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陈情表全文翻译一句一译+句解

陈情表全文翻译一句一译+句解

《陈情表》字词+翻译整理臣密言(奏表开头的格式):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以:因为;险衅:艰难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险,艰难,坎坷;衅,灾祸;夙:早时,这里指年幼的时候;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指丧父)总写幼年悲惨,落笔酸楚,为全文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

翻译:臣李密陈言:臣子因为艰难祸患,早时就遭遇到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母亲改嫁,愈加凄惨】(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

行年:经历的年岁;夺:强行改变。

)翻译: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背弃我而死去。

年纪到了四岁,舅舅又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初见对祖母的感激之情】。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悯:怜悯;躬亲:亲身,亲身;至于:直到,到了。

成立:成人自立)翻译: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体弱,亲自抚养我。

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无叔伯,无兄弟,子晚生,孤苦惨状】(终:又;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祚:福分;息:子)翻译:(我)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风外对举,更见孤寂凄清,令人同情唏嘘】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

【八字简括,精炬、形象,凸显孤独无助的窘境】(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

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应门:照应门户;吊:安慰)翻译: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五尺高的小孩。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导语:《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供大家阅读。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陈情表》原文及其翻译详解

《陈情表》原文及其翻译详解

《陈情表》原文及其翻译详解《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所作,为了向汉献帝陈述自己的忠诚和政见,表达自己对抗乱世的决心。

本文档将提供《陈情表》的原文及其详细翻译和解释。

原文臣曹操臣丕等言:昔者秦并天下,不务遵修文德,而欲以其私欲,穷兵黩武,隳四维,倾五常,破坏天地之和,崇峻宇之观,是以四海倾覆,八荒扰攘,生灵涂炭,普天率土,莫不思皇英之隆,仰圣德之高。

伏惟陛下即位之初,遭家不造,圣德光赫,神武奋扬,扫除凶逆,恢复疆宇,德配天地,泽被生灵。

陛下之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

而愚臣丕等,诚不足以仰述陛下之隆,谨陈愚诚,愿陛下察之。

翻译详解臣曹操臣丕等言:我们曹操和丕等臣子们向皇帝进言。

昔者秦并天下,不务遵修文德,而欲以其私欲,穷兵黩武,隳四维,倾五常,破坏天地之和,崇峻宇之观,是以四海倾覆,八荒扰攘,生灵涂炭,普天率土,莫不思皇英之隆,仰圣德之高。

过去秦国统一天下,不致力于遵循修养文明和德行,反而想要凭借自己的私欲,滥用武力,破坏道德伦理,崇尚豪华壮丽的建筑,因此四海倾覆,八方混乱,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普天之下,没有人不想念皇帝的英明和崇高的圣德。

伏惟陛下即位之初,遭家不造,圣德光赫,神武奋扬,扫除凶逆,恢复疆宇,德配天地,泽被生灵。

陛下之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

我们敬仰陛下即位之初,遭遇家庭不幸,但圣德光辉照耀,神武之力奋发,扫除凶恶的逆贼,恢复疆域,德行与天地相配,恩泽覆盖生灵。

陛下的功绩,如同巍峨的泰山,浩瀚的江河。

而愚臣丕等,诚不足以仰述陛下之隆,谨陈愚诚,愿陛下察之。

而我们这些愚昧的臣子丕等,实在不足以表达陛下之伟大,谨此陈述我们的愚诚,希望陛下明察。

---以上是《陈情表》的原文及其翻译详解。

这份文献展现了曹操对当时乱世的深刻认识和对皇帝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抗乱世的决心和追求和平安定的愿望。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陈情表》通过对终养祖母的诉求,以孝道说服晋武帝,得以暂缓赴任。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陈情表》原文与翻译的全方位解析

《陈情表》原文与翻译的全方位解析

《陈情表》原文与翻译的全方位解析简介本文对《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进行全方位解析,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文本。

原文分析第一段臣,奉表言事,实无可陈辞。

生平浅薄,只应求补于至公。

但愿陛下察之。

第二段皇上明察,四海之内,莫非臣妾之言。

然则天下之事,常不与人欢愉者。

陈情表上表,是知非陛下之过,实为臣妾之罪也。

第三段愿陛下察之。

臣妾以杂剧之才,陈几时之际,抑天人之际,阴晴之际,上下之际,切不敢专断。

翻译分析第一段臣,奉表言事,实无可陈辞。

生平浅薄,只应求补于至公。

但愿陛下察之。

翻译:As a loyal subject, I present this memorial with no hesitation. I have limited abilities and only seek to serve the public interest. I hope Your Majesty will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第二段皇上明察,四海之内,莫非臣妾之言。

然则天下之事,常不与人欢愉者。

陈情表上表,是知非陛下之过,实为臣妾之罪也。

第三段愿陛下察之。

臣妾以杂剧之才,陈几时之际,抑天人之际,阴晴之际,上下之际,切不敢专断。

翻译:I urge Your Majesty to examine it carefully. I, your humble servant, lack the ability to make definite judgments on matters of timing, the will of heaven and peopl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and the opinions of people of all ranks.结论通过对《陈情表》原文和翻译的全方位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这篇表状文章表达了作者忠诚于国家的态度,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评价和谦逊态度。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的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该文章以孝道观念为中心贯穿全文,反复诉说自己终养祖母的请求,化被动为主动。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

《陈情表》李密【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①,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②。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③。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⑥,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注释】①险衅( xìn ):厄运。

②舅夺母志:舅父逼迫母亲放弃守寡的志愿而改嫁。

③息:儿子。

④期( jī):是“期服”的简称,指服丧一年。

期,周年。

功:丧服有大功、小功,为不同亲疏的死者穿不同丧服,服丧时间也分为九个月、八个月或三个月不等。

⑤僮:僮仆。

⑥婴:纠缠。

【译文】臣李密呈言:臣由于命运多舛,从小遭遇不幸。

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长到四岁,舅父又逼迫母亲改变守节心愿而改嫁。

祖母刘氏,怜悯臣孤苦弱小,就亲自抚养。

臣从小经常生病,到九岁还不能行走,始终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

家族内既没有叔伯,也缺少兄弟,门庭衰落,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面没有关系密切的亲戚,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憧仆,臣平时十分孤单,只有自己的影子做伴。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时常卧床不起;臣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没有离开过。

【原文】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①,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③,举臣秀才④。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⑤,寻蒙国恩,除臣洗马⑥。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⑦,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注释】①太守;郡的长官。

②孝廉:汉武帝时所设察举科目,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孝顺、廉洁的人才。

③刺史:州长官。

④秀才:优秀人才,当时选拔人才的一个科目。

⑤郎中:尚书曹司官员。

⑥除:授职拜官。

洗( xiǎn)马:太子属官。

⑦逋慢:逃避、怠慢。

【译文】到了当今圣明的朝代,臣身受清明政治的教化。

《陈情表》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译文及注释《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那么《陈情表》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4.《归去来兮辞(并序)》原译文对照翻译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译文】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够用来维持自己(生活)。

幼稚【幼稚:古今异义词,孩子】盈室,瓶无储粟,【译文】家中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存粮生【生:名作动,维持】生所资【资:凭借】,未见其术【术:本领,技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译文】维持生活要依靠一定的能力,可是我没有找到那种本领。

亲戚朋友大都劝我去做个职位较高的官,脱然【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译文】我也欣然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没有门路。

恰逢有接受任命出使外地的事,诸侯【指地方官吏】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以:连词,因为】余贫苦,【译文】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就加以推荐),遂见【见:被】用于小邑【被动句】。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译文】于是(我)被委任到小县城做官。

在那时战乱未停,我心里惧怕到远地做官。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以:用,拿】为酒。

【译文】彭泽县距离家有百里路程,获取俸禄的田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它酿酒,故便求之【之:代做官这件事】。

及少日,眷然【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译文】所以就接受了去那里做官的任命。

等到过了些日子,便留恋故园,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矫厉:造作勉强】所得。

【译文】为什么?我本性质朴,这不是造作勉强能够改变的。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饥饿受冻虽然迫切,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尝从人事【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怅然:惆怅感慨】慷慨,【译文】曾经做过官,都是为糊口饱腹而役使自己。

在这时惆怅感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译文】深深有愧平生的志愿。

还是希望等到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后】,情在骏奔,【译文】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译文】自己主动弃官离职。

从农历秋天八月到冬天,做官共八十多天。

因辞官这件事顺了心意,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写了这篇文章叫《归去来兮》。

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自以心为【为:被。

】形役【被动句】,奚【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译文】既然自己让内心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伤悲呢?悟已往之【之:助词,取独】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

实迷途其【其:表揣测,大概】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了现在归田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做官的行为是错的。

舟遥遥以【以:连词,而,表修饰】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译文】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着前行,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介后,应为“以前路问征夫”】,恨【恨:遗憾】晨光之熹微。

【译文】拿前面的路途询问行人,遗憾的是早晨的光芒隐隐约约。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译文】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一边满怀欣喜一边奔跑。

家仆欢快地迎接,孩子在门前迎候。

三径就【就:接近】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译文】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幸存。

带着孩子进了屋,美酒盛满了酒杯。

引【端起】壶觞以自酌,眄【看】庭柯以怡【怡:使动用法,使…愉快】颜。

【译文】我端起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院中的树木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倚南窗以寄傲,审【明白,知道】容膝【容膝:代指狭小的居室】之易安。

【译文】倚靠着南窗来寄托我傲岸的情怀,明白了这狭小的屋子反而让我容易心安。

园日【园、日:均为名作状,在园中,每天】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译文】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小园的门虽然设置但经常关闭着。

策【名作动,拄着】扶老以流憩【流憩:意为走走停停】,时矫首而遐观。

【译文】拄着拐杖漫无目的地走走歇歇,不时抬头向远处看看。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云气自然而然地露出山头,鸟儿飞累了就知道回巢。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盘桓:徘徊,来回走动】。

【译文】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译文】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俗世跟我的志趣相违背,复驾言【言:助词,不译】兮焉求【宾前,应为“求焉”;焉:何,什么】?【译文】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官职)?悦【悦:与下句“乐”,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乐】亲戚之情话,乐琴书【琴、书:名作动,弹琴读书】以消忧。

【译文】对和亲友谈心这件事感到愉快,把弹琴读书当作乐事,(让它们)来消除我的忧愁。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介后,应为“农人以春及告余,将于西畴有事”】【译文】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或命巾车,或棹【棹:名作动,用桨划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文】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走过那曲折不平的山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译文】树木茂盛生长,泉水潺潺流动。

善【善:羡慕】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行:将要,既将】休。

【译文】(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已【已:停止】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曷:为什么】不委心任去留?【译文】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前,应为“之何”】?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期望的东西,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译文】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去欣赏,有时拄着拐杖锄草培苗。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译文】登上东边的山坡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溪流吟诗作赋。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宾前,应为“疑奚”】!【译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

乐安天命还疑惑什么呢?7.《陈情表》原译文对照翻译臣密言:臣以【以:因为】险衅,夙遭闵【闵:通“悯”】凶。

【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见:用于动词,意别人对自己怎样】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行:古今异义词,不能行走】,【译文】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体弱,亲自抚养我。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零丁【零丁:通“伶仃”】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今异义词,成人自立】。

【译文】孤独无依,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鲜:少,此处意为“无”】兄弟,门衰祚薄【薄:浅】,晚有儿息。

【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与下句“内”均为名作状,在外,在内】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译文】在外面没有勉强算是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茕茕【孤单的样子】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

【译文】孤孤单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夙婴【婴:缠绕】疾病【被动句】,常在床蓐【蓐:通“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而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而离开她。

逮【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沐浴:古今异义词,蒙受】清化。

【译文】到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文】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推举我做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荐我为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文】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没人承担,辞谢没有接受任命。

诏书特下,拜【拜:与下句“除”均为授予官职】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朝廷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做郎中,不久承蒙国家恩顾,任命我做太子的侍从。

猥以【以:介词,凭借】微贱,当【当:任,充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古今异义词,报答】。

【译文】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能报答朝廷的。

臣具以【以:介词,用,拿】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我用上表的方式详细地让朝廷知道这件事,推辞不去担任职务。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译文】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上意怠慢不敬。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后】。

【译文】郡县长官逼迫并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长官来到家门,(催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今异义词,奔走效劳】,则刘病日笃,【译文】我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天加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告诉:古今异义词,申诉】不许【被动句】。

臣之【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我进退两难,确实是非常苦闷。

伏惟圣朝以【介词,用】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年老德高的旧臣】,犹蒙矜育,【译文】我想晋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受到怜悯抚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仕:指做官】(于)伪朝,【译文】更何况我孤单凄苦的程度特别严重。

况且我年轻时曾在蜀汉做官,历职【职:任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矜:自夸,顾惜】名节。

【译文】历任郎中和尚书郎的官职,本来就是谋求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至微至陋,过蒙拔擢,【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亡了国的低贱的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拔,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译文】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但以【以:连词,因为】刘日薄【薄:迫近】西山,【译文】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像太阳落山一样即将终了,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文】我如果没有祖母,没有办法走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没法度过她的余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区区:古今异义词,拳拳,真挚情意】不能废远【远:形作动,远离】。

【译文】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因为这种真挚的私情也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他。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后】,报养刘之日短也。

【译文】我现在四十四岁,祖母现在九十六岁,因此我向陛下尽忠效命的日子长,回报赡养祖母刘氏的日子短。

乌鸟【乌鸟:名作状,像乌鸦反哺一样】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给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