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800字700字600字500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800字700字600字500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800字700字600字500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800字700字600字500字四季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春天,是个充满动气的季节,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人们背着耕具去上地,新的农忙生活又开始了。

路旁的柳树发了芽,在春风的吹拂下,拂着人们的脸,村头几座红砖瓦房里传来了琅琅的念书声。

夏天,天很热,农人们顶着烈日在干活,汗水一滴一滴流入土地,这可真是“汗滴禾下土”啊!河边,一群小孩在玩耍、游玩。

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这时,做一顶柳条帽戴上好不惬意啊。

秋季,一个丰收的季节。

秋高气爽、景色迷人。

去山上走走是少不了的事。

山上一片红色,映着袅袅的炊烟,真是一派农家气息。

沿着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向下走,就来到了一片小树林。

那个地址枝叶茂盛,地上还有一层厚厚的叶子,走上去软软的。

小孩们爬上树,摘几个果子吃是固然的了。

吃着这山果子,小孩们的内心是甜滋滋的。

再往下走是一个黄瓜泉,泉口像一个黄瓜,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它的名字确实是如此来的。

夏天泉水甘甜可口、清凉非常。

冬季,水温很高,泉面腾起一片白雾,如仙境一样。

冬季,下起一场大雪。

小孩们正忙着堆雪人、盖雪屋子、打雪仗……比城里的小孩花腔还多。

最多见的群体游戏是点起一堆篝火,大伙儿围着火堆唱呀跳呀,有的人拿一个带尖的铁棍烧几个马铃薯,吃着这美味的马铃薯,乡亲们内心暖洋洋的。

我爱我的家乡,它带给我土香土色的乐趣。

我爱家乡的乡亲们,他们带给我质朴的气息。

简析:本文以四季为线索,巧妙地展现了家乡的人、事、景,表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作者对家乡的酷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联想丰硕,语言优美,如“冬季,水温很高,泉面腾起一片白雾,如仙境一样”等语句,很有表现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800字700字600字500字四季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班级姓名学号【训练要求】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到民间采风”为主题,内容活泼,也有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供选择,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这一单元主要要求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或做游戏,或编词条,或办展览,或撰写报告,或进行评论……第一项活动“家乡素描”,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比如当地的物产、文物、传说等,只要与家乡有关即可。

第二项活动“认识方言”,角度虽小但是具有深度和趣味。

第三项活动“乡土发现”可与第四项活动“节日探源”合并进行。

这一活动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本单元“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得到实现。

而且,大家在这方面的兴趣可能也较大,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也较多,综合性最强,便于我们发挥个性,也便于锻炼我们各项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选取以下话题展开:1.“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等。

2.“方言”——可以介绍家乡方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对家乡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整理、总结,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成一篇说明性文字。

3.以“节日”为话题,或以“节的起源”或“我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

4.就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写提示】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500字大全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500字大全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1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

为了探寻生活背后的“学问”,关注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我踏上去远方的路,到民间采风。

第一站——彩云南国刚一到云南,满眼的山野风光,飘荡着自然热土的气息。

正当沉醉佳景时,耳后传来轻松,欢快的乐曲,闻声寻人——三个妇女,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

她们自由地歌唱着,以对歌为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

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云南的“歌”。

后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金满斗会”是民歌风俗中盛大的集会。

乡村男女老少百多人,六人围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一连三天才散场,主要目的是传歌,男女老少连唱三天,不愧是“十年难逢金满斗”。

彩云南国,歌满天国,踏着歌声去旅行。

第二站——钱塘江畔亲临浙江,只见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小孩子脸上笑开了花,想必是到了邀饮春酒的时日了。

漫步大街小巷,四处飘荡着自酿的八宝酒的香气,这是在别处不曾有过的香味。

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浙江春酒。

一到过年,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喝春酒,早在一个月前,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两粒橄榄泡着,酒香加药香,香得醉人。

钱塘江畔,酒香飞飘,斟着春酒去旅行。

第三站——华北门户刚到天津,我就直奔泥人张店铺,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从泥人张手中诞生,真是惊叹不已。

在捏泥人像时可以不看不瞅,瞬息而就。

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当之无愧的“奇人”啊。

杨七,杨巴也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杨七手艺好,杨巴口才好,精明细致。

关于这三位“奇人”,有这样一段评说:手艺道上捏泥人,咸丰年间两地带,明山偶遇张海五,斗智斗勇传奇事;兄弟合伙生意火,中堂大人怒摔场,巧嘴滑舌解危难,杨巴茶汤名远扬。

华北门户,奇人倍出,带着惊趣去旅行。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采风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 采风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3. 民间文化的记录与表达4. 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和表达民间文化,以及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民间文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采风地点。

3. 准备记录和表达的工具,如笔记本、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民间文化的概念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采风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和表达民间文化。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采风活动,记录所观察到的民间文化现象。

4. 分享:学生将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表达,分享给其他同学。

5.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内涵与价值。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采风活动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7. 作业:学生根据采风活动所得,完成一篇关于民间文化的短文。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采风活动、分享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了解程度、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创新展示形式,如PPT、视频、表演等。

2. 邀请民间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开展民间文化主题的校园活动,如民间艺术比赛、民俗知识问答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教学反馈1. 学生采风活动的记录和表达2. 学生对民间文化讨论的参与度3. 学生完成的关于民间文化的作业质量4. 学生对民间文化采风成果展示的创意和表现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研讨课教案_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研讨课教案_20

到民间采风去【活动目的】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采风”方法,学会制定“采风”活动方案。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可爱的家乡。

家乡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无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能通过对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并把它整理成册。

我想你们一定会有一些你所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舒城县阙店乡,去领略它的风采吧!二、家乡简介1、阙店乡名称的由来明嘉靖初(1530年在左右),舒城阙氏,始祖名阙禹(字松林)公,从江西省五家坝偕姑表任姓的表兄弟逃荒到舒城城南的南山,先居于马鞍山之南的老虎山,在山边建阙家围子(在今卫庄村境内,清洪杨军时毁),其后族裔兴旺,因阙姓众多,聚居地于是命名为阙店。

后来因区域划分需要,成立乡镇。

以现在卫庄村周边的村落为界的范围内,被命名为阙店乡。

2、地理优越阙店乡位于舒城县中部,距县城22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16°50’56”,北纬31°18’40”。

东临春秋山,南眺西汤池,西纳万佛湖,北邻七门古堰,全乡总面积60.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约有4万人口。

阙店乡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个3A级旅游景点,是国家5A级风景区万佛湖核心乡镇和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

三、家乡方言1、表示时间的方言皇上得——什么时候三不四之——有时候曹个——昨天街个——今天麻个——明天号个——后天仗个——现在瞒了——最后,后来2、表示人物的方言兹兹——爷爷夹兹——外公嫩嫩——奶奶夹奶——外婆噶顾——哥哥大归——大姑爷大大——爸爸奶们——成年妇女侠子,侠们——孩子,孩子们字庸伙子——兄弟们,兄弟之间老含、老窝子——家中排行最小的撈面——妹妹烧锅的,烧锅奶奶,家里头——老婆男汉——丈夫,成年男人侠头——小姑娘,女儿害牙子——妇女怀孕3、其他类木乃(平声)——非常国粒子——巴掌麻丝——什么过劲、扎杠、扎遂(第三声)——厉害可照——行不行肘——不正经,好色乐谷——玉米村秆子——伞瓢好好——不晓得有多好,非常好倒姑娘的——真不是东西不不龙龙的——糊涂,十三点不顶龙——不行,不聪明,糊涂扫、种——吃呼家——伙计、老朋友茅缸——厕所忘身着——忘记了冒个不通——突然,出其不意烧包——得意忘形,张扬。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范文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范文

到民间采风,体验生活的世界民间采风,作为一种旅游方式,一直备受人们的欢迎,与众不同的是,民间采风不仅仅局限于景区的观光,更是一种深入到当地民间文化中去的旅游方式。

在民间采风中,我们能够深入到当地民俗,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体验最真实的文化风情。

到民间采风旅行,不仅是探究历史和文化,更是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以及与人的联系相互融合,体验各不相同的生活氛围。

采风之旅可以让我们非常好地体味到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种体验也非常适合那些详细来源于自然、文化、历史及人际关系的人。

在民间采风中,你接触到的“自然”,往往是未经改造的,它给你带来的是无限的收获,也许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也许是一朵朵太阳花般的野花,还有就是异域风情、深奥历史文化,听取当地引人入胜的传说。

更重要的是,在民间采风当中,你所见到的人是最真实的,对于未接触到过外界的人们,你所见到的表象、所感受到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最直接的,而且在这些人们身上你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文化、对历史的理解和奉献。

比如说,在草原上,你可以看到那些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人们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他们生态意识的正面体现;在古建筑内,你也可以看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维护,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让你深深地受到感动和震撼。

在采风之旅当中,或许会经过很多条路,越过大山、小河,但实际上,这些路程所揭示出来的讯息会比你想象得更为宽广和丰满,采风的旅程更像是一句永远的启示,教导我们知识和技术并不是这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东西,而是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与它们相互有关的人际关系。

到民间采风,其实就是带着心灵去旅行,去感悟生活的种种,探究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人生的提升。

所以,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你有一颗接纳、感知的心,任何一个生命都能够成为你旅程的伙伴,去寻找内在的力量,增强对生命的感动和力量。

到民间采风,感悟世界之美,寻找生命之真。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关于民间文化的相关知识。

2. 进行民间采风活动,搜集民间文化资料。

3. 分析、整理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民间采风活动,以及如何分析、整理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民间文化相关知识。

2. 采用实践法,进行民间采风活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析、整理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民间文化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关于民间文化的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民间文化的概念、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民间文化知识。

3. 民间采风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民间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文化,搜集民间文化资料。

4. 分析、整理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5. 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搜集到的民间文化资料,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民间文化的掌握程度。

2. 邀请民间文化传承人或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了解。

3. 开展民间文化创意活动,如民间故事改编、民间艺术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民间文化资料搜集、分析、整理等作业的质量。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民间采风活动、交流分享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第一章:民间采风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1.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民间采风的历史与现状民间采风的价值与作用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民间采风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采风的兴趣。

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间采风的价值与作用,分享自己的看法与体验。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

学生能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民间采风的看法与体验。

第二章: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进行民间采风的能力与素养。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发现并挖掘民间文化的宝藏。

2.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民间采风的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进行民间采风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示范: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民间采风案例,让学生了解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民间采风,运用所学的method and skill,发现并挖掘民间文化的宝藏。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有效的民间采风。

学生能够根据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完成一次民间采风任务。

第三章: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确定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

培养学生进行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意识。

引导学生根据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有目的地进行民间采风。

3.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确定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方法与技巧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作用与意义3.3 教学活动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定义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民间采风去1.广东历史名人: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推翻了腐朽的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袁崇焕,在抗击后金兵入关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蒋光鼐,指挥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勇敢抗击日军。

为广东民人写颁奖词:袁崇焕:他,用一己之力支撑大明王朝;他,凭足智多谋击破后金敌军;他,借天纵英才力斩努尔哈赤……。

康有为赞之“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忠哉袁公。

威震遼東。

嶺南英傑。

塞北飛鴻。

梁启超:驾一叶木舟,出没政坛风波,他视滔天巨浪如同无物;百日维新,他为民族鞠躬尽瘁,看沧海两茫茫,血性男儿,生死置诸度外;问谁是英雄,砥柱中流,可谓实至名归。

2.广东谚语树摇叶落,人摇福薄。

好仔不论爷田地,好女不论嫁妆衣(就是说有点出息,或是对父母孝心的,都不会老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

)唔信一世“裤穿窿”,他朝一日“龙穿凤”(不会一辈子穿烂裤子,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穿龙袍着凤衣,出人头地,飞黄腾达。

“)3.东莞名胜古迹:东莞可园、黄旗山顶挂灯笼、松湖烟雨、虎门炮台……广东的四大名园有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还有东莞可园和顺德清晖园。

广东四大名山:罗浮山、鼎湖山、丹霞山、西樵山。

此外,万绿湖、七星岩、虎门销烟池、客家围屋……都是广东著名的旅游景点。

4.东莞特色的节日: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游人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

5.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风民俗如万花筒般丰富多彩。

到民间去采风,可尽赏祖国各地风情,可遍览各地民风民俗,可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让我们打点行装,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活动《到民间采风去》6. 节日的诗词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元日》宋王安石)7. 古代民间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总角”来代称儿童、垂髫(tiáo)指童年、及笄(jī) 指女子成年、豆蔻(kòu)指十三四岁、弱冠(guàn) 指男子成年、三十岁——而立、四十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岁——花甲、七十岁——古稀、八九十岁——耄耋(mào dié)、一百岁——期颐(yí)8.为特产写广告:东莞荔枝,“粒粒”用心,“只只”美味。

东莞腊肠,香飘四方。

悠悠道滘粽,粒粒水乡情。

旗峰腊味香飘四海,东莞荔枝名扬九州9.小导游介绍东莞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莞!东莞座落在东江之滨,黄旗山像一名卫士耸立在城里,美丽的松山湖象一颗明珠镶嵌在城郊。

虎门硝烟池,东江纵队,见证着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光荣的革命传统。

荔枝,香蕉等南国水果闻名于世。

我的家乡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是一个既现代化又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

10.保护文化遗产的有效意见:①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对我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保护自己国家文化遗产的意识。

开展更多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吸引更多人去参与。

②强化节日气氛。

传统节日时放假,让大家与亲人共度佳节,感受节日气氛。

③整理资料,快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11.东莞可园的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莞可园。

可园是莞人张敬修所建,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四通八达,雅意文风就是其两大特点——环碧廊远近闻名,桂花厅暗香萦绕,壶中天满溢青翠……下面,就让我们置身其中,去领略美景吧!黄旗山导游词:亲爱的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来到岭南第一名山——黄旗山。

黄旗山又名祖山、镇山、文笔山、朝山。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山顶灯笼映莞邑华章,黄旗古庙蕴岭南古韵”,被誉为东莞八景之一。

下面就随我一同去观赏吧!12、鉴赏广东民歌《月光光》“月光光,照地塘,虾仔你乖乖训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要上山冈,哦...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哦... ”赏析:广东方言的歌词,用宁静的月光,轻柔的语调,渲染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13、谈收获:通过这次“到民间采风去”的活动,我了解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文化与艺术,感受到了东莞这个城市传统文化底蕴是博大精深的,收获了丰富有趣的民风民俗知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14、主题语荟萃:领略民间习俗,感受传统文化 / 采民俗之风,悟文化之粹 / 采民间习俗,悟中华传统 / 采民间风,会民间意,品民间情 / 民间习俗道不尽,乡情乡俗说不完 / 采村巷民风,领岭南风情。

链接中考:1、亲爱的同学,你在“带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活动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八!下面就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1)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们小组探究的收获。

有关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赛龙舟等(2分)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屈原投汨罗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现原形(2分)(2)介绍家乡特产:请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让它走出家乡,名扬天下。

特产名称:东莞腊肠(1分)广告词:东莞腊肠,香飘万里(2分)2、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工作:(4分)①组织者给你的任务是写一条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标语,你提笔欣然写道:节日文化道不尽,乡情乡俗说不完了解节日文化,生活绚丽多彩②活动有一个调查的环节,你的调查专题是:不同节日文化的实质性内涵。

端午节的节日文化③活动中因喜欢什么节日文化发生了矛盾,于是展开了一场辩论:喜欢西洋节日文化。

理由:形式新颖,自由活泼;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西洋文化新颖.有趣。

喜欢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理由:形式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底蕴厚重。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作为中国人,有义务喜欢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3、班上将开展“话说广东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广东历史人物。

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孙中山、廖仲恺、蔡廷锴、彭湃、叶挺、叶剑英、秦牧、李小龙(也可另选)(1)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孙中山。

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孙中山纪念馆馆长 (写出采访对象的身份)(2)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

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

涉及学校名称和自己姓名时,请用A、B、C等字母代替。

你说:A馆长,您好!我是B中学的学生C。

我们班上正开展“话说广东历史人物”活动,我想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有关情况。

您是研究孙中山的权威,我很希望能当面向您请教有关问题。

您可以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吗?(3).请你根据需要,拟定3个准备在采访中提出的问题。

(4分)(1)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有哪些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地方?(3)作为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学者,孙中山先生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4.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过哪个节日?为什么?答:我喜欢过春节。

因为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蕴含辞旧迎新的意思,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春节期间,除了放假,还有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品尝美食,舞龙舞狮,探亲访友等等,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底蕴厚重。

(4)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

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

答: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

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背起行囊走四方1.名胜与古诗:杭州西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岳阳楼: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为“背起行囊走四方”策划活动:主题:在旅行中成长。

标语:游走山水名胜,探寻精神家园活动项目:“讲述你旅行中的故事”作文比赛。

“名胜古迹中的古诗文”朗诵比赛。

“旅行家的故事”演讲比赛3.请写出广东一处旅游胜地、名胜古迹的名称,并指出其出名之处。

名称:出名之处:4、你对发展家乡的旅游事业有什么建议?(2 分)保护环境,让家乡的旅游资源能够持续发展;多发掘地方的旅游潜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