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农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农村社会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总计30分)1.我国最早阐述乡村社会学研究的著作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 《华南乡村生活》C.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D. 《农村社会学》2.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国最有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分别为()。

A. 杨开道李景汉B.李景汉吴文藻C. 梁簌溟晏阳初D.吴文藻费孝通3. 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更具有()。

A. 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4.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5.“社区”构成要素中的首要要素是()。

A.人口B.地域C.文化D.设施6.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A.大城市重点论B.小城市重点论C.大中小城市并重论D.大中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7.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科学技术C.自然环境D.社会制度8.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A.社会分化B.社会分层C.社会分工D.社会阶级9.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注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个体农民变成了集体农民,使分散独立经营的农民阶级变成了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新农民阶级的时间是()。

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0.农村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社会结构变动D.文化差异11.目前我国扶贫的基本策略是()。

A.救济式扶贫B.开发式扶贫C.参与式扶贫D.精准式扶贫12. 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A. 社会文化B.社会道德C.社会规范D.法律13.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A.道德B.习俗C.社会舆论D.宗教14.社会保险制度被称为社会“稳定器”,是指其()。

《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1.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 )。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2.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XXXXXXB.XXXXXX C.XXX费孝通D.XXX3.在传统乡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农田种植B.农田养殖C.乡村畜牧D.乡村特种植物种植4.-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B.角色中断C.角色失败D.角色冲突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

A.自然性B.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6.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B.邻里C.家族D.民间会社7.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

A.山东B.安徽C.河南D.四川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小我尽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办理方式是( )。

A.家长制B.泰罗制C.法约尔的办理理论D.科层制9.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趣缘关系D.业缘关系1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B.郊区化C.逆城市化D.城乡融合化11.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初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2.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是( )。

A.国度政权B.国度法令C.国度各项制度D.社团组织13.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

A.俗B.道德C.舆论D.宗教14.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 )A.传统发展战略B.基本需求发展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跨越式发展战略15. 1992年XXX和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

2023专科《农村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2)

2023专科《农村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2)

2023专科《农村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1.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2.中国____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____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是。

A.《才溪乡调查》B.《兴国调查》C.《长岗乡调查》D.《湖南农____动考察报告》3.社会构成中的根本要素是。

A.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B.社会活动C.文化D.设施设备4.-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5.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人际关系亲密B.规模小C.存在长久D.综合功能强6.目前在我国农村干扰农村基层政权建立最主要的是。

A.家庭B.民间会社C.宗教组织D.家族7.“农村社区”最主要的形态是。

A.县城B.乡镇C.村落D.开发区8.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土地资越来越珍贵,我国守住耕地的底线为。

A.16亿亩B.17亿亩C.18亿亩D.20亿亩9.生活方式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

A.生活主体、生活程度B.生活主体、生活条件C.生活条件、生活程度D.生活质量、生活态度’10.由于社会关系失调,它影响了全体或局部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安康开展,需要并且只能以社会力量来解决的问题是。

A.经济问题B.政治问题C.文化问题D.社会问题11.被誉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是。

A.安徽的小岗村B.江苏的华西村C.河南的南街村D.天津的大邱庄12.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13.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A.社会保障B.社会效劳C.社会保险D.社会救济14.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才能的开展,这是。

《乡镇行政管理(一村一)》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一村一)》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

A.张金鉴 B.孙中山C.梁启超 D。

康有为2. 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

A.《行政学》 B.《行政学导论》C.《行政学原理》 D.《政治与行政》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 B.价值观C.道德感情 D:法律意识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行政体制 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 D.政府职能5.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

A.聘任制 B.考任制C.选任制 D.委任制6.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 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 D.积极方案7.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

A.日本 B.美国C.英国 D.法国8.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称为( )。

A.事前监督 B.社会监督C.法制监督 D.事中监督9.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 )最早提出的。

A.毕达哥拉斯 B.梭伦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西蒙C.伍德沃德 D.菲德勒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1.行政环境的特点是( )。

A.特殊性。

B.复杂性C.不稳定性 D.公共性E.约束性12.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 )。

A.日本 B.法国C.美国 D.英国E.中国13.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 )。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D A D A C页面P.1 P.2 P.2 P.7 P.7 P.7 P.8 P.8 P.9 P.10 注:第5题答案C《乡村社会学》改《农村社会学》。

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ABCD BCD ABCD ABCDE ABCD ACE ACE ACE BCDE页面P.1 P.1 P.3 P.4 P.4 P.4 P.6 P.10 P.10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P.1)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P.1)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P.8)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A D A B A B D页面P.17 P.16 P.17 P.22 P.24 P.27 P.27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ABCD ABCDE ACD ACE ABCDE ABCDE BCD BCDE页面P.7 P.18 P.18 P.21 P.25 P.27 P.22 P.23注:第1题答案B“农业是主要职业”改为“农业是主要职业群体”。

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农业社会学B.乡村社会学C.乡村经济学D.农业推广学2.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杨开道B.李景汉C.吴文藻D.费孝通3.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看,被认为是乡村标准范围的是( )。

A.自然村B.行政村C.乡镇以下D.县以下4.-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终身社会化D.再社会化5.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主干家庭B.结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6.人们通过相互来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接洽在一起的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级社会群体D.社会组织7.认为工人来厂做工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的理论是( )A.家长制B.泰罗制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D.科层制8.乡村自治组织是指( )。

A.乡镇党委B.乡镇人民政府C.村党支部D.村民委员会9.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趣缘关系D.业缘关系10.乡村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个中最显著的特性是( )。

A.机械化生产B.寓居环境变化C.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D.生活方式变化1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

A.人们的主观需要B.阶级产生的需要C.劳动分工的需要D.社会发展的需要12.乡村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有多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B.经济基础C.政治条件D.生产力水平13.社会控制的最主要实施者是( )。

A.初级社会群体B.次级社会群体C.国家政权组织D.社团组织14.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乃至关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的特性,这是社会控制的( )。

电大 一村一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册考核答案

电大 一村一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册考核答案

作业1题目:按照解题的思路去答题。

作业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A7.A8.A9.D 10.A2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E3.ABCDE4.ABCD5.ABCDE三、名词解释:1.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2.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4.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无疑不适应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要求,于是逐渐被其他管理方式所取5.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比例越小,生活质量越高;比例越大,生活质量越低。

四、简答题:1.乡村、农业、农民的关系?答题要点:(1)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这里是从劳动内容而不是劳动方式来使用传统这一概念的。

实际上,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农业并不局限于农田种植业,而是还包括林、牧、副、渔业。

(2)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

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

(3)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

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牛活方式。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

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牛活的社区。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答题要点(课本25页):(1)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个人生存能力包括两部分:基本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

《农村政策法规(一村一)》2019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一村一)》2019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农业法(广义)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3.草原畜载量4.要约5.法律责任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6.简述《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简答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8.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有哪些?9.简述节约使用土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10.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内容有哪些?11.简述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2.为什么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13.如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广义的农业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是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与本经济组织以外的第三人,由第三人作为受让方对承包方承担约定的义务,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3.草原畜载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产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5.法律责任,是人们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6.简述《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分)(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2分)(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2分)(4)“科教兴农”的原则;(1分)(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分)7.简答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确立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将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社会学(一村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 )。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华南乡村生活》
C.《农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2.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吴文藻费孝通 D.梁漱溟晏阳初
3.在传统乡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
C.乡村畜牧 D.乡村特种植物种植
4.-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

A.自然性 B.直接性
C.互动性 D.社会性
6.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 B.邻里
C.家族 D.民间会社
7.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

A.山东 B.安徽
C.河南 D.四川
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