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性质[正式]剖析
技术的性质

而在1996年,全国VCD销量突破 600万台时, “万燕”VCD市场份额 已不足3%,同一年,“万燕”被同省 的美菱集团重组,成为美菱万燕公司, 在VCD市场已经黯然失色。
朗科U盘
1999年,邓国顺和合作伙伴成晓 华以15万元的资产注册成立了如今的 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率 先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移动存储器— —闪存盘。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同 类产品,仅国内市场的同类竞争品牌 就多达200余个。 朗科分别于2002年7月在中国获得 闪存盘发明专利,2004年12月在美国 获得权利范围相同的发明专利。 朗科公司所有专利侵权诉讼都成 功获胜,成为中国第一个靠收取专利 费获利的公司,并且通过诉讼的形式 实现。
电动扳手的设计制作 涉及到电子学、材料学、 人机工程学、力学、美学 等各学科的知识。 技术的综合性:技 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 种知识。
科学 区 含义
技术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 技术则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 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 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在生产 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 知识体系。 技巧和物化成果。例:大棚蔬 菜栽培技术、育秧技术 例:农业科学
D
专利授权时间: 发明专利(3年左右) 实用新型专利(1年左右) 外观设计专利(8个月左右)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发明专利(20年) 实用新型专利(10年) 外观设计专利(10年)
专利的法定审批程序
课堂小结
目的性
创新性
技术的性质 综合性 两面性 专利性
2.如图所示的手摇式手电筒为专利产品,手摇1分钟可亮 25-30分钟;带有USB接口,可对手机进行应急充电。下列 对该产品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专利产品受法律保护,体现技术的专利性 B.手摇充电后可照明,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C.采用微型手摇式发电装置,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D.具有照明、对手机充电等多种功能,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D
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技术的性质,揭示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技术的创造性技术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它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技术的创新,人类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更便捷的通信、更快捷的交通等。
技术的创造性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引领着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技术的普适性技术具有普适性,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技术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的普适性使得它成为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技术的双刃剑性质技术既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对于传统技能的熟练掌握,也可能增加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此外,技术的不当使用还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隐私泄露等问题。
因此,人们在使用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双刃剑性质,谨慎使用技术,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技术的持续演进技术是持续演进的,它不断更新、升级,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涌现,旧技术不断被淘汰。
技术的持续演进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技术的价值观导向技术并非是中立的,它受到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影响。
因此,在发展和运用技术时,需要考虑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伦理问题,避免因技术发展而损害人类的利益。
技术的发展应当与人类的价值观相一致,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技术具有创造性、普适性、双刃剑性质、持续演进和价值观导向等特点。
只有充分认识技术的性质,合理应用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技术的性质

①大门装有气象情况感知器,可以根据各项气象指标,控制室 内的温度和通风的情况。 ②厨房内有全自动烹调设备。盖茨的商业级厨房可为100多人
提供饮食服务。当然,也有一个可容纳24人的专用餐厅来享受
壁炉晚餐。 ③厕所安装了一套检查身体的电脑系统,如发现异常,电脑会 立即发出警报。 ④车道旁边的一棵140岁的老枫树受到特别“关照”,先进的传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 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 保护最重要的形式,是以 技术上的发明为基础,在 《专利法》的保护下,以
独占市场为主要特征,以
谋求发明创造获得最大经 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
和通行手段。
专利的类型: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 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使用方法。保护期限20年。 外观设计专利: 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富有美感且适于 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保护期限10年。 实用新型专利: 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造。保护期限10年。
无有
的事物,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
技术革新:对原有技术加以完善、改进和提高。
有优
技术发明
技术的革新
全 自 动 滚 筒 洗 衣 机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是一种新 1954年的单缸单洗洗衣机 型的超声洗衣机,不用添加任何 物质。其工作原理是由超声波 衣用 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 ,通 机泡 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振荡传播 到水中,使水流产生数以万计的 (沫 双 小气泡,瞬时高压使气泡产生一 去 缸 连串的小"爆炸",不断的冲击衣 除 物的表面 , 使衣物表面及衣物缝 洗 年污 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 怎么办 ”
技术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不同;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4、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5、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理解内化技术的目的性即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表现;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3、通过讨论分析身边的常用物品感受技术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4、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培养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2、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从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的意识。
下面我们通过对技术性质的分析,深入了解技术,以培养学习,利用技术的思维方式。
四、技术的基本特性。
从教科书可以知道,技术有五个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五个特性的?学生:反馈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的去理解一下这五个基本特性。
①目的性: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讲过,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成果。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具体的需求。
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学生讨论p11拓展:电动车怎样体现技术的目的性?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问:那么助听器的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出现,说明技术具有什么样的性质?②创新性教师: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新的技术总是在不断的取代旧的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说课教案

通用技术说课稿:《技术的性质》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有关“技术及其性质”中“技术的性质”的学习,力求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
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技术的价值”的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2)、能力目标:能对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能对技术对伦理的影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专利的申请方法和流程。
(3)、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
(4)、重点和难点: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3、教学手段: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1、组织教学:2、复习导入:技术的价值体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技术会有这样的价值。
这个与技术本身的性质有关!3、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技术的性质及其作用

制定法规和标准
规范技术发展,确保其 安全、合法和可持续性。
伦理道德考量
在技术应用中考虑伦理 道德因素,避免对人类 造成潜在危害。
技术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技术发展与人类福祉
持续的技术创新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解决许多全球性 问题。
技术与人类文化的融合
技术将进一步融入人类社会和文化,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
情感冷漠
技术使人们更关注虚拟世界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情 感交流。
社交焦虑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社 交焦虑。
技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数据泄露
技术应用过程中个人数据被泄露,隐私受到威胁。
监视与控制
技术被用于监视和控制个人行为,侵犯个人自由。
网络欺诈与网络犯罪
技术滥用导致网络欺诈和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总结词
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技术为科学提供实验基础。
详细描述
科学是理论知识的体系,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揭示其本质和规 律。技术则是应用科学知识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具体实践。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创 新动力,而技术则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两者相互促进,推动人类社会的
生物技术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
01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将为疾病治疗和生物育种提供新
的手段。
细胞疗法
02
细胞疗法的发展将为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
提供更多可能性。
生物信息学
03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将加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研究,
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提供支持。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的性质[正式]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的性质[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176e64fa9e31433239689329.png)
教学设计实例二《技术的性质》
3. 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案例:杂交水稻技术需要多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 种专家, 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 科学知识。1973年, 袁隆平和他 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 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 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 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 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 识的综合应用。这说明技术具有 很强的综合性。
教学设计实例二《技术的性质》
2. 技术的创新性
(3)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案例:洗衣机的发明和革新。
1858年,美国人史密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 洗衣机。该洗衣机的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 一根带桨状叶子的直轴。轴是通过摇动和它相连 的曲柄转动的。同年史密斯取得了这台洗衣机的 专利权。这台洗衣机使用时费力,且损伤衣服, 因而没有得到推广,但它却标志着用机器洗衣的 开端。
结论 :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的关系。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教学设计实例二《技术的性质》
3. 技术的综合性
(3)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 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当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在技术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品的外观、色 彩、造型等都是艺术设计的范畴。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 想像力。而技术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如电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方式,改 变了广告设计者的工作方式。
教学设计实例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综合性
材料学
物理
总结:任何技术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种知识领域 , 凝 结着各种知识的精华。
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两面性)
因特网 B超技术
农药
克隆技络 技 术
信息传播速度快, 网络犯罪 使人能方便的获取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资料,开阔视野。 垃圾邮件、不良信息, 方便人们之间的交 或入侵、干扰、攻击 他人信息系统,造成 流和沟通。 网络系统瘫痪,盗取 使人们的生活发生 别人银行密码等。 改变,如网上购物、 网上学习、网上洽 虚假信息 谈生意、网上娱乐、沉迷网络游戏,使人 网络会议等。 玩物丧志。
戴 上 飞 行 帽 后
敢敲 脏话 的话 , 电脑 就会 惩罚 你
为了节约能源, 校车司机都会换成独轮杂技演员
会 骼 像 魔 术 师 一 样 没 有 有 ,
未 来 的 医 生 检 查 你 , 的 骨
X
机器人反客为主
机器人控制器的复杂程度每一两年就提高一倍。 它们现在仅次于脊椎动物的复杂程度,但应该在50 年内赶上人类。我预测到2050年,将会出现与人类 智慧相当的机器人,它们将有抽象和概括能力。这 些智能机器会从人类身上学习,学到我们的技能, 分享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它们可被视作人类思想 的产物。这些机器人不仅会照顾我们的日常起居, 还将完成当前仍需人类介入的复杂工作,例如诊断 疾病和开处方。它们将成为我们的继承人,还将为 人类提供最有希望的长生不老的机会:把人类的思 想输入到高级机器人体内。
改造 自然
联 系
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②科学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科学的进步 ③技术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技术的影响
威客引人关注
可见,技术对个人生活、经 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 面都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 两面性(即:有利有弊、有正面 负面)
小结:一、技术的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人意见:对技术本身要予以支持,但是要建立相应 的“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5. 技术的专利性
(1)技术开发以后别忘了申请专利!
什么是专利呢?为什么要申请专利?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
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 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 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 权的范畴。
5. 技术的专利性
视频 华为三星专利大战
谈谈专利有什么作用? 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
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技术 的专利性能使人们保持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 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5. 技术的专利性
(3)专利的申请步骤。
课堂小结
1. 技术的目的性
观看视频计算机的发展史
技术革新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讨论
1、为什么要对计算 机进行创新与改革?
计算速度更快,更智能, 更人性化 2、计算机的创新和发 展经历的技术革新阶段 对你有何启示?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 而曲折的历程
畅想计算机还会有哪些创新?未来的计算机是怎样的?
3. 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二、技术的性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看视频
1. 技术的目的性
讨论: 请根据上段视频分析下面三个问题
(1) 助听器的发明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
(2)助听器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3) 助听器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
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指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案例1: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 人。公元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 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触发 了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 度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 造出了纸。
案例:杂交水稻技术需要多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 种专家, 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科 学知识。1973年, 袁隆平和他的 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三 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 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 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 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 识的综合应用。这说明技术具有 很强的综合性。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指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案例1: 用自行车和可调速自行车的比较说明。
2. 技术的创新性
(3)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案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爱尼阿克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
世界上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ENIAC 于1946年在美国诞 生。这台计算机重 约30吨,占地170平 方米,用了18000多 个电子管,而且价 格昂贵,它每秒钟 能进行5000次的加 减运算。
我国的造纸术先传到朝鲜、越南, 约610年传到日本, 后又传到阿拉伯。 12世纪中叶再传人欧洲400年后传到美 洲。纸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 的传播和交流。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使中国跻身闻名古国。
技术发明
案例2: 用莱特兄弟的飞机
1903年12月17日,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大西洋沿岸的吉迪赫克试飞成功。
4. 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
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如电
池的使用可以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
废旧电池会严重地污染环境。
4. 技术的两面性
马上行动:
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
农药
正 杀虫、除草,有助于农业生产 反 使许多农产品含有毒素,污染环境
炸药
正 在许多工程完成爆破任务,加快进度等 反 作为战争武器,导致许许多多人丧命
电
正 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 反 极其危险,操作不当就会有生命危险
网络
正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使人能方便的获取资料 反 网络犯罪,虚假信息,使人玩物丧志等
4. 技术的两面性
案例分析:
B超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展开讨论:
(使有听力障碍的人能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 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 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 技术的创新性
(1)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 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 结果。
技术创新
5. 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的 性质
2. 技术的创新性
4. 技术的两面性
3. 技术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