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渗透系数
部分常用岩土经验值

常用部分岩土参数经验值1岩土的渗透性(1)渗透系数《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2)单位吸水量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3页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8页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6页(4)水力坡降允许水力坡降等于临界水力坡降被安全系数除,一般安全系数值取2.0~3.0,即Ⅰ允= Ⅰ临/2.0~3.0。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139页土层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间发生接触冲刷时的破坏比降除以1.5安全系数得出在无渗流出口保护情况下地基允许渗流比降见上表。
摘自《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水规总院李广诚司富安杜忠信等。
42页(5)土毛细水上升值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79页k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7页2土分类及状态、密实度(1)分类《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6页《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18页(2)密实度、状态判定N《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19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20页(4)原位测试有关参数《岩土工程手册》1995年4月第二版199页《岩土工程手册》1995年4月第二版202~203页《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48页《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50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系数当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确定碎石土密实度时民,锤击数N63.5应按下式修正:N63.5=α1×N'63.5式中N63.5----修正后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α1----修正系数,按上表取值;N'63.5----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使用说明:1、资料涉及各行各业;2、资料出处为黄底加粗字体的为最新版本内容。
可按规范适用范围选择使用;3、资料出处非黄底加粗字体的为引用资料,很多为老版本,参考用。
水利水电工程部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1岩土的渗透性(1)渗透系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9~140页土体的渗透系数值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岩土体渗透性分级Lu:吕荣单位,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的平均压入流量。
以L/min计摘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表F 岩土体渗透性分级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09页附录F (2)单位吸水量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上表可以看出:同一断层内,一般碎块岩强烈透水;压碎岩中等透水;断层角砾岩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3页坝基(肩)防渗控制标准4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8页。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使用说明:1、资料涉及各行各业;2、资料出处为黄底加粗字体得为最新版本内容。
可按规范适用范围选择使用;3、资料出处非黄底加粗字体得为引用资料,很多为老版本,参考用。
水利水电工程部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1岩土得渗透性(1)渗透系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9~140页《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Lu:吕荣单位,就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得平均压入流量。
以L/min计摘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2)单位吸水量一般碎块岩强烈透水;压碎岩中等透水;断层角砾岩弱透水;糜棱岩与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3页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8页。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得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得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得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得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得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得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6页(4)水力坡降0~3、0,即Ⅰ允= Ⅰ临/2、0~3、0。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139页出口保护情况下地基允许渗流比降见上表。
摘自《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水规总院李广诚司富安杜忠信等。
关于花岗岩渗透系数的计算

二、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渗透系数
对于地下水流的线性层流运动,法国水力学家达西
(H.Darcy)提出了线性渗透定量—达西定律,即 Q=KA(H1-H2)/L = KAI 其中Q为渗透流量,K为渗透系数,A为过水断面面 积,H1、H2分别为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L为渗透 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I为水力梯度。
四、利用压力脉冲试验测定渗透 系数
压力脉冲试验(Pressure pulse test),又称瞬时加压试
验,是测试岩体渗透特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它是通过 对试验段瞬时加压,记录试验段水压随时间的衰减曲 线,通过解偏微分方程,确定岩石的渗透系数。 优点:这种试验方法比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更适用于 完整致密岩体的渗透系数测试,它具有试验时间短、测 试精度高等特点,在国外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
对式(3)~(7)作拉普拉斯变换和逆变换,并进行必要的
变量替换,可得[5]: (8) 式中 β=Tt ð/VwCwρwg,对于给定的α值,可求得H/H0—β 的曲线,则对于不同的α 值,可得到一组H/H0—β曲线, 将这组曲线画在单对数坐标系上,称之为标准曲线。 一般可以用图解法求出渗透系数K。
达范围,主要用于雷诺数(Re)
较小的层流。雷诺数Re<10时,地下水运动速度低, 粘滞力占优势,水流为层流,达西定律适用。 当雷诺数为Re10~100时,达西定律已经不适用了。 当雷诺数Re>100时,地下水流为紊流,达西定律不 适用。 由于地下水基本是雷诺数小于10的层流,所以达西定 律基本适用。 因此,可以通过达西定律来计算花岗岩的渗透系数 (K)
三、利用泰斯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关于地下水非稳定流的计算, 1935年美国人C.V.泰斯
岩土渗透性分级

极强透水
K≥100
含连通孔洞或等价开度>2.5mm裂隙的岩体
粒径均匀的巨砾
注:Lu——吕荣单位,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的平均压入流量,以L/min计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岩土渗透性分级
J.0.1岩土渗透性分级应符合表J的规定
表J 岩土渗透性分级
渗透性等级
标准
岩体特征
土类
渗透系数K(cm/s)
透水率q(Lu)
极微透水
K<10—6
q<0.1
完整岩石,含等价开度<0.025mm裂隙的岩体
粘土
微透水
10—6≤K<10—5
0.1≤q<1
含等价开度0.025~0.05mm裂隙的岩体
粘土—粉土
弱透水
10—5≤K<0—4
1≤q<10
含等价开度0.05~0.01mm裂隙的岩体
粉土—细粒土质砂
中等透水
10—4≤K<10—2
10≤q<100
含等价开度0.01~0.5mm裂隙的岩体
砂—砂砾
强透水
10—2≤K<100
q≥100
含等价开度0.5~2.5mm裂隙的岩体
岩石的渗透系数与渗透率区别与联系

某些岩石的渗透系数值2 渗透率2.1渗透率的定义渗透率:压力差为1pa 时,动力黏滞系数为lpa.s 的渗流液体,渗流通过面积为12m 长度为1m 的多孔介质,体积流量为13m 时,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定义为12m 。
实际中采用2m μ为实用单位。
定义式为=10QL k A p μ∆,其中,各参量与以上的参量相同 2.2渗透率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渗透率是表征土或岩石本身传导液体能力的参数,其大小与孔隙度、液体渗透方向上空隙的几何形状、颗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关,而与在介质中运动的液体性质无关。
渗透率(k )用来表示渗透性的大小。
2.3渗透率的评价渗透率的评价级别平方微米(2m μ) 评价 1>1.0 渗透性极好 20.1—1.0 渗透性好 30.01—0.1 渗透性一般 4 0.001—0.1 渗透性差5 测定步骤5.1 试件描述试件干燥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附录B。
5.2 测量试件尺寸对试件描述后,应核对编号,并测量尺寸。
在其高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在过端面中心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高度,将其平均值以及试件编号和试件轴线与层理方向的关系(⊥,//),填入附录B。
5.3 压力选择5.3.1 入口端渗透气体压力视试件致密程度进行调节,一般为0.06~0.09MPa。
5.3.2 围压一般为0.4~0.5MPa。
5.4 皂膜流量计选择视试件渗透率的大小选用不同直径的皂膜流量计。
预计渗透率大的可选较大直径的皂膜流量计。
5.5 测定系统检验每次测定前用直径25mm、高径比1:1的实心钢柱代替试件,按图1装入试件夹持器,检验测定系统,测定系统如图2。
开动空气压缩机,顺序加围压和渗透压力至选定值,保持5min不漏气,确认系统完好。
图1 试件夹持器示意图1—上端盖;2、7—压片;3—橡胶套;4—夹持器外壳;5—试件(或钢柱);6—下端盖;8—钢柱图2 渗透率测定系统示意图3 渗透系数与渗透率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岩石渗透系数及渗透率区别及联系

某些岩石的渗透系数值2 渗透率2.1渗透率的定义渗透率:压力差为1pa 时,动力黏滞系数为lpa.s 的渗流液体,渗流通过面积为12m 长度为1m 的多孔介质,体积流量为13m 时,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定义为12m 。
实际中采用2m μ为实用单位。
定义式为=10QL k A p μ∆,其中,各参量与以上的参量相同 2.2渗透率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渗透率是表征土或岩石本身传导液体能力的参数,其大小与孔隙度、液体渗透方向上空隙的几何形状、颗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关,而与在介质中运动的液体性质无关。
渗透率(k )用来表示渗透性的大小。
2.3渗透率的评价渗透率的评价级别平方微米(2m μ) 评价 1>1.0 渗透性极好 20.1—1.0 渗透性好 30.01—0.1 渗透性一般 4 0.001—0.1渗透性差5 测定步骤5.1 试件描述试件干燥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附录B。
5.2 测量试件尺寸对试件描述后,应核对编号,并测量尺寸。
在其高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在过端面中心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高度,将其平均值以及试件编号和试件轴线与层理方向的关系(⊥,//),填入附录B。
5.3 压力选择5.3.1 入口端渗透气体压力视试件致密程度进行调节,一般为0.06~0.09MPa。
5.3.2 围压一般为0.4~0.5MPa。
5.4 皂膜流量计选择视试件渗透率的大小选用不同直径的皂膜流量计。
预计渗透率大的可选较大直径的皂膜流量计。
5.5 测定系统检验每次测定前用直径25mm、高径比1:1的实心钢柱代替试件,按图1装入试件夹持器,检验测定系统,测定系统如图2。
开动空气压缩机,顺序加围压和渗透压力至选定值,保持5min不漏气,确认系统完好。
图1 试件夹持器示意图1—上端盖;2、7—压片;3—橡胶套;4—夹持器外壳;5—试件(或钢柱);6—下端盖;8—钢柱图2 渗透率测定系统示意图3 渗透系数与渗透率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部分常用岩土经验值详解

常用部分岩土参数经验值1岩土的渗透性(1)渗透系数《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2)单位吸水量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3页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8页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6页(4)水力坡降允许水力坡降等于临界水力坡降被安全系数除,一般安全系数值取2.0~3.0,即Ⅰ允= Ⅰ临/2.0~3.0。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139页土层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间发生接触冲刷时的破坏比降除以1.5安全系数得出在无渗流出口保护情况下地基允许渗流比降见上表。
摘自《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水规总院李广诚司富安杜忠信等。
42页(5)土毛细水上升值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79页k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7页2土分类及状态、密实度(1)分类《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6页《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18页(2)密实度、状态判定N《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19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BJ15-31-2003 20页(4)原位测试有关参数《岩土工程手册》1995年4月第二版199页《岩土工程手册》1995年4月第二版202~203页《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48页《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50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系数当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确定碎石土密实度时民,锤击数N63.5应按下式修正:N63.5=α1×N'63.5式中N63.5----修正后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α1----修正系数,按上表取值;N'63.5----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渗透系数
常见的不同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归纳如下(参考《地下水水文学原理》余钟波、黄勇著),通常如果一种材料的渗透系数小于10-9m/s时,可以认为具有很低的渗透性,如黏土、泥岩等。
松散岩体:渗透系数(m/s):
砾石3×10-4 ~3×10-2
粗砂9×10-7 ~6×10-3
中砂9×10-7 ~5×*10-4
细砂2×10-7 ~2×10-4
粉砂1×10-9 ~2×10-5
漂积土1×10-12 ~2×10-6
黏土1×10-11 ~ 4.7×10-9
沉积岩:渗透系数:
礁灰岩1×10-6 ~2×10-2
石灰岩1×10-9 ~6×10-6
砂岩3×10-10 ~6×10-6
粉砂岩1×10-11 ~ 1.4×10-8
岩盐1×10-12 ~1×10-10
硬石膏4×10-13 ~2×10-8
页岩1×10-13 ~2×10-9
结晶岩:渗透系数(m/s):
渗透性玄武岩4×10-7 ~2×10-2
玄武岩2×10-11 ~ 4.2×10-7
花岗岩 3.3×10-6 ~ 5.2×10-5
辉长岩 5.5×10-7 ~ 3.8×10-6
裂隙化火山变质岩8×10-9 ~3×10-4
岩体渗透率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渗透系数={(密度*g)/动力粘度}*渗透率=(g/运动粘度)*渗透率参见:《地下水动力学》第14页 --薛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