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虫害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一、实验背景校园植物是一座城市中的重要绿化资源,它们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众所周知,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它们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给植物的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分布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校园植物的患病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目的通过调查校园内常见植物的病虫害类型、危害和防治策略,加深对病虫害的认识和理解,为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植物样本的采集在校园内随机选择10种常见植物,包括苹果树、草花、仙人掌、铁树、吊兰、马蹄莲、向日葵、紫罗兰、月季和桂花树。

每种植物采集5个样本,共50个样本。

2.病虫害的调查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记录在测量表格中,包括植物名称、病虫害名称、病虫害类型、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等。

3.病虫害的鉴定将记录的样本带到实验室进行病虫害鉴定,对病虫害种类进行分析和确认。

四、实验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植物病虫害29种,包括柿子饼病、松针毛步行虫、蓟马、百合螟、蚜虫、粉蚧、斑点病、霉菌病等。

其中,柿子饼病、松针毛步行虫和蓟马是最为普遍的病虫害。

它们会导致叶片枯萎、黄化和掉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校园内植物的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在防治上,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进行规范的病虫害防治施工,注意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2.加强生态防控,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物的免疫力。

3.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精准施药。

4.培养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校园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六、实验意义本次实验通过对校园内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和处理,具有如下意义:1.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校园病虫害调查

校园病虫害调查
• 病害的密度较高,危害程度较轻,对校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虫害的密度较低,危害程度也较轻, 对校园的生态环境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 病害的密度较高,危害程度较重,对校园南部的建筑物和北部的教学楼的外观和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虫害 的密度较高,危害程度也较重,对校园北部的教学楼的外观和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病虫害。
气候变化
02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使得病虫害的发生
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大。
外来物种入侵
03
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本地植物造成威胁,引发新的病虫害
问题。
02
CATALOGUE
调查范围和方法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XX大学XX校区,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区 域以及周边绿化带、垃圾堆放区等。
06
CATALOGUE
参考文献和致谢
参考文献
张三. (2020). 校园病虫害防治研究. 北 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四. (2019). 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上海: 上 海科技出版社.
王五. (2018). 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 治.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导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调查过程中的支持和协助。 感谢参与调查的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合作精神。
通过网络查询和咨询相关专家 ,了解病虫害的种类、习性、 防治方法等信息。
03
CATALOGUE
调查结果和分析
病虫害种类
病害
锈病、白粉病、叶斑病等;虫害:蚜虫、叶 螨、瓢虫等。
病害
细菌性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跳甲、象 甲、天牛等。
病害

虫害调查报告(二)2024

虫害调查报告(二)2024

虫害调查报告(二)引言概述:虫害调查报告(二)旨在对某地区的虫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

本文将从五个主要方面对虫害问题展开讨论,包括虫害类型分析、虫害发生规律、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虫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旨在为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正文:一、虫害类型分析1. 昆虫类虫害a. 缺氧型昆虫类虫害b. 空间占用型昆虫类虫害c. 植食型昆虫类虫害d. 咬食型昆虫类虫害e. 吸食型昆虫类虫害2. 病毒类虫害a. 昆虫传播的病毒虫害b. 植物传播的病毒虫害3. 真菌类虫害a. 根际真菌虫害b. 茎部真菌虫害c. 叶片真菌虫害4. 线虫类虫害a. 根部线虫虫害b. 叶片线虫虫害c. 果实线虫虫害5. 螨类虫害a. 真螨类虫害b. 锥螨类虫害c. 根螨类虫害二、虫害发生规律1. 季节性规律a. 春季虫害发生规律b. 夏季虫害发生规律c. 秋季虫害发生规律d. 冬季虫害发生规律2. 气候因素对虫害的影响a. 温度对虫害的影响b. 湿度对虫害的影响c. 光照对虫害的影响3. 土壤条件对虫害的影响a. 酸碱度对虫害的影响b. 湿度对虫害的影响c. 营养物质对虫害的影响4. 生物因素对虫害的影响a. 天敌对虫害的控制作用b. 病原菌对虫害的影响c. 寄生性植物对虫害的影响5. 人为因素对虫害的影响a. 农业管理对虫害的影响b. 化学农药对虫害的影响c. 生态农业对虫害的影响三、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2. 生态平衡的打破3. 土壤质量的下降4. 农田水质的污染5.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四、虫害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a. 农业生产管理措施b.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c. 生物控制措施2. 综合防治a. 防治技术集合化b. 重视草本防治方法c. 推广推拉技术3. 灾后防治a. 及时清除虫害源b. 快速恢复生态系统c. 强化监测预警体系4. 农民参与a. 增强科学知识和技能b. 积极参与农业管理c. 接受农业政策指导5. 政府管理a. 加强农业部门监管b. 制定农业防治政策c.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五、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1. 政府部门责任a. 组织虫害调查研究b. 制定政策法规c. 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2. 农民责任a. 加强科学学习和技能培训b. 依法使用农药和农薪c. 积极参与虫害防治工作3. 农业企业责任a. 推动科学种植模式b. 技术支持和示范推广c. 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防治虫害4. 科研机构责任a. 进行虫害研究和监测b. 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c.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5. 社会公众责任a. 普及虫害防治知识b.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c. 积极参与虫害防治行动总结:本文对虫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查,从虫害类型分析、虫害发生规律、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虫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进行了论述。

病虫害调查防治实训报告

病虫害调查防治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病虫害调查防治实训,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技术,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与损失估算,以及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的基本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病虫害防治水平,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和植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市XX区XX村园艺示范基地三、实训内容1. 病虫害诊断与鉴定(1)病害诊断:通过观察园艺植物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的症状,判断病害种类。

如:观察叶片出现病斑、畸形、卷曲等现象,初步判断为病害。

(2)虫害鉴定:通过观察园艺植物受害部位的特征,判断虫害种类。

如:观察叶片出现孔洞、卷曲、嫩叶被食等,初步判断为虫害。

2. 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与损失估算(1)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观察、取样、记录等方法,对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2)损失估算: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和面积,估算损失情况。

3. 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1)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安全、高效、经济。

(2)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防治原则,制定防治方案。

四、实训过程1. 病虫害诊断与鉴定在实训导师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对园艺植物进行病害诊断和虫害鉴定。

通过观察叶片、茎、果实等部位的症状,初步判断病害和虫害种类。

随后,我们对病害和虫害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进一步确定病害和虫害种类。

2. 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与损失估算在实训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分组对园艺示范基地的园艺植物进行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取样、记录等方法,了解病虫害发生程度和面积。

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园艺植物病虫害损失情况。

3. 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防治原则,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治方案:(1)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如:喷施生物农药、诱杀、覆盖等。

(2)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如:喷施生物农药、诱杀、修剪等。

校园香樟常见病害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校园香樟常见病害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校园香樟(黑刺粉虱)天竺桂(煤污病)调查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校园香樟的黑刺粉虱和天竺桂的煤污病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香樟天竺桂发生虫害的基本情况。

并掌握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学会整理计算调查资料。

实训用具:自制调查记录表,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实训步骤:(一)香樟树黑刺粉虱的调查步骤:选取校园内香樟树3棵,分别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中,每处随机选择10片叶子。

观察每处叶子上的黑刺粉虱的数量,并记录如下表1,根据表1数据用虫口密度=调查总虫数/调查总单位面积数计算。

表11 2 3 4 5 6 7 8 9 10合计树11 27 1 0 0 26 0 1 15 9 80 南2 0 0 0 0 0 13 0 0 6 西 1 29 8 13 19 6 5 0 23 54 158 北 3 23 0 0 8 0 6 1 0 0 41 中145 10 22 5 2 13 0 2 19 92树2 东35 0 2 4 1 5 4 24 60 75 210 南11 28 3 20 5 15 4 16 23 18 143 西24 25 30 65 105 40 50 45 3 38 425 北20 33 43 45 100 90 85 75 60 30 581 中30 27 45 50 70 60 30 43 55 35 445树3 东22 0 0 0 0 0 5 1 5 4 37 南0 0 0 0 3 0 0 0 0 0 3 西12 1 0 0 0 0 0 0 0 0 12 北7 8 5 0 0 0 0 0 0 0 20 中0 0 0 0 1 2 3 4 6 0 16合计226 9香樟树黑刺粉虱虫口密度=2269/150=15.12(二)天竺桂煤污病的调查步骤:选取校内天竺桂3棵,分别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中,每处随机选择20片叶子,根据每片叶子上的病害面积判断煤污病的级别,并记录如下表2,根据表2数据用病情指数=[Σ(病害级别数×该级别样本数)/(最高级别数×调查总样本数)]×100计算受害程度。

校园病虫害调查

校园病虫害调查
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
校园 植物
病虫害

调查
实验目的:
通过对园林植物病害的观察,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 病状和病症类型,熟悉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 有病植物与无病植物的区别,为病害诊断和防治奠定基 础。
实验地点:
泉山校区
调查对象:
栀子花
栀子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 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 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 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
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
叶枯病: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 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 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 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的面 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 边缘会有病斑深的带;
防治方法:
1、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的侵染 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栽植地要排水良好, 土壤肥沃。
防治措施 ① 、减少侵染来源 及时清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注意通风透光, 降低湿度,增施磷、钾、镁肥。 ③、化学防治
白粉病: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 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 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 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 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 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 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 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 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 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
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当发现中心病株时, 要及时喷洒药剂。
煤污病:
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 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 梢上布满黑霉层。呈黑色霉层或黑 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 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 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 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 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 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

调查校园植物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调查校园植物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调查校园植物的病⾍害及其防治[案例]调查校园植物的病⾍害及其防治[年级] 七年级⼀、⽴题背景校园是学⽣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场所,形形⾊⾊的植物,各不相同,给我们创造了清新、舒适的环境。

据1999年统计,我校⾄少有植物资源⼋⼗余种,长势良好,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缺乏种植经验等原因,许多植物病害⾍的发⽣逐年加重,甚⾄有些种类(如含笑)已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防治病⾍害,还我绿⾊校园”的⾏动已是刻不容缓。

因此,我校初⼀年级的学⽣决定对校园植物病⾍害的种类及防治进⾏深⼊的调查。

⼆、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学习⽣活和社会⽣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式,以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为主要⽬的的⼀类新型课程。

为把理念落实到⾏动,带领学⽣⾛出课堂,亲近⾃然,深⼊⾃然情景和社会活动领域,让学⽣在各种活动中,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来激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增强学⽣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对校园⾥各种各样的⽣物进⾏观察和学习,使学⽣既学到了许多⽣物分类⽅⾯的知识,⼜能提⾼他们野外识别⽣物的能⼒,还能为学校调查清楚校园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法提供⼀些资料,从⽽更好地培养学⽣关注⾝边事物、关⼼学校发展和关爱⾃然的情感。

三、活动安排(⼀)准备阶段2004年3⽉—4⽉为探索科学、简便的学⽣评价体系,我们决定从2004年3⽉开始在贵阳⼆⼗三中初⼀(1)班和初⼀(10)班分别进⾏本课题的研究。

1、问卷调查活动开始先让学⽣设计选择意向调查表,再由学⽣⾃⼰选择并确定调查题⽬。

调查校园植物的病⾍害种类及防治问题,有10.5%的学⽣参加校园⽣物园地的规划,9.6%的学⽣愿意对⽣物进⾏分类⽅⾯的学习。

2、活动分组各班采取⾃愿的⽅式组成兴趣⼩组,4—5⼈为⼀个调查⼩组,并确定组长。

校园病虫害调查

校园病虫害调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和物流的发展,新 的病虫害不断入侵 和扩散。
目的与意义
了解校园内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 及危害程度。
有效控制病虫害扩散,保护校园绿 化成果。
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 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植物健康水平,提升校园环境 质量。
02
调查方法和技术
调查范围和内容
确定调查范围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区域,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进行病虫害调查。
季节性变化
调查还发现,这些病虫害的数量和活动在季节上存在明显 的变化,通常在春秋两季数量较多,夏季相对较少。
对未来防治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监测和预 防
建立定期的监测机制, 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 的扩散。同时,加强植 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 害的入侵。
生物防治
科学用药
提高环保意识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 等生物手段来控制病虫 害的数量和繁殖,减少 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05
结论和建议
结论回顾和总结
校园病虫害种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存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包括 蚜虫、叶螨、瓢虫、蓟马等,它们对学校的植物和生态环 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危害程度
这些病虫害对校园植物的危害程度较大,有些植物因病虫 害的影响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病虫害分布情况
调查显示,这些病虫害在校园内的分布广泛,草坪、花园 、树林等区域都是病虫害的高发区。
参考献列表
文献1
作者1,年份1,标 题1,期刊/出版社1 ,卷/期号1
文献2
作者2,年份2,标 题2,期刊/出版社2 ,卷/期号2
文献3
作者3,年份3,标 题3,期刊/出版社3 ,卷/期号3
文献4
作者4,年份4,标 题4,期刊/出版社4 ,卷/期号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害株率21%以上为严重(+++)。
• (四)种实病虫

种实被害率10%以下为轻微(+);

种实被害率11~20为中等(++)

种实被害率21%以上为严重(+++)。
地点
寄主植物
B教行道树
滇润楠
第一图书馆
滇润楠
林学楼
玉兰
A教北面
山茶
二食堂
五叶地锦
二食堂
五叶地锦
第一图书馆
桂花
A教西南侧
桂花
国际交流中心背 竹 面
害虫种类
12
双翅目
13
蛀干害虫
14
待定蚧壳虫种2
15
待定蚜虫种1
16
吹绵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刺蛾蛹
18
蛀干害虫
19
红蜡蚧
20
待定蚧壳虫种3
21
刺蛾蛹
22
某蛾蛹
23
红帽蜡蚧
24
待定叶蝉种1
危害等级 + ++ ++ ++ + +++ ++ + ++ + + + ++
危害部位 叶片 树干 枝条 叶片 嫩芽 枝条附着 树干 叶片 枝条 枝条附着 叶片附着 叶片 叶片
叶片
叶片
地点 第二图书馆 学生宿舍第三幢 A教西南侧 第二图书馆 A教正门 学生宿舍第五幢 学生宿舍第五幢 A教 B教 第一图书馆 第二图书馆 二食堂 二食堂
寄主植物 竹 球花石楠 云南含笑 天竺桂 女贞 紫叶李 紫叶李 常春藤 女贞 滇青冈 天竺桂 未知寄主 未知寄主
西南林业大学害虫普查结果
编号
国际交流中心背 竹 面
国际交流中心背 竹 面
西南林业大学害虫普查结果
编号
害虫种类
1
待定蚜虫种1
2
伪角蜡蚧
3
伪角蜡蚧
4
盾蚧
5
待定蚜虫种1
6
盾蚧
7
待定蚜虫种1
8
吹绵蚧
9
待定蚜虫种2
10
待定蚜虫种3
危害等级 + +++ +++ ++ +++ +++ + +++ ++
+
11
待定蚜虫种4 +
危害部位 枝叶 枝条 枝条 枝叶 枝叶 叶片 叶片 枝叶及果柄 叶片
校园害虫调查报告
报告人:
校园害虫普查
时间:2019年2月23-25日 目的:用普查的方法调查校园及周边害虫,了解害虫的种类及为害程度, 为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西南林业大学片区的害虫进行普查,记录寄主植物、 害虫名称、及为害情况。采集标本装袋,带回实验室拍照鉴定。
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害虫普查结果
• 此次校园调查共14种寄主,15种虫害。其中以蚧壳虫和蚜虫危害为主,如下表。
• 害虫危害定级标准依据《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 危害程度:预测病、虫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轻、中、重三级表示。划分
标准为:

(一)叶部害虫

树叶被害三分之一以下为轻微(+)

树叶被害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中等(++);
危害图片
讨 论:
• 1、本次校园虫害调查,着重调查景观效果好且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调查区域有限,所以调查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校园内虫害发生的具 体情况;
• 2、调查结果主要为危害叶部的刺吸类害虫(蚜虫、蚧壳虫等),蛀
干害虫、地下害虫调查到的较少,原因为蛀干类害虫生活场所较隐 蔽、不易发现;
• 3.调查期间均温约12度,2月份,一些害虫还没有开始孵化,校园内
人工施药剪枝等处理。

树叶被害三分之二以上为严重(+++)。
• (二)树干、枝梢病虫(不包括蛀干害虫)

树干、树梢被害株率20%双下为轻微(+)

树干、树梢被害株率21~50%为中等(++)

树干、树梢被害株数51%以上为严重(+++)
• (三)蛀干害虫及主梢、根部病虫

受害株率10%以下为轻微(+);

受害株率11-20%为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