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调查小结

合集下载

作物病虫害调查总结范文

作物病虫害调查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为了更好地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次作物病虫害调查活动。

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二、调查内容1. 调查时间:2021年5月至7月2. 调查地点:XX县XX镇3. 调查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等4. 调查内容: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三、调查结果1. 病虫害种类: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作物中,小麦主要发生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玉米主要发生玉米螟、玉米锈病、纹枯病等;水稻主要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蔬菜主要发生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2. 发生程度: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发生程度较重,玉米螟、玉米锈病、纹枯病发生程度较重,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发生程度较重,蔬菜霜霉病、白粉病、蚜虫发生程度较重。

3. 发生规律: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的发生与春季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有关;玉米螟、玉米锈病、纹枯病的发生与玉米生长后期高温、高湿有关;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与夏季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有关;蔬菜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的发生与秋季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有关。

4. 防治措施: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等生物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3)化学防治: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结论通过本次作物病虫害调查,我们掌握了XX县XX镇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为今后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防治技术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治宣传,提高农民防治意识,规范防治技术,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高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准确性。

病虫害调查报告

病虫害调查报告

病虫害调查报告病虫害调查报告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提供氧气和食物,还能美化环境。

然而,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病虫害调查。

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公园和农田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植物进行观察和采样。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霜霉病、蚜虫和螨虫等。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一些植物叶片上的白色粉末状物质,这是霜霉病的典型症状。

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白色粉末是由霜霉菌的孢子组成的。

这种病害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较为常见,因此,在管理植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植物周围的通风和干燥。

其次,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植物上有大量的小型昆虫,这些昆虫被称为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蚜虫通常聚集在嫩叶和花蕾上。

为了控制蚜虫的繁殖,我们可以采用物理和生物控制的方法,如喷洒肥皂水或引入天敌昆虫。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植物叶片上有微小的红色动物,它们是螨虫。

螨虫是一类微小的节肢动物,它们以植物的细胞汁液为食,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斑和枯萎。

螨虫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感染,将对植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螨虫的繁殖,我们可以采用化学和生物控制的方法,如喷洒杀虫剂或引入捕食性昆虫。

通过这次病虫害调查,我们对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意识到,病虫害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管理,以保护植物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在管理植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合理的灌溉、适当的施肥和定期的病虫害监测。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总之,病虫害是植物生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畜牧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草原病虫害给草
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及时掌握草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保障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草原病虫害的调查力度。

通过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手段,对草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和传播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草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草原病虫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调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草原病虫害,如草原鼠害、草原蝗害、
草原疫病等。

这些病虫害不仅对草原植被和畜牧业造成了直接的危害,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调查工作中,加强了对这些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的危害。

总的来说,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
预防和控制草原病虫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同时,调查工作也为我们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我们相信,在各级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草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草原病虫害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草原病虫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在调查工作中,我们首先对草原各地区的病虫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样本、观察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和危害程度,我们对不同地区的病虫害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对草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统计,我们发现了一些病虫害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调查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种类和变种,这为我们对草原病虫害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制定更加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综合以上调查工作的成果,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草原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草原的抗病虫害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管理和规范,减少病虫害对畜牧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草原病虫害调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草原病虫害的种类和分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我们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们将继续加强病虫害调查工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得体会】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

【关键字】心得体会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篇一:虫害实习报告园林XX级《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课程实习报告分组成员及学号小组分工详细情况:实习体会及总结通过本次的实习,我发现了自己以前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底。

,但这次的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使我们及早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以后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园林植物虫害相关的基本知识,能够了解到昆虫的结构、主要寄主植物、生活习性及生活史等。

我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园林植物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不仅仅是锻炼了我们在实际操作方面的一些技能,同时,经过这次实习,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还有就是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并且专业对口的工作。

可现在我们都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社会才接触、才学习。

所以我现在要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应尽快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实习都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资本。

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实习对我们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在实习这段时期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及同学的帮助,我在园林植物病虫害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不断提高,弄清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不能理解的一些问题,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通过向老师的请教,明白了一些在园林植物昆虫鉴别和园林植物病害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常见的问题。

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更好的结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病虫害调查总结

病虫害调查总结

病虫害调查总结•相关推荐病虫害调查总结(精选9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病虫害调查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病虫害调查总结篇1一、充分提高思想认识据农业部门在全县范围内调查的情况来看,今年我县病虫害来势猛,危害程度高,防治工作十分艰巨,早稻稻小潜叶蝇三十多年来首次在我县出现较大面积为害;稻飞虱呈现迁入峰早、迁入量大的特点,且主要为白背飞虱,将有可能导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流行。

据预测,后期我县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部分次要害虫发生程度处于上升趋势,若防治不力,将造成水稻严重减产,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今年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一场“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攻坚战,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增收。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力争将全年水稻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县、乡镇病虫防治指挥部负责组织和指挥本区域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要把病虫害防控作为全年水稻生产田间管理的头等大事,作为事关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专家技术负责制,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级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是技术责任人。

县政府已成立水稻重大病虫灾害防治督导组,在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强化督导检查,不定期通报防控工作情况,要做到防控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物资到位、技术到位、措施到位。

全县农业技术人员要以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为中心,必须坚守岗位,明确责任,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切实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各乡镇要加强对当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及联防联治,确保防治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调研报告范文

农作物病虫害调研报告范文

农作物病虫害调研报告范文农作物病虫害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调查和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对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报告对某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生情况和对策。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实地走访农田和接触农民,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并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农作物病害调研结果:(1)玉米叶斑病:调查发现该地区玉米叶斑病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在种植早稻和双季稻的地区。

(3)小麦赤霉病:调查发现小麦赤霉病在该地区也有发生,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农作物虫害调研结果:(1)稻飞虱:水稻受稻飞虱危害较重,导致稻谷减产。

(2)棉铃虫:棉铃虫在棉花生长期间严重危害了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3)玉米螟:玉米螟是该地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被啃食和玉米粒被蛀食。

四、调研分析1. 引起农作物病虫害的原因:(1)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和湿度等气候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种植方式和管理:不合理的农业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病虫害防治手段不当: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和防治措施,容易导致抗药性虫害和病害的增加。

2. 病虫害的防控措施:(1)改进种植技术: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用抗病虫害的品种,掌握良好的生产管理技术。

(2)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3)综合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轮作、间种和合理的化学防治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

五、总结与建议本次调研结果表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和灾害预警,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病虫害实习报告心得5篇

病虫害实习报告心得5篇

病虫害实习报告心得5篇病虫害实习报告心得1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幻觉绿化事业进展亦加快,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园林技术专业:病虫害实习总结。

但在花草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绿地的重要措施。

多年来,在园林绿化中,只重数量,忽视质量,植树后缺乏正确的抚育管理,加之初期发生的林木病虫害未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防治,因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多,危害加重。

因此我们应该从规划设计到园林绿地后期养护各个环节进行园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在园林植物绿化防治的过程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为了强化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并且详细了解本溪市园林病虫害情况,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意义匪浅的园林病虫害实习,并且在老师之前给我们各小组划分的地区或者环境搞了一次调查,时间是2008年10月10日到10月12日。

在这3天时间里我组成员分别对峪明路、师府路、东芬--南地、东明路、站前--新立屯(17路)路段、地工这六段本溪市主干道的行道树树种及其存在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调查中我们发现本溪市园林植物在树种的配置上没有明显的失误,但是在行道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上跟别的大中型园林城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首先是在养护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是跟不上。

在我看来科学施肥合理浇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并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叶,做好绿地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对草坪、草花等进行合理轮作;结合翻地消灭越冬虫害等这些措施都能很好的预防病虫害,使植物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贵州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半年总结
叶忍
为了查明贵州烟草病、虫、草害种类、明确优势种群分布及危害,分析种类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辅助系统调查进行病、虫、草发生规律分析,制作实物标本与彩色图谱,构建贵州烟草病、虫、草害种类信息资源库。

1 烟草病害调查
1.1重点普查
根据课题方案,已选择兴仁县城北办事处为中部主产烟区,平均海拔1350m,并按品种、土壤、耕作方式(轮作或连作)三种类型已确定调查地块8块,分别于打顶后5天左右和上二棚叶成熟期各调查1次。

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每块地共计100株。

1.1.1按品种进行调查
品种主要为云烟87和云烟97,每个品种选取1块地进行调查,每块地约1.0亩左右,地块间海拔、土壤类型、土壤肥力、轮作情况、生态环境、生产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

1.1.2按土壤类型进行调查
结合当地情况,选择黄壤、黄棕壤、水稻土三种土壤类型进行调查,每种土壤类型选取1块地进行调查,地块间海拔、烤烟品种、土壤肥力、轮作情况、生态环境、生产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

1.1.3按耕作方式进行调查
选择2年以上轮作地、2-3年连作地、5年以上连作地各1块进行调查,地块间海拔、土壤类型、烤烟品种、土壤肥力、轮作情况、生态环境、生产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

1.2大面积普查
采用目测法,对烤烟生长的还苗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四个时期进行调查,查明当地病害种类。

根茎性病害和病毒病害以株为单位调查记载各病级数;叶斑类病害按上中下3个部位,每部位随机抽查2片叶(共6片叶/株)调查。

1.3标本采集与制作
根据课题方案,在重点普查与大面积普查时,对发现的花叶病、黑茎病、气候斑等病害已采样,并记载了相关信息,目前正在制作标本。

1.4拍照
对目前发现的所有病害种类及症状已进行拍照。

2 烟草昆虫普查与采集
烟田中为害烟草的所有害虫种类(包括地上、地下、地表的害虫),所有烟草害虫的各类天敌昆虫种类(包括寄生性、捕食性的种类),蜘蛛种类。

2.1重点普查
根据课题方案,已选择兴仁县城北办事处为中部主产烟区,平均海拔1350m,已确定有代表性的烟田6块,调查烤烟品种云烟87的害虫种类。

2.1.1苗期调查
各调查点分别于第一次剪叶前5天左右、移栽前5天左右各调查一次。

每个调查点不少于10厢苗床,地面昆虫每厢查10盘,烟苗上的昆虫每厢随机查100株。

分别记载害虫与益虫的种类、虫量、害虫有虫株率或危害株率。

2.1.2大田地下害虫及其天敌
于移栽前和移栽后15天左右各调查1次。

以地下害虫(地老虎类、金针虫类、金龟子类、野蛞蝓)为主,同时记录天敌种类和数量等。

2.1.2.1移栽前15天
每块地按棋盘式10点取样,调查采集样点内各昆虫种类,并记录其数量。

2.1.2.2移栽后15天
每块地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每块地共计查100株。

记载主要地下害虫的虫量及危害株率,并对地老虎幼虫进行采集饲养。

2.1.3大田期其他害虫及天敌
于旺长中期调查一次。

重点对烟蚜、烟青虫/棉铃虫、区域性主要害虫及其天敌进行认真调查记录。

2.1.
3.1地面昆虫调查
如蜘蛛、步甲、虎甲等。

于调查前一天,在待查烟田中随机堆放草堆10个点,每点1m2,第二天早晨对10个点进行调查采集记录。

2.1.
3.2烟株上的害虫与天敌
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每块地共调查50株。

对每株烟全部叶的正反两面进行全查,分别记载各害虫与天敌种类、数量等,以及品种、烟地类型、环境条件、防治情况、GPS信息等。

2.1.4样本采集
包括各害虫与天敌的卵、幼(若)虫和蛹(茧),采回后再进行单头饲养或分类饲养。

2.2大面积普查
在烤烟苗期、移栽期、还苗期、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等,对当地烟田昆虫种类进行采集与饲养,并记录相关信息。

2.3标本制作、拍照与寄送
在重点普查与大面积普查中,对发现的烟蚜、烟青虫、棉铃虫等害虫危害状已进行拍照,目前正在制作标本。

3 烟田杂草普查、发生规律调查
根据课题方案,已选择兴仁县城北办事处为中部主产烟区,平均海拔1350m,已确定有代表性的烟田5块(每块烟田大小为2.0亩左右)。

调查烤烟草害种类。

3.1调查方法和次数
采用倒置“W”法已选择9个取样点,每样点面积为0.25m2 (50cm ×50cm),每个样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杂草种类、株数、平均高度和调查田块及作物的有关情况。

根据调查方案,各调查点分别于烟草团课期、叶片成熟期各调查1次,共计2次。

目前正在烟草团课期进行杂草调查。

3.2拍照
在调查时,对同种杂草幼苗期、成珠期(有花、果实)进行拍照,拍摄单株杂草照片。

拍照时需要将某种杂草植株拔出,假植在某一无草区域进行单株拍照,成株期拍照时,将杂草植株的花、种子连同枝条提起取下,单一放在白纸或瓷盘内,在微距条件下拍摄照片,需同种杂草幼苗、成株、花、种子的4张JPEG格式图片。

3.3标本
根据烟田杂草调查方案,烟草团棵期调查只拍照,不需采集杂草标本;烟叶成熟期调查,既要拍照,也要采集杂草标本,并且杂草实物标本编号与照片一一对应。

4.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以后的烟草有害生物调查中,严格按照《贵州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方案执行,认真完成调查项目的取样、拍照、送样工作,准确、详细地记载相应调查内容,使实物标本编号与照片一一对应。

最后撰写出有理、有据、有质量的总结,并将相关照片、记录资料、总结等与调查相关的资料整理归档,统一送往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股。

2011年6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