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寄语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寄语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大自然是孩子
们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首先,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
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可以感
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从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
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其次,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户外活
动可以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和风的轻抚,这对于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和增强体质都是非常有益的。
大
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和动物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另外,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比如徒步旅行、野餐、露营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
领导能力。
同时,大自然中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地方,他们可以通
过观察、探索和体验来学习自然界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最后,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也是一种亲子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在大自然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共同体验户外活动,这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亲子时光。
总的来说,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家长们能够多花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中茁壮成长。
宝宝的自然环境教育指南让宝宝热爱大自然

宝宝的自然环境教育指南让宝宝热爱大自然宝宝的自然环境教育指南:让宝宝热爱大自然引言: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自然环境教育对宝宝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接触自然,宝宝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的指南,帮助宝宝热爱大自然。
第一部分:亲近大自然从婴幼儿期开始,就可以带宝宝到户外亲近自然。
在花园里散步,感受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拂;在公园里玩耍,接触草地上的细腻和树木的质感;在海滩上留下宝宝的脚印,体验沙滩的柔软和浪涛的声音。
让宝宝亲眼见证四季的变化,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第二部分:感知自然之美带宝宝参观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场所,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动植物。
通过宝宝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在观察的同时,向宝宝讲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和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
第三部分:体验大自然的活动组织一些体验式的活动,让宝宝积极参与。
比如,带他们到山上爬山、到河边玩水、到田野里感受农作物的成长等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宝宝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神奇之处,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热爱。
第四部分:创造自然玩乐空间为宝宝创造一个充满自然元素的游戏和活动空间。
比如,花园里设立一个小小的菜园,让宝宝亲手种植蔬菜,并观察它们的成长;在室内摆放一些植物和小小的鸟窝,让宝宝观察植物的变化和鸟儿的活动。
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宝宝在游戏和娱乐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认识大自然。
第五部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除了亲临大自然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宝宝介绍自然的知识。
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纪录片、绘本和游戏软件,教会他们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同时要注意,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取代实际的亲身体验。
结语:自然环境教育是宝宝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帮助宝宝了解自然的美妙、意义和脆弱性。
家长们要有意识地鼓励宝宝亲近自然,提供多样化的自然体验,创造充满自然元素的游戏和活动环境。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之奇妙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之奇妙导言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让孩子亲近自然,并与他们一起感受自然之奇妙,可以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为幼儿园家长提供一些亲子活动的想法,帮助他们与孩子一起打开大自然的奇妙之门。
1. 野外郊游带孩子到外面的郊区或自然保护区,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可以在树林中散步,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或者去湖边捉虫,欣赏鸟类。
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教孩子如何辨认植物和动物,讲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提高孩子对大自然的认知。
2. 植物培育在家里或幼儿园的花园里培育植物,让孩子亲自参与。
可以选择易于培育的植物,如向日葵、豌豆等,根据季节不同进行相应的植物培育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可以学习到植物需要的水、阳光等基本条件。
3. 捡拾自然材料带孩子到户外,一起捡拾自然材料创作手工艺品。
可以收集树叶、树枝、石头等材料,然后和孩子一起制作画、手链或者拼贴艺术品。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自然科学实验在家中或幼儿园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实验。
可以通过制作水和油的混合液体,探索溶解和分离的原理;或者通过种植豆芽,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样的实验可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5. 自然摄影带孩子外出拍摄自然风景或动物照片,让他们用相机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和发现,帮助他们选择好的角度和构图,培养他们的艺术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照片回顾和讨论拍摄的过程和题材,加深孩子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
6. 垂钓活动带孩子去钓鱼,让他们体验到捕捉食物的过程。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教孩子如何鱼钩、如何放线等基本的垂钓技巧。
同时,也可以讲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孩子对生态环境的认知。
7. 野外露营与孩子一起去野外露营,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夜晚。
家庭教育中的自然教育: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探索未知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自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探索未知,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的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方法。
首先,自然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孩子们往往被高楼大厦、电子屏幕所包围,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而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孩子们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此外,户外活动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预防肥胖和近视等现代儿童常见疾病。
其次,自然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现象,这些都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观察和实验,孩子们可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施自然教育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是定期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或山区进行户外活动。
在这些地方,孩子们可以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四季的轮回,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二是引导孩子参与种植和养殖活动。
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小花园或养殖场,让孩子亲手种植花草、蔬菜或养殖小动物。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生命的成长过程,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三是利用科技手段辅助自然教育。
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AR/VR技术等,可以为自然教育提供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学习资源。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搜索自然知识,利用AR/VR 技术体验虚拟的自然环境,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认知。
四是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自然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
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自然探索时,要鼓励他们多动手、多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如何才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呢

如何才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呢
大自然是人类的学习的大课堂,在里面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于探索欲强的孩子,如果能让他们倾听观赏大自然,孩子一定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才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呢?下面就给父母介绍几个接近大自然的活动,让孩子们“亲亲”大自然。
活动一:赏鸟活动
带着孩子到赏鸟区来一趟鸟之旅,听听解说员分辨不同鸟的特征,认识鸟的习性。
除了到野地赏鸟之外,也可以到鸟店、动物园的鸟园区,认识不同的鸟类,和孩子讨论饲养与放生的意义。
活动二:倾听观赏大自然
让孩子聆听、欣赏大自然就是一种美,所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野外,让他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并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
另外,也可以带着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的变化,带他上山体验第一次看雪的经验,或是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说说他看到的自然。
活动三:种植花草、养养动物
除了观赏接触自然之外,也要让孩子懂得照顾自然。
虽然身处都市丛林中,不过还是可以和孩子在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植物,例如栽种一些瓜果蔬菜,并纪录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
还可以与孩子一起饲养宠物,如果空间允许,猫狗等很受欢迎,否则养小乌龟或小鱼,可以让孩子有个寄托。
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动植物,让他体会生命成长的可贵。
活动四:看大自然相关的书籍或影片
基本认识自然之外,也需要多了解自然知识,因此亲子可以一起阅读相关书籍,电视上专属的自然性节目也很受欢迎,全家一起讨论,会让自然之旅变得生动又有意义。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分类动植物,比较相似或者相异的动植物,让他们进一步有认知。
让幼儿亲近自然的方式

让幼儿亲近自然的方式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亲近自然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身心,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那么,如何让幼儿亲近自然呢?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幼儿与自然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1.户外活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是让他们亲近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可以组织野餐、郊游、探索自然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观察周围的植物、动物,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敏感性。
2.种植植物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设置一个小花园,让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
幼儿可以亲自动手,种下自己喜欢的花草,观察它们的生长和变化。
通过植物的种植,幼儿可以学习到养护植物的知识,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责任感。
3.观察小动物带领幼儿观察小动物,如蚯蚓、蜜蜂、蝴蝶等。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设置观察小动物的空间,可以放置一些花朵或水源来吸引小动物。
幼儿可以仔细观察它们的行为举止,学习到关于小动物的知识,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4.亲近水域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领幼儿亲近水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可以带幼儿去海滩、湖泊或河流边,让他们感受水的柔和和力量。
在水域中,可以观察水中的生物,感受水的流动和变化,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5.自然艺术通过自然艺术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
可以带幼儿去采集自然材料,如树叶、花瓣、小石子等,然后用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幼儿可以制作花环、拼贴画、纸风车等,将自然元素融入艺术中,培养对自然的创造力和欣赏力。
6.自然故事通过讲述自然故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可以选择一些有关自然的故事书,或者自己编写一些有趣的故事,讲述关于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元素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讲述,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7.自然游戏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
可以进行捉迷藏、躲猫猫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作文(精选5篇)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作文(精选5篇)“五一”假期,身边的朋友都忙着出游,不少家庭结伴奔向田野、乡村,春风里孩子们的笑脸特别有感染力。
在这美好的季节,笔者期待有更多家庭走进自然,让孩子们在户外上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
去网个蜻蜓、捉个蚂蚱,甚至爬上树摘个桑葚榆钱,这是很多农村长大的我们这代人对童年的集体记忆。
即便是成长在城市,也大多有观察小动物的经历:地面上搬食的蚂蚁队,雨后的蚯蚓和小蜗牛,谁不能说出一大串故事呢。
应该说,在没有消费电子产品的那个时候,大自然是每个孩子的天然课堂。
在春天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在秋日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对自然的深厚感情也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今,孩子们或每天被繁重的课业学习囿在室内,或为各种电子产品中缤纷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孩子们对自然的感知力与热爱程度明显下降。
有些家长反映,高呼一声“下雪了,咱们出去玩吧”也难唤起孩子的热情。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一书中,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描绘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孩子们处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与大自然的联系却越来越缺乏。
很多医学专家认为,自然环境中活动的减少是幼儿肥胖、注意力紊乱、抑郁的重要原因。
儿童心理神经学研究者则认为,在自然实景中多感官协作学习,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手段。
其实,对孩子们来说,爱自然应该是一种本能,开阔的自然天地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
触摸湿润的泥土,捡拾一片漂亮的花瓣,寻找不同形状的叶子,都会令他们眼界大开;如果有机会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孩子们收获的快乐更是无穷。
培养孩子热爱自然也是社会的需要。
从国际视角看,气候变化的挑战让全球倍感压力,新一代可能面对更多极端天气和灾害的困扰。
只有更多了解自然,顺应自然,才能遏制地球“发烧”的进程,更好地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力倡导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必由之路。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如何,不仅能够深刻影响家庭,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
幼儿园小班道德与法治教案: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

幼儿园小班道德与法治教案: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发展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这个挑战,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来教授幼儿园小班孩子们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以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进行教学。
二、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意识1.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公园、花坛等绿色空间。
同时,利用班级或者园所内部的自然资源创设一个亲近大自然的环境。
2. 培养观察力:通过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树叶、花朵、昆虫等小生物,并鼓励他们描述和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物。
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设置观察站和记录表,记录孩子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3. 创设游戏环境: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室内外的游戏活动,例如带领幼儿齐声模仿鸟叫、DIY手工制作小动物等。
这样既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大自然,也能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与乐趣。
三、培养孩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1. 教授环保知识: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一步教授孩子们有关环保的基本知识,例如垃圾分类、节水与节电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图片展示,让幼儿理解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后果,并培养他们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联合家长共同行动:组织学校与家长开展合作,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将家长纳入到环保教育中来,通过亲身体验和引导,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
3. 开展公益活动:组织一些小型公益活动,例如义务扫街、植树造林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通过行动的过程,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2. 教学准备:展示图片或者使用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材料。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介绍大自然的特点,并引导孩子们回忆以往接触过的自然场景,例如公园、森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的确,这次的环境创设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环境与幼儿间的相
互作用关系,也让我坚信了环境这第三位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指出。
大自然以其天然、有趣、丰富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向孩子们献上不同的礼物,并让这些奇妙的礼物来引导孩子养成善于发现,敢于探索的习惯。
但是,在这之前,必须让孩子先“亲近大自然”。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起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创设适合于幼儿成长需要的环境,使幼儿在快乐成长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知识是每个幼儿园及每位幼儿教师应尽的义务。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每个教室前的自然角便可以成为这样的一个科学环境,它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随时
观察、触摸和探索各种物品的场所,让幼儿在对动植物长期的观察活动中亲身的体会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并从中获得成长所需的知识。
因此,创设一个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自然角环境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大班的幼儿教师,如何创设一个适合于大班幼儿成长需要的环境,在此谈谈我们的看法与做法:(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创设让幼儿亲切的环境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考虑到现在正值春天,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对于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让他们感到亲切的环境莫过于田地间的嫩芽儿。
因此,我有了让自然角回归田园的想法。
通过家长的配合,我们取得了各种种子。
菜籽就是其中的一种,因容易养活,所以我决定用它来完成这次的“探索植物生长之旅”。
该用什么来装置这些菜籽呢?班主任想到了我们长期
以来收集的一些塑料瓶,各种各样的塑料瓶有着不一样的颜色与形状,将其剪切后装上泥土,撒上菜籽,再浇上些水,有规律的摆放下一块块“菜籽田”便呈现了出来。
在每块“田”的上方制上一本小册子,方便幼儿观察之后做记录。
通过观察,幼儿对这几块“菜籽田”很感兴趣,每天会有不同的图案在记录本上出现。
开始的一段时间,菜籽并没有发芽,孩
子们会每天跑来问我:“老师,它们什么时候能发芽啊?要不要多浇些水呢?”我会笑着告诉他们:“冬爷爷怕他的种子宝宝冻着了,所以给他们穿了很多衣服,还让他们躺在被窝里睡觉,这会,春姑娘正在叫他们起床呢,为他们换上春装,你们要有耐心,只要你天天坚持观察,会看到变化的。
”这时,孩子们会傻傻笑着说:“嗯!我们会很耐心的!”就这样天天观察着,他们看到了芽儿发,体验到了芽儿长,这几本小小的册子上记载着的不光是作物的成长经过,也有着孩子的成长印记。
“老师!我最喜欢吃蔬菜了,我家的菜园里种了好多呢。
”这是班上一位小朋友在看到自然角一些散乱摆放的蔬菜之后告诉我的。
这句话让我顿时有了想法。
菜园不也是农家的一个特色嘛,看到了楼下班级用彩纸做成的栅栏更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
但是,一样的装饰似乎少了些新意。
正好教室里存放着一个闲置的蛋糕盒,我便拿了过来,经过一番的剪修和装饰,一个漂亮的“农家乐”便呈现了出来,再布置一条由彩纸和泡沫粒做成的“农家小路”,“农家乐”成了自然角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以幼儿为主,创设适合于幼儿年龄成长需要的环境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识发展是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相
同的感受,环境的创设起着对幼儿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到了大班以后,无论思维、个性或其他方面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
他们已不愿跟着大人拟定的模式去学习,去活动。
环境的主角是幼儿,我们不能把这个权力剥夺去。
所以,环境创设必须真正做到实施幼儿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才是真正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环境。
在一次晨间谈话时,我问孩子们:“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春天是绿色的,因为到处都是绿树和绿草。
”“春天是黄色的,因为春天有迎春花还有油菜花。
”“春天是蓝色的,我们家菜园外面都是蓝色的小花。
”……听到这些答案我笑着说道:“原来春天里藏着这么多好看的颜色啊!那你们想不想让春天住进我们的自然角,让我们的自然角也变成美丽的春天呢?”“想!”他们响亮的回答道。
“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花花草草,该怎么才能把这些漂亮的代表春天的颜色带进自然角呢?”底下突然一片沉寂,过了一会张凌志小朋友串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养海洋宝宝,它有很多颜色,可漂亮了。
”一下子沉寂的教室沸腾了起来,孩子们纷纷议论起他们的海洋宝宝是如何的漂亮。
“好!那我们就养海洋宝宝吧!”底下一片赞同。
在家长的配合下,我们取得了许多的海洋宝宝,那该用什么来养呢?班主任提议用透明塑料瓶,
可以让海洋宝宝的绚丽色彩尽显无遗,可是光秃秃的瓶子让美丽的海洋宝宝少了几分生气,于是我们想到可以对瓶子进行一番装饰,这个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几个小女孩还特意跑到我面前来自荐:“老师!老师!我可以帮忙的,我在家经常帮洋娃娃梳头呢!我可以用毛线给她们编辫子。
”看到他们这么积极的投入到创设环境中我很开心,有孩子加入的自然角它的价值才真正的存在。
在大家的努力下,自然角迎来了许多位美丽的“春姑娘”,她们有着漂亮的发型,精致的五官,当然还有五彩的花衣。
这次的环境创设让我感受到了环境对孩子的重要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三位老师,环境默默地发挥着特殊的教育作用。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让幼儿走进环境,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并从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更好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