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2014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初中历史_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课件设计

隋朝 (581年)
589
梁
陈
隋 朝 统 一 南 北
结束了自西晋亡后长达 270 多年的分裂对峙, 589年 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长达 320 多年的隋唐盛世。
繁盛二: 开皇之治
问题1:开皇之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 人口增加 ② 垦田扩大 ③ 粮仓丰实
经济繁荣
繁盛二: 开皇之治
问题1:开皇之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人说隋炀帝是一个昏君,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 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建立:时间、
繁
人物、首都
统一:时间
荣
与
繁盛一时
开 放
的隋朝
的
社
会
繁盛表现: 1、2、3
灭亡:时间
我来画 隋朝大运河简图
1
7(北京)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总长二千多公里
长
安6
2
连接三个城市 分为四段 贯穿五大水系
3
4 5
1、分别写出1、2、3、4、5
运 河
津、北京两市,将中 国境内五大最重要的
水系有机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目前仍是国内 主要运输航道 之一,对中国 南北地区之间 经济、文化的 发展与交流, 起到了巨大作 用。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南北重归统一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南朝:
宋
齐
北齐 北周
繁盛三: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45、大运河开通的目影的响:: (1)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转漕:指水上粮食运输)
(2)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教法一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教法一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教法一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教法一一、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
本课难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创设)。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从这一课至第8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中国封建社会前两个时期及其所包括的朝代,以及前两个时期的特点,再讲本课提示中的第一段,即隋唐时期包括的时间及其特点,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三、“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一目,讲述时最好能挂两幅教学挂图:《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和《隋朝疆域》,以形象地说明隋朝的建立和南北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这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隋朝的建立。
2.隋统一南北。
这是本目的重点。
先说明统一的历史条件,可从主观、客观两方向来分析。
主观条件是隋的强大。
引导学生回忆北周的历史,说明隋继承北周统一北方的局面,建国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为统一南北准备了条件。
客观条件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讲这点亦可引导学生回顾南北朝的历史。
再谈统一过程,即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
讲这一内容,可指导学生看课本地图《隋朝疆域》(或教学挂图)。
教帅对着重指出,南北的重新统一,是在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统治时期完成的。
隋统一南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陈朝本身的腐朽。
这个原因是用生动的小字描述的,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对学生也不作要求。
3.“开皇之治”着重讲隋文帝在政治方面的改革,而没从经济方面去讲,因为均田制等内容初中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也不必补充。
“开皇之治”先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只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总体概念,即“三省六部”,教师可让学生读注解,不必详细解释,具体内容到下一课再去讲。
再讲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形成。
由于前面并未讲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教师在此也不必多补充,只要说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而个是重才能,就可以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1)

各抒己见:
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
*材料三: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
功能为
A、灌溉B、泄洪C、运输 NhomakorabeaD、饮水
3、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 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一个是错误的,它 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人民开凿大运河 C、指挥大军攻打陈朝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繁荣景象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 表现:
–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 原因: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6.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四 .暴君隋炀帝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营建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丽 的战争
五.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2014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朝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隋唐时 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 1.605年,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百万士兵和夫役, 修造通济渠。 2.同年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几万改造邗沟。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2.概况:
3.地位: 4.作用:
下面的题目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 处下方画横线并加以更正 : 为了巩固秦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89年隋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
605年
河的中心是长安。大运河横贯东西,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隋的灭亡: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 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国家统一安定 繁盛 繁盛一时 的隋朝 一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 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③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 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④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⑤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605年,纵贯南北,全长2000多公里
二、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2方: 沟通南北方 3点: 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北京) 南至余杭(杭州) 4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材料二:
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凿江南运河前 一年,隋炀帝对给事郎蔡征说:“自古天子 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 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答曰:“此其 所以不能长世。”这说明,隋炀帝四出巡狩, 主要是想遵循“天子有巡狩之礼”的古训, 履行帝国天子职责,通过巡游了解下情,巩 固统治,而不愿效南朝“亡国之君”。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

国家统一 “繁盛” 经济繁荣
隋朝
开通大运河
(581~618) “一时”
( ( ( (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 苻坚 B. 杨坚
C. 杨广
D. 隋炀帝 D. 618年
)2.隋朝完成统一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3. 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 A. 秦始皇 B. 杨坚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4.请看P4的图片《隋朝大运河》,最北和最 南的端点分别是: A. 涿郡、洛阳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余杭、涿郡
⑤ 秦朝时修筑的哪条运河便利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 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 大运河。 ④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 了科举制。 ⑤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 打击下灭亡的。 ⑥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10.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① 人民渴望统一 ② 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 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 大运河的开通 A.123 B.23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124
D.1234
1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作用(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方便隋炀帝南巡 D.加强北部的边防
12.下列哪项不属于隋文帝统治时期 采取的措施( )
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 是单一的,既有贪恋江都美景的动机,又有 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既有耀兵江南、挖掉 王气的动机,又有攻打高丽的目的(指运输 军粮的方便)。其工程是伟大的综合工程, 其动机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而其本体动机 则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
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 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 积的粮食、布匹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隋朝大运河
海河 永济渠
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⑴起止时间:
581-618
⑵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⑶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⑷灭陈统一南北时间: 589年 ⑸特点:繁盛一时(短暂的繁荣) ⑹最后一帝: 隋炀帝(暴君) 1
涿郡 涿郡 永 永
⑶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凿这 么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济 济 渠 渠
洛阳 洛阳
隋朝经过前期的发展,国家 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
渠 渠 邗 邗 沟 沟
通 通
济பைடு நூலகம்济
江 南 余杭 余杭 河
上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完成下列 各题 ⑴这条大运河以( 洛阳)为中心,北 达( 涿郡 ),南至(余杭 )。
丝绸源源北运, ⑵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供给北方。隋朝 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河南的许多粮 但都不够全面。 仓,储藏了南方 ⑶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 运来的大量粮食。 运河的开通,当 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 然是好事。
工白天黑夜地干。谁做 慢了,就用棍子毒打。 十分之五的河工,都因 饥饿劳累而死。开运河 对当时劳动人民不是什 么好事,是沉重的徭役 负担。
涿郡(今北京)
通济渠 邗沟
黄河 洛阳
三 点 四 段 五 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一、单选 1—5: BBCDA 6—10: BABBD 11—14:CBDB
15题.
问题一:(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问题二:
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
❖ 问题二:不一样,材料一反映了诗人科举失 败的忧愁、悲伤和对前途的无望;材料二反 映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与兴奋。
❖ 问题三: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有才能的人 由此参政;推动教育的发展。
❖
繁盛一时 的隋朝
1.国家统一 “繁盛” 2.经济繁荣
3.大运河开通
“一时”— 二世而亡
2、隋朝统一南北于---5--8--9---年,隋军南下,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南北。
3、隋朝前期的繁荣 A、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结果: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C、表现:
人口
隋初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结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琼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 皮日休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经济目的: 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 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 贪恋江都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人口增加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人口增加,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民谣:
琼花
隋炀帝
隋炀帝龙舟模型
永
济
渠
通 济 渠 邗 沟
江 南 河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
海河
洛阳 黄河
淮么相同点?
第七组: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有什么利和弊?
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统治时间短,因为暴政而亡。 ②结束了分裂,实现统一。 ③兴建大工程——秦:长城;隋:大运河 ④制定影响深远的制度——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隋:确立了科举制。
我们这节课学 习了什么? ¤一次统一 ──隋朝的统一
部分河段经常断流、干涸
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的 绝大部分渠道都是延用了京杭大运河的河段, 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护大运河?
注意环境保护;不要在河道乱扔垃圾; 不要把污水排放到运河里面;不要过分 开采河沙等等。
第二组: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战略意义? 这对我们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有什么意义?
第三组:隋朝为什么会那么短暂?
7A 8D 9D 10C 11D 12A 13A 14C 15B 16B
17(1) ①隋炀帝;②605年
(2)加强南北交流,巩固统治。 (3)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18(1)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 产;注重吏治 (2)成由勤俭败由奢,如果统治者励精图治,社 会就会发展,如果统治者骄奢淫逸,国家有可能 会灭亡。 (3)①统治时间短,因为暴政而亡。②结束了分裂, 实现统一。③兴建大工程——秦:长城;隋:大运河 ④制定影响深远的制度——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 央集权制度;隋:确立了科举制
(1)开通大运河有好处也有弊端。 (2)大运河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 于国家的统一.但是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 担,也加速隋朝的灭亡。 (3)所以开通大运河有好处也有坏处,但 总的来说是好事。
大运河将在2014年申请成为“世界遗 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
申遗不利因素
大运河上因污染而死去的鱼
6(1)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E涿郡、H洛阳、F余杭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 (4)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隋朝灭亡根本原因 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尽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但也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练习册1页
一、1A 2C 3C 4C
5C 6C 7D 8A 9B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隋大运河 ¤两个历史人物── 隋文帝、隋炀帝
隋朝存在时间虽然短,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 重要朝代,为后来唐朝统一和强盛奠定几坚 实基础。
1.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是在( ) A. 581年B. 589年 C. 605年D. 618年 2.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 3.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 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5.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 A商朝B.西汉C.秦朝D.唐朝
你知道世界最长运河吗?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隋炀帝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 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 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 重大意义。
江南河 余杭(杭州)
三点 四段 五河
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也博哉。
隋大运河在当时的作用?
是南北经济交通的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 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汴河怀古》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 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 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二、10(1)隋朝大运河;
(2)隋炀帝;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治。 (3)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4)北京、扬州 11(1)隋炀帝,605年; (2)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治; (3)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不行,因为今天的运河运河不经过洛阳。
(5)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途径扬州
杭州拱宸桥
隋朝的大运河始建于多少年?
隋朝大运河费时多少年?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
第1课
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 都城: 长安 开国皇帝: 杨坚隋文帝
2.南北统一:
589年,杨坚隋文帝
隋文帝励精图治; 改革制度; 发展生产;
注重吏治
隋初 人口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