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和剧院管弦乐团)(总谱)
小提琴演奏 流浪者之歌 赏析

《流浪者之歌》比较分析作者:失去旷野吉普赛民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的民族,而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无疑叩开了一扇门,让听众透过琴弦看到了这个以占卜、卖艺为生的民族世代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也从他们所挚爱的歌声与舞步背后看到了渗入他们血液中的活泼与乐观。
作为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即使之前从未试图了解过这个民族,也会在作品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中连连嗟叹;即使完全不懂小提琴的演奏,也会在音符的“涂抹”与节奏的跳跃中窥得作品中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进而对作品的魅力和演奏家的精彩诠释心荡神驰不已。
难忘课上对穆特和海菲兹两位名家演奏版本的反复“玩味”,课下又听了弗雷德曼与帕尔曼的版本。
几番比较之下,既对课堂上的分析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收获。
对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带来的影响,四为大师演奏的版本中,我还是更倾向于前两者,在这里也仅对其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首先说说穆特的版本。
“女神”的拉奏技巧工整完美,整首曲子的每个音符都流淌出歌唱性的旋律,给人饱满丰润的感受,既有德意志民族的缜密与严谨,又丝毫不失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
听穆特的演奏,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个女性的形象,一个吉普赛女人的形象,那种女性特有的忧伤不禁唤起人们心中的同情与怜悯。
我没有学过器乐,但我想穆特在演奏时,一定会将自己幻化成一个吉普赛人的形象,融入这个群体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而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篝火边曼舞,裙摆飞扬,却又饱尝生活的罹难,眉宇间镌刻着沧桑。
可以说,穆特刻画出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情感色彩,而又深深地烙这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印记。
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形象是倾诉性的,她不是在风中独舞,也不是在罹难中孤身啜泣,历经生活的艰辛,她在寻找倾诉的对象,而这对象,此时此刻便是穆特的听众,便是“台下”的我们。
那开头浓墨重彩的旋律之后,曲调愈发缠绵动人、愈发悲酸忧郁,那不失每个音的细致刻画,正是她的话语,她在私语,时而默默流淌,时而止于哽咽;她在倾吐,恨不得一次道尽她心中的悲苦与不平;而这些,无不源自一个女性心底深处的孱弱一面。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1级01_八月桂花遍地开-小提琴曲02_巴赫D大调风笛舞曲-小提琴曲03_巴赫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4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1 小提琴曲05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2 小提琴曲06_嘎达梅林-小提琴曲2级01_巴赫《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2_巴克拉诺娃D小调小提琴小协奏曲03_北风吹-小提琴曲04_贝克尔g小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5_戈塞克-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6_亨德尔《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7_里丁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马蒂尼G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二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五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优美的变奏曲-苏格兰民歌-小提琴曲3级01_巴克拉诺娃bB大调小奏鸣曲-小提琴曲02_红麦子小提琴曲04_铃鼓舞-奥贝尔-小提琴曲05_舒伯特《鳟鱼五重奏主题旋律》小提琴曲06_四季调小提琴曲07_西特d小调第三协奏曲 Op.65 小提琴曲08_小步舞曲-博凯里尼-小提琴曲4级01_阿柯莱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4_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5_布拉加《天使小夜曲》小提琴曲06_丹克拉-第四多尼采变奏曲-小提琴曲07_丹克拉-帕奇尼主题与变奏曲第一首-小提琴曲08_丹克拉《罗西尼第二变奏曲》小提琴曲09_丹克拉第六变奏曲Op.89 No.6 小提琴曲10_海顿《小夜曲》小提琴曲11_金婚曲-加布里埃-小提琴曲12_克莱斯勒《爱的喜悦》小提琴曲13_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Rv35614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 No.3 小提琴曲15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 No.8小提琴16_摇篮曲贺绿汀小提琴曲小提琴之家微店,交易担保,放心买,考级曲目伴奏乐谱合集小程序5级01_格里格《挪威舞曲》小提琴曲02_快板费奥科小提琴曲03_良宵小提琴曲04_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小提琴曲05_莫扎特《D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6_牧歌马思聪小提琴曲07_南泥湾小提琴曲08_塞茨第三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四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一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山歌马思聪小提琴曲12_舒伯特《小夜曲》小提琴曲13_新春乐-小提琴曲14_新疆之春-小提琴曲6级01_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曲02_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BWV 1041 小提琴曲03_亨德尔E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 HWV 37304_科玛洛夫斯基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5_门德尔松《春之歌》小提琴曲06_牧歌沙汉昆小提琴曲07_舒曼《梦幻曲》小提琴曲08_天鹅圣桑-小提琴曲09_里丁格G大调小提琴小协奏曲 Op.247级01_贝利奥特第九小提琴协奏曲Op.104 小提琴曲02_贝利奥特第九协奏曲-第1乐章-小提琴曲03_贝利奥特第七小提琴协奏曲 Op.7604_沉思-马斯涅-小提琴曲05_春节序曲-小提琴曲06_德尔德拉小夜曲小提琴曲07_德沃夏克《幽默曲》小提琴曲08_二泉映月小提琴曲09_翻身的牧童小提琴曲10_格鲁克《旋律》小提琴曲11_海顿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红河山歌小提琴曲13_红军哥哥回来了小提琴曲14_辉煌的快板-哈夫-小提琴曲15_回忆曲-德尔德拉-小提琴曲16_卡伐蒂那-拉夫-小提琴曲17_克莱斯勒《爱的忧伤》小提琴曲18_克莱斯勒《牧歌》小提琴曲19_罗德降B大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20_罗德a小调第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1_塞外舞曲马思聪小提琴曲22_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小提琴曲23_抒情曲汪立三小提琴曲24_托塞利《小夜曲》 Op.6 No.1 小提琴曲25_维奥蒂G大调第二十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6_无穷动-里斯 op.34 No.5 -小提琴曲27_无穷动-诺瓦切克-小提琴曲28_舞曲靳延平小提琴曲29_西班牙小夜曲萨米纳特-小提琴曲30_西班牙小夜曲-格拉祖诺夫-小提琴曲31_新疆随想曲小提琴曲32_渔舟唱晚-小提琴曲8级01_ 柴科夫斯基《旋律》小提琴曲02_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03_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 op.50-小提琴曲04_丰收渔歌小提琴曲05_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06_克莱斯勒《前奏与快板》小提琴曲07_罗德e小调第八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庆丰收-小提琴曲10_抒情小曲安勃罗西奥-小提琴曲11_思乡曲-小提琴曲12_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3_夏夜-小提琴曲14_叙事曲波隆贝斯库小提琴曲9级01_贝多芬G大调浪漫曲op.40-小提琴曲02_查尔达斯舞曲-小提琴曲03_春天舞曲小提琴曲04_海滨音诗-小提琴曲05_卡巴列夫斯基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4806_瑞丽江边小提琴曲06_门德尔松《歌之翼》小提琴曲07_莫扎特G大调回旋曲-小提琴曲07_萨拉萨蒂《安达卢西亚浪漫曲》Op.22 小提琴曲08_维尼亚夫斯基《传奇》小提琴曲09_维尼亚夫斯基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小提琴曲10_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Op.22 小提琴曲11_喜见光明小提琴曲10级01_ 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02_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03_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04_金色的炉台-小提琴曲05_拉威尔《茨冈(小提琴狂想曲)》小提琴曲06_马思聪第一回旋曲小提琴曲07_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09_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6 No.111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小提琴曲13_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Op.25 小提琴曲14_萨拉萨蒂《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Op.43 小提琴曲15_圣桑《哈巴涅拉舞曲》 Op.83 -小提琴曲16_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Op.61 小提琴曲17_维尼亚夫斯基《主题与变奏曲》 OP.15 小提琴曲18_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op.4-小提琴曲19_西班牙交响曲-拉罗-小提琴曲20_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op.16-小提琴曲21_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曲。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流浪者之歌》也被译为《吉普赛之歌》,是萨拉萨蒂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以匈牙利风格的旋律为主题写成的,但也有人说是他在其家乡西班牙旅行时,吸取了当地的吉普赛人的某些民歌为素材写成的。
总之,这首名曲是以其优美动人、极富特色的旋律,华丽的节奏,高难而丰富的小提琴演奏而风靡世界乐坛,也是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这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作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旅行时收集到的吉普赛音乐旋律创作的。
吉普赛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的民族,我们只在电影《叶塞妮娅》、《大蓬车》、《巴黎圣母院》中寻觅到他们的一些踪迹。
他们起源于印度北部(现属巴基斯坦),在一次历史事件后开始整个民族的流浪,散布于世界各地。
各国对他们的称呼不同,有称吉普赛人的,有称茨冈人的,有称波希米亚人的,有称弗拉明戈人的,……,但他们自己称自己为罗姆人,不喜欢别的民族对他们的称呼。
吉普赛人不事农桑,永远地流浪,依靠流浪地的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谋生。
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黑白铁匠)和充当乐师为业。
妇女从事算命、卖药、行乞和表演等行业。
他们不与外族通婚,没有国家、法律的概念,他们的道德观念也与我们相去甚远。
国际主流社会往往对吉普赛人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
这首《流浪者之歌》是一首演奏技巧很高的小提琴独奏曲,有管弦乐队伴奏,但不属协奏曲。
很多小提琴家演奏过此曲,唱片版本也很多,有海飞茨、帕尔曼、拉宾、弗雷德里曼、穆特等等。
我手上只有弗雷德里曼和穆特的版本,还无福聆听其他大师的演绎。
这两个版本我喜欢弗雷德里曼多些,下面就以弗雷德里曼版为本介绍听后感。
《流浪者之歌》弗雷德里曼版:/v_show/id_XMzYzODcxODI0.html作品赏析:《流浪者之歌》全曲由四部分组成。
流浪者之歌赏析

外国音乐欣赏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系物流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09940713学生姓名钟远翔学号 0994071320任课教师董晓红2010 年 12 月 09 日《流浪者之歌》赏析作品相关信息简介:《流浪者之歌》也被译为《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以匈牙利风格的旋律为主题写成的,但也有人说是他在其家乡西班牙旅行时,吸取了当地的吉普赛人的某些民歌为素材写成的。
总之,这首名曲以其优美动人、极富特色的旋律,华丽的节奏,高难而丰富的小提琴演奏而风靡世界乐坛,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不朽之作,也是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作者简介:萨拉萨蒂(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
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萨拉萨蒂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色迷人。
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族民间色彩,音色优雅、飘逸和水晶般的纯净、明亮,听起来宛如优美高妙的花腔女高音。
他那大幅度的颤指,使强烈的感情更加激动人心。
他的同时代人称他为“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和“花腔表演艺术之王”,他是在炫技表演艺术上使人入迷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家。
创作原型: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
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作品赏析:《流浪者之歌》全曲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
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
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十大伤感小提琴曲子

十大伤感小提琴曲子
*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效果,听后令人心荡神驰。
* 《圣母颂》: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带有伤感的色彩。
* 莫扎特《第二十一号小提琴奏鸣曲》:这是莫扎特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写成的作品,创作于他母亲去世后,处于极度悲伤状态下的莫扎特。
整部作品充满了凄婉沉痛的氛围。
另外,《辛德勒名单》、《天空之城》、《月光》、《悲怆奏鸣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也是著名伤感小提琴曲。
音乐是主观的艺术,每个人对伤感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
浅谈二胡作品《流浪者之歌》

53器乐演奏实践SONG OF YELLOW RIVER / 042020一、《流浪者之歌》背景介绍《流浪者之歌》描写的是吉普赛民族四海为家,过着孤苦无依生活的一种场景。
吉普赛人民没有固定的生活居所,在流浪漂泊的过程中被其他民族部落人民所迫害,但坚强的吉普赛人民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体现了吉普赛人民坚毅的品格和与世抗争的性格。
据记载说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在乡间采风时偶然听到了当时流传的民谣,将民谣作为创作的音乐材料并加以其本身对吉普赛民族的了解和理解。
当他进一步的了解吉普赛人的生活和命运,在感叹生命的同时创作出了这首触动人心的作品。
《流浪者之歌》整曲运用了独特的“吉普赛调式”,在不改变原曲的基本旋律、节奏、曲式结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只是为适应二胡演奏而做出的细小的调整。
演奏者在演奏移植作品时应该尽量保留原作品的情感,最大程度的还原作曲家作曲时的创作意图。
二、《流浪者之歌》的演奏分析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引子部分,由第三小节的第三拍开始进入旋律,节奏较为自由,声音通透有力,运弓平稳有力,要有爆发力,使用全弓演奏。
从开始进入旋律后的持续三个小节的音符都为内弦演奏,所以要求擦弦力度均匀并且用力适度,音色要求圆润、通透。
第七小节的音都位于二胡的高把位,二胡在演奏过程中对于高把位的音是需要极好的控制力,要特别注意音色和音准。
两个八度内的旋律琶音由弱渐强,注重连贯性。
在演奏技巧时,演奏琶音要求左手换把的快速准确,右手持弓流畅均匀,音色要饱满并具有颗粒性。
左手手腕的放松、稳定以及手掌的放松是演奏好音色的基础,左手越放松,换把则越没有压力,演奏琶音的障碍也会越小。
整个作品的第一部分表现了吉普赛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命运的不屈服,不屈不挠的与命运抗争的情绪。
作品的第二部分是曲子的慢板部分,第十三小节开始,引入新的旋律,烘托了忧伤忧郁和激动的氛围。
节奏较为自由,在节奏内作伸缩,音乐语气化很明显,更贴切的表达了吉普赛人民向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的遭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情绪激动。
萨拉萨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人物简介

萨拉萨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人物简介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1844年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
5岁时师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
1854年到马德里师从赛斯学艺,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人物经历185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尔。
仅9个月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
1857年,视听课获一等奖。
1859年,又获得了和声的一等奖,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的事。
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
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演奏特点1.左手轻盈、灵活。
按弦如轻轻抚摸。
2.揉弦幅度大。
3.动作十分迅速准确而又能保持长久的颤音4.运弓无杂音。
主要作品萨拉萨蒂不仅是完美的演奏家,还是完美的作曲家,同时还特别擅长演奏自己的炫技性作品。
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
他一生中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
奥尔对此给予了最肯定和真实的评价:“他那些独具一格、才气横溢而又真正适合公开演奏的乐曲,如此鲜明地表现出他祖国那种热情似火般的浪漫情调的《西班牙民歌》,无疑是小提琴曲目宝库中价值连城的珍宝。
”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
作品介绍【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
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浅析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风格及技巧

浅析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风格及技巧作者:张甄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7期【摘要】《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所创作的小提琴独奏作品,又名《吉普赛之歌》,这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知晓的名作,是小提琴学习者在学习与演奏中必须学习的曲目,也是全世界小提琴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本文以曲为例,从表达内容和演奏风格方面深入分析如何使用小提琴技巧演绎这首荡气回肠的曲目。
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曲目的把握和诠释能力,了解这首曲目的民族性和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
【关键词】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吉普赛【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出生在西班牙,因为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所以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
8岁时开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神童”。
1856年被派到去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在此期间,萨拉萨蒂不只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更是大量地学习积累音乐理论及音乐其他课程,为日后作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才呈现出后来我们所见到的为众人皆知的好作品,如《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
17岁开始在各国开办自己的演奏会,被人们美誉为“帕格尼尼再世”,以他独特的演奏风格开创了小提琴演奏新时代。
他曾把自己的演奏录成唱片,成为第一个录制唱片的演奏家。
同时代的许多演奏家纷纷为他谱曲,争先恐后的想让萨拉萨蒂演绎他们写的作品。
二、吉普赛民族对作品的影响萨拉萨蒂非常喜欢创作带有吉普赛民族和西班牙舞曲元素的作品,《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顾名思义写的是吉普赛民族的故事。
是萨拉萨蒂在西班牙旅行时,运用当地的吉普赛民谣创作的这首《流浪者之歌》,使人们聆听时眼前都浮现出生动的的画面,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吉普赛其实是一些居无定所的流浪居民,源于印度。
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但却很有艺术才能,很多靠卖艺为生,生活的非常艰苦,他们擅长歌舞,也极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