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各地名校3月4月政治试题文化生活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观题专练含答案

2020届高三各地名校3月4月政治试题文化生活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观题专练含答案

1.20届黑吉辽三省四市高三文综政治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9年8月1日,特朗普又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再次加收关税,“大国博弈”、“文明冲突”等论调再次喧嚣尘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交流互鉴蒙上了阴影。

我国一直秉持平等、多样、包容、开放的文明观。文明是多彩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平等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是包容的,人类创造的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一直秉持平等、多样、包容、开放的文明观?(12分)

答:①文明是多彩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所有文明,但是人类文明创造地成果。说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4分)②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说明我国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4分)③文明是包容的,人类创造地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说明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4分)

(其它答案:如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也可酌情给分。)

2、.20届吉林长春市高三文综政治二次质监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为缓解北京首都机场繁重的航运压力,改变北京市“北重南轻”的失衡发展格局,更好地配合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2014年12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始动工兴建。2019年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外形宛如金色凤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主航站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它继承了现代机场的所有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问题,在美学上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航站楼的整体结构设计上看,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形成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顶,塑造了“凤凰展翅”的惊艳造型。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中花园”分别以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为主题,呼应“丝绸之路”,为旅客带来中国园林式的候机体验。同时在设计中也体现了法国ADP Ingenierie建筑事务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工作室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双进双出”航站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对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的设计进行分析。(1 0分)

答:(10分)立足实践,航站楼的设计兼具了功能性与艺术性;(3分)继承传统、推陈出

新,候机区及外部“空中花园”的主题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呼应“丝绸之路”,在美学上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机场设计中融入了法国ADPIngenierie建筑事务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工作室的设计理念(3分)。

3、.20届安徽省十校联盟高三文综政治3月考(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2019年9月29日在京举行。

材料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个荣誉是对国家文物事业的支持和肯定,是对敦煌研究院多年来不断艰苦探索、奋斗的肯定。”扎根大漠50余年,樊锦诗潜心石窟研究,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敦煌保护好,找到更多的方法去传承文化遗产,要让敦煌世世代代传下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谈谈如何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10分)

答:①立足当前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注重文化遗产传统内涵,找到更多的方法去传承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分)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地信息、显示文化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承文化遗产,要利用大众传媒,通过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提高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认识。(3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宣传越来越保护文化遗产、培养专业人才,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3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载体中,古籍善本无疑是内容最丰富、价值最高者之一。古籍善本的保存,其最终目的是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服务,而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古籍必须得到利用。然而,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却是一对矛盾体。对古籍的保管机构和管理者而言,其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地使古籍不受损坏,让古籍更久远地保存下去。相关机构不仅建立了较为严苛的阅览规章,而且视某些古籍善本为“镇馆之宝”,不允许出库。为此,蒋寅先生曾发出“只有使用才能实现古籍文献保存”“只有使用才能使古籍获得最完整的保护”的呼吁。让善本说话,让历史开口。古籍善本,须从“寸纸寸金”的收藏价值走向千人千面的效用价值。我们不仅要把老祖宗留存下来的善本保护、保存好,更要让亿万人民感受善本之真与美。我们可以借助“百部经典”系列短视频、“中华古籍故事”系列动漫等,让千里之外的善本触手可及,让珍藏千年的古籍可感可知。这是个混搭营销与错位创意的时代,上海图书馆推出的善本文创产品不失为值得借鉴的创意一精美雅致的《江流记》四色精抄笔记本、古籍函套纹样系列文件夹、轻便实用的《瘗鹤铭》雨伞等,让古籍善本有了时髦的表达。善本是学界的,亦是民众的;是历史的,亦是时代的。共读共享共传承,才能让古籍善本成为潮流文化中最闪亮的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优秀古籍善本价值的“双赢”。(l0分)

(1)请为优秀古籍善本的保护或者利用提出自己的倡议。(6分).

答:(1)①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在保存好优秀古籍善本的同时,更要从优秀古的内涵入手,让亿万人民感受优秀善本之真与美,融入当今实践。(4分)②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通过优秀古籍善本文创产品将优秀古籍善本融入时代元素,多元活化,让优秀古籍善本有时髦的表达。(3分)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限制,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借助视频动漫等实现优秀古籍善本的跨界传播,让千里之外的优秀善本触手可及。(3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①利用优秀古籍善本,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②保护优秀古籍善本,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价值。③传承优秀古籍善本,擦亮文化记忆,拓展文化空间。(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我国古代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中国古人对于生活环境,大到城邑、园林,小到家居的选择、规划、建设,都有生态和谐的追求。然而,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曾产生“征服自然”的欲念,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酿成环境灾难。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成了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有人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答:评分细则:(1)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理论依据4分,扣“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其中“实践”2分,其余各1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等朴素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2分)又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2分)还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分)(后面3个2分,扣“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分别进行演绎,不演绎不给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引起广泛关注。城市古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来说,守护不仅意味着原汁原味保护,更要融入现代生活,继续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发挥作用。当前,

不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将历史肌理和情感记忆融入城市发展中,形成充满特色的城市空间,使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将新的功能赋予历史文化遗存,使其在合理利用中获得新的生命,真实展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增添新魅力。不可回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离不开商业开发。然而,有不少极具特色的古城古镇,因为过度商业化而异化成庸俗的符号。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迅速流失,传承悠远的历史文脉被粗暴割裂,千姿百态的城市个性逐渐消遁,这导致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落脚点失去了文化土壤的支撑。对此,人们颇多吐槽。如何在原汁原味保护的基础上盘活古迹,让它们继续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发挥作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中更深层次的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的原因。(10分)

答:①文化与经济交融。利用武汉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武汉基因,将历史肌理和情感记忆融入城市发展中,稽住记忆,继续历史,能够增强人们的武汉认同感和归属感。(3分)③武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利用,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才能继承和发展好中华文化。(3分)④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与保护或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2分)(考生如答“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等,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本题最高得分)

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青少年如何才能担当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呢?为解决这一问題,需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立德铸魂,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同一颗种子,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1)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10分)

(2)如果你所在的社区准备营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氛围,你作为志愿者,请拟订三条宣传标语。(6分)

答:(1)①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资源,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引导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分)②

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将学校教育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分)③创新教育方式,发挥教育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特定功能,筑牢理想信念之基。(2分)

(2)答案示例: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②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③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购买道德建设的主题,把握试题要求,多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中华优秀传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浩然之气”,以人为本的情怀、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涌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成为了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壮大的丰厚濫养,筑牢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的。

答:①正确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5分)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中筑牢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5分)③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70年来中国共产党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