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2.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
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数学期望、方差和标准差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课件。
2. 相关案例材料。
3.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例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2. 知识讲解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数学期望的计算过程。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方差的计算过程。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标准差的概念。
3. 案例分析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方差和标准差的理解。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展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其他数字特征,如协方差、相关系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数学期望、方差和标准差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基本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概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数字特征的概念与分类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期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期望的性质与意义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方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方差的性质与意义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协方差协方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协方差的性质与意义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相关系数的性质与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引入新课: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讲解期望的定义、计算方法、性质与意义。
3.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讲解方差的定义、计算方法、性质与意义。
4.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协方差:讲解协方差的定义、计算方法、性质与意义。
5.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讲解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性质与意义。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教学进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难易适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包括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3.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计算方法。
4. 理解协方差及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5. 能够运用数字特征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性质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 数学期望2.1 数学期望的定义2.2 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2.3 数学期望的性质3. 方差3.1 方差的定义3.2 方差的计算方法3.3 方差的性质4. 协方差4.1 协方差的定义4.2 协方差的计算方法4.3 协方差的性质5. 相关系数5.1 相关系数的定义5.2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5.3 相关系数的性质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数字特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题目,全面评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
2. 教学PPT:制作涵盖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PPT。
3. 案例材料:收集与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相关的实际案例。
4. 练习题及答案:准备相关的练习题,以便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逐个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或分享自己选择的实际案例,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运用数字特征进行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章节一: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教学目标:1. 理解期望值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计算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3. 学会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教学内容:1. 期望值的定义及性质。
2. 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的计算方法。
3. 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期望值的定义及其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期望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计算给定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期望值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教案章节二:随机变量的方差教学目标:1. 理解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计算离散随机变量的方差。
3. 学会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方差。
教学内容:1. 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离散随机变量的方差的计算方法。
3. 连续随机变量的方差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方差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方差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计算给定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方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方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教案章节三:随机变量的标准差教学目标:1. 理解标准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计算离散随机变量的标准差。
3. 学会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标准差。
教学内容:1. 标准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离散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3. 连续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标准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计算给定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标准差。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1)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协方差等基本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数字特征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介绍其重要性(15分钟)2.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30分钟)3.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30分钟)4.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15分钟)5. 运用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10分钟)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数字特征的应用;3.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0分钟)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理解(40分钟)五、教学资源1. 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案例素材;4. 练习题及答案;5. 课后作业及答案;6. 课程报告评价标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6.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15分钟)7.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离散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15分钟)8. 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偏度和峰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15分钟)9. 通过图形(如直方图、密度曲线)展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5分钟)10. 总结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并强调其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重要性(10分钟)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数字特征的应用;3.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4. 利用图形展示工具,如直方图、密度曲线,展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基本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随机变量的期望1.1 期望的定义与性质1.2 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1.3 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2. 随机变量的方差2.1 方差的定义与性质2.2 离散随机变量的方差2.3 连续随机变量的方差3.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与相关系数3.1 协方差的定义与性质3.2 离散随机变量的协方差3.3 连续随机变量的协方差3.4 相关系数的定义与性质3.5 离散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3.6 连续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理论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4. 利用数理统计软件,演示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计算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数理统计软件(如Excel、R、Python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4. 随机变量的偏度和峰度4.1 偏度的定义与性质4.2 离散随机变量的偏度4.3 连续随机变量的偏度4.4 峰度的定义与性质4.5 离散随机变量的峰度4.6 连续随机变量的峰度5. 随机变量的标准化5.1 标准化的定义与方法5.2 离散随机变量的标准化5.3 连续随机变量的标准化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偏度和峰度的计算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第4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第4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学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掌握用数字特征的定义、常用计算公式及基本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2.掌握利用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X g 的数字期望[])(X g E ,掌握利用随机变量X 和Y 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Y X g 的数学期望[]),(Y X g E .3.理解X 与Y 不相关的概念,掌握X 与Y 独立和不相关的关系与判定方法.4.掌握六个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理解二维正态分布中5个参数的意义.5.了解原点矩、中心矩、协方差矩阵的概念.6.了解n 维正态随机变量的四个性质.教学重点数学期望、方差的概念与性质及其应用,用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定义、常用计算公式及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教学难点协方差、相关系数概念的理解.课时安排本章安排6课时.教学内容和要点一、 数学期望1.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2.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3.随机变量的函数数学期望4.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5.数学期望的性质二、 方差1.方差的概念2.方差的计算3.常用分布的方差4.方差的性质5.随机变量的标准化三、协方差和相关系数1.协方差的定义与性质2.相关系数的定义与性质四、矩与协方差矩阵1.矩与协方差矩阵的概念2. n 维正态分布主要概念1.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2.方差 、标准差3.标准化随机变量4.协方差5.相关系数X Y不相关6.,7.矩8.协方差矩阵。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定义并且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2)掌握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与计算,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特别是利用期望或方差的性质计算某些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和方差。
(3)熟记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4)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
二.教学内容数学期望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数学期望的应用、数学期望的性质方差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差的性质、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及方差简单归纳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和协方差矩阵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数学期望、方差的具体含义;b)数学期望、方差的性质,使用性质简化计算的技巧;特别是级数的求和运算。
c)期望、方差的应用;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将数学期望拓展到数学期望向量和数学期望矩阵;协方差及相关系数概念和公式拓宽到n维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系数矩阵。
五.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一个随机变量并不一定存在数学期望和方差,也有可能数学期望存在,而方差不存在,如柯西分布是最著名的例子;b)数学期望的一个具体的数字,不是函数;c) 由方差的定义知,方差是非负的;d) 独立性和不相关性之间的关系,一般地,X 与Y 独立,则X 与Y 不相关,反之则不然,但对于正态分布,两者却是等价的;六.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 假定一个系统由5个电子元件组装而成,假定它们独立同服从于指数分布,将它们串接起来,求系统的平均寿命,若将它们并行连接,其系统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并比较其优劣。
2. 方差的定义为什么不是||E X EX -?3. 工程上经常遇到计算误差,它是否与方差是同一个概念? 4.协方差与相关系数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5.随机变量X 与Y 独立可以推导cov(,)0X Y =,反之呢?对正态分布又如何呢?§4.1数学期望一、数学期望的概念数学期望又称均值,是反映随机变量平均状况的数字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二)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均值公式及性质.
2.能利用随机变量的均值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双基自测
1.分布列为
的期望值为 ( ) A .0
B .-1
C .-13
D .12
2.设E (ξ)=10,则E (3ξ+5)等于
( )
A .35
B .40
C .30
D .15
3.某一供电网络,有n 个用电单位,每个单位在一天中使用电的机会是p ,供电网络中一天平均用电的单位个数是 ( ) A .np (1-p )
B .Np
C .n
D .p (1-p )
4.两封信随机投入A 、B 、C 三个空邮箱中,则A 邮箱的信件数ξ的数学期望E (ξ)=________
【任务二】题型与解法
题型一 二项分布的均值
例1:一次单元测验由20个选择题构成,每个选择题有4个选项,其中仅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选对得5分,不选或选错不得分,满分
100分.学生甲选对任意一题的概率为0.9,学生乙则在测验中对每题都从各选项中随机地选择一个.分别求学生甲和学生乙在这次测验中成绩的均值.
跟踪训练1英语考试有100道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选对得1分,否则得0分.学生甲会其中的20道,学生乙会其中的80道,不会的均随机选择.求甲、乙在这次测验中得分的期望.
题型二超几何分布的均值
例2一名博彩者,放6个白球和6个红球在一个袋子中,定下规矩:
凡是愿意摸彩者,每人交1元作为手续费,然后可以一次从袋中摸出5个球,中彩情况如下表:
试计算:(1)摸一次能获得20元奖品的概率;
(2)按摸10 000次统计,这个人能否赚钱?如果赚钱,则净赚多少钱?
跟踪训练2厂家在产品出厂前,需对产品做检验,厂家将一批产品发给商家时,商家按合同规定也需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做检验,以决定是否接收这批产品.
(1)若厂家库房中的每件产品合格的概率为0.8,从中任意取出4件进行检验.求至少有1件是合格品的概率;
(2)若厂家发给商家20件产品,其中有3件不合格,按合同规定该商家从中任取2件,都进行检验,只有2件都合格时才接收这批产品,否则拒收.求该商家可能检验出不合格产品数ξ的分布列及期望E(ξ),并求该商家拒收这批产品的概率.
题型三综合应用问题
例3根据气象预报,某地区近期有小洪水的概率为0.25,有大洪水的概率为0.01.该地区某工地上有一台大型设备,遇到大洪水时要损失60 000元,遇到小洪水时要损失10 000元.为保护设备,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1:运走设备,搬运费为3 800元.
方案2:建保护围墙,建设费为2 000元,但围墙只能防小洪水.
方案3:不采取措施.
试比较哪一种方案好.
跟踪训练3 在湖南卫视的一次有奖竞猜活动中,主持人准备了A ,B 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并且宣布:幸运观众答对问题A 可获奖金1 000元,答对问题B 可获奖金2 000元,先答哪个题由观众自由选择,但只有第一个问题答对,才能再答第二题,否则终止答题.若你被选为幸运观众,且假设你答对问题A ,B 的概率分别为12,14.
(1)记先回答问题A 的奖金为随机变量X ,则X 的取值分别是多少? (2)你觉得应先回答哪个问题才能使你获得更多的奖金?请说明理由.
【任务三】课后作业:
1.某服务部门有n 个服务对象,每个服务对象是否需要服务是独立的,若每个服务对象一天中需要服务的可能性是p ,则该部门一天中平均需要服务的对象个数是
( )
A .np (1-p )n
B .n p
C .n
D .np (1-p )
2.同时抛掷5枚均匀的硬币80次,设5枚硬币正好出现2枚正面向
上,3枚反面向上的次数为X,则X的均值是()
A.20 B.25 C.30 D.40 3.某公司有5万元资金用于投资开发项目,如果成功,一年后可获利12%,一旦失败,一年后将丧失全部资金的50%,下表是过去200例类似项目开发的实施结果:
则该公司一年后估计可获收益的期望是________元.
4.盒中装有5节同品牌的五号电池,其中混有2节废电池,现在无放回地每次取一节电池检验,直到取到好电池为止.求:
(1)抽取次数X的分布列;(2)平均抽取多少次可取到好电池.
5.一个箱内有9张票,其号数分别为1,2,3,…,9,从中任取2张,其号数至少有一个为奇数的概率是 ( )A .1
3 B
.
1
2
C .16
D .56
6.某人一周晚上值班2次,在已知他周日一定值班的条件下,则他在周六晚上值班的概率为
7.甲、乙、丙三人独立地去译一个密码,分别译出的概率为15,13,1
4,则此密码能译出的概率是( ) A .1
60 B .25 C .35
D .5960
8.10张奖券中含有3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1张,则前3个购买者
中,恰有一人中奖的概率为 ( )A .C 3
10×0.72×0.3 B .C 13×0.72×0.3 C .310 D .3A 27·A 1
3
A 310
9.知函数2()4ln 6f x x ax x b =+-+(a ,b 为常数),且2x =为()f x 的一个极值点.
(Ⅰ) 求a 的值; (Ⅱ)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Ⅲ) 若函数()y f x =有3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