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金属制品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铁塔检验规程

铁塔检验规程

河南天禹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文件铁塔检验规程编制:审核:批准:时间:铁塔检验规程一、目的:为规范本公司铁塔质量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通讯铁塔制造各工序、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三、引用标准:1.《钢结构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05——20012.《钢结构焊逢外形尺寸》(JB/T 7949-1999)3. 《广播电视钢塔桅制造技术条件》GY65——894.《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锌技术要求》GB/T13912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四、检验工具、设备:直角尺、卷尺、游标卡尺、角度尺、焊逢检验尺、锌层测厚仪、自动碳硫分析仪、自动锰磷硅分析仪、万能试验机、超声波探伤仪、锤击试验、等。

五、职责:质检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文件、图纸对已加工产品进行检验并要作出准确的判定。

材料热浸镀锌由镀锌专职检验员负责检验。

无损探伤由探伤专职检验员负责检验。

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须进行自检、互检。

六、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1. 放样、下料和切割放样和样板允许偏差见下表允许偏差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对角线差宽度、长度±孔距±加工样板的角度±20’下料允许偏差剪切下料之零件边缘不得有裂纹及超过1mm的缺棱钢板厚度(mm)边缘斜度允许偏差值≤2022~34≥36钢管下料端面斜度允许偏差见下表钢管外径(mm)斜度允许偏差值(mm)≤95102~168180~377≥402板材下料长度或宽度L允许偏差见下表下料长度或宽度(mm)允许偏差值(mm)<600±600~1500±>1500±圆钢、钢管及各类型钢,下料长度允许偏差值见下表下料长度或宽度(mm)允许偏差值(mm)<1000±1000~5000±>5000±切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mm)角钢及钢板边缘斜度t/8(t为角钢或钢板的厚度)角钢两面剪切斜度角钢顶端及边缘剪切拉角七、检验内容:1、角钢切断职责:操作工在下料前首先检验所下材料的规格、材质与下料单是否符合,有无表面缺陷,确认后才能进行使用,并对首件进行检验,专职检验员应对主材、接头和腹材批量超过16件的进行首检,并做好检验记录。

金属加工件出厂检验规范

金属加工件出厂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金属制品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金属制品的成品出厂检验。

2 检验项目和要求
a) 外观要求
金属加工件表面应光滑, 色泽均匀一致;无皱纹、气泡、脱落、划伤和凹凸不平等缺陷;
b) 尺寸偏差
金属制品的外形尺寸和装配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图纸及工艺文件规定;
c) 包装要求
包装应整齐、牢固, 无擦伤、破损和污渍等缺陷。

3 检验方法
用目测和常规量具检验。

3.1 检验规则
3.1.1 以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

3.1.2 抽样
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1规定。

表1
3.1.3 抽样检验如发现不合格, 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重新抽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 如仍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4 检验记录
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入“金属制品出厂检验报告”中。

中国药典检验操作规程

中国药典检验操作规程

•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 能过挤。
• (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 (2)检查压力表蒸气排尽时是否停留在零位,关好门和盖,通蒸气或加热后,观察 是否漏气,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管道有无堵塞。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或试剂等,应检查是否符合达到灭菌后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者应废弃。
1第一天:准备用具、培养基、稀释剂,灭菌
需氧菌总数
103cfu(≤2000) 102cfu(≤200)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5×100cfu(≤1000) 100 cfu(≤200)
(3)物品取出,
控制菌 • 随即胰检酪大查豆包胨装液体的培完养整基性,若有破坏或棉塞脱掉、包装有明显的水浸者,不可作为无菌物
若木糖赖氨酸品脱使氧胆用酸。盐培琼脂养培基养或基平试板剂上等有疑,应似检菌落查生是长否,且符三合糖达铁琼到脂灭培菌养基后的的斜色面为泽红或色状、底态层,未为黄达色到,者或斜应面废黄弃色、底层黄
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大肠埃希菌
不得检出
色或黑色,应。进取一步出进的行物适宜品的掉鉴落定试在验地,或确证误是放否不为沙洁门处菌,。或沾有水液,均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 取(大出2肠)预 埃大培希型养氏高后菌使属压的蒸用 合控气胰制。 格锅酪菌取 物:大供放出 品豆试置胨液的,灭应液,合菌标体置物格培于有品养工灭分灭基作菌别菌台包物上日扎;品期好,,及应直有存接效放放入期于消限贮毒。藏筒内室,或物防品之尘间柜不内能过,严挤。禁与未灭菌物品混放。凡

GB与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对比

GB与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对比

GB与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对比1.1 拉伸试样的制作对于拉伸试样的尺寸以及试样的取样位置,国标与ASTM E8/E8M还是存在较多差别的。

GB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试件制作通常根据产品的特点,将平行长度段试件按截面形状分为矩形、圆形和异形(例如:多边形及管形)三类。

表1 GB228拉伸试样取样标准厚度为0.1mm~3 mm的薄板和薄带的拉伸试样采用全截面矩形试样,可采用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比例试样又可分为短比例试样(k=5.65)和长比例试样(K=11.3),二者都可使用的条件下应优先使用短比例试样。

对于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的金属制品,试样宽度可以相同于产品宽度。

对于宽度大于20mm的金属制品,其拉伸试样的宽度应机加工宽度为10mm、12.5mm、15mm、20mm(非比例试样为12.5mm、20mm)等6种不同的尺寸规格。

厚度大于或等于3mm的板材和扁材及直径和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线材、棒材和型材的拉伸试样可采用矩形和圆形截面,可采用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比例试样又可分为短比例试样(k=5.65)和长比例试样(K=11.3),二者都可使用的条件下应,优先使用短比例试样(见GB/T 228附录B)。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拉伸试样采用全截面试样,当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而试验设备能力不足时,可进行机加工减薄成比例试样,矩形截面试样推荐宽厚比不超过8:1;圆形截面试样其平行长度的直径不应小于3 mm。

直径和厚度小于4mm的线材、棒材和型材的拉伸试样采用不经机加工全截面矩形非比例试样。

ASTM E8/E8M和A370标准中均要求尽可能的采用全厚度或全截面试样,规定了3种矩形截面试样和5种圆形截面试样供选择使用。

矩形截面试样均为板材拉伸试样,适用于薄板、带材、扁线材和板材。

其与GB/228中的矩形试样相比zui大的特点是尺寸规格较少,只有3种且是定标距试样,无比例和非比例试样之说。

其宽度为40 mm的试样适应于厚度≥5 mm的板材,宽度为12.5 mm的试样适应于厚度≤19 mm的板材,宽带为6 mm的试样适应于厚度≤6 mm的板材。

镀覆零件检验规范(doc 21页)

镀覆零件检验规范(doc 21页)

镀覆零件检验规范(doc 21页)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Q/ZX 12.203.6 - 2008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2008-06-18 发布 2008-07-01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12.203.6 – 2008目次前言 (Ⅲ)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镀覆检验 (4)3.1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 (4)3.1.1环境43.1.2设备和仪器仪表43.1.3材料53.1.4水质、镀液53.1.5鉴定状态的保持53.2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5)3.2.1清除油渍53.2.2清除杂质63.5抗腐蚀性的要求(非紧固件要求) (9)3.5.1传统盐雾腐蚀试验要求93.5.2试验后试样基本要求113.5.3循环腐蚀试验要求143.6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 (15)3.6.1质量要求153.6.2测试方法153.7镀层厚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16)3.7.1镀层厚度要求163.7.2测试方法163.8孔隙率检验 (17)3.8.1测试方法173.8.2质量要求183.9镀层的硬度检测 (19)3.9.1检测工具193.9.2硬度的确定203.9.3压痕深度与对角线之间的近似关系203.10镀层的耐磨试验 (21)3.11镀层的氢脆检验 (22)3.11.1验收规则 (22)3.11.2验收方法 (22)3.12镀锌件的质量要求 (22)3.12.1防护性分级 (22)3.12.2镀层 (23)3.12.3不允许缺陷 (23)3.12.4允许缺陷 (23)3.12.5局部镀锌零件允许缺陷 (24)3.13镀铜镀镍件的质量要求 (24)3.13.1颜色 (24)3.13.2镀层 (24)3.13.3允许的缺陷 (24)3.13.4不允许缺陷 (25)3.14镀黑镍的质量要求 (25)3.14.1颜色 (25)3.14.2厚度 (25)3.14.3镀层 (25)3.14.4允许缺陷 (25)3.14.5不允许缺陷 (26)3.15镀硬铬件的质量要求 (26)3.15.1颜色 (26)3.15.2镀层 (26)3.15.3不允许缺陷 (26)3.15.4允许缺陷 (26)3.16装饰铬镀层质量要求 (27)3.16.1外观 (27)3.16.2厚度 (28)3.16.3孔隙率 (28)3.16.4耐腐蚀性 (28)3.17镀覆件的验收 (28)3.17.1镀覆零件性能检验项目 (28)3.17.2表面质量验收 (29)3.17.3防护性能验收 (29)3.17.4试样件要求 (29)3.17.5采用固定样本检验方法 (30)Q/ZX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铸件加工及检验标准

铸件加工及检验标准

0.5
2处 10 1.0 1.2
许,非装饰面 1~2 级,内表面 3 级。
5
不允许
同上
6
角残缺
0.3 铸件边长>100mm 时 0.5
残 缺长度不超
过边长度的 5%
装饰面不允 许,非装饰面 1 级,内表面 2 级。 同上 装饰面不允
7 8
顶杆痕迹 网状毛刺 和
凹入铸件深度不超过
最大
凹入量 凹下
5
凸起高度 凸起或
****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检验技术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检验规范-铸件加工及检验
Q/MB 03.04.003 - 2008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铸件加工及检验规范进行规定, 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 加强对金属 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技术 (深圳) 有限公司对有色金属压铸件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及成品 检验的要求。 对于对电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射频腔体类铸件, 具体按图纸及其相关标准规定加 工与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技术 (深圳) 有限公司委外加工的除有特殊电性能要求的腔体外的各 种有色金属压铸件。 3 相关标准 下面所引用的标准,以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 228 GB 2828 GB 6414 GB/T 6987.1~ 6987.16 GB/T 13818 GB/T 13821 GB/T 13822 GB/T 15056 GB/T 15114 GB/T 15115 GB/T 15116 GB/T 15117 GB/T 60601.1 JB/T 7528 JB/T 7946.3 HB 5343 4 铸件加工及检验 铸造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铸造方法、特点和适用场合,所参照的工 艺规程就有所不同。 目前我公司产品常用到的铸件主要是铝合金压铸件、 锌合金压铸件, 铜 合金压铸件。在生产过程中要遵照相关的国标或行标进行。 金属拉伸实验方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压铸锌合金 锌合金压铸件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铝合金压铸件 压铸铝合金 压铸铜合金 铜合金压铸件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铸件质量评定方法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合金针孔 铸造工艺质量控制

金属制品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

金属制品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

金属制品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一、引言金属制品质量的检验是为了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金属制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操作指南,帮助相关人员正确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二、质量检验流程1.检验准备阶段在进行金属制品质量检验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1)熟悉产品要求:了解产品的设计要求、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产品的检验要求。

(2)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标准,准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

(3)确认检验样品: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检验执行阶段(1)外观检验:首先进行外观检验,检查产品表面的缺陷、瑕疵、变形等情况,确保产品外观完好。

(2)尺寸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3)力学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4)化学成分分析:针对某些金属制品,需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以确保材料的组成符合要求。

(5)其他特殊检验:根据产品和质量要求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如耐蚀性、耐磨性等。

3.检验记录和评估阶段检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并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判断产品的合格性。

三、操作指南1.熟练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质量检验人员需要熟练使用各种检验设备和工具,在进行检验前,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使用。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检验在执行检验过程中,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检验步骤或方法。

同时,要注意操作的严谨性和标准化,确保操作结果准确可靠。

3.保持检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质量检验应在整洁、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干扰和安全隐患。

同时,保持检验环境与产品要求相符,如温度、湿度等。

4.完善检验记录和报告在进行质量检验时,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并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

二级标准金属罐检定规程

二级标准金属罐检定规程

二级标准金属罐检定规程
1. 检定范围,二级标准金属罐检定规程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
包括金属罐的材质、尺寸、设计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2. 检定标准,规定了金属罐的检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等,以确保金属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检定方法,规定了金属罐的检定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密封性能测试、承载能力测试等内容,以确保金属罐的
各项性能符合要求。

4. 检定依据,明确了金属罐检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以及检定机构的资质要求和责任分工。

5. 检定程序,规定了金属罐检定的具体程序和流程,包括申请、受理、检测、评定、报告发布等环节,以确保检定工作的严谨性和
可追溯性。

6. 检定结果,规定了金属罐检定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标准和结
果处理程序,以及相关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7. 检定记录,规定了金属罐检定过程中的记录保存要求,包括检定记录、检测数据、评定报告等内容的保存和管理。

总之,二级标准金属罐检定规程是对金属罐检定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其制定旨在确保金属罐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保证金属件的质量,符合产品使用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金属件的检验。

3.抽样方案
单次抽样,正常水平S=Ⅱ
(AQL Maj=0.65 Min=1.0)
4.定义:
外观检查环境亮度要求60W日光灯下,检测者与被测产品视距为400mm左右;
6. 检验内容
6.1 金属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

6.2 焊缝数量、长度、煅焊、焊缝表面质量。

6.3 表面喷塑质量、色泽。

6.4 表面油漆质量、色泽。

6.5 表面镀锌质量。

6.6 表面发黑质量。

6.7 弹簧尺寸、形状。

6.8 精密铸造零件尺寸及表面质量。

7、检验方法
7.1 用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7.2 用观察法进行表面形状、色泽、平滑检验。

7.3 用对比法按封样进行检验。

7.4 冲压件按4%抽检,加工件按5%抽检。

9.1 麻点: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9.2 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
块状的白色痕迹;
9.3起泡: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9.4脱皮:电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的现象;
9.5水渍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操作不当,在镀层表面留下的印痕;
9.6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9.7磨花(黑):产品因磨擦或碰撞而导致表面形成的花斑或变色;
9.8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9.9黑点(印):电镀时异物沉积在镀层表面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产品表面而形成的黑色不良;
9.10色泽不均:因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色泽差异;
9.11露底料:部份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9.12指纹印:表面经过人手触摸而产生的印痕;
9.13刮花(划伤):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线状痕迹;
9.14变色:由于氧化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9.15表面粗糙:电镀结晶颗粒粗大而导致表面明显粗糙感;
9.16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9.17 撞伤(花):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产品互相碰撞而引起产品表面之伤痕或花点;
10、塑胶不良:
10.1 缩水:因塑胶在冷却时,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的明显凹陷;
10.2 流纹:塑胶在流动过程中汇合或空气排除不及时而形成之线状痕迹;
10.3 披锋:塑胶模具所溢出多余胶料之痕迹;
10.4 光泽不一:塑胶表面在同等光亮度下出现之明显不同之反光度;
10.5 油污:模具内油污未清洁干净而残留在产品表面;
10.6 异色(黑点、黄点等):由于杂质混入塑胶中而形成之异色;
10.7 少料:由于塑胶走料不到位而形成之缺料不良;
10.8 顶白:在顶针处由于应力过大而形成之明显白色;
10.9 水口:注塑进料处之浇口;
10.10 拉伤、脱模不良:塑胶产品在脱模过程中与模具磨擦而形成之拉伤痕迹;
10.11 变形:因受塑胶内应力及外应力影响而形成之不规则形状;
10.12 色差:因注塑工艺或原材料问题而形成与正常样办明显之色泽差异;
10.13 碰伤:与硬物相碰所形成之凹痕或凸起。

11、冲压不良:
11.1 废料印/凹痕:因模具冲压时废料未及时落下而压于产品中或生产/运输中由于碰撞或被异物挤压而产生之凹陷;
11.2 刮花:被利器刮过之线状痕迹;
11.3 模印:模具镶件接合处或冲压工艺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11.4 变形:产品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11.5 生锈/氧化:产品表面或切割面因受到化学反应或潮湿影响而形成之锈迹或氧化点;
11.6 披锋:上下模剪切处所形成之毛边;
11.7 残丝:攻牙纹时或冲压时受压而被挤出碎屑(丝)
12、喷油(喷漆)不良:
12.1色泽不均:产品的颜色及色泽与样板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12.2黄印:因加工或清洗不良而造成表面有黄色的印痕;
12.3黑点:油漆内的异物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黑色不良;
12.4发黑:因脱漆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材料表面腐蚀;
12.5尘点:产品表面或油料内有杂物而导致喷油后产品表面形成之凸点;
12.6溢漆:油漆超出规定之喷涂范围;
12.7露底料:部份位置没有油漆层覆盖而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12.8剥离:漆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之现象;
13、丝印不良:
13.1色泽不均:产品丝印后,丝印面整个颜色深浅不一,有明显的差别;
13.2沙孔:丝印不饱满,有针孔;
13.3移位(不正):与菲林对比,丝印位置移位;
13.4甩位:丝印后轮廓边缘有油渍甩出现象;
13.5残缺:丝印不完整(与菲林、样板对比);
13.6变形:丝印字迹或图案形状不规则。

13.7丝印线路断:丝印线路与异物磨擦或网板有杂质致线路断开。

14、原材料及其它电子配件类:
14.1压痕(凹痕):材料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或被异物挤压而产生凹陷或印痕;
14.2刮花(痕):材料表面被尖锐硬物刮过后,表面呈现线状痕迹;
14.3生锈(氧化):材料表面或切割面因受到化学反应或潮湿而造成的锈迹粉状物;14.4黑点:材料表面有黑色斑点;
14.5披锋:材料在切割处之毛边;
14.6料纹:材料在轧制过程中形成之有规律花纹;
14.7起层:两种材料本应结合在一起而因附着力不够分开的现象;
15.随附文件查收
标志、标签、产品说明
15.1核对包装箱上的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数量、产品规格、生产厂商、厂址、包装运输和储存的注意事项;
15.2 检查标签,内容应有产品名称、批号和生产日期;
15.3检查随货产品检验合格书
16.不合格处置
抽检比例2%;合格率为97%。

依据判定标准,发生不合格时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17.记录
《进货检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