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文言文
文言文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文言文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文言文研究的研究工作报告第一篇:引言近年来,文言文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言文作为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随着现代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文言文逐渐被边缘化,其深度研究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文言文的相关问题,促进文言文的传承与发展。
本研究从文言文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翻译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横跨数百年的文言文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试图找出文言文在当代社会中的可能应用领域,以及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
第二篇: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特点几乎贯穿了该语种的方方面面。
首先,文言文较为规范,它得益于古人的严谨态度和精细处理。
文言文注重用字的精确性和平衡性,追求音韵、字义和句法的完美组合。
其次,文言文的表达风格晦涩且充满象征,这是文言文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过用字的选择和句子的构造,文言文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言文注重词语修辞的运用,经常使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
此外,文言文的句法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借助于「僻字」和「文句」的应用,使句子更具韵味和表达力。
第三篇:文言文的发展历程文言文作为一门语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起初,文言文是贵族阶层和学者的专属语言,在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文言文逐渐走向普罗大众,广泛应用于民间文学和白话文学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欧美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文言文逐渐被现代汉语取而代之。
然而,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底蕴仍然广受认可,不少学者和文化爱好者致力于文言文的研究和传承。
因此,文言文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影响。
第四篇:文言文的翻译问题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文言文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报告——文言文虚词研究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报告——文言文虚词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背景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相差很大,我们学生平时接触得少,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成为了一大难点,尤其是其中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课题目的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文言文虚词“之、其、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中学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四、研究过程确定课题探讨并设计研究方案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整合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与反思五、概述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正如马建忠所言,“实字其体骨,虚字其精神也。
”[1]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
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
因此,本小组重点针对“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重点选取“之、其、以”三个文言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它们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然后对每个例句中对应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再进行归类,整理出各个虚词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的用法及意义。
六、正文(一)文言文虚词的概述1.虚词的定义: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语助”、“虚字”等。
关于虚词,北宋周辉在《清坡杂志》里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2]许多古代学者认为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却推动感情抒发。
《马氏文通》首次从语法学的角度对实词和虚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他认为实字即“有事理可解者”,是文的“体骨”;虚字即“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是文的“精神”。
文言文的研究报告

篇一:文言文研究报告《文言文“六步教学法”实验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报告执笔人:苏志敏一、课题的提出第一步:朗读.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提出读的目标要求:①读准生字、难字、尤其是通假字的字音,②读正句子,不读破句③读通文章,能比较流畅地朗读全文。
第二步:默读。
要求边看注释边看课文,掌握注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一步领悟文意。
第三步:研读。
要求读出文章的结构、情感和线索,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并注出自己不理解的疑难之处。
同时指定四位同学(课桌前后)成立备课小组,同学们把疑难问题,向备课小组提问、质疑。
备课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待下一步解决。
第四步:解读。
解读是这样进行的,学生稍作准备后由各备课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把自己小组的疑难问题逐一让课代表板书在黑板上。
对这些问题,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由学生讲台自己懂得的进行讲解,余下的不妥和错误就由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拨乱反正”了。
第五步:背背。
背诵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背也是读的升华,背诵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知识的消化,培养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又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大力提倡背诵第六步:练练。
文言文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意象集中,节奏和谐,意蕴含蓄。
这些特点既要通过读和背来体验,更要通过练来进一步领悟。
所以文言文的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提出《文言文“六步教学法”实验研究》的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认识:第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低,文言文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学生认识水平低,普遍认为文言文学来无用,于是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还讨厌文言文,也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差,学生怕学文言文,从而对文言文学习抱敷衍或放弃态度。
改革文言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回来,势在必行。
另外,我也受我校语文高级教师(我以前的指导教师)李慧丽老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启发。
李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就是采取学生自读质疑,师生讨论解疑的方式进行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很充分。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研究"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研究性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性研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研究的应用还不够普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研究性研究融入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兴趣。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从不同的实验组中选择一组学生进行研究性研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而将另一组学生进行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
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阅读成绩和研究反馈,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研究性研究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
研究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引入研究性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研究性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研究过程中展示出了较强的自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成果和建议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建议: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性研究模式。
2. 探索了研究性研究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3. 为教师提供了一套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指导,以促进研究性研究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展望与推广本研究仅限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张三, "研究性研究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教育研究》,2019.- 李四,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研究的可行性研究", 《语文教育研究》,2020.。
《“大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大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
题研究》结题报告
“大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研究”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前言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性研究,旨在通过探究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研究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 实地调查法:对不同学校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学校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注点以及教学方法的不同。
- 教学实验法: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难度的文言文文章
进行教学实验,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经过实地调研和教学实验,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
- 大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是文言文阶段的特点以及
文言文中的语法和修辞技巧的应用。
-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策略教学、语文知识传
授以及课堂互动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言文的真正理解
水平。
-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文言文阅读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阅读大量
文言文文章,理解其中的内涵和精髓,从而真正地领会文言语言的
美和优秀的文学文化。
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为大学文言文阅读教育的改善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同时也对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
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研究”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介绍
本结题报告主要探讨了“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研究”的课题研究。
目标
我们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小学生研究文言文阅读的研究性研究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收集了小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态度和研究方法的数据。
同时,我们也观察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况。
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采用研究性研究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研究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了他们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效果。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更多地扮演了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结论:采用研究性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我们建议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加强研究性研究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展望
尽管本次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研究性研究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中的效果,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 张三, 李四.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 语言教育研究, 2019(2): 100-120.
- 王五, 赵六. 研究性研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8(3): 50-65.。
研究性学习小组文言文

10.黄庭坚论书法 10.黄庭坚论书法
幼安弟喜作草 幼安弟喜作草(草书),携笔东 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 欲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 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 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 (万事纷繁错杂 ),如蚊蚋(一 ),如蚊蚋 种吸血的小虫)聚散,未尝一事 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 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 品藻讥弹(评论好坏) ,譬如木 品藻讥弹(评论好坏) ,譬如木 人(木偶人)舞中节拍,人叹其 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 言乎? 言乎?
7.蔡文姬求情 7.蔡文姬求情
董祀(蔡文姬的丈夫)为屯田都尉, 董祀(蔡文姬的丈夫)为屯田都尉, 犯法当(判决)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使者)坐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使者)坐 者满堂。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 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 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 酸哀,众皆为改容 酸哀,众皆为改容(脸色)。操日: “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 “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 姬曰:“明公(指曹操)厩马万匹, 姬曰:“明公(指曹操)厩马万匹, 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 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拯 救)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 救)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 (原谅,这指赦免)祀罪。
翻译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 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 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 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 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 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 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 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 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 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 学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报告文言文虚词研究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报告文言文虚词研究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相差很大,我们学生平时接触得少,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成为了一大难点,尤其是其中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课题目的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文言文虚词“之、其、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中学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四、研究过程确定课题探讨并设计研究方案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整合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与反思五、概述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正如马建忠所言,“实字其体骨,虚字其精神也。
”[1]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
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
因此,本小组重点针对“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重点选取“之、其、以”三个文言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它们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然后对每个例句中对应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再进行归类,整理出各个虚词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的用法及意义。
六、正文(一)文言文虚词的概述1.虚词的定义: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语助”、“虚字”等。
关于虚词,北宋周辉在《清坡杂志》里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2]许多古代学者认为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却推动感情抒发。
《马氏文通》首次从语法学的角度对实词和虚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报告文言文篇一:文言文课题开题报告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名称__文言文“六步教学法”实验研究立项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人所在单位__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教育局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说明1、本表适用于已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的研究课题。
2、此表格需在收到立项通知三个月内,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发送给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及各省辖市级教研室课题管理负责人。
3、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
一、基本情况二、研究方案篇二:高二语文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高二语文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及规律探究成员:张冰冯冰剑邵水梅张妮吴剑锋目标:必修课本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整理及规律探究分工:张妮、吴剑锋、邵水梅整理课本文言文固定句式张冰、冯冰剑负责固定句式的规律探究张冰最后整理研究背景及必要性:高三文言文的复习一直是一个难点,新课程改革以来,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而且,一些固定句式常常是高考翻译题的一个采分点。
因此,固定句式是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
而文言文博大精深,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于上青天”。
学生学习文言文没兴趣,费时、费力、低效,是困扰我们多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激情,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投入到文言文复习中,使复习更高效,是语文教师长期探索的一大难题。
传统文言教学由老师一手包办,逐字逐句分析翻译,不怕学生消化不良,就怕学生接受不了,以至教者口干舌燥,听者昏倒一片,让学生彻底失去了对文言文的兴趣。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积极推行研究性学习,努力研究研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而终身受益,这也就势必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
对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高二语文组大胆地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篇三:高中研究性学习范文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范文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对消费者的部分“欺骗”与消费者知情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高二研究性学习报告)组长:卢帅达组员:高子淇王奇杰指导教师:李荣哲凤城一中二年十二班完成时间: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对消费者的部分“欺骗”与消费者知情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高二研究性学习报告)作者:卢帅达高子淇王奇杰摘要: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到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在提供信息服务的时候对消费者的“欺骗”(利用各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隐瞒)的过程及所达到的效果和目的;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到消费者中对相关“欺骗”手段了解甚少。
活动安排:人员分工:王奇杰:讨论得出研究方向、内容、研究方式、研究步骤,查找相关资料,共同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高子淇:讨论得出研究方向、内容、研究方式、研究步骤,设计相关表格、调查问卷,共同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卢帅达:讨论得出研究方向、内容、研究方式、研究步骤,共同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各种资料汇总、整理成文,形成电子及纸质报告。
获取资料方式:计算机网络、相关书籍、相关人士透露、问卷调查我们对200名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如下页:对于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对消费者进行的的部分“欺骗”消费者的知情情况随机调查问卷您每个月在手机、座机、宽带上网以及其他方面消费大致费用是多少a、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您认为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进行了“欺骗”(利用各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隐瞒)(请在下列选项中进行勾选和填写)(可多选)1、3g技术的应用□您知道具体的“欺骗”手段吗?□ 知道,您认为的手段:□ 不清楚,只是认为信息服务商在该方面有所欺骗2、宽带、光纤网络的使用□您知道具体的“欺骗”手段吗?□ 知道,您认为的手段:□ 不清楚,只是认为信息服务商在该方面有所欺骗3、wi-fi的使用□您知道具体的“欺骗”手段吗?□ 知道,您认为的手段:□ 不清楚,只是认为信息服务商在该方面有所欺骗4、手机、宽带套餐的定制和使用□ 您知道具体的“欺骗”手段吗?□ 知道,您认为的手段:□ 不清楚,只是认为信息服务商在该方面有所欺骗5、其他:欺骗的相关手段:谢谢您能抽出几分钟填写我们的调查表,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谢谢!相关资料:就目前我们所查找到的资料看来,相关运营商(信息服务公司)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进行了“欺骗”:1、多数运营商利用消费者认为现在是“3g时代”的思维惯性,在无任何告知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2g服务,而非多数用户所认为的3g,隐瞒消费者所使用网络的真实情况。
2、多数运营商在提供宽带、光纤网络服务时利用技术手段客观上限制了用户使用数量和使用速度,因而在某些特殊时段降低了用户所使用的宽带的速度。
3、部分运营商在提供手机、宽带套餐的同时在未准确告知的情况下擅自给用户增加许多多余服务,以此收取服务费用。
4、目前wi-fi的欺骗主要来自于不法分子,与相关运营商无直接关系,所以在这里暂不谈。
我们以前3个主要方面来详细了解具体的“欺骗手法”:1、3g技术的使用方面:隐瞒使用网络确切情况要想了解3g的欺骗手段,先要了解3g与2g的区别:2g和3g分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篇二: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参考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格2、校园设计之我见3、关注青少年上网聊天4、大连市的建筑风格5、诗词雅韵6、珍爱生命,远离毒品8、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7、大话《三国》9、90后生活调查10、被遗弃的角落12、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14、广场文化探析1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11、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13、我们生活中的广告15、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17、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8、广告的昨天、今天、明天19、文言文虚词研究20、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21、苏轼生平事迹研究22、标点符号研究23、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25、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24、《史记》人物列传研究26、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27、交际中的语言艺术28、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29、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30、寓言对生活的启迪31、古希腊神话研读32、《三国》人物性格探析33、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34、高考满分作文研究35、《红楼梦》研究36、广告语的修辞分析37、民俗文化研究38、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39、略论网络文学的优劣40、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41、本市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42、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47、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43、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5、有关房子粉刷(装修)的预算7、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9、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1、环境规划与数学13、从“养老金”问题谈起15、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17、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44、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4、购房贷款决策问题6、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8、黄金数的广泛应用10、股票(基金)投资中的数学12、数学的发展历史14、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6、中国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8、丈量教学楼19、如何存款最合算21、数学中的黄金分割23、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25、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20、哪家超市最便宜22、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24、数学灵感的培养2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27、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28、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29、超市中的数字问题30、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31、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32、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33、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34、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35、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36、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37、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38、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1、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2、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4、英文歌词和中文歌词的差异6、英语词汇的奥秘3、从中美交际用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5、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7、中西文化差异探讨8、趣味英语收集9、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10、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11、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12、英语中的性别语言13、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14、中西文化差异探讨15、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16、性格与英语学习17、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18、趣味英语收集19、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20、西方国家节日趣谈21、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22、英语口语训练24、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23、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25、英语中的动物习语26、(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27、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28、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2、菜刀上的力学知识3、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4、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5、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6、生活中的电磁辐射7、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8、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9、物理与能源开发10、防盗门的防盗原理12、鸡蛋身上的物理学14、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11、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13、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15、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12、农药污染的影响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14、石材粉尘污染的调查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21、生活中的化学22、生活垃圾23、居室污染24、厨房里的化学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26、食品污染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28、植物标本的制作29、生态环境的保护30、关于营养饮食31、植物组织培养32、细菌的前世今生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34、流行疾病预防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36、另眼看克隆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39、免疫疾病40、基因药物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42、生命的起源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44、植物的克隆45、dna与遗传疾病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50、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51、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52、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53、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54、碘与人类健康55、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56、(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57、某河污染调查与对策58、农用生物肥59、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60、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61、纯净水是否“纯净”62、维生素王国探秘63、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64、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65、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66、中学生营养与健康67、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68、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的研究69、大连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钱的看法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6、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7、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8、城市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9、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10、中学生与网络世界11、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12、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13、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14、学生的劳动观15、中学生的消费状况16、金钱与人生17、知与行(终身学习等)18、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19、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20、本地假货现象调查21、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22、(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23、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24、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25、对(某地)就业状况的调查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1、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2、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3、“法轮功”与“太平天国”的联系4、服饰的历史与发展5、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6、难以抹灭的伤痕“九、一八”7、第二次世界大战8、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9、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10、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1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1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1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1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1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2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24、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大连市的旅游资源2、火星计划3、宇宙变迁4、大连城市功能分区规划5、生态环境研究6、返璞归真与自然交融9、大连市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10、继往开来的中国水利11、大连交通如何适应城市发展和需要12、部分国家之间关系与地理关系13、校园绿化14、外地人怎样在北京谋生17、21世纪的交通及其交通工具18、气象卫星19、公交车拥挤问题的解决办法20、新闻联播与“地理” 21、山谷风的形成22、(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23、“三圈环流模型”制作26、自然带与旅游特色27、大连开发区城市功能分区28、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29、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30、月相变化观测31、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32、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33、火山模型的制作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乒乓球运动竞技制胜的探讨2、乒乓球运动击球原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