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运动的描述(教).doc
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 (1)与速度v无关 (2)与速度Δv的大小无关 (3)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4)绝对值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2.方向关系: (1)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2)a与v0同向则物体加速,a与v0反向则物体减速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物体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但是不一定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一.物体和质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在所研究的 问题中是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成一个质点。
判断: 1.研究乒乓球的最佳发球角度及力度 2.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3.研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4.研究火车过桥时的速度
X-t图象的作用: 1.确定物体在任意时刻所处的位置 2.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3.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4.确定物体运动的起始时刻和起始位置 5.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 6.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7.确定两物体的相遇情况
V-t图象 用图象表示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注意:v-t图象同样只能用于直线运动,此处的v为速度,有大小和方向。而在v 轴上只有正负两种表示,故只能表示正向速度和反向速度,即直线运动。
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遵从不同的法则:
标量运算遵从算术的加减乘除(即代数运算)等 矢量运算在高中物理中主要涉及到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研究直线运动中,也可以用△X来表示位移。 ΔX=X2 – X1
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大小,正负表示位移方向(首先得规定正方向)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正式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的过程(2)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拓宽,达到认知的螺旋上升,攻克难点三、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乒乓拍、乒乓球2.课件:飞机空投,地月系、太阳系运行,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火车运行的模拟动画3.音像文件:“神舟”5号发射、运行、返回过程;鸽子飞行;28届雅典奥运会上张怡宁发球4. 图片资料:学校平面图,神州五号发射控制中心,GPS定位器,汽车、火车过桥、火箭等图片。
5.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呈现“神舟”5号从发射到返回舱成功回收的主要阶段。
播放神州五号发射升空过程的录像。
讲述:飞船在茫茫太空遨游,如何描述它的运动呢?文学家、艺术家采用形象的手法。
“凌云戏月游银汉,转瞬翔天过太空”,短短一两句话就勾勒出航天飞船的雄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 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 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 坐标 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 xB=-2m(“-”表示沿 x 轴负方向)。
②二维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 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问题与练习
1. 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岸(或者 地面)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相对太阳运动 的;“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钟表表盘 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太阳相对于地面的 运动。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分析: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 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 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
物体只做转动时,不能 看做质点
例如:乒乓球在空中只 做旋转运动时
总结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 决定的,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 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 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
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不能。
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 质点? 能。
分析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记录) 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能。
2、参考系
注意
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作质点, 有时不可看作质点。
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 车的运行的时间,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1节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3.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看物体 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为次要 因素.例如,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 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 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 4.在中学物理中所研究的物体,一般情况下 都可以把它们当做质点.因此,在物理习题 中,对于“物体”和“质点”两个词一般不加区 分.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例如,某时刻运动员的坐标为(4 m,-6 m), 说明他在冰场中央东侧4 m、偏南6 m的地方, 如右图所示.如果要确定飞机的位置,则需要 确定一点(如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 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说一说〕 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冰场上的花 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它们的位置,你认为 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点拨: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场中滑行的轨 迹是无规则的曲线,而且经常做一些有难度 的跳跃、旋转动作,因此要准确地描述它们 的位置,应建立三维的空间立体坐标系.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如下图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 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 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 立坐标系?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可以以冰场中央为坐标原点,向东为 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水平面 内的直角坐标系,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运 动员的位置了.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木箱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否翻转与 力的作用点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 能看做质点的.当研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 的平动的时候,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 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做质点.汽车牵 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 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做质点.卫 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 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它看做质点.故正 确选项为B、D. 答案: BD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完美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本章概述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学内容范围在物理知识方面,本章主要讲述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间、时刻、位置、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以及理解这些物理量所需要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
在物理技能方面,本章主要涉及练使用打点计时器、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作速度-时间图象等基本技能。
在物理的思想方法方面,本章主要包括理想模型法、极限的思想、估测的方法(测量瞬时速度)以及初步理解图象法。
2.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知识技能角度讲,本章讲述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置、位移、时刻、时间、矢量、速度和加速度等不仅是下一章研究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研究的基础知识。
从物理方法角度讲,本章有意识渗透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矢量的方法、图像的方法以及比值定义法。
这些方法对研究力学,乃至高中物理都是重要的。
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将来从事文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科学素养;而极限的思想方法和矢量的思想方法,对于将来从事理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专业素养。
本章内容不仅在物理概念的建立上密度大,基础性强,而且涉及到若干个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方法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操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思考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本章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条目要肄业生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了解近代尝试科学产生的背景,了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办法,体会相关尝试的科学思想和办法等,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认识尝试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
本条目在教学中应突出尝试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与历史、社会等人文科学的联系,以体现学科渗入渗出的课程理念。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1-1

高考总复习·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运动的描述对应学生用书P1,质点、参考系Ⅰ(考纲要求)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把此物体看作质点.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一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位移、速度Ⅱ(考纲要求)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2.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速度(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就是速度.(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xt,是矢量.(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4.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加速度Ⅱ(考纲要求)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3.定义式:a=Δv Δt.●特别提醒提醒一ΔvΔt也叫速度的变化率.提醒二加速度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解析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情况时,尽管乒乓球体积和质量很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即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质点,故选项A、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是D.答案 D2.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在第3秒内的速度是5 m/s解析平均速度与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相对应,故应选B、D正确.答案BD3.如下表是某同学浏览央视网站主页看到的当日的节目单,那么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今日电视13:30CCTV2交易时间:权威解读财经资讯14:50CCTV10百科探秘:与猛虎相伴的女郎15:20CCTV6迪斯尼经典影片《功夫少女》18:19CCTV3《快乐驿站》纪连海趣说和珅20:30湖南卫视节节高声:锦衣卫护航飞轮海A.都表示时间间隔B.都表示时刻C.13:30表示时间间隔,14:50、15:20、18:19、20:30表示时刻D.13:30表示时刻,14:50、15:20、18:19、20:30表示时间间隔解析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节目开始时的时刻,选项B正确.答案 B图1114.观察如图111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A.地面,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地面D.汽车,汽车解析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 正确.答案 C5.图112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1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A.甲的位移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解析甲的位移大小为100 m,乙、丙位移均为零,A、B错误,丙的路程为800 m最大,D正确、C错误.答案 D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解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错.由Δv=a·Δ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 答案 B对应学生用书P2考点一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成质点.【典例1】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思路图解答案AD【变式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解析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答案 D考点二对速度和速率的理解【典例2】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图113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 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 ,如图113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 .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 .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思路图解答案 AD 【变式2】 如图114所示,图11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解析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应选A.答案 A考点三对位移、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对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由a=ΔvΔt可知,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意味着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变化大.2.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物体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方向相同则增大,方向相反则减小,而“增大”或“减小”的快慢就要看加速度的大小.3.对位移的理解应注意:只要速度方向不变化,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就一直增大,只有速度方向相反后,其位移才会减小,与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典例3】(改编题)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项和D 项均错误.答案 B【变式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20-204m/s2=-1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404m/s=10 m/s,即选项B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P31.对直线运动基本概念的考查阅卷教师揭秘(1)命题分析高考试题中单独考查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的命题不多,主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的变化率等方面进行考查,例如2009广东17题、2010全国24题、2011安徽16题等.(2)主要题型:选择题(3)卷面错因:①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②分不清矢量与标量,没能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③不能正确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关系.(4)解决方法: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知道知识结论,还要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体会物理学家的思想,这样才能灵活地驾驭知识,取胜高考.对应学生用书P4一、对质点的考查(低频考查)1.(2009·广东,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看做质点,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做质点,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也不能看做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以看做质点.答案 D2.图115(2011·上海综合能力)图115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A .太阳在运动B .月球在公转C .地球在公转D .地球在自转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星星的轨迹呈现圆弧形状,这种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不是恒星在运动,而是因地球自转拍摄到的恒星相对位置变化的现象.即选择地球表面为参考系,所观察到的恒星运动轨迹.答案 D二、对运动概念的考查(中频考查)3.(2009·台湾)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车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假设后车以50 km/h 的车速等速前进,则在0.5秒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公尺( ). A .3 B .7C .12D .25解析 公尺即为国际制单位中的米.由x =v t 得x =503.6×0.5 m =6.94 m .故B 项正确.答案 B4.(2010·海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 物体运动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A 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即加速度在变化,是非匀加速直线运动,B 错;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只能判断其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不能确定,C 错;若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对.答案 D 5.(2011·山东综合能力卷)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产生回声.据此,小丽和小强互相配合,使用秒表和米尺来测量声速.如图116所示面对某建筑物的墙壁,小丽手持一对模板对拍,调整对拍节奏,使得拍打的时刻和听到前次拍打产生的回声的时刻重合,小强负责记录拍打次数和时间,设小丽拍打N 次所用时间为T (其中N 不包括开始计时的那次拍打),距离墙壁的距离为L ,则声速v =________.图116解析 每次拍打时间间隔为t =TN,声波往返距离为2L .则声速v=2Lt=2NLT.答案2NL T。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2•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教学内容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 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同的,所以研究它上面某一点的运动规律就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了,这时物体也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经典例题例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 •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例2在研究下列哪些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A. 求在平直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B. 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C. 研究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时D .研究自行车车轮轮缘上某点的运动,把自行车看作质点例3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B .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C.被扔出去的铅球D .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二、参考糸1. 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r -p:“=a-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PN三;WL :f 注-:二:三;:2•选取原则:以观测方便和对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说明:(1)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2)参考系本身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3)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4)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系而言的(5)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考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1章 运动的描述1.1

【规律方法】 坐标系建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何种坐标系要针对物体是在直线上、平面内,还是空间中运动而定。 (2)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原点、正方向及单位长度,标明坐标单位。
[即学即练]
3.从高出地面 3 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5 m 后回落,最
后小球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
4.(多选)如图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 轴),在画该 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 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 A 和 B,A 的位置坐标为 xA=5 m,B 的位置坐标为 xB =-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 5 m 处 B.A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 5 m 处 C.B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 3 m 处 D.B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 3 m 处
()
(2016·佳木斯高一检测)研究下列现象,涉及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 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时 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方向时 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
解析: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由于地球的半径远小于日地之间的 距离,所以地球可看作质点;支点位置影响撬棒用力大小,撬棒不可以看作质点; 研究乒乓球旋转方向时,不能看作质点;扇叶所受阻力与扇叶形状大小有关,不 能看作质点,故选 A。
情况 3: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与车轮的大小和形状有关,这种情况下 不能将火车看作质点。
(2)不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而研究乒乓球的发 球(如旋转问题)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参考系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即运动是__绝__对__的___。 (2)描述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 __相__对__性___。 2.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_不__动___的其他物体。 (2)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_任__意__的___ (选任意的或唯一的)。 (3)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__动___,观察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CI! 经过on 经过X! 0 0.2 0.4 0.6 0.8 1.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基础知识回顾
1. 质点
(1) 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 究
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 便,就M 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 个有质量的点.
(2) 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
%1 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 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 质点.
%1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 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1)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定来做参考的另一 个
物体叫做参考系.
(2) 参考系的选择:
%1 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在研究地面 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定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 的其它物体作参考系.
%1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时,其 结果
m 能不同.
3. 坐标系
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4. 时刻:表示时间的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 几秒
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 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5. 位移
(1)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M 用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 向
线段表示,是矢量.
(2) 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6. 速度
(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2) 分类:
①平均速度:李,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时刻的运动方向.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1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1 平均速度=籍,平均速率=普;
时间 时间
%1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崖室.
7.加速度
(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2) 定义式:(速度的变化率),单位虹
△7
是矢量.
(3) 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关 系
不确定.
(4) v-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重点难点例析
一、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问题
1. 位移是矢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它着重
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变化;而路程是标量,是物 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它强调了物体运动的过程.
2. 确定位移时,只需确定物体运动的初、末位置,不 需考
虑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确定路程时,必须考虑 物体运动的具体路径.
3. -•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 做单
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例1】如图1-1-1所示,甲图中用一根细长的弹簧系 着
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 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 为小球向右到达 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 时开始计时, 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乙图所示.若测得()A = OC = 7cm, AB=3cm,则:
②瞬时速度:当&一0时,v= 4^,方向为那一
中
图1!1
(1)。
与&同向一>,加速运动
△。
>0
口恒
定,。
增
加,
(1)分别以0和A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右为正方向填写以下表格.
坐标原点的设
置0时刻
的坐标0.2s 时刻
的坐标
0.4s 时刻
的坐标
0.6s 时刻
的坐标
0.8s 时刻
的坐标
1.0s 时刻
的坐标
以O为
原点
以A为
原点
⑵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方向经过的路程.
(3)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方向, 经过的路程是.
(4)0.8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经过的路程是-
(5)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方向, 经过的路程.
■ 拓展
某同学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m 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m到达C处,最后乂向北走了150m到达D处,则:
(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位移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这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个位宣,应采用什么数学手段较妥,分别应如何表示?
(3)耍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
二、关于“速度”的理解及计算问题
• 拓展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同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下山的平均为。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
1+。
1 。
1+。
2 叫一。
1 。
1一。
2
・ 2 , 2 * 2 , 2
D\—Dy
C. 0,
D. 0, —
十。
2 十比
三、对加速度的正确理解与计算
1.加速度"=方,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速度的
变化率,〃和△。
的方向相同.
2.曲、。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D大,〃不一定大,更不能认为。
减小,D就减小;%)大,。
也不一定大;品勺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与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
3.常见典型情况可总结如下(以。
的方向为正方向)。
均匀增加D增加变快。
增加变慢
[、点凌、云知何恒定,。
均匀减小(2)々与%反向-娥$3
一々增加,。
减小变快减小,。
减小变慢【例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I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I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
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lOm/s?
课后创新演练
1.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宜公路上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紧町着汽车车轮边缘上的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
理的是 ( )
A.中国排球队为了了解各个比赛队的特点,
在研究发出的排球时
B.研究北京奥运会女子25米手枪金牌得主一陈颖
打出的子弹时
C.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
D.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汽车位置时
3.一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Is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Is内的初速度大4m/s
4.如图1-1.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
某同学在汽车中观
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如图乙()
图1-1-5
A.右速度计宜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右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s时的瞬时速度
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2
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2
5.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而反向弹回后,在距
地而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7m, 7m
B. 5m, 2m
C. 5m, 3m
D. 7m, 3m
6.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
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
10m/s沿原路反弹,求
(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7.物体沿直线运动,以速度□走了位移x, 乂以同向的速度
如走了位移x,它在2》位移中的平均速度v 为.若以速度外走了时间I,又以同向的
速度比走了27,它在3/时间内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