序: 01:START: MOV R0, #8 ;设右移8次 02:MOV A, #01111111B ;存入开始点亮灯位置 03: LOOP: MOV P1, A ;传送到P1并输出 04: A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序 05: RR A ;右移一位 06: DJNZ R0, LOOP ;判断移动次数 07: JMP START ;重新设定显示值 08: DELAY: MOV R5,#50 ; 09:DLY1: MOV R6,#100 ; 10: DLY2: MOV R7,#100 ; 11: DJNZ R7,$ ; 12: DJNZ R6,DLY2 ; 13: DJNZ R5,DLY1 ; 14: RET ;子程序返回 15:END ;程序结束 5.功能说明:单片机P1端口接8只LED,每次点亮一只,先把右边的第一只点亮,0.5秒后点亮右数的第二只灯,第一只熄灭,再过0.5秒点亮右数的第三只灯,第二只熄灭,…亮灯按此顺序由右向左移动。当亮灯移到左侧后,开始与

单片机流水灯课程设计报告书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流水灯 1 引言 1.1 课题简介 单片机全称叫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智能机械了。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畴: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可从手机,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在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应用,如音乐集成单片机,看似简单的功能,微缩在纯电子芯片中(有别于磁带机的原理),就需要复杂的类似于计算机的原理。 本设计着重在于分析计算器软件和开发过程中的环节和步骤,并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计算器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8051芯片的I/O引脚。系统以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Intel8051为中心器件来设计LED流水灯系统,实现8个LED霓虹灯的左、右循环显示,并实现循环的速度可调。 1.2 设计目的 (1) 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课程设计

09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学院:南昌航空大学高职学院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杨蓓 姓名: 班级:099021 学号: 年月日

目录 一、摘要 (03) 二、前言 (03) 三、硬件组成 3.1流水灯硬件构成及原理 (04) 3.2流水灯硬件原理图 (04) 四、软件编程 4.1位控法 (06) 4.2循环位移法 (08) 4.3查表法 (10) 4.4遵循原则 (13) 五、结语 (17) 六、设计体会 (17) 七、参考文献 (18)

一、摘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关键词:LED 单片机控制系统流水灯 二、前言 学习单片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现在我把单片机流水灯设计作为一个毕业课程设计,需要更深的去了解单片机的很多功能,努力的去查找资料,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 三、硬件组成

3.1流水灯硬件构成及原理 按照单片机系统扩展与系统配置状况,单片机应用系统可分为最小系统、最小功耗系统及典型系统等。AT89C51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内部资源:4kB闪存、128BRAM、32根I/O 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向量两级中断结构、2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具有4.25~5.50V的电压工作范围和0~24MHz工作频率,使用AT89C51单片机时无须外扩存储器。因此,本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软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其具体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3.2流水灯硬件原理图

单片机流水灯实验报告

单片机流水灯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2 流水灯实验时间: xx-10-21 班级:电信092 姓名:蔡松亮学号: 910706247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掌握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MCS-51系列单片机有四组8位并行I/O口,记作P0、P1、P2和P3。每组I/O口内部都有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8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及数据输出驱动等电路。四组并行I/O端口即可以按字节操作,又可以按位操作。当系统没有扩展外部器件时,I/O端口用作双向输入输

出口;当系统作外部扩展时,使用P0、P2口作系统地址和数据总线、P3口有第二功能,与MCS-51的内部功能器件配合使用。 以P1口为例,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P1口的位结构 作输出时:输出0时,将0输出到内部总线上,在写锁存器信号控制下写入锁存器,锁存器的反向输出端输出1,下面的场效应管导通,输出引脚成低电平。输出1时,下面的场效应管截止,上面的上拉电阻使输出为1。作输入时:P1端口引脚信号通过一个输入三态缓冲器接入内部总线,再读引脚信号控制下,引脚电平出现在内部总线上。 I/O口的注意事项,如果单片机内部有程序存贮器,不需要扩展外部存贮器和I/O接口,单片机的四个口均可作I/O口使用;四个口在作输入口使用时,均应先对其写“1”,以避免误读;P0口作I/O 口使 用时应外接10K的上拉电阻,其它口则可不必;P2可某几根线作地址使用时,剩下的线不能作I/O口线使用;P3口的某些口线作第二功能时,剩下的口线可以单独作I/O口线使用。

vhdl流水灯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 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名称: 指导老师: 时间:

摘要 VHDL的特点 应用VHDL进行系统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功能强大 VHDL具有功能强大的语言结构。它可以用明确的代码描述复杂的控制逻辑设计。并且具有多层次的设计描述功能,支持设计库和可重复使用的元件生成。VHDL是一种设计、仿真和综合的标准硬件描述语言。 (二)可移植性 VHDL语言是一个标准语言,其设计描述可以为不同的EDA工具支持。它可以从一个仿真工具移植到另一个仿真工具,从一个综合工具移植到另一个综合工具,从一个工作平台移植到另一个工作平台。此外,通过更换库再重新综合很容易移植为ASIC设计。 (三)独立性 VHDL的硬件描述与具体的工艺技术和硬件结构无关。设计者可以不懂硬件的结构,也不必管最终设计实现的目标器件是什么,而进行独立的设计。程序设计的硬件目标器件有广阔的选择范围,可以是各系列的CPLD、FPGA及各种门阵列器件。 (四)可操作性 由于VHDL具有类属描述语句和子程序调用等功能,对于已完成的设计,在不改变源程序的条件下,只需改变端口类属参量或函数,就能轻易地改变设计的规模和结构。 (五)灵活性 VHDL最初是作为一种仿真标准格式出现的,有着丰富的仿真语句和库函数。使其在任何大系统的设计中,随时可对设计进行仿真模拟。所以,即使在远离门级的高层次(即使设计尚未完成时),设计者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设计的结构和功能的可行性进行查验,并做出决策。VHDL的设计结构 VHDL描述数字电路系统设计的行为、功能、输入和输出。它在语法上与现代编程语言相似,但包含了许多与硬件有特殊关系的结构。 VHDL将一个设计称为一个实体Entity(元件、电路或者系统),并且将它分成外部的可见部分(实体名、连接)和内部的隐藏部分(实体算法、实现)。当定义了一个设计的实体之后,其他实体可以利用该实体,也可以开发一个实体库。所以,内部和外部的概念对系统设计的VHDL是十分重要的。

单片机实验--实验报告-LED灯闪烁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实验 实验项目LED灯闪烁实验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任国芳实验成绩 2014年月日

【实验目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环境】(6分) 1.实验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软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26分) 1.连线方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表格:(16分) 表1-1 LED灯闪烁原理 3. P2.x= 时,对应的LED灯亮;当P2.x= 时,对应的LED灯灭; 当P2的值为你的学号的后两位时,有_______个LED灯亮。(6分)【实验内容】(64分)

1.完成《实验指导书-LED灯闪烁实验》中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和编译,请回 答: 1.1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扩展名是;汇编后产生的可执行程序的扩 展名是;(4分) 1.2程序运行结果描述:(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实验指导书-LED灯闪烁实验》,按照自己学号的尾号,写出实现相 应功能的程序:(5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心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