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中华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治原发性脑萎缩医案四则

治原发性脑萎缩医案四则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药】黄芪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桂枝三两(9克),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处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二)【解说】本方主治血痹之证。
血痹乃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复感风邪,致营血运行不畅,痹阻于肌肤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也。
临床以肌肉或皮肤麻木不仁为特征。
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营血,和卫阳。
本方为桂枝汤之变方,即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畅行气血。
去甘草之壅滞,且倍生姜加黄芪,目的在于走表益卫,通阳逐痹,此《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
临床上,凡营卫不调,气血痹阻之证,皆可使用本方。
1、血痹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
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
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
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㿠白,舌质淡,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和营以治之。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
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和阳养阴。
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
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
名老中医谢海洲治慢性脑病经验方:三黑荣脑汤

名老中医谢海洲治慢性脑病经验方:三黑荣脑汤【组成】黑桑椹子30g,黑大豆30g,黑芝麻30g,黄芪15g,党参10g,熟地黄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全蝎10g,地龙10g,水蛭6g,土鳖虫6g,柴胡6g,羌活6g,陈皮6g,谷芽30g,麦芽30g。
【功效主治】补肾健脾,益精荣脑,化瘀通络。
用于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等慢性脑病。
【方解】脑主元神,为“精明之府”“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精神意识的主宰。
《灵枢·本神篇》云:“两精相搏谓之神”,言阴精与阳气的转化输注是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保证。
精气旺则脑纯灵,精气衰则脑杂钝。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方用桑椹子、黑大豆、黑芝麻、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益肾补脑,填精补髓;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最妙之处用辛香气浓、味薄升散之祛风药柴胡、羌活,味少量轻,寓意深刻,一则升阳达巅行经入脑,脑为诸阳之会居于巅高,惟风药辛宣,方可疏通经脉,使清阳之气贯注于脑,以壮髓海;二则醒脾助肾,促化源,《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所致也。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气升发,有助于五脏之气旺盛,气血津精化生有源,充分保证了脑府功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三则阳升气旺,可化痰瘀,气帅血行,气能行津,脑气充盛则气化畅利,既可防止津血凝滞成为痰瘀之害,又能消散少量痰瘀之浊,此法有祛杂到纯,以补为通之意。
全蝎、地龙、水蛭、土鳖虫又名四虫饮,是我的经验方,依“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法则,有化瘀浊、散结聚、通窍隧、畅络脉以修复病变脑组织,开窍醒脑的作用,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陈皮、麦芽、谷芽可健脾理气,顾护胃气,促进药食运化,而勿使之壅塞。
【加减】若神志散乱,睡眠不安,梦呓苦笑者,酌加琥珀、远志、莲子心、鸭趾草等以清心醒脑;语言障碍、迟缓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以通窍解语;神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障碍者,加苏合香末入丸,可芳香开窍,提神醒脑;痰瘀浊邪动风,肢体颤抖,行动困难者,每参以天麻、生牡蛎、白蒺藜等息风之品;有中风病史,颜面晦暗,肌肤甲错,乱梦纷纭,舌质暗瘀紫者,可加茺蔚子、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等以增强化瘀通脉之功。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中华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语】脑萎缩为脑的退行性病变。
常伴脑动脉硬化。
以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四肢麻木、走路不稳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是肾虚精髓不足,血瘀挟痰阻络。
治疗当以补肾充髓,化痰行瘀。
【医案】周某。
男,65岁。
就诊时自述头晕,全身麻木,走路不稳,曾在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佳。
现头晕昏沉、神倦,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四肢麻木。
夏远录教授察其舌暗红苔臼,脉细,双尺沉无力。
颅多普勒报告显示脑动脉硬化,头CT报告脑萎缩。
诊断其属肾虚髓海不足,痰瘀阻络。
给予补肾充髓,化痰行瘀治疗。
方剂:熟地、山茱萸、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威灵仙、白术、泽泻、水蛭、北细辛等加减治疗。
并服血府逐瘀丸。
治疗半年余,头晕、肢麻消失,走路平稳。
【中医秘方】治疗脑萎缩病特效验方

【中医秘方】治疗脑萎缩病特效验方【中医秘方】治疗脑萎缩病特效验方脑萎缩多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
【配方】:当归15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葛根10克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钩藤15克天麻10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制法】: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
因该药药性易飞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因此我在患者处抄录记下以行善事,以便有病或有缘者见之广为传之以治病救人。
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好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转自:大自然阁附:脑萎缩症状体征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痴呆等智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
对于脑萎缩患者都有哪些症状,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
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
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及形体的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
脑萎缩的症状1、全身症状病变早期,病人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增生,甚或可见偏瘫、癫痫,或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记忆障碍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
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3、性格行为的改变性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病人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或多疑自私,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
所有的患者的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4、智能减退、痴呆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
脑萎缩中医治疗方法

脑萎缩中医治疗方法
脑萎缩是指脑细胞数量减少或脑组织体积减小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老年人。
中医治疗脑萎缩主要从调养体质、促进血脉流通、改善脑功能等方面入手。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益智安神药材,如首乌藤、桑椹子、远志、龙眼肉、枸杞子等,可用于调养肝肾、滋养脑组织、提高脑细胞活力。
2.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脑部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提高脑细胞代谢及再生能力。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刺激脑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缺血缺氧,改善脑功能。
4. 草药熏洗:使用中草药熏蒸、洗浴的方法,通过草药的挥发成分渗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起到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脑部功能的作用。
5. 调节饮食: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建议脑萎缩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脑活性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水果等,同时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中医治疗脑萎缩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咨询专业医师,并配合西医检查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语:中医治疗方法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很非常多年的历史,中医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养生和保健的好处,所以中医深受人们的
中医治疗方法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很非常多年的历史,中医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养生和保健的好处,所以中医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医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上面可以发挥神奇的功效,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中医方法来治疗脑萎缩,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脑萎缩的中医疗法。
祖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藏着无数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脑萎缩呢?中医治疗脑萎缩在临床上经过几十万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把“脑萎缩痴呆症”纳入“健忘”、“虚劳”、“抑郁”、“呆病”等范畴,针对脑萎缩的发病病因和痴呆症的临床表现,从解剖、生理、病理等多种学科进行综合、深入的剖析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脑萎缩痴呆症的有效方案,提出该病的治疗应从根本入手,针对病因通过“养精填髓、益气养血、化痰通窍、滋阴补肾、祛痰醒脑”的治疗新思路,那中医如何治疗脑萎缩呢?
运用中医促进脑细胞代谢生长,修复脑细胞损伤,抑制坏死,推迟衰老;可帮助脑血管侧支循环增加供氧,重新建立供血机制,功能重建,提供脑细胞营养;从而得到养精填髓,补气活血,祛痰醒脑的治疗作用,使药达病灶,发挥更佳疗效给脑萎缩痴呆患者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展示出中医治疗的独特前景。
大量的临床治疗总结证明:此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使患者早日摆脱痛苦,走向健康!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中医治疗方法的优势,中医不但可以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药验方脑动脉硬化症

《中医药验方脑动脉硬化症》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药验方脑动脉硬化症概述•中医药验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原理•中医药验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方法•中医药验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案例分享•中医药验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展望与建议01中医药验方脑动脉硬化症概述脑动脉硬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累及脑部大、中、小动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弹性下降,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中医药验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独特疗效和经验总结的中医药方剂。
定义与分类1中医药验方的优势23中医药验方强调整体观念,从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入手,注重预防和综合调理,而非单纯治疗疾病症状。
整体观念中医药验方注重药物配伍和剂量控制,相较于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较小。
副作用小中医药验方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更具针对性和效果。
个体化治疗症状脑动脉硬化症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影响脑动脉硬化症可导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脑动脉硬化症的症状与影响02中医药验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原理中医药验方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
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时,中医药验方会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
辨证施治中医药验方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脑动脉硬化症,验方会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物治疗。
改善血液循环中医药验方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来缓解脑动脉硬化症状。
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从而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
调节血脂中医药验方中的一些药物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血栓形成。
老年性痴呆(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年性痴呆(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处分【概述】⽼年性痴呆是现代医学病名,是指⽼年期(60岁以上),发⽣的慢性进⾏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临床⼀般分原发性痴杲和脑⾎管性痴呆。
前者以脑组织弥漫性萎缩和退⾏性为主,也可能与感染,中毒,遗传和精神因素相关,以缓慢进⾏智能丧失及情感性格,⾏为改变为临床特征;后者亦称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以脑动脉硬化脑缺⾎或岀⾎为其病理基础,由此引起脑功能障碍,并岀现精神神经症状与体征。
【病因病机】本病类似中医学⽼年⼈癫狂症,是⼀种由于⽣理病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征,常在60岁以上⽽发病,由于⽼年⼈年⾼体弱,脏腑功能⽇趋疲惫,⼼脾有损,⽓⾎不调,⽇久肾虚髓少,⽆以奉养⼼神,遂使清窍失灵,导致神志错乱,发为“癫证”。
旦⽓郁热炽,化⽕动风,挟淤痰浊,上蒙清窍,也可发为“狂症”。
所以,⽼年性痴呆有正虚与邪实两个⽅⾯。
正虚是本,邪实是标,不论正虚或邪实,清窍闭塞,神志失常是⽼年性痴呆的主要病机。
《内经》⽈:“肾主⾻⽣髓,通于脑”“补肾荣脑”。
《⼲⾦翼⽅》⽇“⼈五⼗以上阳⽓⽇衰,损与⽇⾄,⼼⼒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惰怠。
”以上指出了⽼年智能的降低,与⼼肾功能的衰退相关。
肾精不⾜则志⽓衰,不能通于⼼,故迷惑善忘也,可见肾中精⽓虚衰是引起智能降低的⼜⼀重要因素。
健忘在脑,因“脑为六神之府”,王凊任《医林改错》指出:“⼩⼉⽆记性者,脑髓未满;髙龄⽆记性者,脑髓渐衰。
”⼀⾔道出了⽼年⼈智能低下,病变主要因素是脑髓失充的病理变化。
所以,⼼之⽓⾎不⾜,肾之精⽓亏损,脑之髖海失充是致病关键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年性痴呆除正虚⽅⾯外,还有邪实的另⼀⽅⾯因素。
由于⽼年⼈正⽓⽇衰,⼼脾两亏,⾎脉不利,痰滞⾎淤,痰淤內阻,营卫失调,也是导致⽓⾎供养不畅,加重⽼⼈智能低下的恶性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管病变和体内脂质代谢异常与⽼年⼈痴呆综合征之间均有密切的联系。
这与古代医学家早就提出的“⼼⽓空虚神不清⽽⽣痰”,癆迷⼼窍则遇事多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语】脑萎缩为脑的退行性病变。
常伴脑动脉硬化。
以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四肢麻木、走路不稳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是肾虚精髓不足,血瘀挟痰阻络。
治疗当以补肾充髓,化痰行瘀。
【医案】周某。
男,65岁。
就诊时自述头晕,全身麻木,走路不稳,曾在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佳。
现头晕昏沉、神倦,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四肢麻木。
夏远录教授察其舌暗红苔臼,脉细,双尺沉无力。
颅多普勒报告显示脑动脉硬化,头CT报告脑萎缩。
诊断其属肾虚髓海不足,痰瘀阻络。
给予补肾充髓,化痰行瘀治疗。
方剂:熟地、山茱萸、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威灵仙、白术、泽泻、水蛭、北细辛等加减治疗。
并服血府逐瘀丸。
治疗半年余,头晕、肢麻消失,走路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