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讲解】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易错点 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理解不透彻而致错 10.计算:(-3.16)+2.08. 解:原式=-(3.16-2.08)=-1.08.
11.在 1,-2,-1 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B )
A.1
B.0
C.-1
D.-3
12.【关注数学文化】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 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 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如图,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 察图①,可推算图②中所得数值为 -3 .
(4)-8.75+(-314). 解:原式=-(8.75+314)=-12. (5)(-12)+(-15). 解:原式=-170.
知识点 3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8.温度由-3 ℃上升 6 ℃是( A )
A.3 ℃
B.-9 ℃
C.-3 ℃
D.9 ℃
9.已知 A 地的海拔为-53 m,而 B 地比 A 地高 30 m,则 B 地 的海拔为 -23 m.
A.-2
B.-1
C.0
D.1
6.如果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D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是一正一负
D.至少有一个为正数
【变式】 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 0,则这两个数( D ) A.都是 0 B.至少有一个是 0 C.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D.互为相反数
7.计算: (1)-5+5. 解:原式=0. (2)7.2+(-2.6). 解:原式=+(7.2-2.6)=4.6. (3)-1013+313. 解:原式=-(1013-313)=-7.
知识点 2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3.(2021·陕西)计算:5+(-7)=( B )
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一章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课堂活动: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实践应用问题1.计算(1)(+8)+(+5) (2)(-8)+(-5) (3)(+8)+(-5)(4)(-8)+(+5) (5)(-8)+(+8) (6)(+8)+0;问题2.(单位:万元)(1) 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四、课堂反馈: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 (1)(+10)+(-4) (2)(-15)+(-32) (3)(-9)+ 0(4)43+(-34) (5)(-10.5)+(+1.3) (6)(-21)+31知识巩固一、选择题 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 .两数同负B .两数一正一负C .两数中一个为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互为相反数D.符号不同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正数4.使等式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A.任意一个整数B.任意一个非负数C.任意一个非正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若,0=+b a 则b a -=B.若,0>+b a 则0,0>>b aC.若,0<+b a 则0<<b aD.若,0<+b a 则0<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二、判断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2.若a>0,b<0,则a+b>0.(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若x+y=0,则︱x ︱=︱y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三、填空1.(+5)+(+7)=_______; (-3)+(-8)=________;(+3)+(-8)=________; (-3)+(-15)=________;0+(-5)=________; (-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3.(-5)+______=-8; ______+(+4)=-9._______+(+2)=+11; ______+(+2)=-11;5. 如果,5,2-=-=b a 则=+b a ,=+b a四、计算(1)(+21)+(-31) (2)(-3.125)+(+318) (3)(-13)+(+12)(4)(-313)+0.3 (5)(-22 914)+0 (6)│-7│+│-9715│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的法则,以及绝对值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法则,但可能对有理数加法的实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质。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有理数加法的实质。
2.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巩固有理数加法知识。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结合PPT和板书,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运算,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
1.3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情景问题引入 (多媒体展示)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9.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1a+1b,那么(-2)⊗(-3)= -56 . 10.已知|a|=8,|b|=2. (1)当 a,b 同号时,求 a+b 的值; (2)当 a,b 异号时,求 a+b 的值.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因为|a|=8,|b|=2,且 a,b 同号, 所以 a=8,b=2 或 a=-8,b=-2, 所以 a+b=10 或 a+b=-10. (2)因为|a|=8,|b|=2,且 a,b 异号, 所以 a=8,b=-2 或 a=-8,b=2, 所以 a+b=6 或 a+b=-6.
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8+1=9,所以东京时间为上午 9:00. (2)不合适.15-13=2,也就是说纽约时间正好是凌晨 2:00,正在睡觉, 所以不合适.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分层作业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1.3.1有理数的加法 课时1 教案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7______4 7____-4 -7_____4 -7_____-4
2、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_________.
3、已知a=-5,b=+3,︱a︳+︱b︱=_______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计算下列各式(1)(-11)+(-9)(2)(-3.5)+(+7)
(3)(-1.08)+0(4)(+)+(说明理由
(如果认为结论不成立,请举例说明)
(1)若两个数的和是0,则这两个数都是0.
(2)任意的两个数相加,和不小于任何一个加数.
(3)(—5 )+0;(4)(+2 )+(—2.2);
【拓展应用】
3.(1)a+|a|=0,a是什么数?(2)若|a+1|=2,那么a=?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上能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整个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基本上由5个问题统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部分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多样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问题为主线,能减少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把主要时间交还给学生去探索新知识,避免教师“讲得太多”。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思考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续的乘法、除法、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激励评价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运用激励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红购买了3个苹果,小蓝购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购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加法法则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C.(-3)+0=-3
D.3+(-2)=5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例题】 计算:(1)(-12)+(-3);
(2)(-4.5)+(+6.3);
(3)(-99)+0;
(4)
+
2 5
+
-
2 5
;
(5)
-5
1 4
+3.5.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一般先确定符号,再计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1.如果电梯上升5层记为+5,那么电梯下降2层应记为( B )
A.+2 B.-2 C.+5 D.-5
2.计算:
(1)3+2= 5
;(2)(+5)+0= 5
;
(3)1.3+2.6= 3.9
;(4)23 + 16=
5 6
.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相同 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 大 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 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 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 加得 0 .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这个数 . 2.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D ) A.(+5)+(-6)=-1
5.
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 -1
.
解析: (-3)+(+2)=-(3-2)=-1.
6.计算:
(1)(-3.5)+(+2.8);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3.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5)+(-3)=+2
-5 -4 -3 -2 -1 0 1 2 3 4 5
-5 -4 -3 -2 -1 0 1 2 3 4 5
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了3米,又向左运动了5米,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_米.
+3
-5
-2
左
2
(+3)+(-5)=-2
从以上两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5 -4 -3 -2 -1 0 1 2 3 4 5
4.若│x│= 3,│y│= 2,且x>y,则x+y的值为( )
C
D
(1)(-0.6)+(-2.7); (2)3.7+(-8.4); (3)3.22+1.78; (4)7+(-3.3).
5.计算
答案:(1)-3.3 (2)-4.7 (3)5 (4)3.7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分类 5 + 3 = 8 (-5)+(-3) = -8 5 + (-3) = 2 3 + (-5) = -2 5 + (-5) = 0 (-5) + 5 = 0 5 + 0 = 5 (-5) + 0 = -5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一章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3.1 有理数的加法
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1) 5和3;(2) -5和3;(3) 5和-3;(4) -5和-3。 2、小兰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 又前进了-2米;小兰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 你能列出算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