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资料
三个毒源地金三角银三角和什么

三个毒源地金三角银三角和什么
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和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是传统上公认的世界三大毒源地,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毒源地,即黎巴嫩的贝卡谷地。
这几个地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四大毒源地。
此外,正在非洲崛起的“黑三角”也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
“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因地域形状近似新月,又因盛产利润极高的毒品鸦片,故被称为“金新月”。
“金新月”地区包括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伊朗的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的雷吉斯坦和努里斯坦等地区。
“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地区。
这一地带总面积在20万平方公里以上,由于合适的海拔、气温和湿度,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一直以来就是种植古柯的理想产地。
这一地区由于盛产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而闻名于世,从70年代起,这里被人们称之为“银三角”,又称为白三角。
金三角是指哪三个国家

金三角是指哪三个国家。
金三角地区之所以叫金三角,是因为它位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的交界处。
是三个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
“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北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山脚的人酷热难当,但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
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有关资料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有关资料1986年,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山西省原运城地区(2000年撤地设市)、陕西省原渭南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成立了"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辖4市47个县,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万,既是我国中部、西部结合带,又是华北、西北、中原地区的结合部,其地理位置临近,主体功能相近,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集散和通道能力,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
这里的能源、矿产、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资源丰富,煤炭及煤化工,铝、金属镁、钼及其深加工产业和黄金的产能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旱作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小麦和棉花生产基地,苹果产量和果汁生产能力在全国占有很大份额;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区域内关帝庙、华山、壶口瀑布、函谷关古战场等旅游名胜,形成的“中华根、黄河魂”旅游主体形象已经蜚声中外。
经过25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提升了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初步整合了能源资源的利用,规模优势逐步显现。
20多年来,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制定了各类《规划》、各种实施《办法》和《意见》20余个,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形成了本区域特色鲜明的经济功能区。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三省代表团就曾联合呼吁,建立黄河金三角4市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
2010年初,国务院将黄河金三角地区发展纳入中部崛起规划,明确表示“支持中部地区与西部毗邻地区开展合作,鼓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突破行政界限,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合作规划》是山西、陕西、河南3省,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4市合作的纲领性文件。
其突出特点是合作发展,主要内容是今后5年内3省4市加强区域合作的方式方法,旨在打破省际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市级政府合作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区域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金三角

四、旅游景点
金 三 角 欢 迎 游 客 的 标 语
(一)美塞镇
又被称为“睡美人”,是泰国最北的一个小镇。美塞镇只有 一条由南向北的主要大街,这条街实际上就是清迈至清莱再到美 塞快速干道的末段,止于泰缅边境的石桥。街的两旁是鳞次栉比 的商店,其中不少是华人所开,售卖泰缅两地的日用品、工艺品 和土特产。
因缅甸盛产玉石,故美塞有大量售卖玉石的商店和摊位,同 时,美塞也是泰北的一个玉石交易中心。另外,美塞因其位居泰 北边境的交通要点,故又是游客前往金三角、清盛等地的必经之 地。
(二)大其力镇
缅甸大其力镇与美塞镇隔河相望,由一座石桥 连接两地,两地居民可自由来往一定范围内从事边 境贸易或观光旅游。外国游客如要进入缅甸大其力 镇购物观光,需在泰国边境的检查站,提交有效护 照、护照复印件、3张照片、若干美元办理‘过境 一日游’手续或通过当地旅行社办理。
二、毒品贸易
金三角盛产罂粟,并通过当地军阀、 毒枭等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而闻 名世界。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 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 三大毒品源。
(一)种植历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 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 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 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 “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 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 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 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金三角的老地标
金三角牌坊
金三角的新地标
泰国的国王和王后像,大佛和牌坊是泰国国民献给国王和王 后的礼物。都建在泰国的境内。
河对岸的老挝
世界四大毒品产地

世界四大毒品产地
一、金三角所谓“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这里群山起伏,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且地处偏僻,各国政府鞭长莫及,一直是种毒、贩毒之地。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社会的干预,“金三角”罂粟的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当地农民正陆续弃毒从农。
但是,“金三角”缅北地区仍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境外毒源地,中国查获的海洛因绝大多数来自该地区,其生产的冰毒也不断进入中国境内。
二、银三角所谓“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
这一地带总面积在20万平方公里以上,由于盛产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而闻名,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起,被人们称之为“银三角”。
三、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带,该地区有跨越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因其形状近似新月且又盛产鸦片,故被称为“金新月”。
“金新月”虽然是国际海洛因市场的“后来者”,但它一鸣惊人,由于它所生产的海洛因纯度高达80%以上,因此很快畅销西方毒品市场。
四、贝卡谷地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沃野千里。
然而,随着国内动荡局势的加剧,五颜六色的罂粟花开始在这片千里沃野上盛开。
如今的黎巴嫩,早已由一个山地小国,跃升为毒品大国。
毒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贝卡谷地成批地出现,毒品一经出厂就被毒贩们源源不断地沿着崇山峻岭中的秘密小道偷运出境,通过地中海运往岛国塞浦路斯南部后,再转运到欧美。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的边境三角区域。
因当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被国际上特定划分为“金三角”地区。
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具体详情可以通过观看电影作品,例如《金三角龙虎斗》1975年、《金三角大营救》2018年、《激战金三角》等理解。
但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和国际组织对打击毒品的重视,对泰、缅、挝三国施加压力,开展多次毒品清查行动,重重地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
世界上有三个最主要的毒源地及金三角银三角和

世界上有三个最主要的毒源地及金三角银三角和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是传统上公认的世界三大毒源地,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毒源地,即黎巴嫩的贝卡谷地。
这几个地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四大毒源地。
此外,正在非洲崛起的“黑三角”也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金三角”(Golden Triangle),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
“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金三角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是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进行收购。
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 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
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 SEAHEROIN)现在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世界上最主要的毒源地金三角银三角和什么

世界上最主要的毒源地金三角银三角和什么世界上三大毒源地指的是:金三角、金新月和银三角。
世界的毒品种植和生产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金三角”和“金新月”主要生产鸦片和罂粟,地处东南亚和西南亚。
“银三角”主产可卡因,地处南美地区。
1、金三角主要生产鸦片和罂粟,地处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地带,面积覆盖这三个国家的大小村镇3000多个。
2、金新月主要生产鸦片和罂粟,地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
界地带,该地区主要种植大麻和罂粟,产量很高,同时这里出产的海洛因纯度极高,几乎达到80%以上。
3、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
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
主要盛产可卡因、大麻等毒品,秘鲁是世界最大的可卡因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三角”形成的气候因素
金三角”位处缅甸、泰国、老挝3国之间,它包括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的一部分,泰国北部清莱府、帕耀府和清迈、难府、南邦、夜丰颂等府的一部分,以及老挝的南塔省、波乔省、乌多姆赛省、沙耶武里省、琅勃拉邦省和万象省的一部分。
“金三角”的面积大约为15~20万平方公里,大小村镇3000余个,人口200万左右。
“金三角”是一个广阔的低山丘陵地带,处于亚洲大陆的陆地气候带与印度洋群岛的海
洋气候带结合部,气候温和适中,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茂盛,有湄公河、萨尔温江等著名江河贯流其间。
众多的河谷地带是大陆通向海洋的走廊,也是古代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因而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形成了一个民族跨四五个国家而居的特有格局。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了大自然的另眼相待,多数地区的生活是比较富庶自足的;但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金三角真相(一)引言
这里所说的“金三角”是指与中亚的“金新月”、南美国的“银三角”齐名的全球三大毒源地之一,它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了大自然的另眼相待,多数地区的生活是比较富庶自足的;但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地理原因,它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四个国家,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道,加上山脉之间众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
4由于以上特殊的地理原因,金三角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相关国家中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对金三角地期进行深入或有效控制。
但农作物生产的良好气候条件,加上地形、地貌和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这个区域众多民族的生存繁衍,还有各式各样的割据势力、区域力量或民族武装创造了极好的生存和回旋之地;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落后狭小的死角却源源不断地散发着腐蚀文明社会的能量,顽强地向世界宣布着它的存在。
复杂的地理、纷繁的民族、畸形的力量,为在这里上演的种种神秘的故事搭造了一个极佳的舞台。
严格地说,“金三角”有多大,包括那些区域,呈现为什么形状,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有的是从不同的势力控制的范围来划分,有的是从罂粟种植的地区来划分,还有的则将毒品生产、加工、屯集和贩运区域都包
括进去。
所以随着地方势力控制区域的变化,随着罂粟种植区域的变化,或随着对贩毒态势分析观点的变化,“金三角”的范围是不断变动的。
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称:金三角面积为15.5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缅甸的腊戌、泰国的夜丰颂和老挝的琅勃拉邦的高原地区,此后有人称“金三角”是一个约19.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万的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的文章已经说金三角时已经将其地域扩大到了缅甸的克钦邦、钦邦、曼德勒、以及泰国和老挝的北部地区一个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材料又提出金三角是一个包括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的高原、泰国的夜丰颂府、清莱府和清迈府以及老挝的南塔、丰沙里、朗勃拉邦等地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介绍:"金三角"位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作为世界毒源地意义上的"金三角",其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帮、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大部分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生长, 是世界著名的鸦片产地。
由于山路崎岖,交通闭塞,马驮人掮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
掸、佤、佬、苗、瑶、克钦、僳僳、拉钴、阿卡(哈尼)、汉等民族在此定居,总人口逾百万。
如果翻开地图查看,你会发现这个区域的确很难用一个三角形来标绘。
金三角真相(二)--第一节台风眼般的金三角地理核心
过关于金三角的位置没有争议的是,其核心位是湄公河与湄赛河交汇的地点。
站在湄公河与湄赛河两交汇处,你可以看到黄色的湄公河气势澎湃,挟裹着泥沙由北向南滚滚而来,清秀的湄赛河纤弱文静,从西北款款走来并轻轻的偎入湄公河的怀抱,二者旋即融为一体、相拥着无怨无悔地向远方流去,他俩的身后却将脚下的土地一分为三,形成了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的楚河汉界,并由此谱写了一篇篇春秋故事,留下了一段段恩怨情仇。
紧靠湄公河与湄赛河交汇地的首先是泰国的清盛,它位于湄公河的西岸,有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时髦的男女、柏油的路面、往来的汽车,码头上堆积如山
的货物,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有名的“金三角”牌坊就树立在这个小城的岸边,每天有很多的游客慕名到此留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曾经到了金三角。
夹在两河中间的三角地带属于缅甸,建有一个金碧辉煌、大名鼎鼎的帕拉拜大酒店。
10年前泰国人出资租用此地30年。
四周的高墙和警卫将普通的缅甸生活隔绝在外,西装革履的先生和袒胸露背的女士多从专用码头步入酒店,娱乐后可坐在宽大的窗边品着咖啡聊天,窗外不时有船只从湄公河上静静驶过。
两河交汇处湄公河的东岸是老挝的波乔省墩棚县,这里虽然与对岸的繁华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也别有情调。
整洁的茅草屋内传出老挝饭菜的清香,婴儿在树阴下的摇篮中酣睡,木轮的牛车休置在院中,拖拉机在大片的田地中轰响,恬静的生活让人们不屑与对岸一争高下。
清盛、大酒店和墩棚三地构成了金三角地理核心的基本概貌,但这地理核心与由地理、历史、政治等综合因素构成的“金三角”仍有很大的距离。
仅到达这里的人并没有到达真正的“金三角”!神秘的金三角就是如此奇怪,虽说这里地处金三角的核心,但就如同太平洋的台风一样,站在台风眼中的人一点也感受不到台风正直的威力和景象,要探究金三角我们不得不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地区,这是金三角又一个神秘的现象-只有走出金三角才能走入“金三角”。
金三角真相(三)第二节泰缅关系的睛雨表-湄赛河
首先我们朔美赛河(又称洛克河?)北上,约走?公里就可以看到两岸一片繁华的城镇,河的南岸是泰国的湄赛城,北岸是缅甸的大其力,河上有一座“泰缅友谊桥”连接着两个市镇,也连接着两个邻邦。
历史以来,这条数十公尺的小河目睹了两岸城镇的发展,也目睹了两岸所发生血雨腥风。
远的不说,仅是20世纪以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湄赛也迅速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柏油大道和各式汽车,豪华宾馆和现代通讯,还有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出售;缅甸的大其力发展虽然比泰国的湄赛要慢,但也是缅甸国内发展最快的地区,宽畅的大道和新建的机场,各种高楼和金色佛塔,各种崭新的车辆满大街的跑。
两中间的交往和经贸也不断加强,每天早上8时开闸时,桥两头已经等待了好长时间的行人和车辆蜂拥而上,刹那间车鸣人沸,经济的血液
源源流入双方的国土。
对经济发展仍不满足的人们已经提出希望缅甸政府将大其力建成类似中国深圳那样的开放特区。
湄赛河既是两国边境发展的纽带,也是两国边境冲突的前沿。
窄窄的湄赛河并非是两国间的鸿沟,站在湄赛桥头向上游和下游望去,能清楚地看到河面上有好几处私渡,不时有小船从节茨鳞比的房屋中钻出来,又很快消失在对岸的墙院中。
几个人在河边摆张桌子收费就可以送人过境,不愿办证或不便办证人从这里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跨过国界进入对方的国土;夜黑风高时节更是各种违法违禁货物走私过界的好日子。
泰缅双方的军警经常在两岸边与各式各样的贩毒势力和走私集团人员发生枪战,有时达到一定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掷弹筒和火箭弹都投入使用,双方人员伤亡成众;也不时有犯罪团伙内部火并将对方人员当街打死的恐怖事件。
泰国和缅甸都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善良的商贾出门前要拜佛择日,走私贩毒人员行动前也要到寺庙烧香磕头,杀手行刺前也得求菩萨保佑,真不知道收了香火钱的天仙要如何摆平这些关系。
二战后泰国和缅甸多次发生边境冲突,城门失火秧及池鱼,严重的边境危机常常导致湄赛河上的“友谊桥”被关闭,曾经数次发生平民在桥上被军警人员击毙的悲惨事件。
严重的时刻双方的军队都剑拔弩张,重兵布防,甚至将轻型坦克和重炮都架到了岸边!
每次边境的紧张局面都会导致经济的损失,娇弱的湄赛河本来可以更为可人,但人们还是看到她身上存留着无数的疮疫。