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4.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商量事情。
【核心素养】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评价任务】1.能够体会文章讲述的道理,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2.能够把句子表达的更具体。
【教学设计】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寓言故事,分别是《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还有藏在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寓言故事当中,去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吧。
二、复习闯关1.字词闯关(1)学生通过闪卡游戏认读易错生字。
(2)学习三个多音字(当、号、哪)。
(3)出示本单元易错汉字,教师提醒易错点。
(4)出示“观、呼、忙、如”四个汉字,请学生观察怎样把汉字写美观。
(5)形近字提醒(渴、喝)。
(6)形近字大挑战,学生选择正确的形近字进行连线。
教师相机讲解可以根据字形和偏旁来猜测汉字的意思。
(7)认读重点词语。
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8)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9)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
(10)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不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2.词句联盟(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请学生找一找,这些词哪些词语的意思是表达话少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讲解词语意思。
)(2)照样子说一说。
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注意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来几朵雪白的小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三篇】一教学目的:⑴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⑵标准学生生字的书写。
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⑶积攒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⑷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浏览和积攒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⑸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浏览,爱积攒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⑴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⑵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浏览和积攒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⑴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⑵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⑴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⑵标准学生生字的书写。
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⑶积攒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重点难点: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
⑴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⑵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⑶学生动手连线。
⑷认真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⑸学生报告自己的发现。
⑹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⑴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喋喋不休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喃喃自语甜言蜜语⑵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⑶选两个说一句话。
⑷全班交流。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⑹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⑺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⑻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⑼学生报告。
68三、书写提示。
⑴先观察,同学们相互揭示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⑵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习题。
⑶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⑷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⑴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浏览和积攒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单元)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单元)课题:坐井观天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随文识字,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认识“沿际”。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和重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理解课文中不同观点,培养学生客观、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课件第一课时一、复导入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1.读通全文,对于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边读边想,理解《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2.默读课文,找出依据;3.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小鸟的观点是什么。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研究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2.理解“井沿”,认识“沿”;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换词;4.思考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1.理解小鸟的观点1)理解“无边无际”,认识这个词;2)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回顾;3)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怎么说;4)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等。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认识这个词;2)理解青蛙的质问;3)教师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集体读,回顾;4)评价读中感受青蛙的态度、语气等。
1.自由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主要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美丽的武夷山》。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武夷山的美丽风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夷山的地理位置、主要景点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武夷山的美丽风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武夷山的美景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武夷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美丽的风光?”从而引出本课《美丽的武夷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碧水、翠竹、奇峰、岩壁”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朗读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武夷山碧水翠竹奇峰岩壁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美丽家乡。
答案:略2. 请你为武夷山写一则广告词。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美丽风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美丽的武夷山》的教学中,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武夷山的美景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缺乏对于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的直观感知和深入理解。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日月潭》。
本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我国台湾省的美丽景观——日月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实际、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台湾省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台湾地理位置。
(2)教师简要介绍日月潭,引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1)学生观察插图,说出日月潭的景色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5.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日月潭(1)课文朗读(2)生字词(3)课文内容2.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 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答案:1. 抄写生字词。
2. 描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 台湾资料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用心聆听,洞察生命2

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用心聆听,洞察生命2洞察生命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不同形式和特点,能够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洞察生命的内涵,开启对美好生命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生命的形式和特点;
2、学习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
3、感受生命的内涵,品味生命之美;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
2、如何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和力量;
四、教学内容:
1、生命的不同形式和特点——探究动植物的特点和生命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从生活中启示学生感受生命的声音和力量,如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等,让学生懂得用心聆听并回应他人的声音;
3、洞察生命的内涵,品味生命之美——通过课堂的实例分析和生活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所体现的价值和美好,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五、教学方法:
1、观察法…
(由于本文为,数据和逻辑上均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准确之处,仅供参考,以人工撰写的文章为准。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案+反思)

12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
2.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懂得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3.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成语寓意。
2.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体会文章在不同看法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青蛙和小鸟共有3次对话。
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1.师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相机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①“坐井观天”讲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青蛙和小鸟)②他们在争论什么?(天到底有多大?)(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把认读不清的字标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1)青蛙与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2)文中写到的几次“笑”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谁笑的?三、教学生字词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准词语。
坐井观天口渴回答不信抬头无边无际说大话弄错井沿看见注意:多音字“哪”。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明确“哪”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3.用生字练习组词。
4.指导书写生字。
(1)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
(2)重点指导“渴、喝、答”等生字。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重点)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团结合作,友好相处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
从识字五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彼此称赞、学会欣赏他人,到相互帮忙、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生存方式,处处表现着浓郁的时期气息和现代意识。
一、《识字5》:本课内容有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如“一根筷子轻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能够作为咱们的座右铭,用来不时提示自己教育自己。
二、《称赞》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
取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在生存上,在工作中,咱们都希望受到他人的称赞,取得他人的确信。
咱们常常有如此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取得领导的一句夸奖或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中意了。
擅长发觉他人优势的人,往往擅长称赞他人。
即便他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确信。
相反,有的人那么总爱挑他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
要想取得他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他人。
3、《蓝色的树叶》:相互帮忙,不该成为一句口号。
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一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适应。
4、《纸船和风筝》是一个动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愿,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情谊长桥。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进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的地方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以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楚,和修补“裂痕”的独特的方式和动人场面。
只要咱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老友谊的向往,去朗诵这篇课文,就必然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咱们的情感和友谊产生“裂痕”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痕”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勇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佩服的。
五、《从此刻开始》: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类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完成)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
别人。
教学重难点:1、会认9个字,会写10
个字。
2.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
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
(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感知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
2、检查认读词语。
3、认识生字。
4、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5、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指导写字。
1、、指导范写,学生观察:
"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
横撇的撇一定要写直;捺要写平。
"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
不能太长。
"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纠正学生书写姿势。
3、展示评价。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个性化
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图片、有关合作小故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一、导入孩子们,快点看看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二、引导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组读、指名读、互读、齐读。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2)在生字表中快速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四、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一个()一把()
一块()一条()一盘()
2、老师: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