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写字教学之我见》
于永正的写字指导

【摘要】写字教学是于永正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
他的写字指导贯穿于整堂语文课。
教学中,他不仅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关键笔画、书写笔顺等,还总结出“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习字程序,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写规范的汉字。
仔细观察、研究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生成针对学生写字实际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正是于永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写字指导;于永正;语文教学于永正老师说,“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两个不到位,一是写字教学不到位,二是学生朗读不到位”。
他尖锐地指出:“现在有多少学生能写好字?不多。
每每看到中学生、大学生写的字像狗尾巴圈似的,我都有一种负罪感,失职了。
”“其实,写字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
”因此,无论上哪个年级的语文课,于老师都重视写字指导。
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功夫。
写字教学是于永正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堪称一绝。
于老师的写字指导不是仅落实在学生的写字环节,而是贯穿于整堂语文课。
许多教师上公开课时都事先写好课题。
于老师每次上课,都是当着学生的面书写课题,他把课题书写看作是指导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机。
执教《白杨》一课时,他板书课题中的“杨”字,边写边提醒学生“杨”字右半边第一笔“横折”的“折”要写得长一点,不然,就像短脖子的企鹅,会很难看。
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他在板书“基”字的第三笔时,提醒学生“这一竖要长”;写到“他”字的第四笔时,提醒学生“这一竖要高”。
于老师用极简洁的语言提醒学生看清楚关键笔画的位置和写法,只有把这些关键笔画写到位,才能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在指名学生轮读课文的过程中,于老师也会相机穿插写字指导,将写字指导和学生读书融合在一起。
他执教《月光曲》,先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接着请几位学生轮读。
当学生读到第8自然段中“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一句时,于老师让学生暂停,随手在黑板上书写生字“幽”,边写边说:“大家注意‘幽’字的写法,先中间,后两旁(边说边板书示范),当中一竖写长一点,下边的‘山框儿’,要写得上宽下窄,否则难看。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心得体会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拿起这本《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朴实的前言部分就让我仿佛看到于老师本人。
正如于老师说的:“人应当有追求,有抱负。
虽然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但为实现理想的付出,一定会收获充盈,会收获习惯,不至于'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最终两手空空。
”这一段的学习,从最初的困难已经慢慢有所好转,读书、写字成了日常的一部分,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时,就不再是任务驱动,成为习惯。
从于老师对徒弟提的意见中,我清醒地认识到:写文章不止是给自己看的,要有读者意识,要考虑读者能否读懂,和读者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要让缩写的东西对读者是有好处的,能给人传递一种正能量。
最为重要的是文字要浅显易懂,尽量少用那些晦涩、拗口的句子。
我记住了张志公先生的话:“语言的运用从今不从古,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
”这周,我阅读了书中《草》《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三篇教学实录,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亲切的鼓励、适切的引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这三篇文章所在的第一学段学段要求,简单说说我读后的四点收获:一、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学生只有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才能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1.重视语言完整性于老师的三节课堂实录,有着大量的语言实践练习,在练习中,我看到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完整表达。
这是小学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段尤为重要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伊始,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来表达,不用单个词语回答问题,这就是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
2.创设情境进行练习新课标指出:学习活动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
语文的学习,不是对语文知识的线性掌握,应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为纲。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逐步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类共同创造了两个大的文化体系,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再没有第三个了,西方就是分析,东方就是综合,分析出理论,综合出技术。
于永正《写字教学之我见》PPT课件28页PPT

写好了,自能产生兴趣
马献武或式 (4)老师的示范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5)引导学生认识集中字帖,了解古今书法 家的写字风格,学会欣赏书法对培养兴趣也 有极大作用。
教育部终于发现学生的书写问 题了,终于下决心抓书法教育了。 让我们为每一个学生拥有第二张漂 亮的脸庞而努力。
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2、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
以“字”取人种种——
.日本企业招工看字 .外企招聘驾驶员看字 .徐州卷烟厂招工看字 .考试也看字
1、遵循写字规律
①描红,仿影,临帖 ②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认真使用好苏教版教材
2、把写字排入课表
3、语文课挤出时间写字
4、把写字列入考试
5、经常开展写字比赛
1、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要懂点书法。
左耳旁怎么写? 走之儿怎么写? 楷书、行书、草书的走之儿各怎么写? 反文怎么写? 危字头怎么写?
2、备课备写字
(1)认真读帖,读懂每个要写的字的笔顺、结构、 每一笔的起笔、收笔处,哪一笔是主笔等等。
(2)照字帖练字 老师练好了字,才能取得指导写字的发言权,
非人磨墨墨磨人。
——苏轼
字,心画也。
——西汉.杨雄
手是文字信息进入儿童大脑的入口,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十分重视书写。
——美.马丁
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
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
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
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写字教学之我见

教学篇•经验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在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时期,我们应切实把中小学生的写字教育落到实处。
习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训练之一,是不容忽视的。
“一朝练就,终身受益。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抓了此项工作,下了一番功夫,甚有收获,说来与诸位共勉。
一、转变语文教学思想要进行全面的语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教学中全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大语文的教学氛围中,我们应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更是我们教学需重视和完善的目标,不可等闲视之。
二、更新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观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还必须有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单就语文方面来说,习字也应该作为权衡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还没有把学生的习字作为考核的目标之一。
前些年,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忽视了书法教学,成为能力训练之空白,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还它以应有的地位。
培养学生习字能力,发扬光大祖国这一灿烂瑰宝,我们责无旁贷!三、典型评议,落到实处1.培养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近年来,我每接手一个班,总是把培养学生习字的兴趣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与新生交流思想,讲清道理,把“逼”他们练字变为自觉行动。
当今书法教学之我见

当今书法教学之我见在书法教学中,怎样教学生、教好学生,是衡量一个老师的水平如何。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艺术是博大精深的。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书法也随着这历史的车轮向前不停的转动,书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红火,有专业的书法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书法人才,全国各地市的书法班也如春笋般地蓬勃涌出。
很多书法家充当先锋,为书法的振兴做着铺垫作用。
从基础中培养了大批书法幼苗,为书法的振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在可喜可贺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书法教育的另一面,那就是烂芋充数。
一些不懂书法的人也混在其中做着误人子弟的角色,看后实在令人可悲。
一只大号京抓(毛笔)沾水在马路边写,形成所谓的街头文化,来骗取不懂艺术的人们,使孩子误入歧途。
家长花钱、花时来培养孩子,可没想到,这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啊!花钱使孩子没有学到真本领,而是学到了一身坏毛病。
耽误了孩子的宝贵时间。
孩子的时间是用金子买不到的啊!古语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就是这个道理。
有位农民说的好:“孩子上学如同种庄稼,不能耽误啊!耽误了播种时间,那将是颗粒无收啊!”是啊,说的多好。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你想没想到,当你的种子种到盐碱地里的时候,是什么效果?那也将是颗粒无收啊!书法不单纯是写字,而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艺术就应该有艺术的语言,不是谁都能教的。
这就如跑步一样,谁都能跑,但只有马俊人先生的学生会跑,能跑出世界冠军。
再如表演,只有张艺谋先生的学生能演出国际影星。
从中看出,只有好的老师才有可能教出好的学生。
书法也是如此,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只有好的书法老师,才有可能教出好的学生。
怎样判定一个好的书法老师哪?这对不了解书法的人们来说确实很难,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不可以解决的。
其方法是:除了一些硬件之外,(国家、省级书法家会员),首先你要了解老师的艺术简介和艺术作品的情况,再者你还可以向当地的书法家协会去了解情况。
或着请书法协会的同志帮你推荐当地有名的书法老师。
浅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

浅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于永正,作为中国著名作文教育家,对于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通过他的作文教学艺术,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收获了写作的乐趣。
本文将就于永正的作文教学艺术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来谈谈于永正的教学理念。
于永正提倡的作文教学理念是“感性启蒙、理性指导”,他认为作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经验去感知世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操。
只有在感性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文。
而在理性指导的方面,于永正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思辨析能力,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理性的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更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作文不再是一种枯燥的功课,而变成一种美好的体验。
我们来探讨于永正的教学手段。
于永正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写作潜能。
他注重在教学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材料,如图片、故事、影视作品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情感的刺激,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和具象的作文。
于永正还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叙事、记叙、说明、议论等,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地写作实践和指导,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于永正还注重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情,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敢于冒险,不拘泥于格式和规范,勇于探索和创新。
这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写出更加生动和富有个性的作文。
我们来谈谈于永正的教学效果。
由于永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取得了优异的作文成绩,也收获了写作的乐趣。
通过他的教学,许多学生克服了写作的障碍和恐惧,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在作文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和个性。
浅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

浅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观点的文学体裁,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而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文学家。
那么,如何通过于永正的作文教学艺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于永正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在教学中,于永正老师常常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多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和启示。
他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有深厚的思想素材,才能有扎实的底子写好作文。
于老师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训练,让他们养成了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
于永正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只是学习如何写作,更是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常常鼓励学生要多读书,多感悟生活,多体验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细腻度和表达能力。
他说:“一个人没有情感,就没有灵魂;一个作文没有感情,就是一堆空洞的文字。
”于老师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多感受、多表达,让他们真情流露,自然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于永正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于老师常常强调作文不是胡乱写一通,而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和思维方式。
他认为,只有通过训练和锻炼,才能有清晰的思维和条理分明的表达。
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逻辑训练,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于永正作文教学以“人文关怀”为核心。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了作文技巧,更是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关怀他人、感恩生活。
他常常鼓励学生要多关爱周围的人,多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多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他强调:“作文不仅仅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怀和思考。
”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训练,培养他们用心关怀、用笔温暖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
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
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2、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
以“字”取人种种——
.日本企业招工看字 .外企招聘驾驶员看字 .徐州卷烟厂招工看字 .考试也看字
1、遵循写字规律
①描红,仿影,临帖 ②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认真使用好苏教版教材
2、把写字排入课表
3、语文课挤出时间写字
4、把写字列入考试
5、经常开展写字比赛
1、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要懂点书法。 左耳旁怎么写? 走之儿怎么写? 楷书、行书、草书的走之儿各怎么写? 反文怎么写?读帖,读懂每个要写的字的笔顺、结构、 每一笔的起笔、收笔处,哪一笔是主笔等等。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于永正
一、小学生一定要写好字
1、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非人磨墨墨磨人。
——苏轼
字,心画也。
——西汉.杨雄
手是文字信息进入儿童大脑的入口,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要十分重视书写。
——美.马丁
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
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
(2)照字帖练字 老师练好了字,才能取得指导写字的发言权,
才能知道学生的字好在哪里,问题在哪里。
3、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书法
(1)讲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不会的。 要教出“恍然大悟”来。
妻 家风幽纷春
妻 家风幽纷春
班教 边 陈 都 状
班教边 陈 都 状
-----精品文档------
家宗安室 左右
-----精品文档------
(2)让学生多得红圈,给她多戴高帽,让字 不断“上墙” 高帽戴得多了,自有兴趣
(3)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 老师的批评切中要害,学生一旦纠正了,
写好了,自能产生兴趣
马献武或式 (4)老师的示范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5)引导学生认识集中字帖,了解古今书法 家的写字风格,学会欣赏书法对培养兴趣也 有极大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教育部终于发现学生的书写问 题了,终于下决心抓书法教育了。 让我们为每一个学生拥有第二张漂 亮的脸庞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