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1.统一全国的隋朝皇帝是A.杨广B.杨坚C.李世民D.武则天【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全国的隋朝皇帝。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派兵南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国家统一C.开通京杭大运河D.社会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李纲所说的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就是指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实现国家统一,他于589年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是A.巩固了封建统治B.加重了人民负担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下面关于隋炀帝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隋朝的建立者B.进行汉化改革C.开凿了大运河D.抗击倭寇侵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的相关知识内容。

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答案A、B、D,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是孝文帝,抗击倭寇侵略是戚继光;开凿了大运河是隋炀帝的活动;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5.阅读下表判断:画“ⅹ”;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〇”。

【七年级】繁盛一时的隋朝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繁盛一时的隋朝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繁盛一时的隋朝测试题(有答案)7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七下P4 识记理解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3题右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E地点是(图略)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3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参考答案] A [11年福建泉州中考]第4题位于咱们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21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参考答案] D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2题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4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泰州中考]第2题“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A. 郑国渠B. 白渠C. 大运河D. 都江堰[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5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主要功能为()A.灌溉B.运输C.泄洪D.饮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所以这段评论指的是隋朝大运河主要功能为运输,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京杭大运河2. 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

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杨广的相关史实。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文中“设置进士科”“下令开凿大运河”这两件事与隋炀帝杨广有关,而建立隋朝的是他父亲隋文帝杨坚,开创“开元盛世”局面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事实。

在清朝人褚人获的名著《隋唐演义》第一回“隋主起兵代陈,晋王树功夺嫡”中,你能够获取的史实有A.581年,隋炀帝建立隋朝B.589年,隋文帝建立隋朝C.589年,隋朝实现统一D.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统一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大丞相、柱国杨坚受禅登基,改元“开皇”建立“隋朝”,杨坚即隋文帝,A、B不合史实;公元589年,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隋朝实现统一,C符合题意;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与“隋主起兵代陈”不合,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隋朝的统一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北京B.洛阳C.西安D.南京【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A.巩固了封建统治B.促进了经济交流C.促成了贞观之治D.加重了人民负担【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题文史料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南宋的一位扬州商人想走大运河到都城做生意,他必走的河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南宋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依据题干中“南宋”“ 都城”的关键词可以判断出该都城临安应为现在杭州,结合京杭大运河的示意图从江都(扬州)到余杭(杭州)是江南河,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2013年底,杭甬运河正式贯通,把京杭运河航线向东南延伸近240公里。

延传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将改名为“京杭甬大运河”,它第一次实现了河海沟通。

请你阅读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你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开凿运河的史实。

(2分)(2)结合地图,从地理和历史角度,请你分析京杭运河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原因。

(3分)【答案】(1)秦朝时,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隋朝时,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2分)(2)地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中国多数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沟通南北的水路很少。

东部季风区的降水量大,可以为运河不断补充水量(2分)历史: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隋唐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方的密切交流需要更加便利的通道。

(1分)【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开凿运河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史上,秦朝时,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隋朝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题目及答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题目及答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题目及答案1、记住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统一的时间(阅读浏览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1)581年(2)杨坚(3)长安(4)589年(5)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是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朝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6)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初经济繁荣原因及表现分别是什么?(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表现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人物、概况、条件及意义怎样?(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

(3)人物:隋炀帝(4)概况:全长两千多公里(四五千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有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为了方便记忆,补充关于运河的歌谣:隋朝开通大运河,古代世界属最长。

全长四五千里地,路线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六省,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赖此河,永通邗江记心上。

(5)条件: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6)意义(作用):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最重要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如下文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基础达标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
 A.581年B.589年C.587年D.618年
 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4. 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能力提升
 1.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三维同步训练第一单元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维度A】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隋朝的建立者是:()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581年B.589年C.605年 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A. 杭州B. 余杭C. 江都D.建业6.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7.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④江都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北魏二、填空题:9.公元__________年,杨坚夺取_______________的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____。

之后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_____________,重新统一南北。

10.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__公里。

【维度B】能力提高三、动脑筋11.填图请依据《隋朝大运河图》,填出下列地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习题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习题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习题参考答案:(一)1.A 2.A 3.C 4.D(二)5.AB(三)6、①有关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②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第三课盛世经济的繁荣习题答案:1.A 2.D 3.A 4.A 5.A第四课和同为一家习题参考答案1.B 2.A 3.A 4.D 5.C 6.C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五课海内存知己习题参考答案一、1.C 2.B 3. A 4.B 5.B 6.C 7.A 8.C二、1. 七江浙 2.波斯大食 3.高宗四十广州三、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

唐朝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

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四、1.(1)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13次之多。

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

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2)唐朝和日本贸易繁盛。

日本大量出士唐货币“开元通宝”,中国境内也发现日本银币“和同开珎”。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

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三维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维度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
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6.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7.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④江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二、填空题:
9.公元__________年,杨坚夺取_______________的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____。

之后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_____________,重新统一南北。

10.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__公里。

【维度B】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填图
请依据《隋朝大运河图》,填出下列地区: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南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

隋炀帝之前的商人一般都是选则陆路运输,但在隋炀帝以后江南余杭地区的商人在把粮食运往涿郡时,通常都选择水路。

请问他们为什么弃陆路而选择水路?(简要说明理由即可)
13.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新课程重要目标,所谓探究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隋朝虽然是历史的短命王朝(581—618),但是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请你仔细阅读下列表格,看你能否探究出隋朝经济繁荣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表中数据选自人教版《素质教育新学案》)
14.材料一:胡曾诗云:“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回答:
①两首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②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
15、Joyce是对中国古代史极为感兴趣的美国中学生,当她研究隋代历史时产生了一个疑惑:隋代的运河和今天的京杭运河是不是一回事?就此她向你发了个E—mail,希望你能解开她的疑惑,并能说明隋代大运河修建的目的、时间、起止和中心城市,以及其作用。

【维度C】探究应用
16.议一议:
材料一:2004年7月在苏州举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我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三个项目,全部通过委员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为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均为明清皇宫和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拓展项目。

至此,我国已拥有30个世界遗产。

材料二:大运河作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包含了历史、科学、艺术各方面的价值,具备文物应有的特质和内容,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都非同寻常。

不仅如此,大运河在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意境别具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具内河特色的文化。

大运河塑造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形象,为文明悠久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
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来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文化遗存定性的观念迟滞,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的师出无名。

回答:
①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遗产大国,那么你所在的省市有没有世界遗产呢?如果有的话,请你简单介绍;如果没有,请你结合平时所知道的列举一些我国的世界遗产。

②有人说大运河主要任务是水路交通,因此通畅就行,无须特别保护;如果古迹阻碍交通,应立即清除。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③如果大运河要申请世界遗产,你认为它有哪些优势?对于大运河的保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参考答案:
第1课
1D 2B 3D 4C 5B 6A 7D 8A;9 581 北周长安陈;10 隋代大运河两千多;11 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12 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水路同陆路相比,速度快,运量大,费用小,因此商人多选水路运输。

13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人民负担轻,从而使经济达到繁荣局面。

14①有,都认为修建大运河及隋炀帝的腐朽导致了隋的灭亡;②皮日休的观点更恰当,因为他既肯定隋炀帝开运河之功,运河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巡游的腐化,因而更全面;15 不是。

隋代运河通过洛阳,今天的运河不通过;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610年竣工。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