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课前准备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师:讲述“XXX赏琼花”的故事,那么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二、互动授课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树立的?XXX 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进修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场面,开创?20161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总结:“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

总结:不对。

XXX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XXX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总结: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XXX开凿大运河的功过。

出示唐2016课外延伸:比较XXX和XXX的功过。

板书设计:隋朝:繁盛: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一时:二世灭亡,共38年2第2课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树立、贞观之治和XXX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讲授者:金晓兰一、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本课内容分两目。

第一目“南北重归统一”,主要介绍了隋文帝实现南北统一,此后励精图治,使隋朝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

第二目“大运河的开通”,讲述了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三、学情分析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

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了解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名师教案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名师教案人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
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2.[08盐城中考]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水
3.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王朝,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的特点的是()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一统B.开凿大运河
C.统治者昏庸残暴D.繁荣而短暂
二.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并回答问题。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B.余杭指今(2)运河四段的名C.D.E.F.(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可填英文字母代码)
(4)此河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1.C2.C3.D
二.(1)A北京B杭州(2C永济渠D通济渠E邗沟F江南河(3)D通济渠E邗沟
(4)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七年级历史教案繁盛一时的隋朝.doc

七年级历史教案繁盛一时的隋朝.doc

繁盛一时的隋朝李云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隋朝的统一,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史料,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国家统一、安定、团结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珍惜国家安定的环境,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大运河开通的作用三、教学难点:人运河开通的作用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隋朝的建立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宇文阐年仅八岁,隋国公杨坚是小皇帝的外祖父。

此时的杨坚不仅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还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掌握了朝政大权。

后來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板书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581年2、建立者:杨坚(隋文帝)3、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南北重归统一师:隋朝建立后,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

因为此时,在南方还有另外一个王朝一一陈。

陈朝的君主陈后主十分昏庸腐败。

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想一想,隋朝能不能完成统一?为什么?材料一:“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材料二:“陈后主整天沉迷洒色,不问政事。

当隋军分路南下攻陈吋,陈后主竟然说:'王气在此,隋军乂能怎样?'大臣们也认为长江自古天险,难以飞度。

陈朝君臣照样饮酒作乐,歌舞升平。

589年止月初一,陈后主一天昏睡不醒,守江将士也酩酊(mingding)大醉。

隋军趁机渡江,很快攻进建康。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示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

2.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探讨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的统一、繁荣与灭亡。

难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导学生简要介绍秦朝的统一及灭亡。

2.提问:隋朝与秦朝在历史上有何相似之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

2.分组讨论: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

(三)课堂讲解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隋朝灭掉了南朝陈,实现了南北统一。

2.隋朝的繁荣(1)政治方面:隋朝实行开皇之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政治制度,选拔贤能,减轻农民负担。

(2)经济方面:隋朝发展农业,推广水利工程,繁荣商业,加强对外贸易。

(3)文化方面:隋朝提倡儒学,发展科举制度,繁荣文学艺术。

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朝统治者的暴政、奢侈挥霍,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

(2)灭亡:公元618年,隋朝灭亡。

(四)课堂互动1.让学生举例说明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具体成就。

2.分组讨论: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2.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及其原因。

3.探讨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六)课后作业2.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四、板书设计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隋朝的繁荣(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文化方面3.隋朝的灭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分析了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探讨了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隋朝灭亡原因时,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历史问题,避免过于负面。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教案标题: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繁荣;2. 掌握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 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3. 隋朝的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2. 隋朝的历史资料和图片;3. 学生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隋朝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杨坚的统一和建立隋朝的过程,以及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 介绍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包括大运河的建设和对交通运输的促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改进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活动探究(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隋朝的文化成就,如科举制度的推行、隋唐文化的繁荣等,然后汇报给全班。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展示隋朝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大运河、洛阳城等,引导学生对隋朝的文化成就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阅读材料:发放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隋朝的重要事件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就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隋朝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总结,强调隋朝的繁荣和对后世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隋朝的读后感或设计一幅隋朝文化成就的海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繁荣,掌握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材料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究历史知识。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3篇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3篇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2. 理解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3. 掌握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1. 隋朝的历史背景;2. 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1. 隋朝的文化繁荣;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隋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解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Step 3 学习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如隋文帝杨坚、张旭等,以及隋朝统一中国、修建大运河等重要事件。

Step 4 梳理知识点〔10分钟〕让学生进展小组合作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历史背景有哪些?2.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特点?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4. 隋朝的繁荣是如何影响后世的?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主搜索和理解其他隋朝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步他们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Step 6 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做出总结。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特点是什么?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他们对隋朝的开展有何影响?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掌握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理解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拓展延伸,可以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本节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例如增加讨论环节或引入游戏等活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历史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分析】本课扼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

隋初经济的繁华难以知道,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华,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酷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

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会”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华——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南北重归统一提问:为何说是同归统一?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

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会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

(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换。

东魏由北齐替换。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

(副板书)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

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
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问题导学】
根据方法自学:
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
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
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
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有哪些?
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的建立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
(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
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
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原 因: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方法前引:回顾:初一上学期学过的治世局面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分析隋代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合作与探究三】
跟踪检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下列关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B.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
C.是隋朝灭亡的主要社会原因D.不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局面
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B.京杭运河C.隋朝大运河D.苏伊士运河
5.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

②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①② B 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8.隋朝一位常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B.④③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
A.秦朝B.东汉C.北魏D.元朝
A.隋朝建立B.隋朝统一全国C.修建大运河D.隋朝灭亡
10.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河流。

它“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
博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江都
11.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能力提升
12.(2006年,山东莱芜)下列关于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 B .以长安为中心
C .北达余杭南到涿郡
D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3.(2006年,福建福州)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出行的方式应是( )
A .乘汽车
B .坐轿子
C .乘船
D .坐火车
14.(选做题)(2007年淄博市)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 ( )
A .故宫
B .大运河
C .长城
D .地动仪
二.材料分析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15.如图,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围绕它的争论也没停息过。

唐诗人皮日休曾写诗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你完成:
①诗中“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是指什么?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②请你在右图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地名。

③你如何评价隋朝修建的这条河?
习题处理: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课外拓展】
【思维拓展】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